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雷州半島海洋文化與海洋經濟發展關係研究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人類的經濟、文化、軍事等活動,將逐步從陸地向海洋轉移。有學者認爲:“海洋綜合開發的核心内容是海洋經濟、海洋科技問題,説到底是文化問題,是怎樣認識和把握、發展海洋文化的本質及其藴涵的問題。海洋世紀的到來,如果缺失了海洋文化的研究,會比現在更可怕。”\[1\]這一論斷,頗爲精到和卓有遠見。筆者認爲,雷州半島海洋文化與雷州半島海洋經濟發展亦有如斯關係,需深入研究,以開發利用既有海洋文化資源,爲海洋經濟發展服務。

  一、雷州半島海洋文化探源

  海洋文化是與内陸文化相對的一種文化。雷州半島海洋文化是指人們認識、把握、開發利用雷州半島海洋資源活動中産生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具體表現爲人們對雷州半島海洋的認識、思想觀念、意識、心態以及由此而生成的海洋型生活方式和海洋型開發利用方式。雷州半島位於廣東西南部,扼南海交通要衝,歷史上海陸交通和貿易興旺,人員和物資往來頻繁,文化信息豐富,半島居民在生産生活中創造了豐富的海洋文化,甲於我國沿海許多地區。

  (一)海洋農業文化源遠流長

  歷史上雷州半島的居民既有嶺南土著俚人,又有最富海洋文化特性的閩潮人。無論是土著俚人,還是入居閩潮人,都視海洋爲經濟生命綫,以耕海爲生活一個主要來源,從而形成了雷州海洋文化最基本的一個層次。在雷州半島文化遺址中,有多處海洋性生産生活遺址,其文物中有大量的石和陶制網墜等捕魚工具,還有大量的蜆、螺、魚骨等,顯示當地居民從遠古時代起就與海洋有不解之緣。宋代之後,不少閩潮移民到來,修成海康南北大堤和多條灌渠,使大片斥卤化爲沃壤,遍地荆榛變成稻粱。到明代,雷州東西兩洋成爲半島最大糧倉,大批餘糧輸往今珠江三角洲等地。耕海同時向農業土地利用方向轉變。故萬曆《雷州府志》説雷城附近“宋始築岸防海,以開阡陌”。則此前,魚鹽生産是開發海洋資源的主要形式;此後,其地位也没有降低,志稱雷州地區“山民務農圃以盡地力,海人謀魚鹽以養身家。”(道光《電白縣誌》卷一。除興漁鹽之利外,雷州半島居民還有着久遠的採珠歷史。在雷州與合浦之間的海域稱珠母海(今北部灣),從漢代以後一直是著名的産珠區,歷代設官收税,南漢時成爲南漢兩個專事採珠的媚川都之一。明代,朝廷曾先後多次派官員和太監到雷州大量采辦珍珠。在鹽庭村西南1 km處發現的面積達2×104m2以上的珍珠貝殻遺址,堆積層厚達2 m以上,正是當年採珠業繁榮的歷史佐证。在遺址中還采集到三國時期的瓷器,説明雷州採珠的歷史有可能上溯到三國或更早的時期\[2\]。

  (二)海洋商業文化歷史悠久

  雷州人善商有着悠久歷史,漢代徐聞、合浦港作爲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已與東南亞諸國直接交易。志稱徐聞“漢置左右侯官,在徐聞縣南七裏,積貨物於此,備其所求,與交易有利”,直到唐代仍有“欲拔貧,詣徐聞”(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卷八。之諺。海上商業貿易不失爲當地經濟支柱。雷州窑業也久負盛名,在今遂溪、廉江、海康等地均發現有大窑址,且多分佈在海運方便的河岸、海邊,産量大,非當地所能消費,於是大部分外銷東南亞各地。海上絲路或稱陶瓷之路成爲雷州海洋文化一個强大載體。

