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儺文化和湛江的儺舞

  儺文化,是一種遠古的原始文化,由於它長期被湮没或被誤解,以至幾乎很少人瞭解它。改革開放以來,隨着文化尋根的熱潮,也隨着民俗學的蓬勃興起,儺文化也就被作爲一種文化現象揭示出來,並開始有人專門從事研究了。

  1985年湛江市文化局遵照文化部、國家民委、中國舞協聯合通知精神,組織人力對市屬五縣(市)四區進行民間舞蹈的普查,前後派出二百多人次、歷時三年的調查,取得豐碩成果,特别發現儺舞深藏民間,且是廣東省唯一存在儺活動的地區。根據我們調查掌握的情况,本文就儺的起源、發展、何時傳入雷州,雷州儺的特點和現狀等幾個問題,簡述如下,請專家指正。

  一、儺的起源

  儺起源於何時,很難找到確切的年代,大概是在新石器時代的初期。

  據文獻記載,儺的出現,主要是用來驅鬼逐疫。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意識到有生有死,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同時由於生産力的低下,對自然的種種現象不能作科學解釋,以爲有鬼作怪。希望不受鬼的侵害,希望死者的靈魂得到安寧,不受惡鬼侵擾,於是由方相氏,一手執戈,一手揚盾,跳着舞蹈,口作儺儺之聲,以驅疫鬼。專家認爲“儺”的來歷是以其聲音定名的。儺面具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精神追求和宗教信仰,既然鬼是兇惡的,那麽治鬼就要比鬼更兇惡,因而面具造型是巨目、獠牙、巨鼻。

  著名美學家王朝聞認爲:儺面具“是從原始社會在戰鬥中爲了恐嚇敵人,給己方鼓舞士氣的文身發展起來的”。目前非洲的土著氏族仍有涂畫文身的習俗。可見面具是世界相同的。

  文獻記載,我國至遲到商周(公元前16世紀—前9世紀)即有儺活動,並形成爲固定的儺儀。儺儀由方相氏主持。《周禮·夏官·方相氏》記載:“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帥百隸而時難(儺),以索室驅疫,大喪,先柩,及墓,入壙,以戈擊四偶,驅方良。”(\[漢\]鄭玄注,\[唐\]賈公彦疏:《周禮注疏》(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207頁。這裏比較詳細的記載了儺祭驅鬼的具體情形。從漢至唐經歷了將近千年,大儺的變化似乎不大。請看史書記載:《後漢書·禮儀中·大儺》:“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以逐惡鬼於禁中。”(《後漢書·社儀中·大儺》。《隋書·禮儀志》:“方相氏黄金四目,熊皮蒙首,玄衣朱裳,執戈揚盾。”(《隋書》禮儀三。《新唐書·禮樂志》:“方相氏,假面,黄金四目,蒙熊皮,黑衣朱裳,右手執盾……以逐惡鬼於禁中。”(《新唐書》禮樂六。甚至到明末清初文學家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也曾記載道:“遵洪武禮制……十二月大儺,儺用狂夫一人,蒙熊皮,黄金四目,鬼面,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屈大均:《廣東新語》卷六《神語·祭厲》,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216頁。

  按照周代的禮儀規範,宫廷裏春季要舉行“國儺”,秋季要舉行“天子儺”,冬季要舉行更爲隆重的“大儺”。宫廷儺儀且越來規模越大。至漢代宫廷大儺氣勢非凡,據《後漢書·禮儀志》和東漢張衡《西京賦》等記載:歲末宫中大儺,方相氏依然“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揚盾”。儺隊伍增添了十二神獸。此外,又有120個童子,10歲以上12歲以下的貴族子弟一律裹上紅巾,穿上黑衣,手持長柄鼓。朝中官員從侍中、尚書到羽林郎也都裹紅巾。儺儀開始後,120名孩子齊唱打鬼歌,“因作方相與十二獸舞。歡呼,周遍前後省三過,持炬火,送疫出端門;門外騶騎傳炬出宫,司馬闕門門外五營騎士傳火棄洛水中。”(《後漢書》禮儀志。唐代,每逢除夕,宫廷都要舉行“大儺”之禮,十分壯觀。舉行前的準備工作也很慎重,事前十天,太常卿並諸官便要先行閲儺,也就是檢查。行儺禮時,要選500名年齡在12歲以上、16歲以下的孩子,穿上紅衣服,戴上假面具,扮作“倀子”。另外有執事十二人,也是一身紅,連頭髮都要弄成紅的,手裏拿着麻綫編成的幾尺長的鞭子,驅儺時揮動起來,發出尖厲的噼啪之聲。還有一些敲打吹唱的樂工和唱師,也戴面目,穿皮衣。“方相氏”是大儺中的主要角色,他們傳統扮相是戴着有四只金光閃閃的眼睛的假面具,身上穿着黑衣服紅褲子,外面蒙着毛茸茸的熊皮,拿着戈和盾,一面跳,一面“儺儺”地呼號。同時唱歌。歌中吁請十二神來吞食各種惡鬼。這十二神是:狒胃、雄伯、騰簡、攪諸、伯奇、疆樑、祖明、寄生、委隨、錯斷、窮奇、滕根。十二神各有吃的對象,他們齊心一致追擊兇神惡鬼。“方相氏”領着十二神一面唱,一面舞,在宫内的各個角落逐疫驅鬼。出宫以後,直奔城外,表示已把疫鬼趕了出去。

