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廣州市地質龍脈與城建規劃初探

  【中文摘要本文將地質學理論引入到傳統風水學裏進行研究,提出“地質龍脈”嶄新概念。並結合廣州地質客觀存在,研究和總結自然規律,發現了一條縱貫廣州市長156公里的地質龍脈,並對其形態特徵和對當地山水風物的控制作用進行了系統研究。還對廣州城市建設提出了一些綱領性的原則和城市中軸綫的長遠歷史性的規劃綱要。

  【關鍵詞城建規劃中軸綫地質龍脈廣州市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theory of geology is introduced into the traditional Feng Shui research, and then proposed a newly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Geological Dragon”. Combined with the geology of Guangzhou exists objectively, research and summarize the laws of nature, found a longitudinal Guangzhou mayor 156 kilometers Geological Dragon, an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local landscapes control undertook the system studies. Also in the Guangzhou city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guiding principles and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citys long-term historical outline.

  Key words:City construction planningCentral axisGeological DragonGuangzhou

  一、 地質龍脈的定義

  傳統風水學認爲,“綿延的山脈就是龍脈。”據地質學研究,地殻的造山運動可以在一個地區形成許許多多的山脈,而衆多山脈論其外形和内質都顯著不一樣。比如,有的外形雄渾神奇,内質堅硬無比;有的外形平庸無奇,内質鬆軟不固;有的外形圓潤高崇,内質藏寶而厚重……。它們雖然都是山脈,但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經歷了不同程度的變化或變質作用,其本質是有根本的區别,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單説“綿延的山脈就是龍脈”是不完全的。如果把地質學理論引入傳統“龍脈”中來研究,我認爲作爲“龍脈”,應該具備地質地理結構的優越性和獨特性,還應該對一個地區來説在生態景物上具有制約性和承載能力。即爲龍脈其形應是長條狀或帶狀的。

  因此,可以爲龍脈下這樣一個科學定義:地質龍脈是指地質地理結構非常優越而獨特的,能够控制和承載一個地區生態風景特色的綿延的山脈或奔騰的江河,呈長條狀的巨型自然地帶。

  二、 廣州市地質龍脈走向、形態及規模

  廣州市有没有地質龍脈?我在對廣州市地質遺迹進行長達6年的研究中,發現“無論從美學角度看或科學角度看或可保護角度看,廣州市都是一塊充滿神奇的大地”(《廣州市地質遺迹研究》(地質出版社,2008)),廣州這塊“充滿神奇的大地”,是有地質龍脈的。

  1.廣州市地質龍脈定位

  GPS定位:北緯N23°39810′~22°41523′,東經E113°48840′~113°15232′。地理位置從天堂頂(從化市)開始向南→大尖山、白水寨(增城市)→銀龍頂、鳳凰山(增城市)→玉枕(增城市)、大金山(從化市)→分水、田心(從化市)→九龍(蘿崗區)→帽峰山(白雲區)→龍眼洞(天河區)→白雲山(白雲區)→越秀山(越秀區)→海珠石處入珠江(海珠區、荔灣區)→經黄埔(黄埔區)→蓮花山(番禺區)→大小虎山(南沙區)→黄山魯(南沙區)→龍穴島入伶仃洋。穿越廣州兩市九區。

  2.廣州市地質龍脈走向

  北段總體走向爲南西SW210°,南段總體走向爲南東SE135°。首先從天堂頂向南西方向奔騰而來,到海珠石處珠江邊驚然向南東轉折順珠江婉曲而下至龍穴島潜入南海。九連山是這地質龍脈的祖宗山,天堂頂是其父母山,父母山即來源之山也!

  3.廣州市地質龍脈形態

  形態呈長條帶狀,曲伏有致,婉轉變化出奇。北段形態似飛劍般朝古羊城直飛而來,可謂之“來龍”;南段形態突變,方向突變,似急流旋轉潜入江底,並順水悠然婉曲回海,可謂之“回龍”也!總之,其形具有帶狀彎曲、其態具有起伏潜藏、其勢具有奔騰活躍,是爲形態總特點。

  4.廣州市地質龍脈規模

  以地質龍脈中軸綫爲準,從起點天堂頂至珠江石處,測得長82km,再從珠江石處至龍穴島止測得長74km,兩段相加得總長156km。從地質龍脈中軸綫向東西兩側所占寬度不一,最寬處(起始處至大尖山)8~10km,最窄處(黄埔)2km,一般爲3~7km,取其平均寬度爲5km。地質龍脈總面積爲156×5km=780km2。可謂之“巨龍”也!

