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章 民俗活動

  春節、元宵等重大節慶,舞龍、舞獅、擂大鼓、走古事,熱鬧非凡。春賽秋社的古風遺俗,不僅是永定客家人對幸福的期盼,更是對未來熱烈的憧憬、追求。  

  永定客家人的民俗活動,舞龍舞獅最為普遍,而最具代表性、影響最大的是湖坑鎮的李氏作大福、撫市鎮的舞蹈花燈和走古事、陳東鄉的“四月八”、坎市鎮的“打新婚”、高陂鎮西陂村“迎春牛”、下洋鎮的胡氏迎花燈等。此外,比較著名的還有下洋鎮迎媽祖、湖雷鎮的張吳孔賴4姓元宵迎花燈、高頭鄉的元宵迎龍燈、大溪鄉的大鼓涼傘、大溪鄉迎關帝、高頭鄉高東村的武術舞獅,等等,豐

  富多彩,各領風騷。

  第一節  舞龍舞獅

  永定客家人每逢傳統重要節日、喜慶,一般少不了舞龍、舞獅。舞龍、舞獅繼承了中原漢族的藝術傳統,又由於它與永定客家人其他民俗活動緊密結合在一起,融合了本地特有的風格,所以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一般與武術表演結合在一起,更顯現了永定客家人的陽剛之氣和尚武精神。

  一、舞龍

  舞龍活動,俗稱迎龍,歷史悠久,在永定縣相當普遍。

  舊時,龍燈用竹篾分別紮成龍頭,龍身和龍尾,用彩色畫或龍身形象,一般有10餘節,多為單數,每一節之間用1至1.7米左右的彩布縫成筒形相連,現整條龍由一塊長長的布組成,每一節都縫在布裡。第一節能燃燭,下面裝有木柄,舞者手持木柄揮舞,在龍頭前有一人持彩綢紮的“寶球”引龍戲舞。舞龍動作十分豐富,有跺龍、龍打滾、龍擺尾、波浪浮、龍串柱、金龍盤玉柱等方式動作。特別是氣魄非常雄偉,舞姿生動,一般都在正月十四夜晚要舞,在舞龍的時候放煙花爆竹,火花四濺,再配以喧天鼓樂,造成熱烈的節日氣氛。

  舞龍隊一般由50人組成,其中,舞龍有25人,鑼鼓隊有15人,還有各種各樣的配對10人。舞龍隊每到一個村落,都會受到十分隆重的接待。在放鞭炮聲中,舞龍隊串寺廟、拜祠堂等,然後到各座樓進行表演,穿龍、盤龍、跳龍等精彩節目贏得觀眾一陣陣喝彩聲。

  高頭鄉元宵舞龍燈最具特色。一般舞龍隊僅有1~2條龍出場,而高頭鄉的舞龍隊有數十條龍同時出場。高頭鄉近萬人口,多為同宗共祖的江姓。每年在祖祠鬧元宵,節目豐富,如舞獅、表演武術、裝古事、射燈謎、搭架放煙火、豎杆燃鞭炮……但最吸引人的是舞龍燈。

  每逢元宵節,全鄉30多個較大的自然村,都不甘落後,都要製作一至兩條足以自豪的龍燈到祖祠參拜,並表演各種舞技,以增加祖祠元宵夜的熱鬧氣氛,用意在於祈求祖靈庇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丁興旺、財源茂盛。

  高頭舞龍從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第一天在各自村子活動,包括把龍燈持到溪邊舉行“請水”儀式,設有祖祠的村子參拜本村的祖祠,到民主公王、媽祖廟、伯公壇等神壇去“參神”,參拜設在各樓的觀音;第二天各村龍燈集中到高頭江氏總祠鬧元宵;第三天各村舞龍活動結束,僅高東村的仍繼續進行。

  二、舞獅

  舞獅隊至少有5人,一人裝獅子舞獅頭,2人裝大臉,2人裝猴子。較大型的舞獅隊約有20人,其中舞獅頭、獅尾各一人(雙獅),扮大臉媽1人、猴子1人,拳術表演4~6人,棍術4人,耍叉2人,樂隊6人。

  春節期間,舞獅隊先在本地給家家戶戶拜年,然後鄰近村子逐樓逐戶給村民拜年,村民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鞭炮迎接,最後會到學校操場表演一番。獅子騰躍翻滾勇猛有力,縱跳奔跑靈活敏捷,模仿神態逼真生動,武術表演亦各有特色。獅、猴、大臉互相打鬧嬉戲,妙趣橫生,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歡樂。

  龍潭鎮嶺下村以前有“嶺下獅館”。獅館教習各種武術,包括刀、搶、劍、棍棒等。歷代傳人中以闕桂基最為出色,他不僅舞獅技術好還武藝高強。在20世紀四、五十年代為鼎盛時期。嶺下獅隊一般只有在春節期間到周邊村莊向大家拜年和舞獅表演,所以又叫“遊春獅”。

  嶺下村的舞獅隊每次外出表演最少有12人以上,大多舞獅者會各種武術表演,外出表演過程為:領頭者先到各村莊去發帖,對方答應後,舞獅隊才進村,要先拜公王、祠堂,然後向各家各戶拜年。大家都要燃鞭炮迎接。每到一個村莊都應大家的要求表演幾場,表演時鑼鼓樂隊也非常重要,舞獅者要聽鑼鼓樂隊來表演各個套路。嶺下獅靈活敏捷,騰躍翻滾勇猛有力,模仿神態逼真。舞獅完畢接下來時武術表演。各種拳術如:十三太保、十四步半、七步頭、蜈蚣咬蛇等非常出名。還有刀、搶、劍、棍棒等表演都非常精彩。

  湖坑鎮等地還有五鬼弄金獅的習俗(俗稱弄獅)。弄獅是一種用於祀神、出煞、喜慶、拜年的武啞戲。傳約有800多年歷史,創始人無考。一般以拳派創始人為祖獅。如:弄獅人所學的拳術是太祖拳。那麼,祖獅爺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由石頭精:大面,猴哥精:猴子;蛤蟆精:金全子老仙;狐狸精:九尾仙姑;黃獅精表演—跋江涉水,翻山越嶺。用二至三張八仙桌喻懸崖峭壁,五鬼和獅子一一跳或穿過大山(八仙桌)。圍場表演、司鼓座南朝北;出場由西而東;拳腳請莊,“五湖四海”莊式,先向背請,後向當地觀眾請。“五湖四海”為主鼓板,入村鑼鼓不能敲太響;先拜當地神廟、祖祠。獅頭、獅被、漢式練功服;面具;器械;耙頭(叉)、勾刀、鐵尺、雙刀、棍;青竹枝、棕扇、破鐵傘等。客家特有的鑼鼓音樂。樂律五個(即鼓板)。

  下洋鎮下洋村下墟的舞獅隊遠近聞名。該獅隊由20人組成,其中舞獅隊有7人,2人舞獅,1人扮大臉媽,4人扮猴子,其餘13人為鑼鼓隊。舞獅時,舞獅人聽到鞭炮聲,緊隨而上,不停蹦跳,翻桌而躍,前滾後翻,步調一致。舞蹈節奏以鑼鼓聲為指令。

  舞獅也講究禮俗:(1)如果兩個獅隊在路上相遇,雙方的武師都必須將自家的獅頭壓低,如果有一方不相讓,則會引起糾紛。(2)獅隊過人村也如此,若獅頭高迎著走、則意味是挑釁,也會引起是非。(3)如果應邀去人村打獅、入村要拜水口公王、伯公。再由東家指派人帶獅隊去拜人家的祖祠、家神,每家每戶拜灶君老爺。這樣如果漏拜人家也不會生意見。(4)打獅開始時獅頭要向四向觀眾敬禮,完後又要四邊觀眾致謝。結束時東家給予賞錢,拜灶每家都有個利勢紅包。拜人家祖祠時,主家會給你的獅頭上著紅,以示敬意。

  第二節  鬧元宵

  每年元宵佳節前後數天,永定各地民俗活動豐富多彩,從而把春節民俗活動推向高潮。鬧燈是其中一項重要活動。花燈有紙紮蝴蝶、蝙蝠、麒麟、獅象、鳥獸蟲魚等,花卉有牡丹芙蓉、花盆花缽等,還有裝扮各種故事,如八仙過海、南極壽星、桃園結義、水滸人物等,各盡其妙,舞龍弄獅,敲打鑼鼓,熱鬧非凡。下面記述的是永定縣規模較大的迎花燈鬧元宵活動。

  一、中川村胡氏迎花燈

  下洋鎮中川村的花燈,相傳是清代從蘇州、杭州一帶學回,經本地巧手匠心獨運改造而成,主要有蓮燈、竹篙燈等。竹篙燈是用竹篙串連起來的花燈,?包括走馬燈、書卷燈、鼓子燈、鯉魚燈、花籃等等。每年元宵迎的花燈,多達二十餘架,少則也有五六架,一特別紅火。

  中川迎花燈的過程分炒燈、寫燈、制燈、迎燈、送燈、持燈酒等環節。“炒燈”是組織本房派巧手制幾隻竹篙燈,在夜裡敲鑼打鼓“迎”到村中各房瀕祖樓,“炒”得各房派放鞭炮迎接並承諾做燈參加迎花燈活動。“寫燈”,是由“牽頭”去本房派中募捐燈資。制燈是比較費時的事,既要上山扛竹,又要叫家家戶戶派人參與制作,還極為講究工藝水準。

  迎燈是整個元宵迎花燈活動的重頭戲,一般在正月十四、十五晚上舉行,分出燈、頓燈、走燈、燈祭、鬧燈、回燈等環節。花燈從各祖樓出發,彙集到村中心產和好坊氣再至水口壩、江子下、南片角,最後集結胡氏家廟廣場上。夜色中,迎燈隊伍透逸前行,一架架花燈就如一條條火龍遊動,彎彎曲曲,搖頭擺尾。花燈過處,戶路鞭炮火銳震天響,耀眼煙花遍空撒,賞燈議燈,指指點點,好不熱鬧。

  在胡氏家廟前,鬧燈掀起迎燈的高潮,有穿燈、擺燈、賽鑼鼓、舞龍。舞獅、裝蘸、”燒花等階段。彙聚於此的花燈先是在家廟堂舍間穿來穿去,燒香放炮,謂之“鬧丁鬧財”;接著擺開展覽,謂之“展燈”,比比誰的燈做得美做得巧。更熱鬧的是賽鑼鼓、舞龍耍獅“裝打蘸”的助興,鏗鏗鏘鏘、沸沸揚揚。

  鬧燈結束,花燈隊伍敲鑼打鼓次第退去,回到各自祖樓,謂之“回燈”。回燈後,扛燈護燈的大人小孩通常可以吃“花燈粥”,“牽頭”要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指派人員分頭給寫燈戶“送燈”。燈到時,寫燈戶要燃炮,向送燈人遞茶敬煙,甚至備酒席款街補送完燈,就可以放心地喝“花燈酒”了。一年一度的元宵迎花燈活動就這樣落下了帷幕。

  首先是每年正月初五後,一村中各房派推出人來做“牽頭”。

  中川村之花燈,相傳始於清代,按杭州的花燈格式加以改造。這個從杭州學來的花燈,被稱為“蓮燈”。燈與丁,客家話是諧音,是吉祥之意,中川人對迎花燈很感興趣。每年元宵迎蓮燈的,多達十七、八架,少時亦有五、六架不等。