  宋代雷州城居民富甲一方,不但因爲附近農産豐饒,而且依靠與閩浙、海外貿易。宋代海康港出口貨物有“谷、米、牛、酒、黄魚”(《宋史·食貨志》下,八。。明清時潮商“恃重貲往各鄉買糖……租船艚船裝所貨糖包,由海道上蘇州、天津……販棉花、色布四邑,下通雷瓊等府,一往一來獲息幾倍”(干隆《澄海縣誌》卷十九《風俗》。。廣東澄海等地所需糧食,“向借商民領照赴洋及高雷等處買回澄,以賈民食”(《粤東例案·平糶》。。明代吴川梅緑港“生齒盈萬”,清代被稱爲“小佛山”,會館匯集,福建商人在那裏設“漳州街”,成爲“嶺西一大都會”(光緒《梅緑志稿》卷八《雜録》。。徐聞海安港,潮州、珠江三角洲各縣、廣西、澳門、湖北等商人雲集,各式商號薈萃的“海安街”長1裏多,爲瓊雷各地商品集散市場。遂溪赤坎港,各地商船猬集,設有閩、浙、湖、廣會館,商賈繁華不减梅緑。今徐聞縣城有廣府會館、潮州會館,湛江市區尚有“福建村”、“福建街”等地名,而據萬曆《雷州府志·地理志·圩市》載,海康縣即有墟29處、市6處,還分猪羊市、鷄鵝市、魚鹽市、米谷市、檳榔市、布帛市等專業性市場,説明商品經濟有一定發展,同時展示各地商人在雷州半島活動盛况。

  (三)海神崇拜文化歷史積澱深厚

  雷州海洋文化,還見於精神文化層面,其中海神崇拜又居獨特地位。因半島海陸相接地理環境,海陸相互作用産生的各種自然現象增加了人們對茫茫大海的神秘感,一方面是由此産生海神崇拜,另一方面是閩潮人帶來媽祖(天妃、天後)崇拜。海神廟宇遍及雷州半島各地。據有關方誌統計,明清時媽祖廟在海康有12座,在徐聞有5座,在遂溪縣有9座。另在電白有5座,吴川有8座,位居南海神、冼太夫人、龍母廟之上,在人們心目中地位甚高,各地大小不一天後宫,香火甚旺,信仰至篤。有關天後顯靈記載不絶於書,光緒《電白縣誌》説:“聖女水神,江淮河漢多顯靈,不獨吾電也”。又宣統《海康縣續志》雲:“仕宦之過瓊,商賈之海運,必禱於廟”。每逢天後誕日(一般爲農曆三月二十三),各地都有游神、演戲活動,届時萬人空巷。反映了天後作爲勇敢、無畏、正義化身,涉波履險,濟世救人,熱心公益事業,正是雷州人敢於開拓、進取海洋文化品格的表現。雷州半島三面環海,遠離陸地中心的地理環境,使該地區域文化中具有偏俠、守舊、刁蠻的半島特徵。但發達的海洋文化的發育及滲透,又使其具有了開放、兼容、重商、開拓等特點,在歷代的揚棄與充實中逐漸形成了自身的個性,發展成爲雷州半島傳統海洋文化。這裏需要指出的是,傳統文化在現今發揮作用還存在一個與現代海洋文化整合的問題,如何對雷州半島海洋文化去蕪取精,如何賦予其新興海洋文化之内容,仍需不斷研究。

  二、雷州半島海洋文化與海洋經濟定位

  (一)海洋文化定位

  雷州半島海洋文化在海洋經濟活動中形成和發展。如伴隨着早期的捕撈、制鹽、採珠等耕海活動,形成的海洋農業文化;伴隨着航海、港埠間物品交换形成的海洋商業文化;伴隨着媽祖崇拜等活動形成的海神崇拜文化等。當今,海洋文化亦隨着海洋經濟的現代化而豐富與發展起來。隨着海水養殖、海洋油氣、造船、生物制藥等高新技術的開發及經濟的發展,形成了相應的海洋産業文化;隨着海洋經濟活動造成的負面影響,産生了海洋環保、海洋生態文化,如建立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雷州半島白蝶貝自然資源保護區,硇洲島鮑魚、龍蝦、江珧增殖保護區和雷州灣水産資源保護區,實施伏季休漁和兩证(養殖使用证、海域使用证)制度等。與此同時,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和應用,在捕撈作業中祀海神的文化漸趨淡化,以往的廟會娱神活動被現今的經貿洽談取而代之,真正達到“文化搭臺、經貿唱戲”的效果。雷州半島海洋文化爲海洋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半島先民在長期的耕海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海洋知識及有關技術。如利用鹹淡水比重之差形成淡水舌灌溉農田,利用海洋生物特殊的生態生理現象進行捕撈\[3\]等。明代後期,電白一帶海岸“漁箔横列,以海爲田”,當地人“漁佃爲生”( 道光《電白縣誌》卷十四。,即用竹制“漁箔”圍灘涂,使魚類養殖、儲存、捕撈三者達到完善空間組合,有效利用水體灘涂和餌料,使漁業生産工場化,取得精養密放效果。這種方式類似今日網箱養魚,爲一項先進技術,其經濟效益大於海洋捕撈,現今提出的海洋農牧化有着極其相似的思路。