  三、 廣州市地質龍脈地質地理結構的優越性和獨特性

  1.地質結構的優越性和獨特性

  A.地質歷史古老。在地質龍脈所經之地的增城玉枕、白雲區帽峰山、南沙區黄山魯等地出露有深變質岩:片麻岩,同位素年齡爲距今18億年前的中元古代,代表廣東及東南沿海最古老的地質記録。在增城的銀龍頂、白雲區的白雲山、越秀區的越秀山、南沙區的龍穴島均出露有結晶石英片岩,爲6~8億年前的晚元古代震旦紀地層。證明這條地質龍脈的歷史非常古老。

  B.出露有齊全的三大岩類:沉積岩、變質岩、岩漿岩。如A所述,在帽峰山、黄山魯及白雲山、龍穴島等地出露的片麻岩及結晶石英片岩均爲變質程度很高的變質岩。此外,在這條地質龍脈的發源地天堂頂爲古生代泥盆紀海相沉積岩:石英砂岩,在從化分水田心、白雲區龍眼洞、海珠石之珠江及番禺蓮花山下部均爲淺海濱海相沉積的沉積岩:石灰岩及砂岩。在增城大尖山及從化分水田心等地出露有岩漿岩:花崗岩及火山熔岩。

  C.地層顯示“四代同堂”。元古代地層(玉枕、帽峰山、白雲山、越秀山、黄山魯、龍穴島)、古生代地層(天堂頂、大金山、九龍、龍眼洞)、中生代地層(大尖山、江灣一帶的珠江底部、蓮花山底部)、新生代地層(蓮花山第三紀以及各處所見的第四紀)。這四個地質時代的地層在這地質龍脈上時隱時現,證明這條龍脈經歷了這四個地質時代,每個時代都打上了刻骨的印記。

  D.具有最完美的地球演化三部曲:地槽、地臺、地窪。以深變質的片麻岩、結晶石英片岩爲基底的地槽搆造層、以濱海淺海臺地相沉積的石英砂岩、石灰岩、白雲岩爲蓋層的地臺搆造層、以大陸相洪積和火山碎屑堆積成因的磨拉石建造搆成的地窪搆造層,分别代表了地殻演化從活動性質的地槽演化到穩定性質的地臺再演化爲劇烈活化的地窪這三部曲。反映在時間上是:從中元古代至早古生代志留紀末爲地槽演化階段,從晚古生代泥盆紀至中生代中三叠世末期爲地臺演化階段,從中生代三叠紀晚世一直到現在爲地窪演化階段。

  E.廣(州)從(化)大斷裂能生出温泉造福人類而没有破壞性地震爲害。這條地質龍脈的北段西側爲廣(州)從(化)大斷裂同向相伴,這廣(州)從(化)大斷裂自震旦紀至今一直在活動,在北部從化與增城由此生成一系列温礦泉造福人類,但自從有人類記録以來這條斷裂帶没有發生過六級以上的地震破壞生態威脅人類。究其原因是斷裂性質爲張性,即開放性應力場。再者,這條地質龍脈的南段北側爲廣(州)羅(浮山)大斷裂及珠江獅子洋大斷裂與之同向相伴,這兩條同向相伴的大斷裂生成時代也很古老,至今也有活動,但是也没有造成大地震破壞生態威脅人類,究其原因也是斷裂性質爲張性,即地應力處於開放性狀態。張性斷層是表現爲地應力不斷釋放,不致於使地應力聚集達到最大擠壓地層至斷突發大地震。