  現存最早的儺文化遺迹,是在浙江餘杭良渚鎮發現的玉琮上所刻的神人獸面圖像。這個圖像上部是神人面,下部是獸面,而這個神人面和獸面,是共存於一體的。這是當時良渚人崇拜的圖騰,上部的神人,就是這個圖騰的神靈,也就是當時氏族特權人物與圖騰的結合,因此它就是氏族特權人物作爲圖騰神的再現。這個氏族特權人物藉助於這個神靈就具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威,可以號令全氏族。良渚文化年代,據碳14測定法測定,約爲公元前3300年至前2250年。

  1954年山東沂南漢墓出土的畫像石上,據考證有一幅《大儺圖》,從圖上,可以見到當時人想象的妖魔鬼怪形象,也可以見到十二神的兇相,有執斧、有執短劍(這些兵器也是現存“儺舞”中常見的道具),張牙舞爪,作驅趕追撲之狀,鬼怪(一般做异獸怪獸的形象)四散奔逃,顯示出十二神的無比威力。

  不久前在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其中有青銅立體塑像,有大型和中型的銅面具,其時代正是相當於商代。可見以青銅做面具是當時的事實。

  良渚玉琮神人獸面的圖形,以及三星堆巨型面具都有特别相似之處,都是巨目、獠牙、巨鼻,極爲突出的鼓目,兩顆眼珠鼓出於眼眶甚多。以後,儺面圖形的使用到後來十分普遍。有做瓦當的、畫於房樑上的、做玉珮飾的。據説用玉做的一種被稱爲鬼臉的珮飾,可以消灾免難。以至小孩戴的帽、穿的鞋均有虎頭,都包含着這種儺意識,儺文化和儺意識在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其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中國儺面具,傳遞了原始文化的信息,表現了東方特有的審美情趣和意藴,展示了中華民族獨具魅力的藝術風采。在世界面具中獨樹一幟,是世界面具文化寶庫中的奇珍。它的内涵是多方面的:

  它具有宗教性,儺從遠古時代開始便具有强烈的原始宗教性。東漢時期,道教確立,鬼神的領域變得龐雜起來。《後漢書·禮儀志》載儺儀中被驅逐的惡鬼有十二種。

  它具有民俗性,歷代人民把他們的生活習慣、民間信仰注入到儺壇,以形式獨特的或地域極强的方式表現他們的生存觀和生活追求,例如求子、送子、還願等。

  它具有審美性,儺壇由古代的專門娱神,漸漸變爲既娱神又娱人,後來有的地方儺壇竟衍變成娱人爲主,娱神爲輔的局面。如江西,儺戲班很多,有如我們的雷劇團遍佈城鄉各地。出現這種情况,主要是儺壇的功能和範圍的不斷拓展,從原來的驅鬼逐疫,祛灾納吉,發展到後來的祛灾、避難、鎮邪、開財、求子、看病,以及諸多人情世故等。至宋代,儺舞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大量神話傳説乃至歷史人物進入儺神隊伍,儺事活動更具戲劇色彩,娱樂性就更强了。儺面具有很高的審美意藴,它既屬於宗教,又屬於藝術,也屬於民俗,凝聚了歷代創造,交織了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宗教學、民族學、民俗學、雕塑學、戲劇學、舞蹈學、美學等衆多學科。