  蓮燈的製作,工藝要求較高。每一架蓮燈,由3種燈組成,即蓮花32朵,花蕾73朵,蓮蓬(也叫花王)3只。每燈放牛油火一盞,共108盞,按“天罡地煞”數排列。其中蓮蓬的製作非常講究,由工藝水準最高的人來製作。首先是“紮紙”,即用上好宣紙裁成寬一寸半、長3寸半的紙條附於竹筒,然後用琴線均勻地纏繞紙上。繞好後再壓緊,放進密封的木櫃裡用文火來烘焙,直至能鬆動才取下。經過這樣加工烘焙過的宣紙,便出現凹凸有紋、不易壓平的花燈紙。此時,再將加工好的花燈紙剪成一釐米寬,在一端扭成“沙巧督”(客家話音,狀如蚶殼)狀。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由有相當工藝水準的人,按花王設計要求,一層一層粘貼成各種圖案。每只花王需用“沙巧督”紙片四五千條。粘貼時密度要均勻,要粘貼得象面盆那樣。蓮花的製作也不能馬虎,但難度不象製作花王那麼大。每只蓮花中間都要配一張黑白國畫。花蕾的製作比較簡單,用花燈紙粘貼得象個花蕾便可以了,可由初學者去學做。

  整架蓮燈,上面有“寶蓋”,裡面寫“景賽西湖”4字,下麵是“花缸”。“花缸”作插花燈之用,又可起穩定整架花燈作用。

  迎花燈不是很簡單的事。首先要把108盞燈,巧妙地安裝在長不滿一丈、闊不到3尺的花架上。每盞都要用牛油火照明,稍不小心,整架花燈都有被燒掉的危險。抬著整架花燈繞村而行,也大有功夫。其方法是:在“寶蓋”頂(天星頂)正中綁—根小碗粗的竹竿,前後用一握粗的竹竿支撐。這3根竹竿支撐著整架花燈。迎燈時,由兩名身強體壯有氣力的人,一前一後,擎起整架花燈,用“八字腳”步伐,一步一步慢慢而行。邊叫做“執頭船”(客家話,即擎燈的主力)。此外,前後還各有二根竹竿成交叉狀作助手。在行進時,另有一人用裝有“鐵丫”的竹竿在前面幫助扶架,謂之帶路丫。左右花缸邊各站一人護花缸,保證花燈在行進時不致擺動。還有一人擎高凳,一人挑牛油,以便在途中給花燈加油,保證每盞燈光豔奪自。這些助手缺一不可。迎燈時,各架燈都有火牌、鑼鼓作前導。

  除了蓮燈外,還有艾菜燈和竹篙燈。這種燈製作比較簡單,迎起來也比較輕便靈活。中川周圍胡氏村莊,也要到胡氏家廟鬧元宵,因為路遠難行,他們只能迎艾菜燈和竹篙燈。

  艾菜燈也按蓮燈格式裝成,但製作工藝比較粗糙,燈取也無嚴格規定,能多能少,比蓮燈輕便。

  竹篙燈雖不能與蓮燈媲美,迎起來則別有趣味。它的特點是燈的式樣多,其中有走馬燈、書卷燈、鯉魚燈及花籃等等,品樣繁多。再一個特點是把竹竿連起來,要多長就多長,一般是一根竹竿6尺長,掛燈4盞。前後竹竿接合處加一豎竿,迎燈時統一行動擎著走。這樣的竹篙燈迎起來,像一條長龍。

  元宵佳節這一天晚上,中川村花燈隊與鐵緣公(中川開基祖)派傳的下洋各胡氏村落的花燈隊齊集中川村,按房派順序排列,浩浩蕩蕩在中川村內巡遊。迎燈路線約定俗成,經過村中心和好坊,至水口壩,再經南片角,最後集中到村口背頭山鐵緣公夫婦墓鬧燈,而後集中到胡氏家廟前廣場上,到祠堂內轉一圈後把胡氏家廟團團圍住,讓觀眾觀賞品評,中間場地則進行舞龍舞獅和十番音樂表演。胡氏家廟內人如潮湧,熱鬧非常,鑼鼓聲、鞭炮聲、銃聲與人們的喝彩聲響徹雲宵。

  迎完燈,各村花燈隊回到各村向各家各戶送燈,意味著“送丁”。每到一家,那家人就興高采烈地燃放鞭炮把燈接去。有些人家還辦酒席宴請送燈的人。

  送完燈,吃了“花燈酒”,一年一度的迎花燈活動就結束了。

  二、虎崗賴氏元宵鬧燈

  “穿龍燈”、鬧花燈是虎崗鄉賴氏元宵節的主要節目,最少要穿3天以上。有獅子燈、船燈、馬燈、花藍燈、牌匾燈、故事燈等。故事燈人物有仕、農、工、商、漁、柴、耕、讀、新郎、新娘和媒婆扮演者,相貌各異。

  正月十一或十二日龍燈、花燈開始到同親各村表演。吃完夜飯即各司其職,前面是用鐵叉鉤著的松木火,熊熊燃燒的火光照亮舞龍隊伍和村間的石子路,舉火者是領路人,接著有一扛豎幅者,豎幅上寫明茶堂恭賀的龍燈。爾後是敲鑼打鼓的,鑼鼓是舞龍的指揮,不同的鑼鼓聲與鼓點代表不同的舞龍動作,擎龍者是村裡的年輕人。後面是經過化妝著上花燈的小孩,最後是做雜務的人們。領隊一聲號令,一條生動的“龍”伴著鑼聲鼓點浩浩蕩蕩地按計劃路線出發了。

  龍燈花燈一路叫響一路明亮,熱熱鬧鬧到樓堂,樓至先放一串鞭炮表示歡迎,領隊帶領二個擎高燈的長者,4個騎“馬”的少年,在鼓樂聲中登堂祝賀。待樓主接過高燈插放妥當之後,騎白馬燈的少年齊聲高唱:“八仙到華堂,滿門大吉昌,讀書登金榜,代代做官郎”。喊得樓主心花怒放,唱畢舞龍開始。

  舞龍時圍觀者甚多,主人用準備好的竹筒煙火向舞龍者噴射,舞龍者用龍身抵擋。舞龍完畢,樓主向領隊送上“紅包”(幾元錢資費)燃放第二串鞭炮,表示答謝。這樣逐樓逐屋恭賀,龍燈、花燈轉回本族祠堂“穿鬧”。

  正月十五日晚上,虎崗賴氏宗族的所有龍燈、花燈集中在大竹園開基祖祠匯演(其他姓氏的龍燈、花燈願意參加也可),這是鬧元宵的高潮時刻。不僅虎崗村民前來觀看,上杭縣錦坊、司前、大洋壩(村名)的親朋也前來共度佳節。

  晏田祠占地很大,有寬闊的草坪,祠前有口大池塘,塘水在大年除夕前已放乾涸,因而可容納成千上萬人。各路的龍燈、花燈齊集,在草坪上穿舞,龍燈如條條火龍在夜色中翻騰,盞盞花燈宛若簇簇鮮花在原野中怒放。

  晏田祠內燈火輝煌,堂廊上房檐下掛滿各式的燈籠,祿位牌前大紅蠟燭照得各種祭品比白晝更加明亮。幾張八仙桌上擺滿了全豬、全羊、全雞、全鴨等牲禽祭品,更有八八六十四個蠟盤,放滿了用麵粉、蜜蠟、色素捏成的五穀、六畜、蔬果、水產等祭品。如豬、牛、羊、雞、鴨、魚、蝦、蟹、谷、麥、薯、梨、梅、李、芥菜、包菜、羅蔔等等。琳琅滿目,栩栩如生,捏動物、植物面品的手藝高超精湛,至今還流傳。

  祠堂門前的草坪上擺著種種攤點,糕餅和糖果,針頭線腦樣樣俱全,與墟天集市一個樣。池塘正中安放一台“架子花”,高高的竹竿上掛了“猴子拉尿”,“仙女散花”等煙火,“架子花”在活動的最後時刻燃放,是最吸引人、最精彩的壓軸節目。鬧到11點左右開始燃放“架子花”。“猴子拉尿”是紙糊的“猴子”,能360度旋轉,從“尿道”中放射煙火,“仙女散花”是紙糊的“仙女”,向空中發射五顏六色的禮花。“架子花”有10餘個節目,異彩紛呈。放完“架子花”元宵之夜的歡慶活動就結束了。

  虎崗鄉虎西村賴氏每二三年另外舉行一次大規模元宵節活動。在祠堂門口放煙花,表演龍燈、獅燈、花燈、划船燈、舞蹈、獨唱、獨奏、集體演奏,裝故事。裝故事表演者裝扮成漁、樵、耕、讀,漁翁釣魚,樵夫砍柴,農民背著犁,播谷種,戴墨鏡的書生在講科學種田,媒人婆在宣傳晚婚晚育,新婚夫婦甜甜蜜蜜。

  三、湖雷四姓迎花燈

  湖雷鎮張、吳、孔、賴4大姓,從正月十二至十五日,分別各迎一天花燈。無論哪一姓迎花燈,都少不了熊熊燃燒的“火罩”(松樹片作燃料的火罩)、鏗鏘的鑼鼓、各式的花燈和取材于傳統戲劇的故事這4大項。但他們各出奇招,善於對其中某項或特別加工,或巧妙改造,令人讚歎不絕,從而各具特色:張姓的大鼓、吳姓的花燈、孔姓的“故事”、賴姓的“鬼”。

  各姓氏對一年一度鬧元宵都十分看重,十分投入,既有強烈的祈福心理使然,又有互相競爭、攀比的心理起作用。各項內容按房份或樓、按戶分派落實。從正月十二至十五日,每天晚上十分熱鬧,迎燈隊伍不僅在湖雷街巡遊,而且在同一姓氏的村子巡遊。此項活動從清代至上世紀50年代持續了數百年,近幾十年來已基本消失。

  第三節  作大福

  作大福是永定許多地方舉行的一種較大型的宗教信仰民俗活動,一般以一個或多個鄉鎮同一姓氏為單位進行,也有以一個村落同一姓氏為單位進行,大多數在每年或每隔二三年秋天水稻收成之後舉行,但具體時間各地不盡相同。不同姓氏作大福,差異在於時間不同、規模有大有小、持續的時間有長有短。比如,大溪鄉的莒溪村是每年正月初八,而聯和村作大福每3年一次,時間為農曆九月二十六至二十八,二七日為正日。

  一、湖坑李氏作大福

  作大福是永定縣不少地方頗具特色的民俗活動,均以當地姓氏為單位舉行,而最有代表性的當屬湖坑鎮的李氏作大福。這項活動同時也是永定客家禮俗的大展示。

  3年一屆湖坑李氏作大福,創于滿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湖坑鎮政府所在地新街、湖坑村及鄰近的西片村、五黃村的李氏宗族有近萬人,每年作一次小福,3年作一次大福。之所以稱為作大福,緣於作大福參加的人數、上演的戲劇、民俗活動的內容比作小福要多許多,持續的時間也更長,至少要敬3天神、演3天戲。

  作大福的中心場地俗稱為神廠(神廟),它和戲臺設在一塊面積較大的山坡地上(後來遷到中心壩),是臨時搭建的。神廠的木質柱、梁和頂架是預製的,雕飾龍、虎、麒麟、獅、象、古代名人、花、烏圖案,需要時才臨時組裝,整體像一座宮殿。神廠內供奉保生大帝、劉漢公王等諸神的造像;兩側為南廳和北廳,其中南廳為執事人放東西和休息的地方,北廳為奏樂師傅吹奏喇叭和休息的地方;前面設一個高10多米、寬約10米的牌樓,作為神廠的大門,其兩邊各樹一支高約20米的3級木質旗杆,杆頂上插五顏六色的彩旗。神廠的後向以谷笪圍成半圓形空地,用於放置神轎、供品、香紙等。寬120米的大戲臺也是用預製的木構件臨時組裝的,正對著神廠,相距約200米,兩者之間可容納一萬多人,俗稱為大福場。

