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徐聞縣前山鎮元宵節游神儀式的文化考察

  一、引言

  徐聞縣地處雷州半島最南端,東南西三面環海,北與著名的文化名城雷州市毗連,南與海口市隔海相望。前山鎮位於徐聞縣東南部,距縣城44公里,西依曲界鎮,北接下洋鎮,南鄰龍塘鎮,東瀕南海,是徐聞縣比較古老的大鎮之一。

  前山鎮的元宵節游神,歷史悠遠。根據現有的文獻和神廟碑文記載,徐聞的游神活動最遲在清代已經存在。清代撰修的《雷州府志》記載:每年上元前數日起,做燈市游神,“城市爲最,各鄉墟間有之,是日儺,謂之遣灾。”\[1\]清代所修《徐聞縣誌》也有類似記載。\[2\]前山鎮黄家村口的調黎廟中有口銅鐘,據鐘上的銘文記載,銅鐘傳自福建莆田縣,時間是清代干隆年間。另外,廟門口場地上有一石墩,半截埋人土中,石墩下方上圓。上部刻有花瓣,似蓮花狀。墩身有碑文,字迹淹晦不清,隱約有“清干隆”字樣,疑爲干隆年間所立。

  前山鎮的游神,大約從農曆正月初八九開始,一直到十五日結束。各村游神時間往往自行約定,相沿成習。當然,如果多個村子相約同游,游神日期則可以靈活變動。前山鎮的游神常常是全鎮性的,是日,諸神匯聚前山,彩旗招展,鑼鼓喧天,圍觀者摩肩接踵,聲勢委實壯觀。筆者於正月十四所見的前山鎮上的游神活動雖然僅有周圍6村參加,聲勢不如往年,但規模依然很大。另外,筆者還有幸看到了下面村莊的游神過程。兩相比較,可以看出前山鎮元宵節游神的特點。

  二、游神儀式

  前山鎮幾乎村村游神,且各有特點,但基本的儀式過程是一致的。大體而言,游神的儀式活動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游神籌備階段。前山鎮的每一個神廟都有一個負責人,當地人稱之爲師傅。師傅從村民中産生,德高望重且懂得祭神念謨儀式(類似古代的巫覡)的人方可承擔。師傅的産生,必須遵循嚴格的遴選程序:老師傅先在村民中選出德行好的人收爲徒弟,接着向其傳授祀神念謨儀軌、法術,然後通過傳度儀式,使其登堂人室,獨立主持游神活動,才能成爲新的師傅。平時,師傅主要負責看守、維護廟宇;游神時,師傅則負責籌劃游神活動事項,包括與其它村約定游神時間、地點,確定本村游神人員、收集本村游神資金、置辦游神行頭、主持游神儀式等。調查發現,前山鎮游神活動各項開支,都是自覺捐獻。每家都有人參加游神活動,無論男女老少。也有雇人代爲參加者。第三個階段是游神結束階段。游神結束後,各游神村莊在師傅的安排下,歸還游神活動中所借用的器物,支付游神人員的報酬等善後事宜。

  游神活動中最關鍵也最爲隆重的是第二階段,即游神階段。前山鎮的游神包括六個儀式環節:請神、會神、游神、飲茶、念謨和送神。

  (一)請神

  請神就是請神(木雕或泥塑的鬼神偶像)出遊的意思。這個過程一般在游神當日的凌晨三四點鐘開始舉行,由師傅主持。首先是師傅給神獻香,禱告游神有關事項,並請神下降。接着村民獻香鷄,祭祀神靈。獻香鷄儀式甚爲隆重,村民每家每户派出一名代表,把宰殺好的鷄獻在神前的神案上,在神前鳴爆竹,獻香叩首,以示虔誠。同時,師傅在一旁唸誦經文,祈求神主下降,享用祭祀,並向神主禱告獻香鷄人姓名,祈求神賜福獻香鷄人。祭獻是逐家逐户進行的,因此整個祭獻過程持續了約4個小時。在整個祭獻過程中,爆竹聲不斷,香菸繚繞,神主在盡情地享受着子民們的虔誠和奉獻。祭獻結束後,大約8點鐘,師傅誦經禱神,請神主入轎出遊。

