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馬壩人生活居住區之謎

  【中文摘要1958年馬壩人類化石發現後,50多年來,中外學者都前來遺址考察研究,對馬壩人生活居住點提出了不同看法。筆者對遺址做了深入調查研究,認爲馬壩人至少在獅子岩生活過一段時間。

  【關鍵詞馬壩人人類化石遺址獅子岩居址

  Abstract: The Maba Man fossil was discovered in 1958, and the Chinese and overseas scholars have come to study it in the past 50 years and put forward different views of residence of the Maba Man. The author has made a deep investigation of this archaeological site and think that the Maba Man at least had live in Shi Zi Yan for a period of time.

  Key words:  Maba ManHuman fossilSiteShi Zi YanResidence

  1958年8月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當地農民爲擴大豐收,在獅子岩石灰岩洞穴堆積作肥料時偶然發現馬壩人類化石。由於化石不是科學發掘出土,所出土的人類頭骨在發現時已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修復後,並成一個較爲完整頭蓋骨。50多年來,廣東省博物館、中山大學、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及中外學者都前來馬壩人遺址考察,有關馬壩人生活居住點一直是一個迷。有的專家根據頭蓋骨化石殘留有被動物咬過的痕迹,推測是馬壩人頭蓋骨是被動物叼進洞内的,還有的專家根據馬壩人頭蓋骨化石出土點的地層有大水冲刷的痕迹,推測是馬壩人頭蓋骨是被洪水搬運進洞裏的説法。爲此,筆者在遺址工作近30年,對此作了深入調查研究,對有關馬壩人生活居住地作一個大膽推測,供大家參考。

  一、馬壩人頭蓋骨化石發現的經過

  1958年5月曲江馬壩鄉政府爲解决農業生産肥料,組織當地農民在獅子岩洞穴開採堆積作土磷肥,在開採土磷肥地層中夾帶有許多化石,被當時黨委副書記吴思浪收集起來。7月26日廣東省委書記陶鑄同志和隨行人員一起,從白土乘船前來馬壩視察農業生産工作,當聽完鄉政府匯報後,陶鑄同志過問南華寺的情况,説南華寺是佛門聖地,在東南亞很有名氣,受外國和海外華僑的尊重,你們一定要保護好,不要把寶貝的遺産都丢了。當吴思浪聽到寶貝,想起收集存放在家裏獅子岩出土的20多籮筐化石,是不是同樣的寶貝。於是向陶鑄同志詳細匯報馬壩獅子岩發現化石的經過。隨之觀賞奇形怪狀的化石,陶鑄作出指示“這些化石非常重要,要好好保管”。隨後,8月21日廣東省文化局派出省博物館楊岳章2位同志對化石進行鑒定,在衆多化石中發現一個形似烏龜殻的化石,籮筐翻出一張條子,上面寫着“二號、8、14”字樣。表明化石出土點是獅子岩第二層容洞,時間是8月14日。楊岳章把疑似人類化石標本帶回廣州,經中山大學樑釗韜教授初步認定爲古人類化石,後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確定。

  二、馬壩人頭蓋骨化石點的環境

  獅子岩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西南15公里,由兩個山峰組成,北面的當地稱爲“獅頭”,南面的稱爲“獅尾”。山峰皆由石炭紀的石灰岩經溶蝕後而形成。岩層傾向西南,傾角20°~30°,節理豐富,計有下列4組:1.走向爲S80°W的垂直節理;2.水平節理;3.傾向NW,傾角約30°的節理;4.傾向NE,傾角約20°的節理。這些節理往往形成溶蝕的弱點,對於喀斯特溶洞及其沉積的生成有不少影響。

  發現人類頭蓋骨化石地點在“獅頭”的溶洞裏。“獅頭”山高出東面的窪地湖面74米,是一座岩石裸露的石山,山勢陡峭,東北部是懸崖峭壁,峭壁下有崩墜巨大岩塊,南面爲重力堆積及坡積裙。岩石表面有石芽石溝發育,其較低凹處有紅土堆積。

  溶洞可分爲四層(由低至高)第一層與洞外湖面高度相當的發育於山麓基部的溶洞。這層溶洞大小不,小者縱深只有幾米,大者可達百餘米,貫通整座“獅頭”底部。其洞頂部較爲平坦,偶見石鍾乳隨下。洞内堆積有絳紅色粘土與石灰華互層,偶見少量輕度石化的獸骨和新石器時代的陶片、磨制石鏃和打磨制石器等文化遺物。堆積物中往往摻有灰褐色的富含鈣質小結核的成份,但都顯得鬆散。