  農曆九月十一日這一天,李氏宗親開始吃齋,人人穿新衣、鞋襪,早早就來到大福場擺香案。案桌上擺滿豬肉、雞、鴨、魚、糕餅、糖果、糍粑、米粄、齋團、豆製品、水果等等,造型千姿百態。也有三五戶人家共宰一頭大豬和一頭羊作為供品。大家互相攀比誰的供品多、擺設巧。上午9點鐘,大福場已人山人海。案桌排開5至7行長蛇陣,每行50多張桌。上千張八仙桌擺不下,後到者只好兩戶人家共一張桌。每張桌的供品疊得足有一二米高,頂上插一朵山茶花。有的人家連酒壺、茶壺、杯子沒地方可擠,只好手裡拿著,站在桌旁守候。整個場面十分壯觀,令人為之驚歎。

  迎神隊伍彙集齊後,便開始巡遊。隊伍中有神轎11頂,按古代的人物故事分成八九台,鑼鼓吹唱班有10多個,約10米的大龍旗有20多面,中小龍旗100多面;還有舞獅隊、八音樂隊,舉牌隊高舉“兄弟翰林”、“狀元及第”、“文淵閣大學士”、“肅靜”、“回避”、“正堂”等鎦金牌匾;另有16人分別高舉木雕的大刀、長矛、拳頭、手掌,還有獅、虎、豹、龍、馬、羊、雞、鳳、麒麟、象、龜、免的木雕頭部;負責放土銃(俗稱三把連)的有200多人,身穿白襯衣、司光藍褲,打綁腿,頭戴禮帽,各執一把土銃,接連不斷地放銃,地動山搖,濃煙滾滾。整個隊伍至少也有5000人,看熱鬧的則多達數萬人。

  從九月十日至十四日,連續5天吃素菜(吃齋)。十一日神迎到大福場後,新街村上齋供,十二日西片村上齋供,十三日五黃村上齋供,十四日湖坑村上齋供。每天白天、晚上演出人們喜聞樂見的漢劇或木偶戲,一直演到天亮,當地人還有來自四面八方的親友可以隨時去觀看。大福場上的案桌每天上一供(桌),按照各大房族的輩份,自上而下輪流,每天安排一個房族。上供品時漢劇團要奏樂。十五日那一天,湖坑李氏宗族5大房集中供奉,由道士讀表章,俗稱“請神”,並把每戶人家的家長名字念一遍,足足要花3個小時,祈禱神明保佑,然後燒紙、放鞭炮。

  十五日是開齋日。上供敬神結束後,一齊上葷供,在神廠的前面大擺酒席,各種工作人員200多人參加,俗稱吃“散福酒”。永定客家人熱情好客,每家每戶都要宴請很多客人,誰家客人多誰就有面子。參加作大福都是信佛教的人,基督教和其他教的人都沒參加。

  農曆九月十六日是送神的日子。同迎神那天一樣,浩浩蕩蕩的隊伍抬著保生大帝、劉漢公王、民主公王、合溪口公王、石窟伯公、廣濟祖師、水口公王、宮背公王、鬼谷先師、本頭公王等10多個神明的造像,送回原來安放的地方。與迎神不同的是,神轎正面向後,而抬轎的人向前走,意思是神明在向送行的人們告別。

  二、竹聯村作大福

  岐嶺鄉竹聯村正月初二早上,在村五顯廟請出五顯大帝,五穀菩薩,千里眼順風耳等,菩薩神像,放在神轎內敲鑼打鼓繞村一圈,接受鄉鄰的香火祭品,迎好放在公王亭的台座上,到正月初四早上每家每戶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雞鴨專供,舉行祭祀大典,為全村祈福,有一稱謂十分貼切,叫“百壺宴、十分壯觀,最後敲鑼打鼓把菩薩送回村五顯廟。敲鑼打鼓,請木偶戲。

  三、浮山村作大福

  舊時,坎市鎮浮山村每年農曆八月初四都要“作大福”。要請到很多神門,包括吳公真君、關帝聖君、七寶財王、天上聖母、東嶽大帝、觀音菩薩、太保候王和本村所有的一切大小神祇,都迎請到神廠來恭祭,祈求保佑。總理、福首等主辦人員事前要齋戒3天,其他善男信女齋戒一天,第一天在池口壩搭起大布蓬,擺設香爐等,當日淩晨3點福首集中廠址,天剛亮,先祭觀音,而後殺豬宰羊,公祭諸神。上演木偶戲持續三、五夜、十夜八夜不等,十分熱鬧。上世紀50年代以後,沒有再繼續。

  第四節  “迎春牛”

  永定不少地方有“迎春牛”的習俗,其中最隆重的是高陂鎮西陂村林氏和下洋鎮中川村胡氏“迎春牛”活動。

  迎春牛實際上是一出農民春耕的活報劇,是為提醒人們做好春耕準備,祈禱五穀豐登、國泰民安。迎春牛主要由春官捧籤筒,捧印鬥、擎涼傘(女角)等執事若干人組成。春牛是用竹片紮成框架、再用紙糊制的,有時也用真牛。

  高陂鎮西陂村林氏人家農曆正月的迎春牛活動,歷經400多年至今不衰。

  立春日早晨,天剛濛濛亮,西陂村人製作好的“春牛”便被“牽”到一處叫羊角山排的地方“放牧”,等待“清官”來接。林氏宗祠門口土銃連響3聲,表示迎春牛活動正式開始。妝成“清官”者乘坐轎子,由執事人陪同來到“春牛”邊,舉行效祀神農——東方太皋青帝勾芒神君典禮。“清官”割雄雞、焚香燭、念祭文、祭春神,司儀則高呼“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田禾大熟、五穀豐登”,“清官”扶犁象徵性地將犁插入田中。負責“牽”牛者幾聲吆喝犁田號子後,“清官”上轎起駕回村,由到村口迎接的鑼鼓隊、彩旗隊、高燈隊、涼傘隊、功名牌匾隊等以及各房族的鑼鼓隊、旗幛隊等接到村內。

  迎春牛隊伍最前面有兩面“清道鑼”鳴鑼開道,旌旗隊緊隨其後。接著是一匹“神馬”、一匹“報馬”。“神馬”身披紅毯,由馬夫牽引;“報馬”為報喜之馬,上坐一男孩,驛使打扮,背插若干小紅旗,手提紅燈籠,燈籠上書“報春魁”。隨後是“恭賀新喜”、“迎春接福”、“回避”、“肅靜”等大牌匾,牌匾之後依次是高燈隊、涼傘隊和香案,接著是喇叭奏樂隊、十番(歡)隊、儀仗隊、土銃隊。

  儀仗隊高舉木雕拳頭、手掌及各種兵器,威武森嚴。儀仗隊之後是功名牌匾隊,功名員生妝扮者手捧檀香爐緊隨其後。功名員生隊之後是由若干執事跟隨的清官和若干衛士護衛的武官,接著是“百寶香亭子”、春花隊,最後是各房族的鑼鼓、旗幛、鐵機、桌子戲、春花架和古事隊。

  香亭子為小型亭閣狀,花團簇錦,內置紙做的金銀珠寶,兩人抬著,武裝護衛。春花隊由數十盆鮮花、瑞草、盆景組成,花盆上貼紅紙,上書“梅開五福”、“竹報三多”、“山茶獻瑞”、“幽蘭吐香”、“鐘靈毓秀” 等;每盆花草置於一個花架上,繡帷裝飾,兩人抬一架。

  鐵機、桌子戲、春花架上的演員均由為小孩子裝扮。古事隊裝扮的有士農工商、漁樵耕讀、聚嫁生育、算命卜卦、九流三教、雷公電母、文官武將、戲劇人物等等。古事隊走過後,春牛被徐徐推來。春牛由專人按當年皇曆上的春牛圖所示尺寸製作,用料為木、竹、紙。牛角披紅掛彩,額門上貼著寫有春字的紅紙,牛背上坐著的男孩,牧童打扮,手中揮動柳枝鞭子,牛肚下麵掛一錢袋子內裝銅錢、銀幣等。春牛體大,由數位壯漢推著前行,整個隊伍長達二三華里,圍觀者數以萬計。

  迎春牛隊伍在村內巡遊一遍後,於當天下午3時左右折回馬鞍陂學堂前,隨即開始搶春牛。春牛被推進爛泥田中,人們奮不顧身地跳入田中,將春牛撕碎,搶春牛身上的東西,人人以搶得越多越感榮幸,而後將所搶得的東西帶回家,掛在豬圈或牛欄中,寓意將能六畜興旺、人夀年豐。

  下洋鎮中川村胡氏每年立春之日迎春牛活動別有一番情趣。

  立春這天晚上,迎春牛的隊伍,以鑼鼓開路,春牛領先,其他角色依次跟隨。此時,觀看迎春牛的人也跟在隊伍後面,前呼後擁,一齊來到祖祠側面的草坪上。

  迎春牛開始時,捧印鬥、籤筒等執事,簇擁著春官上場。隨後,春官接過用竹枝做的鞭子,象徵性地抽打牛背。每打一鞭便高呼一句祝願的話,諸如:“一打風調雨順,二打五穀豐登,三打國泰民安”等等。祝願完畢,春官就把鞭子交給農夫。農夫即進行耕作表演,時而吆喝牛拉犁耕地,時而停下拿一束青草去喂牛。農夫還坐在地上風趣地喝茶吃點心,引起觀眾大笑。待到農夫喊“收工囉!”迎春牛表演就宣告結束。

  第五節  坎市“打新婚”

  農曆正月十一日,是坎市鎮、龍潭鎮盧姓人“打新婚”的日子。

  以坎市鎮為例。這天,凡是上一年結婚的男子必須參加祭祖活動,祭壇設在五代開基祖林婆太墳前。新婚頭必須備好祭祖物資,包括豬羊牲儀、茶酒果品等,還要負責擺設好供品。供桌上9盤一行,共排列21行、189盤,每行各盤都裝上各類密餞和水果、各色糖果和糕餅,另外還有大小盤熟食供品,造型精巧,名曰“鯉躍龍門”、“金雞展翅”、“加冠進祿”之類,還有全豬、全羊,桌上還擺設木雕供品盒、盆景、宮燈等。

  午後,由推舉出來有威望的長老(俗稱“酒醉公”) 手執擀面槌,由本房兩名代表攙扶,外房一人鳴鑼開道,他代表祖宗用擀面槌在新婚男子身上滾來滾去,滾左邊說聲“早生貴子”,滾右邊說聲“又生貴子”。如今計劃生育,便改稱“雙生貴子”。 隨著“酒醉公”似酒醉般跌跌撞撞地出場,整個場面沸騰起來,大家你推我搡,把新婚或未婚的後生推給“酒醉公”挨面槌。這時,全場大笑,活動持續數小時才告結束。

  打新婚,意在圖吉利,祈求新婚夫婦恩愛、人丁興旺、白頭偕老。這種民俗活動從500多年前延續至今。龍潭鎮西坪村盧氏宗祠為馬形,所以打新婚時要用鞭子對新婚男子輕輕打3鞭。坎市鎮盧氏宗祠為牛形,本來用牛枷打新婚男子,因太笨重而改用面槌,其用意相同,就是告誡新婚後生已經長大成人、成家立業,

  祖宗期盼他們建功立業,代代相傳。

  第六節  撫市舞蹈花燈與“走古事”