  二、儺文化何時傳入雷州

  儺文化大概發生於新石器時代的初期,這種遠古的原始文化發生於中原地帶。商周青銅文化,是我國早期傳統文化的一個燦爛輝煌的存在,而商周的青銅器上普遍存在的獸面圖案,就是良渚文化玉琮上神人獸面圖形的流傳和變异,讓我們看到南方的良渚文化一旦與中原大地的商周文化結合,就開出燦爛的文化奇葩來。文化的交流和結合,是文化發展的一個條件。

  儺,是一種禳灾納吉的儀式。在這一儀式進行中,舞蹈是主要的表現手段。這類舞蹈,我們稱之爲“儺舞”。

  湛江儺舞,與中原儺文化有着淵源關係。自隋唐至宋元,北人南來的日多,到唐代,閩南人又大批遷居雷州,所以雷州半島人民的風俗節日,深受中原與吴越文化的影響。從雷州的游神、祭神、游儺、敬奉康皇、侍奉媽祖等酬神活動來看幾乎相同。雷州天後宫門聯載:“閩南恩波流粤土,雷陽德澤接莆田”,簡述雷州文化的源頭。其語系與習俗多與福建閩南相似,所以認爲儺從閩南傳來。民俗的載體是人,而儺是具有民俗性的,隨着閩南人南移,在湛江有福建街,近郊有福建村,儺則隨人而至。據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修《廣東通誌》載:“雷州府(今雷州市)於元宵鳴鑼鼓,奏管弦,裝鬼扮戲,沿街游樂。”清陳昌齊編《雷州府志》卷二《風土》載:“自正月十二起,曰‘開燈’,連至十五夜,城市間每夜綵燈,或三四百人爲一隊,或五六百人爲一隊,放爆竹,燒烟火,妝鬼判諸雜劇,絲竹鑼鼓迭奏,遊人達曙,是曰儺。城中爲最,各鄉墟間有之,謂之遣灾。亦有至二十八日或二月十二日乃儺者。”流傳於吴川大岸的《舞二真》,據老藝人黄芬(1932年生)、黄光宇(1931年生)等説,家譜載,此舞是在明洪武八年(1375年)由當地黄姓一世祖黄伸義(1358年生)從吴陽嶺頭街移植到大岸的。在民舞普查中,我們查閲他們的族譜,《舞二真》從一世祖代代相傳,二世祖是黄璧(生於明洪武二十六年),五世祖黄土廉(生於明宣德十年),以後又相繼傳給黄思棟(生於明成化十三年)、黄贊業(生於明崇禎十六年)、黄文彬(生於康熙五十一年)、黄巨川(生於干隆十年)、黄菊開(生於嘉慶十一年)、黄朝香(生於道光七年)、黄焕然(生於道光二十八年)、黄德富(生於同治十三年)、黄天培(生於光緒九年)、黄其壽(生於光緒二十九年)、黄其榮(生於民國三年),一直傳到現在二十世傳人黄太宇、黄安宇。湖光鎮舊縣村的儺舞《考兵》,據傳是於南宋寶祐年間由當地彭姓始祖從江西傳入。據湛江博物館考古學專家對其面具的考證,從木質雕刻刀法看,乃屬明代萬曆年間製造。彭姓原爲江西閔府鏡方村(今江西吉水縣)人,其始祖曾任雷州墟學司醫正,退休後即定居於故鐵耙縣治(即今舊縣村)。也有人説是唐代中後期由商旅傳入。舊縣村乃隋唐時期鐵耙縣治所在地,當時經濟文化比較發達,上述説法有一定根據。也有一説,儺是隨軍傳入。南宋最後一個皇帝,於祥興二年(1279年)被元兵追趕曾到過硇洲,名硇洲爲“翔龍縣”。自漢以來,儺儀在宫廷中十分隆重,宋帝昰,帝昺到硇洲極有可能把儺儀帶來,只是現在還没找到物证。既然是隨軍而來,爲什麽廣東只雷州半島有儺活動而其他地方没有呢?我們注意到宋軍南來是從海上到硇洲的,還準備渡海到海南,因臺風而被阻,最後到了新會,由宰相陸秀夫背着少帝投海,南宋滅亡。所以陸路没有留下痕迹。

