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自然歷史類博物館展覽設計藝術初探

  【内容摘要】本文着重探討了自然歷史類博物館展覽的設計藝術,並歸納出八點設計藝術的原則和八點設計藝術的審美意識。這對於自然歷史類博物館展覽設計具有現實意義。

  【關鍵詞自然歷史博物館展覽設計藝術

  Abstract:Abstract:This article inquire into design art for  natural history museum,and sum up 8 point principal,and  8 point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iful in design art.This article have a practical of immediate significance for natural history museum in design art.

  Key words: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ExhibitionDesign art

  一、前言

  自然歷史類博物館主要包括:自然歷史博物館、地球歷史博物館、地質博物館、恐龍博物館、古生物博物館、古人類歷史博物館等等。例如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古動物博物館、北京自然博物館中的自然歷史館、北京大學地質歷史博物館、北京周口店古人類博物館以及各省(市區)的地質博物館,都屬於自然歷史類博物館。在國外,自然歷史類博物館是隨着17世紀西方文藝復興和西方科學興起而相繼出現,最著稱的有英國亨特瑞安博物館(Hunterian Museum)、倫敦自然史博物館(wwwnhmacuk)、美國華盛頓國家自然史博物館(收藏礦物和化石標本多達124億件,堪稱世界之最)以及新西蘭博物館(Museum of New Zealand)等等。

  近幾年,筆者參觀了國内一些自然歷史類博物館,也通過網絡信息注意到了國外一些此類博物館的展示和設計藝術諸多方面的情形,還親自爲金山地質博物館和鳳凰自然歷史博物館進行了陳列設計及其藝術製作,這使筆者對此類博物館的設計藝術有了一些新的認識,並願意繼續探索下去,以便爲我國目前正蓬勃發展的博物館事業盡微薄之力。

  隨着我國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和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的發展,鼓勵文化創新並把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作爲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而不斷加大投入力度,這使獨具文化特色的自然歷史類博物館成爲國内目前各地城市普遍受到青睞的文化現象。因此,探討自然歷史類博物館的展覽設計藝術具有現實意義。

  二、自然歷史類博物館展覽的内容對展示設計的要求

  歸納起來,自然歷史類博物館有三大内容:一是宇宙的起源和地球的形成;二是地質歷史與生命演化(包括古人類演化歷史);三是奇妙的礦物世界。

  1.宇宙起源和地球形成

  主要是以各種隕石標本解説宇宙起源、天體運行規律以及展示愛因斯坦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模型。再就是以隕石的年齡和化學成分類比地球的年齡和地球各個圈層的化學成分等等。

  2.地質歷史與生命演化(包括古人類演化歷史)

  主要是以各個地質時代所産出的古生物化石標本來解説生命演化的全過程。到目前爲止,人類有關生命和人類自身的演化方面的最可靠的信息,幾乎全部來自於化石(人類遺迹)。因爲科學家要建立從遠古至今的自然歷史,只有依靠生物進化從低級到高級的不可逆性的自然法則。在生命進化過程中又産生幾次生命大絶滅和生命大爆發,由地層中化石的增减來恢復和揭示地質歷史事件和地質原始環境以及大陸板塊漂移等等。古人類的化石和各種石器則是恢復和揭示古人類歷史的最好證據。

  3.奇妙的礦物世界

  來自地殻中的各種形態和各種顔色的礦物,不僅是礦物世界本身變得奇妙和深奥令人着迷,而且由於各種礦物的性能和作用使人類社會變得豐富多彩:如鐵礦、銅礦、錳礦、鈦礦、鎳礦等金屬礦物使人類能够利用製造各種金屬工具以生産和發展工業;由於發現了鎢礦纔可能有電燈發明,因爲人類如今還找不到一種既發光又不熔化的能代替鎢絲的物質;石英礦物使人類能够發明石英鐘、石英表、半導體和計算機;金礦和銀礦不僅能够製造首飾還能作爲貨幣左右各國的經濟貧富;鑽石、紅藍寶石、碧璽等等寶玉石礦物可裝飾人們生活更光彩奪目……

  因此,一種礦物的發現與利用對人類社會起着翻天覆地的變化。

  綜上所述,正因爲這些展示内容的特殊性,所以對展廳、展板的設計有着特殊的要求,必須要場景空間設計大、設計要追求環保以及更多的保留自然材料,讓標本展板能置身於一個大自然環境中。

  三、自然歷史類博物館展覽設計藝術的審美意識

  經過實踐與研究,筆者認爲自然歷史類博物館展示設計藝術的審美意識可以歸納爲以下八個方面:

  1.模擬無窮科學幻想的審美意識

  這方面包括模擬太陽係、模擬銀河係、模擬河外星系以及整個宇宙,模擬地球内部結構,模擬大陸漂移,模擬生命最早的第一個原始單細胞的産生,模擬陽離子與陰離子在温度和壓力條件下的跳躍並結合形成礦物晶體的微妙過程,如此等等。經過繪畫和動漫製作的3d、2d動畫在展廳的播放和布置,人們可以模擬無窮的科學幻想,從而産生美感。