  第二層溶洞洞頂的相對高度約10米。洞頂也十分平坦,洞内堆積可見厚度平均可達4米,爲粘土和石灰華互層。層面水平,層理清楚。據觀察,可分爲三大層;上層較薄,堆積物含粘土較多,褐紅色,内含少量結核,膠結程度不高;中層較厚,堆積物含砂量較多,色偏淺褐黄色,顆粒較粗,分選不匀,膠結程度較高;下層堆積甚厚,含粘土量多。化石多見於堆積的上部。

  本層溶洞北邊,有一條呈東西80°走向的長40~50米、寬06~15米、高4~10米的大裂隙,馬壩人頭蓋骨化石和大量脊椎動物化石就是在裂隙堆積物距頂部約1米深的層位中出土的。

  裂隙北面4米處,有一當地人稱“銀岩”的岩洞,洞南北長38米、東西寬6-9米、高度9米的寬敞溶洞,洞口寬4米向西北面。洞頂也十分平坦,據説是上世紀被人用火燒過,石鍾乳脱落的原故。没有堆積(估計建房時把堆積層清理搬運了),殘留有房屋基礎。據當地村民講,上世紀三十年代末,抗戰時期,廣州淪陷,廣東省財政廳金庫設在此地而得名。上世紀七十年代省考古隊培訓班曾在洞口試掘,出土有廣東省農民銀行憑证,但没有發現有文化層。

  第三層溶洞頂部相對高度約爲20~23米左右,這層溶洞形成較早,與落水洞相通。此層洞頂基本平坦,但表面保留有大量的石鍾乳,洞内也有少量堆積。大量堆積已由落水洞被地下水溶蝕帶走。洞内堆積比較乾燥,粘性較差。偶見少量動物化石,其種屬與第二層溶洞的化石種類相同。

  第四層溶洞洞頂相對高度約爲50米,當地稱桂花岩。從結構上來看,這些溶洞的發肓似乎受層理面控制,洞口向東傾斜,洞内堆積物甚少。上世紀七十年代省考古隊培訓班在此試掘,出土有新石器時代的陶片、石錛、石鏃、陶紡輪等遺物。

  三、馬壩人類化石的研究

  馬壩人頭蓋骨發現時已遭到人爲破壞,部分殘缺,計有部分頂骨及枕骨,額骨及鼻骨一塊,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修復成一個大致完整的頭蓋骨。

  1.經吴汝康和吴新智院士等專家研究,馬壩人頭骨屬於中年的性個體,其頭骨眉嵴粗壯而明顯突出,幾乎形成一連續的横條,但向上與額骨鱗部相連續,其間僅有淺溝相隔。眉嵴在内側端最厚,也與猿人不同。從頂面觀察,馬壩人頭骨眉嵴前緣的輪廊不同於爪哇猿人和中國猿人的約成一直綫,兩外側端也稍向後彎,但又比一般的尼安德特類型的人類爲直,介於猿人與尼人之間,與爪哇發現的梭羅人較爲相近。眉嵴之後的額骨部分,明顯收縮,類似猿人。

  2.馬壩人的眼眶約呈圓弧形,與一般的尼人相似,而與猿人的平直眶緣不同。在眶上緣的内側緣没有額切迹,這點也不同於猿人而與尼人相似。

  3.馬壩人的鼻骨,也和猿人及尼人相似,遠比現代人爲寬闊。鼻額縫則與中國猿人、梭羅人、羅迪西亞人等相似,約位於同一水平,而歐洲發現的典型尼人的鼻額縫則多上凸而成拱形。