  雷州鬆竹鎮塘仔村的《走成倀》的面具,據老藝人陳玉林(1913年生)等説,是他們祖先從福建莆田遷居雷州時帶來的。《走成倀》又名“舞户”(意思爲舞者不斷到各家各户舞蹈游儺),流行於雷州市鬆竹、南興、客路、楊家等鄉鎮。每逢元宵或神誕,這些地方的農户都在廟堂及各户家中敬祭“雷神”,以驅邪遣灾,表達人們祈求平安、迎祥、納福的良好願望。唐代,雷州便有了道教活動場所“雷公廟”,宋時道教已風行雷州半島,儺具宗教性,儺活動由道士主持,鬆竹鎮塘仔村農民方宏如家中保存着六副古老的走成倀面具,據老藝人陳玉林説,這些面具是祖輩傳下的,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以上事實説明,雷州居民多在唐、宋、元間由中原、閩、浙等地遷徙而來,儺祭是一種民俗,故其儺祭俗儀都承傳了中原、吴越文化特色。

  三、湛江儺的變异和現狀

  綜合上述地方誌記載和周代到宋代儺舞發展的歷史情况以及湛江儺舞的特徵和對面具的考證,我們可以得出結論,湛江的《考兵》、《走成倀》等儺舞是從宋明流傳至今而且有雷州特色。

  綜觀湛江儺舞《走成倀》、《舞二真》、《舞六將》、《考兵》的面具可以看到湛江的儺面具,具有中原儺巨目、獠牙、巨鼻的明顯特點,但又有變异。

  我國各民族的儺面具大約分爲三類:兇相、善相、醜相。分别表現了勇猛、兇悍、威武、正直、善良、和藹、温柔、忠實、厚道、詼諧、姦詐、狡猾等性格特徵。湛江儺舞面具造型,呈現出質檏、夸張、粗獷蹈厲與莊嚴威武的風格特徵。面具是以整塊樟木雕刻成,色彩以黑、紅、黄爲主,綫條檏實,夸張、色彩鮮明和諧。造型特徵:如雷神將爲兇相、竪發、方臉、長耳、突顴、凸眼、大鼻、扁嘴、獠牙,具有豪放不羈,粗獷獰厲的精神特質。而歷史英雄人物的面具爲善相,橢圓臉、長耳、八字眉、杏眼、圓顴、高鼻、闊嘴,額頭上雕飾有頭冠,具有端莊俊秀、威武軒昂、矯健驍勇的神韵和英武雄壯的大將風度。

  湛江儺舞與崇拜的歷史人物有密切聯繫。《考兵》等幾個儺舞,舞蹈動作和面具比較古檏,内容都是祭神驅鬼,舞蹈中主要人物不是周代以熊化身的方相氏率領十二獸,而是二真、土地、康皇等神,主祭人是道士。流傳於吴川市大岸等地的《舞二真》,以示除邪護正,引福歸堂的良好祝願。“二真”是傳説中的歷史人物,一姓車,一姓麥。相傳北宋時期河南洛陽人康保裔自小忠勇孝義,以“銅鐘千斤法”,令力大無比的車麥二人佩服。後契丹入侵,宋真宗皇帝得知康保裔之法力,便封康爲三軍元帥,車、麥二人爲其部下大將。他們在戰鬥中不幸壯烈犧牲。人們懷念他們,玉皇大帝也封他們爲神,因此人們每逢元宵必游儺敬祭康皇和“車、麥二真君”,並祈求他們爲人間驅邪遣灾,確保平安。他們的面具造型,康皇爲紅色,車將軍臉爲黑色,麥將軍臉爲紅色。

  舊縣村的古廟“泰山府”原稱東宫,即東嶽廟,内供奉康皇(北宋抗遼名將康保裔)。每逢神誕,鄉民都要前往祭拜,儺祭乃隨軍而入,隨康皇而出現。吴川的“舞二真”及舊縣的“考兵”所敬奉的都是康皇及其部將。由此可見,湛江雷州人民對康皇抗擊契丹,捐軀衛國精神的敬重和懷念,並把他作爲驅邪護正、遣灾救民的神靈來祀奉而形成爲傳統習俗,久傳不衰。