  (二)會神

  會神就是各路諸神相會的意思。神主入轎,游神村民編隊,準備會神出遊。8點剛過,村口連珠砲鳴,各村客神隊伍相繼開來,主神連忙起身相迎。於是神廟廣場上,砲筒、爆竹齊鳴,嗩呐吹奏,鑼鼓鏗鏘。主神和客神一一寒暄,舉行拜會大禮。抬主神轎的村民,使主神轎面對客神轎,前後動三次,表示主神向客神行三次大禮。客神轎也相應前後動三次,表示客神的回禮。主神和來訪的客神相互行禮的同時,客神之間也相互行禮寒暄。大家行完禮後,在廟前的場地上排好隊,遶場三圈,然後出遊。整個會神禮儀隆重而有人情味,光彩耀目的游神儀仗隊,莊重嚴肅的拜會,悠揚的嗩呐,粗獷的鑼鼓聲,繚繞的香氣、烟霧,置身於其間,幾乎讓人回到遠古游儺的時代。在這種氣氛的感染下,有幾個村民上了神轎,神情恍惚,儼然神附,他們在神轎上或站或趴或坐,手中揮舞着鋼釺向人們示意,然後把鋼釺慢慢插過自己的臉頰或耳輪,向人們昭示神靈附體。當地人稱他們爲侗主。所謂侗主,就是神靈的替身,即在游神活動中代表神向民衆傳達神的意願的人。既然侗主是神的替身,那麽侗主的産生便不是人的意志,而是神的意志。能成爲侗主的人,是非常幸運的,這意味着神喜歡他,並將會給他以特殊恩典。所以人人都希望成爲侗主。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願。神每次只選一個人作爲他的侗主,但這次游神的一個神轎上竟出現了一男一女兩個侗主。人們認爲:若一個神轎上出現兩個侗主,那麽其中肯定有一個是假的。可是他們往往都不肯承認自己是假的,於是便會通過鬥法,甚至争吵打鬥來確定自己的侗主身份。不過這次兩個侗主却和平相處,兩人共處一轎,一人坐在轎頂,一人站在轎上,共同向人們昭示他們的侗主地位。那麽怎麽判斷哪一個是真侗主呢? 插鋼釺是一個最好的方式,凡是真侗主,神靈附體,插鋼釺不會疼,也不會流血。假的則不然。可是現場所看到的兩個共處一轎的侗主均插了鋼釺,而且都插在兩頰間,但都未流血。至於疼不疼,只有侗主自己清楚,所以也很難分辨。好在當地村民也不計較,既然他們兩個都認爲自己是侗主,那就把兩個一塊抬着游,讓神去辨别真假吧。

  (三)游神

  游神就是抬神(偶像)巡遊驅邪納福的意思。會神結束後,主神、客神重新編隊成一字形。主神在前,客神以到來先後依次排在主神之後。諸神坐在神轎中,各神轎前後均有儀仗隊,包括鑼鼓嗩呐隊、旗隊、燈籠隊、砲筒隊,穿戴紅、黄、緑等服飾,旗幟招展,衣裝鮮亮,非常壯觀。神轎下裝有車輪,由前後4個村民推拉着。游神的路綫,主要在主神的轄區。前山鎮的游神,主要在前山鎮的新街和老街。黎神廟游神主要在其所轄的黄家、北禮兩村。對客神的轄區則在之前或之後另外擇日巡遊。前山鎮游神在正月十四這天,分早、午、晚三次進行。早上從8點鐘到12點鐘,游三圈,12點喫飯休息。下午兩點半左右,游三圈,到晚上七點半左右才休息吃晚飯。晚上11點左右進行最後一次游神,游三圈,到凌晨3點鐘左右結束。游神所到之處,人們摩肩接踵、夾道觀瞻,非常熱鬧。神轎每到一家門前,主人例要在門前擺放三盞茶,給過往的神飲用,并且燃爆竹,給神像叩首、獻香。有的還要遞紅包,放在神轎上。據當地人講,在游神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準備好米、活鷄等祭物,以備神的享用。如果神轎到了家門,侗主突然向主人要米或鷄吃,主人便會任侗主拿取,並以侗主能够吃自家的鷄、米爲榮。在當地人的觀念中,如果侗主吃了自己的鷄米,就説明神會眷顧自己,來年家中一定交好運。

  (四)飲茶

  按當地人的説法,神和人一樣,非常講究禮節。客神來到主神家裏,自然是要招待的,更何况人家幫你驅邪納吉,招待更是免不了的。即使没有大魚大肉,一杯清茶還是要的。所以游神兩次後,大約到晚上8點左右,衆儀仗隊、轎夫都在神廟前廣場上休息,喝水喫飯。各村神廟的師傅和本村一位年輕後生,抱着神像來到主神的飲茶處——主神村莊的土地神廟中,邀請衆客神飲茶。主神廟師傅先把衆神像擺放好,然後在神像前插上香燭,擺上茶水,禱告神靈,享用茶水,讓勞累了一天的諸神小憩一下。