  雷州半島海洋文化屬於我國東南閩粤海洋文化的一個部分,具有閩南、潮汕、港澳等地海洋文化中開放、重商、海神媽祖崇拜等共同特徵。因此,雷州半島海洋文化可以打上“廣東海洋文化”的品牌,在對外開放前沿,改革開放窗口的廣東西翼佔有重要地位。

  (二)海洋經濟定位

  雷州半島所在的湛江市面積12687 km2,2000年末人口695萬,所轄的9個市、縣、區均瀕臨大海,海岸綫共計長1556 km,居全國地級市之首\[4\],海域面積廣大,沿海島嶼30多個,海洋漁業資源、港灣資源、礦産資源和濱海旅遊資源十分豐富,海洋地理環境良好。海洋經濟發展有了一定基礎,某些水産品産量多年居全省首位。例如,在海水養殖中,1999年對蝦産量占全省60%,海水珍珠産量占全國的2/3,遠洋漁船數量占全省61%,2000年原鹽生産能力15×104t,占全省50%以上\[4\]。廣東海洋大學等院校和科研機構的科技力量雄厚,湛江港是全國八大海港之一。可見,海洋是雷州半島最大的優勢,雷州半島産業結構中,海洋産業應定爲支柱産業;海洋城市是其中心城市湛江的定位;海洋經濟應爲雷州半島的主導經濟。然而,雷州半島近些年海洋開發及産業發展現狀却與其優勢極不相稱,如10 m等深綫淺海利用率僅9%\[5\],與山東省目前已利用40m等深綫以内水域的差距甚大。海洋經濟的總量雖有一定規模,但同國内外海洋産業發達地區相比,産業結構層次仍然較低,三大産業發展很不平衡。第一産業比較單調,以捕撈、養殖爲主;二、三産業發展緩慢,海上交通運輸業競争力减弱;各産業在發展中常有相互摩擦、制約現象;産業内部又存在産品結構單一,缺少知名品牌等問題。因此,將海洋資源優勢轉化爲海洋經濟優勢是海洋世紀雷州半島的必然選擇。海洋經濟與海洋文化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在以海洋産業爲核心的海洋經濟開發中,汲雷州半島海洋文化之精華,發展特色海洋産業,是海洋文化産業化的具體表現,也是區域文化與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要求。

  三、傳承雷州半島海洋文化,發展特色海洋産業

  (一)重塑“南珠故鄉”形象,發展海水養殖及加工業

  珍珠,璀璨奪目,歷來是華麗、貴重、富有的象徵。它既是裝飾品,又可做藥材。珍珠養殖成了一項經濟效益較高的産業。雷州半島氣候温和,屬熱帶北緣海洋性季風氣候,全年無霜,岸綫潮間帶寬廣,低潮位至水深10m的面積廣,是天然珍珠的良好栖息環境。據嘉慶《雷州府志》記載“迨秦開疆百粤,尉屠睢採南海之珠以獻”。“海産珠方内唯雷廉爲然。”可知,早在秦統一六國之前,雷州大地就有珠民採珠了。據清屈大均《廣東新語·貨語》載:“合浦珠名曰南珠……南珠自雷、廉至交趾,千裏間六池。”這裏所説古合浦郡在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前轄今雷州半島沿北部灣海區的徐聞、雷州,故南珠産地爲今廣西合浦之説有欠妥當,雷州亦爲南珠的故鄉。又據同書説:“出西洋者曰西珠,出東洋者爲東珠,東珠者青色,其光潤不如西珠,西珠又不如南珠。”顯示南珠自古以其渾圓、凝重、瑩潤、皎潔、玲瓏雅致、色澤鮮艷、光彩奪目而馳名於世,是珍珠中的上品。