  2.超大型震撼的審美意識

  例如用泥塑或纖維鋼或樹脂等材料,製作出仿生態的大型恐龍、猛獁象、劍齒象、劍齒虎、披毛犀;用沙土、水泥以及塑料草木製作出仿生態的超大型的廣闊草原、原始森林、超大型的山脈和岩層、以及超大型裂谷;用乳膠電光及水仿造巨大型活火山爆發,巨大型瀑布飛瀉等等。使觀衆立於巨大恐龍和猛獁象、披毛犀等遠古野生動物及活火山和飛瀉的瀑布前,更覺得心靈的震撼感和人的渺小,從而達到藝術效果。

  3.時空變遷—跳躍的審美意識

  地球歷史從20億年前的藻類時代跳躍到3億年前的魚類時代;從6億年前三葉蟲生活的海洋幾步之間就到達了大陸遍地火山噴發、隕星撞擊地球、巨大恐龍絶滅時的一片悲慘景象;移步之間,又出現了劍齒象、大唇犀生活的原始森林;轉身之時,又看到了早期直立人類追捕野鹿的情景……時空的巨大變遷和跳躍使觀衆感受到由時間快速流逝而展現的無比驚奇!時間移動的空間畫面是如此的鮮明和突然!從而認識到時間的魔力!

  4.色、形、光俱佳的審美意識

  晶瑩剔透的水晶、螢石、冰洲石以及鮮艷的紅藍寶石、緑柱石、紫尖晶、橄欖石、黄玉、火歐珀、變彩碧璽、翠緑孔雀石、天藍石、天青石、紫晶、粉晶……各種各樣的礦物在光的透射下所呈現出的五顔六色的無與倫比的魅力!這種美感就要求設計師根據各種礦物的性能和聚光照射的精確角度去設計燈光。例如哪種礦物適宜用透射光,哪種礦物適宜用反射光,是使用聚光燈還是漫射光?是使用哪種色彩的光去照射來提昇該礦物的特性,這些都是有講究的,都需要實驗和分析研究才能解决。

  5.身臨其境的原始環境氛圍的審美意識

  設計和塑造原始環境氛圍是非常重要的,要讓觀衆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親身體驗遠古時代大自然的美;穿越時代,體驗自然。如:在細節裝飾設計時候,兇猛的劍齒虎捕食斑鹿的情景,直立人群在草原上追殺野牛的場景,泥土青草散發的香味却讓假景更加真實,觀衆更能通過視覺、嗅覺能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關鍵是設計要做到遵守客觀事物的規律性和塑造物體的準確性,二者是不可缺少的。

  6.獨具個性的審美意識

  自然歷史類博物館展覽的目的是科普,因此設計藝術應盡可能的彰顯其獨有的個性化特徵,避免千篇一律的形式和模仿。要通過不同的内容載體實現科普爲目的,要用獨特的標本設計出獨特的展覽。因爲,每一塊化石或每一塊礦物標本都屬於自然遺産,都是地球留給人類的寶貴財富,是不可多得的,也是不可復製的。因此這種展覽的藝術設計也應該是個性化的,獨特性的,不可復製性的。

  7.全環繞背景音樂的審美意識

  要根據展館各廳室展覽的内容,設計出適合環境氛圍的全環繞背景音樂。這種背景音樂能幫助觀衆很快進入夢幻狀態;遠古蒼茫大地生命的興盛與凄凉;寒風冰雪的嚴酷,弱小生命的挣扎;自然界的優勝劣汰,弱肉强食;火山噴發,隕星飛落,生命涂炭;鑽木取火,石器發明……不同的場景可以設計出不同的背景音樂,給人聽覺和視覺的雙重美感,正所謂耳目一新。

  8.科學與藝術相互融化的審美意識

  要把深奥的科學知識融化於感觀藝術中去,使觀衆能在輕鬆的觀賞中獲得科學知識和藝術享受,這是自然歷史類博物館展覽設計永恒的研究課題。要通過個性化的托架、展臺、展櫃、展窗以及圖畫、音樂、燈光等等藝術手段,高度藝術化的展示和解讀深刻而豐富的科學内涵。這就克服了過去信息量小、解讀程度低、解讀手段單調等等問題。科學與藝術融爲一體,能够給人以理性美(内在美)和感性美(外在美)的雙重美的感受。這種雙重美感比單一的外在感性美感無疑更强烈、更美好。

  四、自然歷史類博物館展覽設計藝術的原則

  經過實踐與理論分析,認爲自然歷史類博物館展覽設計藝術歸納有如下八大原則:

  1.自然性原則

  由於自然歷史類博物館展示的均爲自然界礦物和化石標本,屬於自然遺産,因此在這類博物館的展覽設計時一定要堅持自然性原則。要遵守自然客觀規律,不可以人爲改變其顔色、形態、大小規模。只能利用最新科學研究成果解讀,不能隨意解讀或無根據的人造附加。高度的遵守自然標本,高度的遵守自然規律,高度的遵守科學。

  2.歷史性原則

  由於每一塊自然標本都記録了一段自然歷史,因此標本的歷史均很古老,都帶有過去遥遠的歷史信息,在解讀過去歷史信息時一定要尊重歷史,不能人爲改變歷史事實。例如15億年前的侏羅紀魚化石不能用來解讀35億年前的泥盆紀魚類時代的生物事件。

  3.學術性原則

  由於礦物和化石都是科學家研究的標本,因此每一塊標本都帶有科學涵義,學術性較强。某些標本還帶有學術争論問題,因此在解讀時或藝術展示時要把學術争論問題如實曝露出來,以利於學者們研究,還可以引起觀衆濃厚的興趣,有時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文化效果。例如,産自遼寧的中華龍鳥標本就存在學術上的争議:中華龍鳥是“龍”還是“鳥”?這個争論問題一度備受世人矚目。

  4.科普性(知識性)原則

  自然歷史類博物館展覽的目的是科學普及,是科普教育。其設計不僅要讓觀衆在室内就能欣賞到自然界中各種令人嘆爲觀止的寶藏和自然奇觀,更要讓觀衆知道這些寶藏的形成和自然奇觀背後的自然規律,以及它們與人類的關係。這些地質遺産藴含的科學信息及其知識是人類當代和未來所需要的。還可以設計一些針對未成年人的活動。比如古生物化石的挖掘和修復,礦物標本的采集和鑒定,讓青少年學生參與這個科學技術的工作過程,體驗探索未知的樂趣,從而獲得了科學知識。

  5.可觀賞性原則

  不僅展覽的標本在其大小和形態等方面要具有可觀賞性,而且在設計圖解繪畫和仿生態方面以及在設計各種天體運行及地球模型等等諸方面都要具有可觀賞性。可觀賞性是衡量設計藝術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標準。如果這種設計没有可觀賞性也就没有藝術性。

  6.趣味性原則

  趣味性是自然歷史類博物館設計中的又一重要原則。有趣味性展覽就能引起觀衆駐足和參觀興趣,就能引來更多的觀衆。例如,我國常州中華恐龍園,館内設計了一個景觀,展示了科學家在野外挖掘恐龍化石的瞬間。幾位與真人同大的蠟像“科學家”正在野外工作,有的在細心的從岩層中剥離化石,有的在給標本拍照,有的在修復破損的化石,還有的在認真記録。他們的手上、衣服上、鞋上均沾滿泥土,但個個神情專注,一絲不苟。這逼真的場景和惟妙惟肖的蠟像人,使觀衆在看到了科學家探索自然的艱辛及嚴謹的工作作風的同時,又感到蠟像藝術的趣味和科學工作的趣味。并且在展館内增添3d投影遠古時代動畫短片、flash恐龍拼圖遊戲等,讓青少年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增添更多趣味性。

  7.多媒體互動性原則

  多媒體互動性是科學發展到今天的一種先進的設計需要。在各個場景的適當處要設計多媒體電腦觸摸屏。如在化石展廳可設置有古生物進化史的程序動畫的觸摸屏,在礦物展廳可設置礦物分類及各種礦物用途知識的動畫觸摸屏。觸摸屏操作簡單,少年兒童可根據界面提示就可獨立完成,動畫、圖片以及遊戲一體化,使深奥的專業知識更加通俗易懂。

  8.新奇性原則

  新奇性是一個展覽設計藝術的靈魂。可以想象,如果一個展覽没有新奇性,看客數量就會大打折扣。相反,如果一個展覽很具有新奇性,就會被觀衆傳爲佳話。因爲人們對新奇事物總是感興趣,這是由於人們普遍都是具有好奇心所致。例如,哪個博物館裏展示了一具全國最高大的恐龍化石標本,哪個博物館裏展示了一粒全國最大的藍寶石或鑽石,哪個博物館裏又展示了一顆世界最大的朱砂王礦物,這些都會被人們作爲新奇事物而傳頌。

  五、總結

  本文在歸納了自然歷史類博物館的三大内容之後,着重論述了二個問題,即自然歷史類博物館展覽設計藝術的審美意識和設計藝術的原則。設計藝術的審美意識歸納爲八點:即模擬無窮科學幻想、超大型震撼、時空變遷——跳躍、色——形——光——俱佳、身臨其境、獨具個性特徵。設計藝術的原則也總結出八個原則:自然性、歷史性、學術性、科普性、可觀賞性、趣味性、互動性和新奇性。這八大原則和八大審美意識可作爲自然歷史類博物館展覽設計藝術的評價標準。

  劉丹青(廣州科技貿易職業學院,教師。)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