  (五)念謨

  晚上8點30左右,飲茶結束。衆師傅請諸神來到主神的白水廟中,舉行念謨儀式。白水廟在前山村外,周圍是樹林和稻田。廟不大,只有一間房。廟前有一塊空地,空地當中擺放一張案桌,桌上擺放有米飯、酒、水果和鷄肉等獻品,獻品前有一個香爐,爐内香菸繚繞。到了神廟,衆師傅先一一供奉好諸神像,接着向諸神進獻祭品、點香行禮,然後開始念謨(即唸經)。主持儀式的是主神廟師傅,客神廟的師傅和徒弟在一旁配合。獻桌前空地上有一塊塑料布,約2米見方,即師傅念謨場所。塑料布右邊空地是法樂隊,包括嗩呐兩人,鑼鼓各一。三個師傅坐在塑料布的右前部,負責念謨;一師傅站在塑料布的左前部,負責司儀、傳遞香酒。兩個師傅站在塑料布的中間,身穿紅長袍,戴紅帽,各持一笏狀竹片,負責祭奠。司儀師傅宣佈念謨開始,頓時嗩呐、鑼鼓、鞭砲齊鳴,烟花呼嘯騰空。念謨師傅喃喃作誦,祭奠師傅則翩翩起舞,向神靈禱頌叩拜、祭奠香酒。祭獻完後,祭奠師傅擲茭打卦,向諸神詢問來年的吉凶事項、祈求福佑。打卦結束後,又向神靈行祭奠禮,答謝諸神。整個儀式持續了約兩個半小時,直到晚上11點才結束。念謨結束後,樂隊撤去,舞者亦脱去紅衣,衆師傅齊向諸神叩拜行禮畢,群童争相搶奪供桌果米。衆師傅各抱自己神像,返回主神廟前場地,準備進行第三次游神。隨着幾聲雷鳴般砲響,游神再次開始。這時,游神隊伍的燈籠亮了,神轎上的綵燈也亮了,遠遠看去,就像一條長長的火龍,在漆黑的夜中蜿蜒蠕動。直到凌晨2點多,整個游神才告結束。

  (六)送神

  游神結束後,衆神又會聚主神廟前相互拜别。主神向客神一一行禮,神轎前後動三次,表示感謝。客神也向主神三回禮,表示道别。然後諸神返回到自己神廟,師傅點香叩拜誦經,安放神像。游神活動正式結束。

  三、相關民俗

  前山鎮的游神活動以鎮的游神最爲隆重,其它各村的游神,或單村獨游,或數村合游,規模就要小得多了,例如黎神廟游神只有3個村子參加,時間也很短,僅繞主神轄區游了三圈即告結束。另外,黎神廟游神儀式也和鎮的游神有所不同,村民給神祭獻香鷄的時間,不是在凌晨游神開始前,而是在中午游神結束後。這表明前山鎮的游神活動,各村不盡相同,但總體而言,整個游神儀式是一致的,而且所有的游神,無論規模大小,都伴隨着各種民俗活動,如耍獅子、趕鷄宴等。所以,各村的游神儀式和這些民俗活動共同搆成了前山鎮的元宵節游神文化。

  耍獅子是一種沿門獻吉的民俗活動。游神前後數日内,師傅選派年輕善舞獅者和數名鑼鼓手,在本神所轄區域沿門舞獅子,祝福吉祥。獅子隊每到一處,家家開門設茶以待、鳴砲相迎。他們在鞭砲的頂端掛有紅包,讓獅子隊在鞭砲聲中翩翩起舞,叼取紅包。獅子隊經過的地方,到處彌漫着元宵節祥和而喜慶的氣氛。

  趕鷄宴也是伴隨游神而産生的一項民俗活動。由於祭神的緣故,家家户户在游神這一天,都要殺鷄。游神這日,好客的前山人,不但邀請别村的神只來作客,而且到處呼朋唤友前來作客,讓他們和神靈一道共享前山鷄的美味。今天你村游神,大家趕到你家吃鷄;明天我村游神,大家又來我家吃鷄。因此,在正月初八、初九到十五的前山鎮,每天都可以看到成群結隊看游神吃鷄的村民。盡管當地村民的生活並不富裕,但家家户户在游神這天都要吃鷄。他們純樸好客,以能够有客人來家中吃鷄爲榮耀。筆者在李村調查時,就有幸被邀參加了他們的鷄宴。桌子上擺滿了香噴噴的白切前山鷄,大家吃鷄肉,喝鷄湯,談游神,互祝大吉大利。