  又因雷州地下有礦藏,雷電特别多,時常傷害人畜,因此在儺舞活動中有敬祭雷神驅鬼遣灾的内容,還把家族祖先姓氏馬、郭、方、鄧、田,安爲家神,配合五官抓鬼驅邪。

  四、湛江的儺儀程式

  儺是古代的祭儀活動,舞儺用以祭神驅鬼。周朝開始,從宫廷到民間都有儺的活動,分天子儺、國儺、大儺。天子儺在皇宫中舉行,大儺在全國大規模舉行,舉行大儺時,農村也舉行鄉儺。儺舞是以熊化身的方相氏率領十二獸驅鬼逐疫,保護皇帝和臣民的平安。據記載,孔夫子當時也莊重地站在臺階上觀看儺的祭儀,可見儺在古代是一樁很有影響的祭儀活動。湛江儺舞多與神誕祭祀有密切聯繫。“考兵”於正月十五活動,所以敬奉的是康皇及其部將車、麥、李、劉、洪。“舞二真”於正月初八至十五舉行,所敬奉的神靈也是康皇及其部將車、麥二真君。“走成倀”祭日是正月二十七,所敬奉的則是雷神或稱五雷官將馬、郭、方、鄧、劉、田。“舞六將”則於農曆三月初三活動,敬奉的神靈是北帝及其部將,民間傳説的北帝菩薩部下有六元帥:趙公明、馬華光、關雲長、張節、辛環、鄧忠。他們能爲人民驅邪避灾,保佑人壽年豐、國泰民安。人們祭北帝舞六將,就是寄託這些願望。

  湛江儺儀活動,大致都有一套相同的程式:先由道士在廟前設壇,向神靈燃燭、焚香、燒紙寶、供三牲,接着頒令、頒符,敬請五彩標旗隊、八仙過海圖像、飄色隊、鑼鼓班、儺舞隊等各路兵馬到壇前紮寨練兵,然後到各家各户驅邪捉鬼,以求遣灾納福。接着便開始游神。游神隊伍浩浩盪盪到村鎮各土地公管轄之境界敬祭。游神完後,隊伍回到神廟廣場前,再次舉行祭神儀式,整個活動即告結束。吴川、雷州等地儺舞都有他們獨特活動方式,如舊縣村的《考兵》祭時,壇前設一八仙桌,上布滿鋒利荆棘,一個稱“神靈附體”的人赤裸上身,撲到刺床上來回翻滚,儺隊則在壇前跳儺呐喊助威。吴川的《舞二真》的車、麥二真君手執刀、鉞,走上八仙桌上按特定的口訣循環舞蹈。《舞六將》每到一個神靈祭壇前,均按六將排位順序操演各種兵器武藝,以展示各神將的威嚴。雷州《走成倀》分爲廟前跳儺、庭中舞儺和退兵釘柴符三個程序進行。然後,土地公、土地婆則到各家咏誦經咒,並贈送“添丁納福”紅帖。到深夜,道士又領着“雷神”儺隊,一邊手舞足蹈,一邊到各家各户門前收回象徵疫鬼的稻草人,將其集中到廟前焚燒,以示送鬼驅邪,戊時,道士對着神壇念咒畫符,帶領儺隊將紙符和特製的紙船放於村前河中漂流,意爲“遣灾送禍”,整個儺祭至此才告結束。

  五、湛江儺舞音樂

  舞蹈總是要有音樂伴奏的,音樂是爲舞蹈服務的。儺舞也不例外。根據我們調查所瞭解,湛江的儺舞音樂有三種情况:

  市麻章區湖光鎮舊縣村《考兵》完全没有樂器,是由舞者有節奏的呼喊伴隨的。舞者一邊跳舞,一邊“儺儺”的有節奏的呼喊,這是保持新石器時代最早出現儺祭所采用的辦法。專家認爲“儺”是由其“儺儺”的呼叫聲而定名的,是最古老的一種“聲樂”伴奏。

  雷州的《走成倀》主要用敲擊樂器,有月鼓、高邊鑼、鋼膽等三種,個别的還加上大鑼,大鈸和嗩呐,基本是齊擊節奏型。這種伴奏,節奏鮮明,氣氛熱烈,主要以舞蹈動作的情節變化而决定快慢,給儺舞增加了神秘、威武的氛圍。