  雷州半島採珠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雖然,宋代雷州珠民已創造了人工植珠的培育技術\[6\],但發展緩慢,直至20世紀60年代仍以自然捕珠爲主,效率極低。自1966年6月1日創辦雷州流沙珍珠場後,珍珠養殖才在雷州半島蓬勃發展起來,至1999年,共養殖珍珠3 500 hm2,産珠237 t,占全國同類産品的2/3\[5\]。可是,這樣一個優勢明顯的産業却未能起到第一産業龍頭的作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均欠佳。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産品深加工未跟上。一般説來, 1T珍珠加工後出口産值超過1億元,比出售原珠價格增加幾十倍至上百倍。但雷州半島的珍珠加工量1999年只占産量的114%\[5\],且加工中心不在該區域。二是銷路不暢,市場未打開。當今信息時代,産品的宣傳推介是産業的前期工作,産品形象至關重要。因此,應將“南珠故鄉”的形象樹立起來,配之以一系列的文化活動:海洋經濟博覽會、農業博覽會、一年一度珍珠節等。推動珍珠養殖成爲雷州半島農業的拳頭産業,並以此帶動對蝦、牡蠣、鮑魚等名品發展,增加文化附加值,提高綜合效益。目前,海水養殖及加工業已初具規模,應考慮建立基地化養殖格局,推行立體化多元生態養殖模式,改進養殖區生態環境,開闢新的養殖區,積極發展資金、技術密集型的工廠化養殖,以形成有雷州半島海域特色的現代化海水養殖及加工業。

  (二) 重塑“海上絲路始發港”形象,發展港口運輸貿易業

  雷州半島港灣衆多,岸綫深廣,是我國古代與海外交通貿易接觸最早的地區。遠在秦漢時代,今湛江屬下的徐聞港就是我國南方海上“絲綢之路”的起航地。西漢武帝時,組織了大規模的船隊,由黄門率領,帶着大量的絲綢與黄金,從徐聞港起航,前往東南亞、西亞各國,揭開了我國海上活動的序幕,成爲我國百越文化、中原文化的融合交匯點之一,對雷州半島乃至我國海洋文化的形成與發展起了積極作用\[7\]。湛江港是雷州半島的明珠,是我國在港口條件、地理位置上可與荷蘭鹿特丹媲美的唯一天然良港,其港灣有大、深、寬、優的特點,且有獨特的地緣優勢,是我國大陸通往東南亞、南亞、非洲、歐洲、大洋洲和中東等地航程最短的對外貿易港口;有廣闊的經濟腹地;有良好的配套環境。2001年吞吐量2 100×104t,是我國八大港口之一。我國河口海岸學家,華東師大陳吉餘、羅祖德教授認爲,上海作爲我國第一大港和世界第五大港因長江河水帶來的泥沙淤積,其水深條件遠不及湛江港,因此,在湛江再造第二個“香港”以緩解我國外貿迅速增長與運力不足之矛盾是可能的\[8\]。湛江應傳承開放、進取的傳統海洋文化理念,抓住西部開發、加入WTO等機遇,建設國際大港。雷州半島沿海港口現存在功能單一,均以運輸爲主,産業、貿易功能尚未發揮,港口附近缺少具深加工能力的工業區等問題。同時港口規劃與城市規劃缺乏協調,導致湛江與其它産業布局在岸綫利用上存在一定矛盾\[9\]。因此,要將湛江港區位優勢轉化爲經濟優勢,應重點考慮以下兩個方面:1.搞好港口配套建設,發揮綜合功能,形成以湛江港爲中心,以海安、烏石、流沙、北潭、黄坡等大中小港口相配套的現代港口群;2.以深水港爲依託,合理配置工業區,完善港口工業、貿易功能。