  4.頂骨在前囟點處的厚度爲70毫米,小於中國猿人和梭羅人,而與尼人相似。前囟點的位置也遠較現代人爲後。

  5.額竇遠較中國猿人和梭羅人爲大,不僅限於眉嵴的眉間部,且更向外側延展到眉嵴的眶上部。

  6.馬壩人額骨和頂骨的弦弧指數都介於中國猿人和現代人之間。

  7.根據復原頭骨所作的正矢狀切面外廊圖上所得的顱蓋高指數,前囟位指數,前囟角與額角多在尼安德特人的範圍之内。

  8.馬壩人的地質時代,由共生的動物群判斷,可能是更新世中期之末或晚期之初。

  9.馬壩人頭骨化石是華南地區第一次發現的遠古人類化石。過去我國發現的人類化石大多在華北地區,如中國猿人、河套人、山頂洞人等都在華北,解放後才在華南地區發現一些人類化石,如湖北的長陽人化石、四川的資陽人化石,廣西來賓的麒麟山人化石和柳江人化石等,但其年代遠不如馬壩人類化石古老,它是我國除周口店中國猿人化石以外已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這個發現顯示遠在更新世中期之末或晚期之初,不僅在我國華北有人類居住,在華南也已有原始人類在生活着,擴大了我們舊石器時代古人類的分佈範圍。更重要的是馬壩人化石是早期的古人化石,這在我國古人類學上至今還是一個空白點,因而馬壩人化石是我們瞭解從猿人演變到古人的重要環節。

  四、馬壩人頭蓋骨化石出土洞穴新發現的人類化石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葉,曲江縣政府爲發展旅遊需要,加强文化古遺址的保護,决定合理開發利用馬壩人遺址,把馬壩人遺址開發爲旅遊景區。1984年在建設旅遊景區過程中,着重對“獅頭”山的四層溶洞進行清污排險以及安裝照明工作,在飛鼠岩、大口岩、銀岩和水洞分别出土7顆人類牙齒化石。所有人類牙齒化石出土的地層堆積。

  1.1964年在1958年從馬壩人頭蓋骨那條裂隙中搬到飛鼠岩洞口堆積物發現一塊保存左側第一、二下臼齒交接處以後的下頜體和下頜支全部,齒槽中只有一顆M3保存。下頜支除下頜角是完整的之外,喙狀突和髁狀突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壞,M1、M2間下頜體的高268、厚165毫米,下頜枝高560、寬420毫米。經張鎮洪教授等人研究,齒冠咬合面磨耗屬Ⅰ級,牙齒屬主的年齡約爲20歲左右女性。

  2.1984年清理大口岩出土一顆左M1牙齒化石。保存三個齒根,但根尖皆斷。近中頰根有被嚙齒類動物啃咬過的痕迹,但仍可看出其粗壯之態,舌根直而與兩頰根分叉明顯。咬合面磨耗程度屬Ⅰ級。牙齒屬主年齡約爲22-23歲左右,可能屬女性。

  3.1984年清理銀岩底層出土兩顆牙齒化石,均爲上臼齒。但石化程度有异,可能所處同一層位中的上、下部的源故。牙齒較爲粗壯,根據齒冠咬合面磨耗程度屬Ⅰ級,牙齒主屬的年齡爲20歲左右。一顆可能屬男性,另一顆可能屬女性。

  4.1984年清理水洞出土三顆牙齒。齒根均被嚙齒類動物咬斷,但根柱尚存,三根的牙髓管孔仍可見,可清楚辨明舌根及兩頰根的位置,齒冠咬合面呈斜四方形(圖一)。

  圖一獅子岩(獅頭)洞穴堆積綜合部面及人類化石出土層位示意圖

  1.銀岩的人牙化石2.帶M3的人左下頜骨化石3.水洞的人牙化石

  五、馬壩人遺址發現的打制石器

  圖二獅子岩打制石器

  1.KP840012.KP84002

  1984年清理篩選1958年農民從第二層溶洞搬至洞口的堆積物,發現兩件打制石器,同時篩選出大批脊椎動物化石。兩件石器是由礫石制成,岩性均屬石英砂岩。KP84001號標本是用長條形礫石打制成的砍砸器,殘長1582厘米、横軸最寬864厘米,尖端231厘米,横斷面最大厚度490厘米。打制時沿礫石的一個側面,采用單面打擊法。KP84002號標本,直徑941厘米,最大厚度473厘米,僅此在礫石一側打出小部分緣口(圖二)。

  1991年對馬壩人博物館庫房進行清理,在庫房裏發現一批在馬壩人遺址采集的打制石器,這批石器有些來自地表,有些來自洞穴,只不過是在庫房裏没有引起人們的注意,因此一直在庫房沉睡了十多年,現將這批打制石器簡單介紹如下:

  石核。1件(編號曲104)呈正方形,殘長76厘米、寬73厘米,横斷面厚40厘米,一端殘留有打擊痕迹,另一端可能是在打擊時斷折或使用時折斷(圖三)。

  圖三石核曲104

  石片。2件(編號曲106、110),標本曲106呈不規則形,石片較簿,最大長74厘米,最大寬64厘米。石片上留有修理痕迹。標本曲110呈長方形,最大長170厘米,最大寬65厘米,采用天然臺面單面打擊法(圖四)。

  圖四石片1.曲1062.曲110

  砍砸器。4件(編號曲101、102、107、112),標本曲101呈圓形,最大長101厘米,最大寬91厘米。標本曲102呈半圓形,最大長152厘米,最大寬110厘米。標本曲107呈長方形,最大長124厘米,最大寬92厘米。標本曲112呈不規則形,最大長110厘米,最大寬80厘米。標本曲101、102、107都是采用沿礫石兩邊采用單面單向打擊法。標本曲112與上打制有所不同,采用兩面兩向打擊法(圖五)。

  圖五砍砸器1.曲1012.曲1023.曲1074.曲112

  尖狀器。2件(編號曲099、103),標本曲099呈圓形,最大長105厘米,最大寬92厘米。標本曲103呈長方形,最大長101厘米,最大寬77厘米,采用的也是沿礫石兩邊用單面單向打擊法。標本曲103可能在使用中折斷,石器上還殘留有打擊痕迹(圖六)。

  圖六尖狀器1.曲0992.曲103

  砍斫器。4件(編號曲105、108、109、111),標本曲105呈橢圓形,最大長112厘米,最大寬91厘米。標本曲108呈長方形,最大長125厘米,最大寬89厘米。標本曲109呈圓形,最大長101厘米,最大寬96厘米。標本曲111呈長方形,最大長165厘米,最大寬109厘米,以上都是采用兩面兩向打擊法(圖七)。

  圖七砍斫器1.曲1052.曲10833.曲1094.曲111

  六、馬壩人生活居住區推測

  綜合上述材料分析,馬壩人頭蓋骨化石出土的層位是溶洞的第二層,第二層的溶洞平面均由南支洞、東南走向的裂隙和銀岩組成。

  1.南支洞陰闇湖濕,而且不通風,地層有大水冲刷的痕迹,不適合人類居住。

  2.馬壩人頭蓋骨化石出土點,是一條東南走向的裂隙,長41米,平均寬度不到15米,而且裂隙往下走,不通風,地層堆積含有砂礫石,次乎有落水洞與第一層相通,不適合人類居住。

  3.銀岩地處馬壩人頭蓋骨化石出土點北面僅4米,而且銀岩寬敞,南北長38、東西寬6~9、高9米。洞口寬4米,朝西北,通風凉爽,在北面有一條寬3米的裂隙與第一層(現在的洞中湖)相通,取水方便,適合人類居住。按照人平居住6平方計算,銀岩面積大約有300多平方,可居住50人。因此,我們推斷銀岩是馬壩人主要的生活居住區(圖八)。 

  圖八銀岩洞穴堆積綜合剖面示意圖

  七、小結

  1.由銀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被建爲廣東省財政廳的金庫,洞内的堆積物被清除。從1985年發現人類七顆牙齒來分析,有近半出土在銀岩底層。

  2.馬壩人頭蓋骨化石出土點的裂隙來分析,含有豐富的古脊椎動物化石,應該是古人類生活區附近的生活垃圾堆。

  3.從發現和在馬壩人遺址洞内外采集的10多件打制石器來分析,馬壩人至少在獅子岩生活過一段時間。

  隨着馬壩人材料不斷豐富,科學的發展,我們相信在不久將來,馬壩人居住生活區之迷將迎刃而解。

  禤細賢(韶關市曲江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參考文獻:

  1.樑釗韜、李見賢:《馬壩人發現地點的調查及人類頭骨化石的初步觀察》,《中山大學學報》1959年第1、2期合刊。

  2.吴汝康、彭如策:《廣東韶關馬壩發現的早期古人類型人類化石》,《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1959年第4期。

  3.宋方義、張鎮洪、黄志高:《廣東曲江馬壩獅子岩新發現的人類化石》,《紀念馬壩人化石發現三十週年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4.宋方義、邱立誠、黄志高:《馬壩人化石地點新發現的打制石器》,《紀念馬壩人化石發現三十週年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