  四、餘論

  前山鎮的元宵節游神,原始古檏,儀式完整。它是整個雷州半島游神文化的典型代表,又是整個中國游神文化的特殊個案,其中藴含着深厚的文化積澱龢民俗意味。

  (一)前山鎮游神源自福建,是古儺文化的活化石

  前山鎮的居民,大多數是福建莆田人的後裔,他們的通用方言——雷話,即屬於閩南語系。據《雷州府志》、《徐聞縣誌》載,遠古時期的徐聞居民是古越族人,直至春秋時期,始有漢人南遷徐聞。宋元明清時期,大批莆田人沿着海邊,經過潮汕、陽江、雷州來到徐聞落居。\[3\](據北宋《元豐九域志》載,北宋時雷州客户(移民)占居民總數的70%,遠遠高出廣東的平均數39%,這個數字説明了當時雷州半島的移民之多,一直到元代,都是呈“波浪式增加”。他們帶來了閩南的語言、習俗,也帶來了閩南人的宗教信仰。今天,前山鎮人所奉祀的神靈,多來自閩南,甚至連他們祀神用的神鐘,也多由閩南傳入。如前所述前山鎮黄家村口調黎廟的銅鐘,另如前山鎮山海村的三狗吼埠三王廟中的銅鐘,銅鐘上有銘文:“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沐恩瓊州府瓊山縣白山埠船户何三奂衆信士等慶具洪鐘圭口敬。酹靈山烏蛇大王。嘉慶十三年,吉旦。萬明爐造。” 這口從海南傳人的銅鐘,實際上也是莆田後裔製作的。從儀式的角度看,前山的游神和莆田的游神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莆田的游神在福建的地方誌中有記載,如明代《八閩通誌》載元宵節(莆田人)“預期立燈樹掛燈,兒童鼓樂迎祀典土谷之神,閩家各設香案,候神至焚諸錢拜送。”\[4\]這與前山鎮游神時居民獻香、獻茶、獻紅包迎送神靈的情形非常類似。

  無論莆田還是前山的游神,本質上都是古儺的遺存。所謂古儺,就是指巫覡(方相氏、師公)用化妝、法術等手段神化自我,藉以驅鬼逐邪的宗教祭祀活動。古儺的歷史非常悠久,而且種類繁多。例如《周禮·夏官·方相氏》、《論語·鄉黨》和周去非的《嶺外代答》等文獻就記載了宫廷儺、百姓儺、軍儺等的活動,巫覡率領“百吏”或“辰子”裝扮成各種超人形象,揮戈鼓噪,到處索祟驅邪。\[5\]這種驅儺活動,實際上就是游神活動的前身。然而不同於古儺的是,游神中承擔索祟驅邪使命的不是巫覡裝扮的鬼神,而是木雕或泥塑的鬼神偶像。前山鎮有70多個神廟,裏面供奉的神像主要是道教神和英雄神,如康王、雷王、天妃、鄔王、關公、岳飛等。每一個神的背後,都有個保境安民的神奇故事,如鄔王的治蛇,天妃的鎮伏海嘯等。無論是在原居地、遷移途中還是新居地,莆田人都時時面臨着來自毒蛇、颶風、瘴氣的威脅。於是,祀神遊神以祈求族群村落安全的需要,在莆田人那裏不斷地得到延續。即使到了今天,仍然被前山人繼承着。

  (二)前山鎮游神儀式具有濃厚的人情味,表現了人、神的親和情與移民的憂患感

  前山鎮游神,雖然來自古儺,但相對於古儺,有了更多的人情味。古儺中,巫覡通過把自己裝扮成各種兇神惡煞,揮舞兵器來驅打鬼邪。而在前山鎮游神中,神像則面容和善,不用兵器,以他的正氣來震懾邪祟。前者表現出神邪之間鬥争的尖鋭性、神在鬥争中的不自信感以及人與神的隔膜感;後者則恰恰相反。同樣,在游神的儀式中,人與神、神與神的關係也具有了濃厚的人情味,如請神、會神、飲茶中,人們以對待老朋友的方式看待神、招待神、想象神、祈求神。人類觀照人神關係的方式,實際上是對人類觀照自身方式的曲折反映。前山鎮人舉行游神,一方面希望通過它來驅除本村落的邪祟,保境安民;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常常邀請其他村落的神只來游,固然有壯大聲勢的意思,但更多的是加强神與神的聯繫,也就是加强村落與村落的聯繫,以共同扺禦各種灾害。前山鎮人這種對神的親和以及對神與神交往的重視,實際上正是長期積澱的移民憂患心態的自然流露。族群、村落的相互交往對移民,是非常重要的,因爲單個的移民族群、村落很難扺禦大的灾害,於是團結其他族群、村落,便成了移民的内在需要即使到了今天,加强村落間的聯繫,維護整個社區安寧、祥和,仍然是游神活動的潜在功能。

  宋俊華(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教授。)

  參考文獻

  \[1\] \[清\]雷學海、陳昌齊:《雷州府志》。

  \[2\] \[清\]王輔之、駱克:《徐聞縣誌·沿革志》。

  \[3\] 田方、陳一筠:《中國移民史略》,知識出版社1986年版。

  \[4\] \[明\]董仲明:《八閩通誌》卷3,北京圖書館占籍珍本叢刊第33集,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版。

  \[5\] 曲六乙:《中國各民族儺戲的分類、特徵及其“活化石”價值》,見曲六乙《儺戲·少數民族戲劇及其它》,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版。

  (本文原載《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