  舞蹈花燈與走古事是在永定許多地方傳統民俗活動,但最著名的是撫市鎮從農曆正月十三日至正月十七日鬧元宵的舞蹈花燈與走古事,在永定縣乃至閩西客家地區獨具特色。

  撫市鎮的花燈五花八門、造型各異,無論是上街還是鬧祠、鬧樓,邊走邊舞,舞姿優美,隊形變化多端。這種表演形式是閩西別的地方所沒有的。從上世紀80年代以後,表演內容不斷賦予富於現實意義的新的文化內涵。

  花籃燈  俗稱穿花籃子。每一組8盞燈,由4個男孩4個女孩提著。迎燈時,他們每人右手提一盞兩邊發亮的花籃型彩燈,左手拿一條花綢手絹,腳踏舞步,手弄花絹,不時變換隊形,活潑多姿,用胡琴,笛子,嗩呐等樂器伴奏,唱腔為民間小調,

  竹馬燈  又名“穿竹馬”,用竹篾紮,紙糊成頭尾兩節的馬形燈具,8人集體表演,一人一馬,唱民間小調,邊歌邊舞,以民族樂器伴奏。每一組8盞燈,每盞燈的前向,形似馬頭及馬前半身,紮在舞燈者腰前;後向形似馬後半身,且有馬尾巴,紮在舞燈者腰後。迎燈的時候,他們右手揮動五彩紙條馬鞭,左手合著鑼鼓節拍,拉動馬頭的紅繩,馬頭便一昂一俯,頻頻向人們點首致意。

  採茶燈  每一組8盞燈,由8名少女扮採茶姑娘,每人左手提一燈,右手揮動花紙扇,另由二三名男孩手擎頂端裝有一隻紙質或布質彩蝶的竹竿,邊走邊逗引採茶姑娘撲蝶,並由樂隊伴奏。

  龍燈、鯉魚燈  龍燈有9節,由9名舞龍手操作,另由一人擎龍球在前面引導。鯉魚燈有兩種,一種為小的,外套一環龍門,寓意“鯉魚跳龍門、金榜題名”,分別由小孩提著走;大的足有一節龍燈那麼大,在舞龍時穿插其間,似在水中遊動。

  吉祥如意麒麟獅象燈  每一組包括麒麟燈、獅燈、大象燈,每盞由2名壯漢共擎,邊走邊舞,並擺弄翩麟、獅、象的某一部位,逗得觀眾喜笑顏開。

  五穀豐登蝙蝠燈  每一組由5盞燈組成,蝙蝠形,安裝在竹竿頂上。擎燈者略一擺動,竹竿燈即顫動不已。迎燈時每一組分別由5名男少年擎舉,按鑼鼓節拍上下左右擺弄,讓蝙蝠燈翩翩起舞,寓意五穀豐登、五福臨門。

  大鼓涼傘燈  每一組有大鼓8個、銅鑼8面、涼傘燈8盞,共有8個組。涼傘燈是在大涼下系一盞燈籠,象徵榮華富貴,每一組配備鑼鼓。迎燈時,8個組不斷互相穿插,變換隊形。

  孔明燈  以熱氣球相同原理製作的漂浮於空中的紅色大燈籠。

  花缽、花缸  裝飾特別華麗的大型花籃燈,流光溢彩,每個燈由2人抬著,

  一般由新婚或添丁的人家出迎。

  撫市鎮走古事的隊伍比迎燈隊伍的陣容更大,節目非常豐富,各式各樣的

  花轎、展示少年兒童裝扮的膾炙人口的歷史經典故事,如八仙過海、南極壽星、桃園結義、水滸人物等等,各盡其妙。

  魁星點鬥  撫市鎮社前村賴氏宗族迎燈隊伍前面的節目。魁星在舊時被奉為主宰文運之神。迎魁星寓意文運亨通、連登科甲和驅除疫鬼及一切害人的魑魅魍魎。

  孝友無雙  這是黃氏宗族的領銜故事。故事中的孝子黃香是“二十四孝”中的人物,走古事時,在一幅兩人高擎、貼著“孝友天下無雙”大字的錦繡橫幛下,並排走著表演父慈子孝的一位長輩一位少年。

  和合仙  2名男孩古時書生打扮,坐在由4個人抬的雙人轎上,花團錦簇。

  夫妻觀燈  一對年輕夫婦元宵夜上街觀燈,邊走邊演唱。

  瞎子鬧燈  一個瞎子,一個瘸子,互相攙扶,興高采烈地以特有方式領略元宵佳節的熱鬧和快樂。

  五虎將  5位壯漢裝扮成三國時期的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虎將,手執兵器,威風凜凜,邊走邊表演。

  四進士  演示戲劇《四進士》中的毛鵬、顧讀、田倫、劉題4名為官的同科進士結拜後盡職為民的故事。4名兒童扮四進士,同在一頂大轎裡抬行表演。

  六國拜相  由7名男童各在一頂大轎上,表演戰國時代蘇秦六國四進士,由4位兒童坐在一頂大轎上,表演戲劇《四進士》封相的故事,其中6人分別扮演齊、楚、趙、魏、韓、燕國國君,另一人扮演懷揣6顆宰相印的蘇秦。該故事由撫市鎮的蘇氏迎出。

  梁哥  又稱“花子進城”。取自《水滸》中梁山好漢智取大名府一段故事。角色眾多、陣客較大,多達50多人。表演者邊演唱邊舞蹈,隊形按劇情不斷變化,特別吸引觀眾。

  士農工商四民樂業  由4名中青年人分別步行扮演士(讀書人)、農民、手工業工人、商人,各樂其業。

  漁樵耕讀四民同慶  由4名中青年人步行扮演漁夫、樵夫、農民、書生,一同上街觀燈、慶元宵。

  帶子轉門  由一男青年扮丈夫,一年輕女子扮妻子,丈夫用一支柔韌的扁擔挑著裝禮品的在前,妻子背著嬰兒在後,夫唱婦隨,高高興興回娘家,邊唱邊舞。

  趙顏求壽  取材於《三國演義》中的故事。一人扮紅臉、紅發、紅須、穿紅袍的南斗星君,一人扮白臉、白髮、白須、穿白袍的北斗星君,分別手執巨筆、簿冊,柱著拐杖。一名後生扮趙顏,捧著酒食向兩位星君求壽,增壽80歲。

  七仙女下凡  取自傳說《七仙女》中的一個情節。6位仙女姐姐下凡,幫助妹妹七仙女為做長工的妹夫董永解決了困難。

  八仙過海  八仙和10名裝扮成艄公、艄婆的兒童同一船,由16名壯漢抬行,八仙在船上姿態各異,表現“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春秋架  俗稱千秋架。十字架4端各有一個可以上下左右旋轉的座椅,中心裝有軸承,整個十字架置於一抬轎架上,飾以彩紙、綢花,需8—10名壯漢來扛。走古事時,兩對童男童女分坐十字架座椅上,撥動十字架,他們像坐在過山車上一樣靈活旋轉,頻頻向觀眾招手致意。

  撫市鎮連續5天鬧花燈、走古事,正月十三日晚上以村或以姓氏或以樓為單位,各自組織隊伍到祠堂上燈、祭祀,然後在祠堂門坪表演節目。十四日晚上,各支隊伍分頭到所在各座樓恭賀新年。十五日下午、晚上和十六日下午、晚上,為活動的高潮,黃、賴、蘇3大姓的隊伍按預先商定的次序上街巡遊,至當天晚上十一二點才告結束。十七日晚上,社前村的黃姓選出大部分節目,到坐落在墟排的祖墳前去表演,祭拜祖宗。

  第七節  陳東“四月八”

  陳東鄉廣聖廟建于明朝永樂三年(1405),廟內供奉主神玉封公王(東晉宰相謝安),還有一品夫人、郎君舍人、祖師菩薩等。

  西元1455年至今,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前後,陳東鄉以盧氏宗族為主的老百姓,要舉行一次為期3天的聲勢浩大的迎神遊村活動。東晉時期(317~420),盧繩率眾起義,盧姓宗族遭朝廷滿門抄斬,所幸時任宰相的謝安鼎力相救,使盧氏免受滅頂之災。此後盧姓人為感恩,奉其為神。清代,為了紀念謝安宰相,陳東盧氏將謝安封為玉封公王,每逢四月初七、初八、初九進行祭祀遊鄉活動。據陳東盧姓傳統的說法,農曆四月初八是謝安的生日,陳東盧姓所以在這一天舉行祭祀活動。

  “四月八”前幾個月,主辦人(俗稱頭家)就要開始精心策劃,籌措資金,落實各項準備工作。主辦人每年輪換一次, 每個村輪流做東,由村裡推舉若干位有實力、有號召力又熱心的人擔任。

  廣聖廟始建於1405年,是陳東“四月八”活動所迎諸神的廟宇。大門上彩漆畫的秦瓊、尉遲恭門神像,鮮豔威武。正堂有左中右3神座,中聞座上的4尊神像是玉封公王、一品夫人(謝安岳母)、郎君舍人和祖師菩薩。當地群眾一致認為玉封公王是東晉名臣謝安。此神原是陳東盧姓所祀之神。

  初七至初九,每天淩晨三四點鐘人們就起床,要化裝的人員化裝,婦女們則忙於上供品等準備工作。初七上午,迎神隊伍把安放在廣聖廟內的諸神的雕像請出來,開始了巡遊活動。第一站是城裡村,然後是高東村、高峰村、上村村,最後到陂子甲村過夜。

  每個村分別設一個供壇,迎神隊伍在每個供壇停留2個小時。每個供壇都有駐節神壇,是用特製的紅漆構架木條和帷帳等搭建而成的,裝拆方便。供壇則由本村村民用八仙桌拼接而成,一般供壇需三四十張八仙桌才夠大,每張桌子都擺滿了家家戶戶送來的供品。

  初七、初八兩天為齋戒期,供的素果、糕子粄等,糕子粄在大盛器上一圈圈疊成寶塔形,足有一米多高。上供時,廣場上人山人海,旌旗招展,鑼鼓喧天,鞭炮齊嗚,香煙繚繞,彩車會聚,100多支“三把連”土銃先後要齊放兩次,震耳欲聵。在接神的道路和供壇旁邊,各戶人家用竹杆懸掛長串鞭炮,插在地上,組成奇特的鞭炮林。

  初八這一天,蕉坑村、榕蛟村、蛟塘村、共星村分別設供壇。迎神隊伍依次在各供壇停留2個小時,最後在共星村過夜。這兩天,陳東鄉家家戶戶都自覺實行齋戒。

  初九為開齋日,在下坪鋪村和城裡村設供壇,供品有豬、雞、鴨、魚等。這天恰逢陳東墟期,外地親朋、賓客大多數在這一天前來赴會,所以這一天的迎神活動達到了高潮。迎神隊伍離開城裡村後,到陳東街上巡遊一趟。隊伍所到之處,萬頭攢動,水泄不通。諸神在街上亮相完畢後,被送回廣聖廟。此時,已是下午一二點鐘了。至此,陳東“四月八”迎神活動告結束,人們才回到家裡用餐,與親友、賓客開懷暢飲。

  陳東“四月八”迎神活動,最引人注目的是迎神隊伍。在隊伍中走在最前面的是100多名手執“三把連”土銃、負責驅邪開道的威武壯士,緊隨其後的是儀仗隊,而後是2名高舉“回避”、“肅靜” 牌的人,另有2人手執長板喝道,後面跟著鑼鼓隊。接著,是安放在轎子內的諸神雕像。每尊神分別配備一個高擎橫彩標、彩旗的儀仗隊和由20人左右組成的鑼鼓隊,還有文娛隊和彩車。文娛隊包括舞獅隊、舞龍隊、腰鼓隊等。彩車共有20多個,特別引人注目。