  吴川市大岸的《舞二真》和《舞六將》以最古老的陶鼓爲主要樂器伴奏。據《舊唐書·音樂》載:“腰鼓大瓦小者木,皆廣首而纖腹,本胡鼓也。”腰鼓自公元前二世紀張騫出使西域後傳入中原,經西晋、南北朝、隋、唐而作爲當時儺樂所普遍使用。唐代宫廷舞《十部樂》中的《西凉樂》、《高麗樂》及《禮華》均運用腰鼓這一樂器。現在故宫博物院、西安唐代藝術博物館均收藏有腰鼓這一樂器。此鼓漢族地區稱“瓦梗鼓”。這種“瓦梗鼓”即《舞二真》用的陶鼓。陶鼓是由陶土做坯,經窑燒制而成,形狀是腰直中空呈筒形,兩頭粗,一頭口呈喇叭形(比腰身粗大),一頭呈球形,口圓稍小於喇叭口,兩頭蒙上羊皮,邊緣有孔,可穿繩索,在兩頭鼓面交叉拉緊,然後用布袋係於頸上,將鼓横於腰腹前。左手四指擊打喇叭口,發出“蓬蓬”的沉厚聲音,右手執竹片擊打球形口,發出“通通”的清脆之聲。目前,大岸村仍保存明洪武八年燒制的陶鼓,爲灰黑色。新燒制的陶鼓是以它爲樣本的。儺舞以陶鼓爲伴奏,顯得高雅,更增美感。

  六、結束語

  1985年,文化部、國家民委、中國舞協發出通知,要求全國進行對民間舞蹈普查。湛江市文化局相應成立機構,組織人力對所屬五縣(市)四區進行民舞的普查,掌握了42個民間舞蹈節目。在全國藝術科學規劃小組主持下編輯出版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收進的41個舞蹈節目中,湛江入選9個,其中儺舞4個,即《舞二真》、《舞六將》、《考兵》、《走成倀》,這是非常寶貴的民間文化藝術遺産。

  湛江儺舞,源遠流長。這從民間珍藏的儺面具可以證實。最遲於宋代已有儺活動。但湛江儺不是當地所創,而是通過北人南遷從中原帶到雷州半島的。它繼承了中原儺的特點,包括面具、手執的武器等。近來讀《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西撫州地區南豐縣有一傳説,他們的“儺自潮州來”。主要是依據石郵村《吴氏族譜·鄉儺記》(清光緒修)中的一段記載:“支祖潮宗太尹公,出宰潮州海陽縣令……海陽時疫流行,百姓死亡無數。太尹公焚香默禱儺神,命邑中士大夫奉迎神像。……所歷之城鄉,時疫立止。即立廟於治署,朔望朝服祀之……旋里祀神像二十有四,購買頭山樂姓屋基,立廟禮然。”(見該書59頁)但這段文字只説明這位吴太尹公在海陽舉行過儺祭,立過儺神廟,回歸故里後,也曾立廟祀儺神,並没有説儺是他從海陽帶回來的。江西進行民舞普查時,曾組織專人到潮州尋根,結果是該地不僅没有儺,連儺字讀音都找不到,所以“儺自潮州來”,尚無確证。因此,可以確证雷州儺是從江西和福建傳入的。

  湛江儺舞文化繼承中原吴越儺舞文化傳統,同時通過雷州本土文化在兼容過程中産生了雷州地方儺文化特色,具有雷州特色的儺舞,是中原民族傳統文化和雷州本土文化的繼承和兼容性相結合的産物,也是保持傳統特色和創造性對立統一的産物。

  從古至今,人們心目中總是希望能驅除灾禍,得到平安幸福。源遠流長的儺舞,已經跨越了若干歷史時代流傳至今,利用儺來驅鬼逐疫,不免摻入封建信仰色彩,因而長期被湮没或被誤解,以至乎幾乎很少有人瞭解它了。現在需要我們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具體加以分析。

  “儺”是古代民族社會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巫術信仰中發展而來,是古代盛行的一種以“驅鬼逐疫”爲目的的一種祭祀儀式,活動於這一祭祀儀式中的舞蹈,現統稱爲儺舞。儺舞被稱爲“舞蹈的活化石”,儺舞涵蓋宗教性、民俗性、民族性、審美性,交織了雕塑學、戲劇學、舞蹈學等多學科。它對於今天的舞蹈有很大的啓發作用。今天的舞蹈將面臨新的語言方式、新的境界和良好機遇及一個激發創造性思維的新空間。舞蹈界人士認爲,21世紀舞蹈應更加注意至今還没被認識、還可探索的舞蹈活化石的挖掘工作。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形式之一,它幾乎有着與人類歷史等長的發展史。挖掘舞蹈原型和對於舞蹈活化石的挖掘整理工作是我們更好地進行創造的基礎。因此,儺舞這一歷史文化遺産,應該引起我們足够重視。

  祝宇(原湛江市文化局長);

  龐德宣(原湛江市群衆藝術館館長。)


  (本文原載《嶺嶠春秋——雷州文化論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