  (三)樹“大陸最南端,椰風海韵文化游”形象,發展濱海旅遊業

  旅遊業是一種文化型的經濟事業。旅遊業的這種行業特性决定了它必須在經濟和文化的契合點上尋找發展的廣闊空間\[10\]。雷州半島地處祖國大陸最南端,登上最南端標誌的徐聞燈樓角燈塔眺望瓊州海峽對面的海南島,遥望茫茫南海及太平洋,感受水天一色的情景,能賦予旅遊活動特别的意義。雷州半島還具有成爲全國最優良的濱海旅遊度假基地的發展潜質。有13段優質沙灘,其中,王村港—吉兆灣、南三島東岸和東海島東岸均是長度超過20 km的特大型沙灘。這些海灘介乎20°15′—21°25′N之間,緯度與夏威夷、古巴大致相同。有着適於長年開展濱海度假活動的熱帶海洋氣候和優美獨特的緑色生態景觀。旅遊者無需過海就可體察熱帶濱海的椰風海韵景致。雷州半島還是我國大陸目前紅樹林分佈,種類最多、長勢最好、面積最大的地區,有12423hm2,占全國紅樹林總面積的一半。1991年,在廉江高橋鎮建立了“廣東湛江紅樹林省級自然保護區”;1998年底,經國務院批准將雷州半島紅樹林劃爲廣東湛江紅樹林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98年12月中荷兩國政府達成協議,由荷方無償援助300萬美元用於實施廣東省雷州半島紅樹林海岸綜合管護工程\[4\]。另外,在硇洲島鬥龍角、徐聞燈樓角、烏石東土角和海康港鹽庭角等4處有5至10 km2未受破壞的熱帶珊瑚礁,水深4至8 m,能見度5至7 m,離岸500 m,十分適宜開展潜水觀光旅遊。以上這些濱海資源優勢均是深居温帶的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無法比擬的。因此,雷州半島可利用自身優越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和悠久的海洋開發歷史,配之以陸上雷州歷史文化名城、瑪珥湖湖光岩等旅遊資源樹立起大陸最南端“椰風海韵文化游”形象。以此爲“商標”乃至“産品説明書”,通過宣傳學上的“口碑效應”,使雷州半島海洋文化在旅遊者中造成深刻印象。同時,不斷進行旅遊産品的更新换代,在傳統的“看海、吃海、玩海”等項目基礎上挖掘海洋文化深層内涵,通過開展濱海度假、出海捕撈、紅樹林及海底潜水觀光、海洋文化節、接待國際豪華郵輪等活動,使濱海旅遊集觀賞性、參與性、知識性、趣味性、刺激性於一體,吸引更多的旅遊者,爲區域旅遊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海洋産業的内涵十分豐富,通過發展上述特色産業,可帶動其它海洋經濟部門進步,促進雷州半島海洋開發格局的形成。各産業的發展均需强調增加科技含量,維護海洋生態平衡。這是發揚雷州半島海洋文化優勢,符合海洋世紀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李巧玲(湛江師範學院法政學院副教授。)

  參考文獻

  \[1\] 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論》,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2\] 吴建華:《雷州傳統文化初探》,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 孫關龍:《嶺南:中國和世界海洋農業文化的源地》,見廣東炎黄文化研究會:《嶺嶠春秋》,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 鄭耀,王一波:《我市海洋資源綜合立體開發顯成效》,《湛江日報》2002年12月27日。

  \[5\] 周鎮宏:《搆造海洋綜合開發新格局,建設“藍色産業”聚集帶》,《湛江通訊》2000年第5期。

  \[6\] 蔡庭:《得天獨厚的雷州南珠馳譽中外》,《湛江文史》1998年第17期。

  \[7\] 陳代光:《實施海洋戰略,發揮港口優勢建設現代化的湛江》,見廣東炎黄文化研究會:《嶺嶠春秋》,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 湛江市地方誌辦公室:《今日湛江》,廣東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 劉俊杰:《雷州半島地域開發與産業布局分析》,《湛江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

  \[10\] 張述林,羅光華:《論文化經濟與重慶旅遊業再發展》,《人文地理》2001年第6期。

  (本文原載《熱帶地理》2003年第2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