  活動彩車裝有能在豎直方向上轉動的大輪環,輪的四周坐著4個化過妝的漂亮小孩。當輪環轉動時,小孩的坐姿卻不變,因其座椅是通過滾珠軸承安裝在大輪環上的。還有一種是在水準方向轉動的大輪盤,盤周坐著6個小孩隨意轉動。有的彩車上面有大金鳳,伸展的巨翅不停地上下扇動,栩栩如生,其奧秘是騎金鳳的小孩用腳踩動機關,帶動翅膀扇動。其他彩車還有“八仙過海”、“天仙配”等膾灸人口的民間傳統戲劇造型。整個迎神隊伍長達一公里,有3000多人參加。

  初七至初九,白天有“四龍八獅”、武術、腰鼓隊、秧歌舞等表演,晚上各村或演木偶戲、漢劇、採茶戲,或放映電影。

  陳東“四月八”迎神活動,至今每年都要舉辦。陳東有“不重年,不重節,只重‘四月八’”的民諺,這幾天比過年還要熱鬧。

  第八節 宗教民俗活動

  民間宗教即民間信仰,指的是民間自發流傳的信仰某種超自然力量的文化現象。永定縣地處閩粵邊界山區,崇山峻嶺縱橫。舊時,交通不便,生產、生活條件甚差,在此的情況下,永定客家人往往寄希望于某種超越自然的神靈身上,祈求在困難時能得到庇佑,所以永定民間的宗教信仰盛行。

  永定客家人歷來對各種文化相容並蓄,在宗教民俗活動方面更是呈現多元化的特徵,這在客家地區具有突出的地位。這裡僅介紹其中一部分典型實例。。

  迎媽祖  

  永定客家人信奉媽祖相當普遍,至清末,永定的天妃宮(媽祖廟)多達40多個。凡有媽祖廟的鄉村,農曆每個月的初一、十五日總是香火甚旺。最為典型的是條絲煙作坊老闆對媽祖神的頂膜禮拜。他們在煙絲裝船水運之前,一定要先去祭祀媽祖,祈求媽祖保祜一帆風順;開船時,先燒香、祈禱,而後燃放鞭炮,表示通知媽祖,預祝平安無事;順利回來時,老闆又要去祭祀媽祖廟,表示答謝,俗稱謝神。永定城關東門永定河畔也有一座媽祖廟,凡是做煙生意的人都要祭祀媽祖廟。

  舊時,高陂鎮、坎市鎮、撫市鎮、湖坑鎮、古竹鄉、高頭鄉等鄉鎮,在條絲煙和煙刀業鼎盛時,均有數十家規模較大的條絲煙作坊和煙刀生產作坊,媽祖廟就建在墟場附近,每年要舉行三四次大規模的祭祀媽祖活動,其中有一次是由“煙幫季”(煙幫們組成的神明會)於每年農曆八月十八前去祭祀的。祭祀活動還包括接連數天演神戲。

  最近幾十年來,一般每隔3年才舉行一次大規模的迎媽祖活動,各地具體年份不同,均以姓氏為單位舉行。逢到迎媽祖年份,春節過後就成立迎神理事會,選出總理、副總理、協理等,由多名成員組成,進行經費集資,負責購置迎神所需物品,制訂計畫。

  著名僑鄉下洋鎮中川胡氏旅居海外僑胞特別多,對媽祖更加崇拜,3年一次的迎媽祖活動也就特別隆重。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恭迎天上聖母的各路隊伍從鐵緣公後裔播遷的各村落彙聚來到湯子閣天后宮。恭迎隊共有9個方陣,總隊方陣有神轎、高燈、彩旗、舞獅、涼傘、牌匾、彩車等佇列,約有300多人,抬轎人是健壯的童男。下墟、祥和路隊有舞獅、彩旗、鑼鼓、彩車等,約有200多人;覺川村隊有舞獅、男女鑼鼓隊,有70多人;安定路隊有彩車、彩旗、銅管、吹奏、腰鼓樂隊和民間大鑼鼓吹隊,有100多人;豪吉隊有彩旗、樂隊、鑼鼓等,有100多人;新街隊有彩車、彩旗、腰鼓、鑼鼓遊行表演等,有200人;科名裡有彩車、彩旗、鑼鼓隊出遊,有150多人;富川烏石下有彩車、彩旗、鑼鼓佇列陣,約150人;下坪隊有舞龍、彩旗、彩車、鑼鼓等,有150多人。

  1500多人的恭迎隊伍聲勢浩大、整裝待發。6點50分,進行簡短的恭迎天上聖母出宮儀式。地上鋪上紅布,由總理抱神像踩紅布安放轎內。7點整,3聲銃響,在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和鼓樂聲中,媽祖娘娘開始出宮巡遊。先是大鑼開道,接著是“廻避、肅靜”牌匾、高燈,還有神具,接著是彩旗、鑼鼓樂隊、打獅、舞龍、喇叭、令旗、香紙、神轎,彩車列隊前行。後來是各隊的花轎,花轎有扮楊宗保和穆桂英的,有孫猴子大鬧天宮的,還有楊門女將的等等,花轎佈置得十分靚麗,以前由4人抬著走,現在改用小車來載,高達5~6米,接著是鑼鼓隊、腰鼓隊、花環隊和上百名香客,

  媽祖出巡的第一站是下坪行宮(即臨時設立的神壇),在那裡接受下坪村善男信女的恭拜。從下坪出來,恭迎隊伍一路浩浩蕩蕩向下洋鎮區行進,沿途經石橋行宮、新街行宮、曹屋行宮至僑興道,然後繞回華僑新街、農貿市場、溫泉路、祥和路,浩浩蕩蕩來到下洋鎮區最後一站安定路行宮。安定路供壇彙集了安定路、農貿市場及鄰近的善男信女數千人。恭迎隊伍沿著福三線向中川村前進,在中川村巡遊之後到達設在中川村虎豹別墅廣場行宮。廣場設總供壇,安放媽祖塑像,供善男信女祭拜。廣場還搭建了臨時戲臺,演大戲3天(即漢劇),附近鄉村及廣東茶陽等地都有許多人前來觀看,人山人海,場面十分壯觀。

  仙師鄉三壩村地處黃潭河畔,汀江支流,船舶運輸在舊時最盛行,但不安全,村民祈求水母娘娘保佑,外出船運能平平安安。舊時,建造了一座高5米、塔頂30平方米的媽祖娘娘塔作為祭壇。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那天,傳說是媽祖登基日,村民到村裡原中心壩媽祖娘娘塔,供上貢品,進行祈福,保佑撐船出行平安。

  祭拜觀音

  永定縣大部分寺廟供奉觀音佛像,大部分土樓單獨設有觀音堂。每年農曆正月二十日為第一個龍華日,善男信女都會去拜觀音,祈求保佑。

  每年農曆正月二十日、五月二十、八月二十,俗稱為龍華日。許多善男信女們都會帶香、紙、燭、炮,還有大米,花生油赴庵祭祀,每個庵堂都人山人海。有句俗語:“一年能赴3次龍華會,一生不同布包頭。”意思是不容易得感冒,出門不必帶雨傘。許多夫婦同去。

  傳說觀音本身無生育小孩,她特喜愛小孩,如果哪家遇到小孩有不順心之事,便求觀音保佑,所以人們特信仰觀音,至今仍盛行。每月初一、十五日要燒香求拜,每年農曆2.19、6.19、9.19是觀音的生日,人們都要備素供品、糖果、素米飯求拜觀音、燃放鞭炮,特別是逢有小孩生病,不順心之類,都要求拜觀音,消災除病,有求靈應,觀音送子,家喻戶曉,新婚夫婦或久婚未孕夫婦,若想生個胖小子,求拜觀音保佑,准有求子得子,如願如意。

  拜玉皇大帝

  玉皇,永定客家人叫天神或天公、全稱是玉皇大帝,人們逢年過節和紅白喜事,都得在自己住居門口或庭院天井先敬天神。平時人們把自己的孩子過給玉皇大帝作兒子,這可能是人們認為天外的天子,管神仙之神,庶民不敢冒犯。每年正月初九日,是玉皇大帝誕辰紀念日,永定縣有些地方家家戶戶在自己居門口或庭院天井,朝向東方,擺設供桌祭祀,祈求玉皇大帝保佑。此習俗至今流傳。

  公王作福

  培豐鎮嶺東村田地自然村水口公王,是善男信女心目中公平的象徵,據說這個公王是張氏的二郎公。至今每年的正月初六都要給公王作福。

  高頭鄉高南村每年農曆十一月十二日、十三日、十四日3日為公王作福,其中十二日為高升福日,十三日為小升福日。要演木偶戲3天3夜,各家各戶要辦水果、5牲祭祀公王。

  祭祀定光佛

  定光古佛,據舊志記載,他是泉州府同安縣人,俗名鄭自嚴,生於後樑貞明三年(917)。北宋乾德二年(964)到武平南安岩(今岩前鎮)駐錫(後由朝廷賜名“南安均慶院”),祥符八年(1015)寂化。定光古佛神通廣大,常為民除蛟、伏虎、消災、捍患、甚得客家人敬仰,被尊為客家人的保護神保護神。

  永定縣也和汀州客家其他地方一樣,從南宋末年就開始祭祀定光古佛,廣為流傳著他幫助鄉民興修水利、伏虎、傳授農業技術等故事。據張氏族譜記載,南宋嘉定元年(1208),張化孫第四子祥雲從上杭遷入金砂西湖寨開基。他們在開發金砂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開墾耕地需要築陂開圳,解決灌溉問題;金砂山多林密,經常有老虎出沒,傷害人畜,需要解決虎患問題;經常遇到洪災和旱災,需要解決制洪活泉的問題。金砂人感到無法抗拒的自然災害的時候,總希望借助超自然的神力來解決這些問題。定光古佛神通廣大,法力無邊,金砂鄉民對他頂禮膜拜。城關、金砂都有祭祀定光古佛的寺宙。

  清代嘉慶年間,金砂鄉有張姓客家人遷徙到臺灣彰化縣,也將定光古佛分身到彰化的八卦山大佛寺。臺灣的定光佛最早就是從永定縣金砂鄉金穀寺傳播過去的。

  金砂金穀寺每年舉辦各項法事活動,如定光佛生日,四月初八佛祖誕生日、觀音誕生、成道、涅槃的法會,以往祭祀定光古佛為每年十月初一、二、三、日3天。從2010年開始,每年正月十七、十八、十九日3天祭祀古佛,眾多善男信女聚集到金古寺燒香,誦經敬拜定光佛。有趣的是,從清朝嘉慶二十年(1816)十月初一開始,每年都要在這一天舉行盛大的“金燈勝會”。除了燒香祭拜定光古佛外,還要舉行一個盛大的“抱佛子”活動。這天上午10時,金穀寺大坪上,和尚手裡拿著竹竿,在竹竿頂端懸掛著數十塊書寫伏虎佛號的小牌,久婚不育者用長鉤鉤小牌,木牌墜地,信女們搶奪。誰搶到了小牌,誰家的親人便敲鑼打鼓將小牌迎回家中。傳說得了這個小牌子,誰就會喜生貴子。

  祭祀五顯大帝

  永定縣眾多廟宇有五顯靈官大帝的塑像,稱五顯大帝,他是平安吉祥、財、丁、富、貴的象徵。人們都會前來朝拜,祈求保佑。

  傳說五顯靈官大帝有5兄弟,分別掌管文、財、壽、醫、五穀,尤其是文官大帝香客很多,主要是每年正月求高中,七月高中了前來謝恩,香火鼎盛。

  正月十一先迎騎虎公王到神壇,正月十二日把五顯大帝、千里眼、順風耳三神及騎虎公王共4轎大神,組成浩大的迎神隊伍,有樂隊,旗隊、車隊、龍隊、獅隊、彩車、鑼鼓、八仙、浩浩蕩蕩,銃鼓連天,鞭炮齊鳴,上拱時有壽星公行祭,供品種類很多,場面甚是壯觀。十二到十五日燒香祈福者絡繹不絕,演神戲從十一到十五日每天日夜演出,廟會到十五日晚送神回廟為止。

  農曆九月二十八是五顯大帝生日,要在廟裡上供,做神戲。五顯大帝生日前後幾天,五顯廟熱鬧非凡,善男信女都會前來朝拜,供品包括全豬、全羊。迎五顯,還要迎花燈、演木偶戲。

  撫市鎮中湖村豐慶庵供奉觀音菩薩,五顯大帝、五穀菩薩、騎虎大王,每年八月初四,外湖村民就要抬菩薩到各村遊走。每年八月初四前三日,本村家家戶戶便要吃齋初三日開始做米糕,初四由道士請神,村民敲鑼打鼓,樂隊齊奏,抬著菩薩全村游走。

  祭祀田頭伯公

  舊時,人們在田旁邊做一個“伯公”即土地公,以求保佑糧食不會缺水,不

  被病蟲破壞而歉收,再者就是保佑在生產過程中能順順利利,安全生產。每季農事開始及結束,人們備香、紙、燭、米粄、果品進行祭拜祈求和感謝。祭拜日早上要吃齋,然後到田頭伯公前擺出供品,點燃蠟燭、香虔誠跪拜(跪和叩首各3次),口中念祝福話。現在仍有些人們還是把它當作精神依託去祭拜它。

  祭公王

  永定縣每個村落都供奉多種公王,每逢傳統節日甚至農曆初一、十五,善男信女有祭祀公王的習俗。

  城郊鄉樟堯村早在朱、周兩姓開基時,在朱姓和周姓的居住交界處建立公王亭,保兩姓的平安,它是善男信女心目中公平公正的象徵。每逢節日,善男信女們早早前去祭拜,祈求保佑兩姓居民平安興旺,特別是除夕這一天,一些村民還會把豬抬到公王亭去“掐豬花(宰殺),謝神還福,寄託精神。家裡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到公王那祭拜,祈求保佑心想事成。農曆十月十三日是洪山鄉人們扛公王的節日,從十月十二日開始扛公王出宮巡遊。

  湖雷鎮道仁村每年正月初二上午,家家戶戶都要派人前往公王面前敬拜燒香,感謝公王一年中保豐收、保平安、保興旺,祈求豎年獲得更加吉利。

  岐嶺鄉湖河村李姓上祖從湖坑鎮遷來,後人為紀念上祖,把調河背改為湖河村,並在村邊水口種了一頭大榕樹,在大榕樹下立了一個公王廟,並定為每年正月初五舉辦迎公正作福活動。村民把公王迎出廟,在十字路遊一圈後迎到村裡遊一圈,然後在村小學設供台,每家每戶都要置辦香紙,燭、炮、3牲、果酒前往朝拜,此時,鞭炮長鳴不斷。村民祈求公王保佑合境平安,風調雨順。初七晚上敲鑼打鼓把公王送回廟中,彩旗樂隊,彩車迎神。連續3天祭祀、演戲、舞龍,舞獅。

  仙師鄉蘭崗村宋朝期間有日普降特大暴雨發水災,村民決定在農曆七月十九日迎神打轎,祈求平安。蘭崗村蘭湖兩片農曆七月十九這天,善男信女在公王廟前點著香燭祀神、朝拜,晚上燈火通明,祈求平安。

  天穿日

  永定縣有些地方習慣把正月二十叫做“天穿日”,也有的地方把正月二十三叫做“天穿日”,有煎年糕、煮酸菜飯的習俗,以祈福保佑今年能喜獲豐收,所想如意,這種習俗也叫做“開天穿”。

  “天穿日”又稱“天穿節”是人們非常陌生的一個傳統節日,據史料記載,這一節日風俗從宋代以後就逐漸流失。現在,只有客家等少數地區的人們還有此風俗殘留。 

    天穿節時間有正月二十、二十三、二十五等幾種說法,以正月二十為多。天穿節又叫補天節,源於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

  關於天穿節的由來,東晉以降的資料多說是源自女媧補天的傳說。女媧之名,始見戰國《楚辭?天問》:“女媧有體,孰制匠之?”而女媧補天的神話,出自西漢淮南王劉安與其門客共撰《淮南子》。該書《覽冥訓》篇記載:“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lǎn)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女媧補天,其目的無非治水。“斷鼇足”、“殺黑龍”,乃誅除水災時興波逐浪之水怪;而“煉石補天’所用之“石”,亦堙洪水必需之物。治水在於治“天穿”之水,故煉石補天。中國民間以煎餅、甜飯補天,是模擬女媧煉石補天的巫術行為。永定客家人則以煎年糕、煮酸菜飯代替煎餅、甜飯。

  天穿節這一天,許多永定客家人要吃過年剩下來的糖糕粄、糖包子,並在粄和包子上頭插上針線,俗稱“補天穿”。舊時天穿節都不下田勞動,以免觸怒天神;也忌諱挑尿桶澆菜,不然會遭受天旱。蘇軾詩雲:“一枚煎餅補天穿。”可見這是古代遺留的習俗。

  樟樹潭公王信仰

  古竹鄉溪口村樟樹潭公王,是善男信女心目中的靈神。農曆十一月初二或初七那天,善男信女給公王拜供,連演大班戲3夜,燃放鞭炮、煙花。

  六月六日土地公生日

  培豐鎮等地有許多土地公神像,不僅在寺廟設有,甚至在田頭、燒石灰窯、挖礦洞等地方都普遍設有神像。相傳每逢農曆六月六日,是土地公的誕生日,在那天善男信女都要燒紙祭拜,祈禱保佑四季平安,五穀豐登一帆風順。善男信女去寺廟時首先要在土地伯公神像前燒香。

  拜神起福

  西溪鄉碩傑村(原屬洪山鄉)一般都是每年正月為“起福”時間,具體由各自選擇。書寫神單、虔備香、紙、燭、炮、果品到宮廟、庵堂裡朝“玉皇大帝”、“觀音娘娘”等神前朝拜起福。

  拜財神

  除夕夜晚十二點後,西溪鄉及鄰近鄉村的善男信女們帶著牲儀、果品、清香、淨茶、紙、燭、鞭炮到雷公庵朝拜財神爺和各尊神,祈求保佑來年財源廣進、闔家平安、五穀豐登、萬事如意,有些人在零時前就在等待爭燒頭香。

  大年初七(人日)唐姓寫新丁

  虎崗鄉木坑唐姓大年初七各房代表、長輩,當年生肖屬象人(大人)紳士家到各自然村落登記前一年新丁,並寫錢(募捐)籌辦鬧元宵及正月十四日、十九日祭開基祖事宜,新丁簿由有名望禮生動筆工整地寫上某代某名幾男生第幾子於×月×日×時瑞生,取名×××,以備整修族譜及必要時查驗用。各新丁戶必備酒席若干桌,來人均要講好話,團結氣氛很濃。

  正月二十三節

  仙師鄉九坑村許姓正月二十三日傍晚祭祖祠,家家戶戶備有豬、牛、雞、鴨等,三、五桌酒席招待親朋好友,一日3宴。傍晚時分,鑼鼓喧天,迎燈隊伍出發祭祖後,各樓門口點火炮、放煙花,爆竹接燈進屋,看誰家的煙花放的多,誰家的鞭炮響,以示財丁興旺。

  祭祀蔭林祖師

  樂真寺,坐落在永定縣下洋鎮太平村(俗稱太平寨)樂真山。相傳蔭林祖師三聖——潘遠德、潘遠明、潘遠廣兄弟早年出家,皈依佛門。他們雲遊到樂真山禪聖寺後,拜高僧為師,專心致志,樂善好施,終成正果,先後圓寂於此,被當地人封為蔭林三聖,並稱蔭林祖師,將祖師雕像供奉于寺。

  明萬曆三十六年(西元  年),太平村曾氏十世祖曾鼎真與其堂叔曾名元及弟子曾福鬆、曾佩真,共同捐資在樂真山禪聖寺舊址興建樂真寺,主堂供奉蔭林祖師等雕像。清嘉慶九年(西元  年),太平村曾氏十四代裔孫曾愧三渡台時把蔭林祖師的塑像也帶往臺灣,安奉于鹿穀鄉鳳凰山寺,後遷中寮村,安奉于長安寺,香火旺盛。

  1991年,蔭林祖師顯聖,欲駕返故寺會香,但原址不詳。長安寺管理委員會遵蔭林祖師之命回大陸尋根,歷時2年多仍未果。1993年蔭林祖師再顯聖明諭:故寺位於福建省永定縣下洋鎮金太平寨,向東行數裡。至此樂真寺方被確認為故寺。1994年,臺灣鹿谷鄉長安寺管理委員會組織五六十人護駕蔭林祖師塑像回樂真寺,舉行大典。爾後他們向樂真寺贈送一尊蔭林祖師鍍金塑像,並於每年農曆三月十六日蔭林祖師誕辰日,組團專程回到樂真寺會香朝拜數日,與太平村鄉親抬著蔭林祖師的塑像,舉行規模盛大的巡遊祭祀活動。

  十月朝祭祀

  西溪鄉撫全村、金砂鄉五坑村每年農曆十月一日舉行“十月朝”祭祀活動。全村人很早就起來殺豬、宰雞鴨,燈火輝煌,早飯後把供品擺在多張桌子拼成的大桌上敬神,然後把供品挑到公王壇祭祀公王。

  祭祀五穀神

  傳說五穀大帝是掌管農耕五穀的大神,每逢農曆八月初一、十月十三日善男信女會帶著果品、五牲等供品來到五穀庵祭拜五穀大帝,祈求佑農耕好景,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撫市鎮華豐村每年農曆四月十二日都要從本村的祈豐庵裡請出五穀菩薩,用五色鑼鼓隆重的迎請,由村裡的小孩擎著彩旗在村裡巡遊。菩薩被抬到那裡落座、停駕、受供,大家就用糕子、水果敬拜,放鞭炮。

  五雷大帝生日

  西溪鄉富家村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為“五雷大帝”的生日,家家備牲儀、果品、清茶、清香、燭炮到五雷公庵裡去拜祭五雷大帝以求保佑風調雨順、人康物阜、事事順心。

  祭祀獄靈公王

  城郊鄉中坑村有許多處公王,最靈驗的算是本村陰橋邊的獄靈公王。村民們遇到煩心事,家裡出了大小事,都會去祭拜公王。每天獄靈公王香火不斷,每逢初一、十五、過年、過節,人們都去拜公王。每年農曆八月二十日公王作福,人特別多,桌上擺滿供品,大家燒香、放鞭炮,敬公王,求財、求福、求平安,求每年都有個好收成。

  灶君神生日

  農曆八月初三是範圍比較小的一個傳統節日。據傳說,很早以前灶君神顯身囑一主婦要給其安立神位,定保佑其富貴生財,事業輝煌。當日正是八月初三。永定縣部分村民在每年這一天祭拜灶君神。

  祭祀鄒公

  鄒公是永定縣張姓善男信女心目中公正、公平的象徵,人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去拜鄒公,祈求保佑。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是他的生日,金砂鄉等地的鄒公廟香火不斷,還要請喇叭樂隊演奏一天。早晨選時辰把生豬拿到鄒公處去殺。

  扛菩薩

  黃帝、炎帝是中華民族的祖先,信士們稱黃老公爹;炎帝被稱為神農帝,精通百草,教人種植水稻,會給人們帶來五穀豐登,百家安康。高陂鎮上洋村每年正月初一、十五日、玉皇誕等等祭祀吉日,四鄉八裡村民前來朝拜,舉行抬黃老公爹的廟會。屆時鑼鼓喧天,彩旗飄飄,鞭炮齊鳴,信士們抬著黃老公爹、神農菩薩、炎帝及行雨龍王、關公大帝先繞稻田一周,再抬迎至規定壇場按次序排好,各家各戶便供上糕、粄或牲儀行跪拜禮上香。

  睦鄰村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扛上洋豐積宮神農、炎帝、黃帝三仙,海水龍王。古時四月初八扛上洋豐積宮神農、炎帝、黃帝三仙、行雨龍王來本村田間走一趟,表示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還要請喇叭道士前來做法,用雞、鴨、豬肉及香紙燭蠟敬拜,雞、鴨豬肉祭拜後才可以拿回去煮,中午請客人來吃飯。菩薩扛來要請喇叭道士做法,要用五色鑼鼓,五色旗子迎菩薩到來,吃完午飯才把菩薩扛回庵堂。去廟裡祭拜的都是睦鄰、上洋村民,廟中有尼姑守著。

  傳說劉仙、賴仙曾在湖雷鎮弼鄱村西華山種田、種茶,能呼風喚雨,造福人民,後來得道成仙。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日,弼鄱村都要扛菩薩,由寺廟把劉仙、賴仙及保生大帝扛至西華山,然後扛回本村祠堂,最後再扛回寺廟,由本村來結婚的青年扛菩薩。全村吃齋3天,(初六至初八),初八晚上人們鬧祠堂、放焰火,初九開齋吃葷。

  撫市鎮裡興村吳氏農曆四月十一日扛菩薩,王氏、周氏、陳氏農曆四月十二日扛菩薩:裡興村吳氏農曆四月十一日扛菩薩,王氏、周氏、陳氏十二扛,該村上王片、下王片隔年輪流扛,現上王片改成農曆四月十三日扛菩薩。抬出石佛夫人和她兒子石龍子獅、五穀菩薩。做道場,善男信女,供奉糕點、水果等。扛菩薩之前齋戒3天,以示虔誠。

  撫市鎮五湖村坑口康公庵(今五湖村)。每年農曆五月初一至初五,由各村輪流扛菩薩的習俗。農曆五月初一由管方先扛,扛前要先給菩薩洗臉,再用大轎把菩薩扛到該村。扛時的隊伍有大旗、香案、銃隊、小孩們摯會旗等,一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熱鬧非凡。菩薩扛到該地後安放在供坊內,人們紛紛前來敬拜、祈福。菩薩每到一地都要住上一天,次日再按順序,由二方、三方??????到初六日由五方人扛回庵內。

  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虎崗鄉寨下自然村邱姓舉行扛菩薩活動。頭家提前齋戒一周,其他村民齋戒3天。請道士、樂隊做燈一日一夜。從北山寺迎出菩薩巡遊稻保佑豐收、人口平安。設總祠、中心點、柯屋結3個供奉點。老百姓用齋果、米粄供奉,親戚朋友來也就齋餐,好不熱鬧。送菩薩回寺後開齋。

  虎崗鄉城下村有一座寺廟叫“隱靈寺”,寺內供奉玉皇大帝、觀音菩薩、五穀神等等,人們每年四月初八舉行扛菩薩活動。四月初七各戶都要做粄,甚至認為誰的粄最好就特別誠心。四月初八扛“五穀神”,各戶都要準備齋蔬、果酒、粄等敬天神,用鞭炮迎接“五穀神”的到來。整個村莊非常熱鬧,親戚朋友都會前來觀賞。晚上,善男信女聚集在寺廟裡祭拜。

  古竹鄉溪口村大帝爺。每年農曆正月初二日,善男信女組織旗手擎著幾十面三角大旗,一路敲鑼打鼓,到大嶺下扛大帝爺塑像來本村求福。大帝爺塑像一進村,善男信女燃放鞭炮迎接大帝爺到預先搭好的神壇落座。善男信女齋戒沐浴,挑上供品、香紙、燭、炮等到大帝前祈求平安,求大帝爺保佑,香火旺盛,十分熱鬧。初二、三、四晚木偶戲連台,戲臺搭在大帝爺神亭對面。農曆初五日敲鑼打鼓扛神把大帝爺送回大嶺下廟。

  古竹鄉蛟塘村供奉的大帝爺是善男信女心目中的靈神,想要心想事成,拜求大帝爺保佑,扛大帝爺連同村口民主公王一同作福拜供,3年一班,時間定於農曆10月份,日期在公王前擲筊而定,作福時間為3天。屆時鼓手5人,未婚男青年8人扛神轎,扛大帝爺要到高頭大嶺下廟裡,一路敲鑼打鼓,鑼鼓喧天,彩旗招展,喇叭吹銃。大帝爺神轎一進大嶺下村,炮銃齊鳴,神轎在村中遊行,人們點燃香燭等待門前迎接。村樓遊完,大帝爺在已搭好的神壇落座,齋戒沐浴的善男信女挑上供品、香紙燭炮來到神亭前祈求大帝爺保佑求財的有財、求子的得子、求壽者增壽、求婚配的如願、求上大學的高中。

  高陂鎮和興村塘廈吳氏村民每年于農曆八月十五日抬祖師爺出巡。由當年生肖屬相的村民牽頭。八月十二日把祖師大帝從祖師庵抬至塘廈的一處大坪並搭帷帳,祭台等,並從十二日開始至十四日全村吃齋,十六日把祖師大帝抬回庵內。期間,村民天天燒香、紙、蠟燭等禱求祖師大帝保佑。每天都有木偶戲和電影。

  漢帝生日

  培豐鎮長流村老樓組有一座漢帝廟,漢帝是善男信女心目中的善神,人們出於精神寄託,每逢傳統節日都會備上3牲,祭拜祈求保佑。農曆三月初九是漢帝的生日,每年此日祈福保佑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當地百姓更是邀上親朋好友請上十頭八桌,大宴賓客。

  祭風習俗

   舊時,培豐鎮豐田村碰上自然災害,特別是田地村南北長形,經常刮大風,快收到的晚稻十年有八年減產四成以上,於是農民祈求信仰中的風神,保佑不颳風,使糧食豐收,所以每年就在秋收前夕舉行一次全鄉性的祭風活動。秋收前夕,由輪到祭風季的理事集資經選上吉時,在固定的地點搭起廠擺設香案,祭品,進行拜祭。農民各家各戶準備米飯,香紙、炮燭拿到指定地點祭拜。有請道士念經,有請木偶戲演出。

  迎聖王公、聖母娘

  聖王公、聖母娘是善男信女心目中的靈神。永定有些地方每年農曆正月初六日善男信女誠心迎神,年輕的男青年組織8人扛神聖王公,未出嫁的村姑娘組織8人扛神明聖母娘,其餘善男信女拿大旗,小旗,特別注目的是2面黃涼傘,一路放銃、鞭炮、敲鑼打鼓,浩浩蕩蕩。神轎一進村,一路炮銃連天。人們在聖王公、聖母娘神轎前祈求平安、求財、求子、求媳、求上大學。神壇對面搭戲臺連演3夜大班戲。農曆初八日送神回庵。

  祭祀麻公神

  古竹鄉溪口村村頭有一麻公神,它與其他神明不同。求麻公神責罰他人,若自己覺的家庭不順景,自感正常生活不順意,思維能力混亂或獲知有人在麻公神前有意搞你的麻煩,那麼你必備齊供品、香、紙、燭、炮、糍粑、熟兔一隻,活狗一頭,親自到麻公前求保平安,別再找麻煩,活狗要在麻公神前割血方有靈應。

  春社、秋社季

  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春社日,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為秋社日。舊時,社日請道士作福,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現只有七、八戶或十幾、二十幾戶人家湊一些份金,請人寫份祭公王十萬神單祝文,備上牲禮果品等拜祭村中的4個公王神壇,晚上備上三、二桌酒菜,一家派一個人參加赴席,農村叫做社。

  公王節

  每年正月初二日,是仙師鄉瑤上村等地“迎公王”的節日,俗稱“公王節”。從頭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始點火“養爐”,專人專職添上檀香,直到次年正月初二日。敬公王的“祭品”要求色、香、味、型俱全,雞要層年的,一律不許嘗過、用過的。有傳“細人不准食,大人不准嘗,留來正月初二迎公王”。  接送“金爐”的人,必須先洗澡,換過衣服、鞋帽,人選安排先抽籤,選出初接、二接、三接、四接“金爐”和初送、二送、三送、四送“金爐”的人。各宗祠祭拜時,各戶主站立供桌兩旁,專職大師頌“祭文”,敬請“城皇爺”及溪南裡所有“神佛”、“公王”、“土地伯公”前來共宴,祈求諸神庇佑。當夜,還要把“金爐”裡所燒的“香灰”送至“中渡橋下”倒入永定河中,以示讓河水把過去一年的“歪風”、“邪氣”、“污穢”、“厄運”統統送到大海,迎接吉祥如意的新年到來。這一天家家戶戶賓客盈門。

  下洋鎮初溪村暗家斜自然村“公王壇”始建于明朝年間,稱騎虎公王,每年農曆十月十三至十五日為公王節,吃素齋2天,開葷一天,木偶戲班演戲3天。開齋(開葷)那天,家家戶戶熱情邀請眾親戚朋友前來看戲,辦酒席請客。

  關公壽日

  永定縣有不少關帝廟。關公愛民如子,又講義氣,他是善男信女心目中公正、公平的象徵,深受百姓愛戴。每月初一,都有人去燒香,祈求保佑大家平安。農曆五月十三日是關公生日,善男信女都去拜祭,感謝關帝保佑大家平安。還有演木偶戲等活動。

  祭祀楊公先師

  永定許多土樓廳堂都有供奉古代風水大師楊公先師神位。農曆每月初一、十五日,大家都要用3種不同水果或“三牲”祭祀楊公先師。

  〖供奉在土樓內的風水祖師楊公先師照片〗

  祭祀祖師公

  永定許多地方善男信女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去拜祖師公祈求保佑。農曆每月初一、十五日都有善男信女去燒香、求財、祈福、保平安。每年除夕晚上12點開始去燒香,據說誰先燒到頭香(第一個燒香者),誰就好運一年。每年正月初五日請祖師公到水尾公王作保一年平安大福;每年十月冬收後請祖師公到水尾庵作一年平安福。

  湖山鄉裡佳村祖師庵共敬有9尊神像,其中最重要的是祖師爺金身,由廣東陰那山割香進火,人們常去祈求保佑合境平安。每年四月初八是祖師爺的生日,村民將其金身神像請出庵,坐上神轎,由眾人抬著,周遊5村,每村一日,從各樓經過。村民敲鑼打鼓、盡放鞭炮,紛紛上供品,進香火。祖師爺到哪個村,村民就大擺筵席,邀請親朋好友來祝賀,熱鬧非凡。參加迎神的隊伍是五個村的農民。初八祖師爺神像回轉到裡佳庵中。

  祭祀民主公王

  民主公王即福德正神,原型無可考,但和其他客家地區一樣,在永定縣是普遍信仰的村落保護神,認為他能為全村百姓消災祛難,所以村口都修廟坐鎮,俗稱為水口公王。

  永定一般在每年正月初五日至初七日連續3天舉行祭祀民主公王活動。初五日早上,村民排著整齊的隊伍扛著神轎,舞龍奏樂、敲鑼打鼓,前往公王台前奉請公王上轎,恭迎公王回村神台上座。當天上午在公王座前各家各戶在神座前擺好整齊的八仙桌上放滿供品。初六上午更為熱鬧,各家各戶在桌上擺好供品,進行祭拜公王,祈求公王在天之靈保佑,場面十分壯觀。初七日晚上,扛著神轎上的公王,點著火把,敲鑼打鼓恭送公王回神台上座。連續3天做神戲,四鄉八鄰鄉親紛紛前來觀看。

  古竹鄉黃竹煙村下黃墩頭坪每年農曆十二月十六日舉行做三官顯佑民主公王遷散福。道士請神、善男信女祭神,白天放鞭炮,晚上放煙花、演戲或放映電影。

  正月十四日,古竹鄉田洋村民主公王赴連,即人們在公王神壇前擺宴,祈求公王保佑,互祝平安。善男信女挑上供品到公王前,拜求有求必應。演大班戲3夜,非常熱鬧。

  高頭鄉公王廟供奉民主公王神位,已有600多年歷史。每年農曆十一月初八日,高頭全鄉江姓善男信女和外地香客上千人,都要抬幾頭大肥豬到這裡“作大福”,隆重舉行祭祀活動,祈求來年風調雨順。近10多年來,臺灣有許多高頭江姓後裔也前來參加祭祀活動。

  打醮

  打醮是民間為驅邪逐鬼,超度亡靈的宗教活動。永定民間打醮,不論場面大小,均由道士“作法”。打醮分為大醮、小醮,大醮7天7夜,小醮3天3夜。打醮的主要內容包括:高僧道士請神、誦經做法事、請戲班演出(主要是木偶戲)、祭祖、搶齋食、謝神、撤壇。打醮期間家家食齋,撤壇之後方可開齋吃肉。

  大溪鄉民間3年一次打醮,稱為“太平清醮”,其特別之處在于作法者不是道士而是和尚,所以被稱為“佛醮”。 其原因緣於明末清初當地一次鼠疫大流行,死了不少人。為消災,遊姓人把他們最信奉的觀音菩薩請出來施法打醮,祓災驅邪,超度亡靈,救苦救難,後來規定3年一次,在農曆十月秋收後舉行。此後規模越來越大,直至發展為全鄉各姓共同舉辦的為期7天的大法事。

  食新

  即在小暑後第一個卯日嘗新米。鄉下人把剛收割曬乾的稻穀碾成大米做成飯,祭祀五穀大神和祖先,而後全家人一起分享。其他供品還有苦瓜、絲瓜、茄子等,俗謂苦瓜保佑大家,絲瓜保佑全家,茄子保佑老婆。

  鳳城祭師太公

  師太公墓坐落在永定縣鳳城鎮增湖塘,是一處始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的古墓葬。墓主系一得道高僧,法號涵白禪師,活動于清朝初期。

  康熙十四年(1675)永定縣“乙卯屠城”慘案之先,相傳禪師以筷子打碟(諧“快打疊”,意即快打點行裝逃命。)遍巡街巷,點悟眾生離城避禍。他精通岐黃之術,診治麻痘活人無數。年近90,圓寂于萬壽寺,法身缸葬於增湖塘。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尤其是重要傳統節日,來自四面八方的許多善男信女會到這裡祭祀,300多年來香火不斷,為閩粵邊及海外僑胞眾多善男信女祝釐之所。

  正月初八結八字緣

  每年的正月初八日是古竹鄉田洋村庵堂結八字緣的吉日,未婚男女到庵堂求神保佑結婚緣,大齡未婚男女,正月初八日這天到庵堂求婚緣。

  正月初八伯公做牙

  古竹鄉蛟塘村每年正月初八都要在村口伯公前打牙祭,還要演幾天木偶戲。

  祭祀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原是一位名醫,姓吳名夲(音tāo),字化基,生於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三月十五日,祖先是戰國時的吳季禮,後南遷至現福建省同安縣白礁村。以行醫為業。無論貧富,他都認真醫治,藥到病除,因此備受群眾愛戴。吳夲治癒了仁宗母后重病後,仁宗皇帝要封他為六品官,還要賞賜京城開封地方一座房子。可他一概不受,願回家鄉繼續為民治病。

  北宋景佑三年(1036)五月初二日午時,吳夲在文圃山龍池岩攀岩采藥,因跌傷不治仙逝于白礁鄉(現屬龍海縣)。後經歷代皇封8次。明永樂十七年(1419),吳夲被封為“萬壽無極保生大帝”。人們建廟奉視,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去拜他,祈求保佑。

  永定許多地方在農曆三月十五日保生大帝生日時舉行祭祀活動,祈求保佑,並演戲3天3夜。農曆三月十三、十四日,人們以香、紙、齋蔬、米飯等由道士帶領,避村內河道、洗河、洗路,道士與同行人高聲大呼,趕邪出境,開道者技紅佩劍。三月十五日眾人備香、紙、燭、炮、米糕、壽餅、線面等齊心拜夀,有謝恩的,有求平安的,保生大帝廟裡非常熱鬧。

  永定縣高陂鎮北山村幾百年來每年農曆十一月初八為迎吳公神會節日,隆重舉行恭迎保生大帝出庵巡遊活動,附近四鄉八裡的親戚朋友都會來北山作客。

  全北山共分9供。每供都有供牌、鑼鼓、紅色旗帳,有豎舉的紅色長條旗子與三角旗子,共有幾十幅,多時上百幅,都由少年擎舉。還有“鐵枝桌子戲”、“千秋架”。“鐵枝桌子戲”裝飾戲劇中著名的劇碼人物,如“狀元拜相”、“ 狀元遊街”、“三元及第”、“龍鳳呈祥”、“政界生光”等。

  上午8時,迎神隊伍來到關帝廟門口集中,而後開始在村內巡遊。走在最前面的是“清道旗”,接著是“鳴鑼開道”、“恭迎保生大帝”紅布橫幅、“十番”樂隊、 黃龍涼傘、保生大帝出巡衙轎、安放保生大帝祿位牌和香爐的香亭子、紅色長條旗子與三角旗子、“鐵枝桌子戲”、“千秋架”等。

  每到一個接供的地方,把吳公塑像從轎內請出,安放在方桌上,前面擺滿各家各戶送來的供品,包括全豬全羊。接供祭禮,由有名望的老者主祭,行三獻古禮,禮生喊班,三奏樂,三跪九叩首,獻全豬全羊,獻五牲,之後由祝生誦祝文。禮畢,鞭炮齊響,吳公菩薩被迎回衙轎,迎神隊伍前往下一供。每個接供點都是如此擺設、行祭祀禮。

  桌子戲底層空架,面層木版,邊沿有木欄,四角立小柱,有門有窗,用鮮花、金箔紙裝飾得美輪美奐。桌子戲上面兩根鐵枝裝上椅子,坐著裝扮成狀元郎或公主的幼童,一手搖扇子,一手揮手帕。

  千秋架底層為木質空架,兩邊為支撐軸轉動的柱子,兩個圓竹圈如車輪外圈,軸心用木頭支撐,圓竹圈分四等分,每等分上安裝椅子,椅子上坐著裝扮的幼童,軸心轉動如蕩千秋一般,故名“千秋架”。

  迎神隊伍浩浩蕩蕩,最前面的2人擎著“恭迎保生大帝”的紅布橫幅,接著一供一供的旗帳、鑼鼓、“鐵枝桌子戲”、千秋架,鑼鼓喧天,十番音樂悠揚悅耳,最後是 “封筒”、“印箱”,香亭子、保生大帝、黃龍涼傘,後面緊隨看大批善男信女。巡遊結束後,保生大帝雕像被送回保生大帝廟裡安放。

  高頭鄉高聯村(大嶺下)廣濟宮內供奉保生大帝。南宋時期,該村去漳州經商的本地人從石碼把“醫靈真人”分香回來,並在村中心就設保生大帝神壇。此後,神壇香火旺盛。每逢節日,方圓數十裡內的善男信女紛紛前來祭祀。廣濟宮建於明末清初,每3年一次派專人去漳州市龍海石碼“割香火”,讓神靈永駐廣濟宮。

  古竹鄉黃竹煙村下黃天前廟原建於200年前,廟內9尊神佛,全鍍金身,其中一尊為保生大帝。農曆正月初二日善男信女舉大旗、敲鑼打鼓、燃放鞭炮、踩村遊行。初二至初五日,白天合境善男信女廟內擺設供品祭拜保生大帝,晚上燃放鞭炮、煙花,連續3夜演大班戲。

  洽溪村水上迎神

  坎市鎮洽溪村,地處永定河上游,舊時該村有30多條小船。世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以撐船為生,特別期盼風調雨順。自明代至今,每年農曆四月十五日都隆重舉行迎神會,恭迎五穀之神——神農氏、三聖祖師(堯、舜、禹),祈求五穀豐登、吉祥如意。

  神會前3天全村齋戒,以示虔誠。神會那天都備辦豐盛宴席,穿戴簇新。有句諺語:“洽溪人迎神,坎市裁縫發財。”各方親朋為了觀看水上迎神,上午8點左右就趕來了。

  農曆四月十五日這天清晨吉時,抬“鸞駕”的福手(人員)到祈豐庵殿前燒香,恭請“祖師、神農——五穀仙師”鸞駕離宮出巡。在鑼鼓聲中,福手虔誠捧著鎦金雕像,沿著曲折石砌小路到河邊,揩洗菩薩金身,將其抬上“鸞駕”,接著依次起轎,4扛鸞駕到達固定碼頭後,分水陸2路。陸路,前面鳴鑼開道,彩旗儀仗等隊伍隊隨後,香案和文殊、普賢菩薩及鑼鼓隊緊跟著。河中,鸞駕”扛緩緩向下游遊去,兩岸觀看的四面八方親朋也隨著徐徐向下移動。

  迎神會分水陸兩路巡遊形式是洽溪村獨有的。民間傳說洽溪村的祈豐庵形狀似龜,龜喜戲水,“鸞扛”下水,五穀之神、三聖祖師等神明特別靈驗,必定風調雨順、禾苗大熟、五穀豐登。

  每次迎神會由村民自願報名,再經總理們商議挑選,選出水性嫺熟、體魄健壯、耐寒、容貌漂亮、體態端莊的美男子。下水的每付“鸞扛”由前後兩位福手用手托著,口叨香煙,一邊劃水,一邊前進。“鸞扛”在水中前行時,河兩岸擠滿了前來觀看的各方親友。此時,多付鑼鼓齊鳴,十番嗩呐、弦、笛齊奏,悅耳動聽,一陣陣喝彩聲在河兩岸回蕩。此情此景,真是“江邊絲管嘹亮聲,半入江邊半入雲,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整個村莊沉浸在歡樂氣氛之中,可謂:河兩岸水才擠擠,鼓樂喧天;溪河中鸞駕飄蕩,隨波逐流。

  四十五日若遇上而雨驟風急河水上漲時,無論浪濤何等洶湧,水流何等湍急也同樣進行,“鸞扛”越潭穿灘的景象更令人震撼、更令人驚歎。觀看者在驚歎中也為水中福手擔憂。有時也遇到不能在預定口岸登陸的情況,但最多再穿越一灘一潭便定能安全起岸登陸。

  通過迎神會活動,迎來了船主、商賈官頭、老闆的聚會時刻。這聚會是商談經貿的良機,提供了許多互通貨物運輸資訊,掌握了很多商機。因此,在每次迎神會後,洽溪村運輸業特別旺盛,村民們就更加認為神農、三聖祖師靈驗,以為有菩薩保佑才賺到那麼多錢,於是祈豐庵香火更加旺盛,享譽更高,農曆四月十五日水上迎神也得以一直隆重舉行。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