  這條地質龍脈所具有的A、B、C、D、E五個方面,説明其地質結構是非常的優越和獨特,是一般地區不可比擬的。

  2.地理結構的優越性和獨特性

  地理結構的優越性和獨特性,主要反映在地貌單元類型齊全而非常有序。從地質龍脈起始端的天堂頂到龍穴島,海拔從1210米到0米,地貌單元依次爲中低山區、山間盆地、丘陵、平原、江湖、海洋。這條地質龍脈地貌的演化和發展,代表了整個珠江三角洲地貌的演化和發展。在地貌外在形態反映岩石内在成因上也顯示得淋漓盡致:例如天堂頂鋸齒狀山峰,反映了海相沉積砂岩内在成層重叠組構特徵;大尖山虎牙狀錐形山峰,反映了陸相火山噴溢堆積熔岩的内在火山機構特徵;銀龍頂(鳳凰山)刀斧狀奇异角峰,反映了震旦紀結晶石英片岩在變質作用中的强烈擠壓以及重結晶而堅硬的物質特徵;多處可見的球狀風化反映了花崗岩内部礦物分佈均匀以及緻密塊狀搆造特徵,如此等等,這一特定的氣候條件對岩石風化作用所表現出的理性美、感性美非常獨特。南亞熱帶濕潤氣候下由不同地貌單元所組成的自然風景,如此的條理性、規律性、獨特性,在這條地質龍脈展示的長軸畫卷中均一一表現得淋漓盡致!

  3.地下寶藏生成條件的優越性和獨特性

  著名礦床學家翟裕生院士説過一句很有哲理的話:有機界的精華是人的大腦,無機界的精華是地下礦藏。地質學者都知道,地下礦藏的生成是必須具備非常優越的地球化學條件和地球物理條件的,而且每個礦床的生成都具有鮮明的獨特性。據前人資料,在這條地質龍脈的起始端至大尖山及其兩側生成有金、銀、銅、鉛、鋅、鎢、錫、鉬、鉍、鈷、鎳、鈮、鉭、稀土稀有等十多種有用礦産,如七星屯金礦床、車洞銅鉛鋅金銀鎵鍺錫鎢多金屬礦床、靈山鈮鉭鐵錫鎢礦床、拖羅稀土礦床、猫子坪黄玉寶石礦床、龍潭河鈮鉭礦床、猫子坪錫礦床、千家村鈷鎳礦床、牛明地鈷鎳礦床、猫子坪磁鐵礦床、桂峰鉬銅鎢多金屬礦床、猿啼嶺鎢鉬礦床、桃源鎢鉍銅錫礦床、白茫潭鎢銅錫多金屬礦床、白茫潭砷鋅礦床、鳳凰大逕鉛鋅礦床、香茹坳鉛鋅銀礦床、跌死狗鉛鋅銀礦床、上坪金礦床等等非常密集的金銀銅鉛鋅鎢錫鉬鉍鈷鎳鎵鍺鈮鉭鐵稀土稀有寶石礦床共生,既代表了這條地質龍脈非常優越而獨特的多金屬礦床生成地質條件,又代表了著名礦床學家翟裕生院士提出的中國成礦系統叠加與多成因礦床特色這一重大礦床學説理論所揭示的科學事實,這在全球是獨特的。

  4.衆多地質遺迹代表地質龍脈的地質地理結構是非常優越和獨特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産評審委員會的一位頂尖級科學家曾經説過: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地質遺迹最多,説明哪個國家或哪個地區的地質地理結構最優越。廣州市地質龍脈上的地質遺迹的確很多,自北至南有天堂頂—白水寨國家級地質遺迹、大金山市級地質遺迹、帽峰山省級地質遺迹、白雲山省級地質遺迹、鹿湖市級地質遺迹、花果山市級地質遺迹、越秀山省級地質遺迹、東湖市級地質遺迹、赤崗塔市級地質遺迹、蓮花山國家級地質遺迹、大虎山市級地質遺迹、小虎山市級地質遺迹、萬頃沙省級地質遺迹、黄山魯市級地質遺迹、龍穴島市級地質遺迹。在這地質龍脈上一共有15個地質遺迹,其中國家級地質遺迹2個,省級地質遺迹4個,市級地質遺迹9個。這些地質遺迹的科學價值、美學價值及可保護價值都很高,而且這些不同級别的地質遺迹都在兩年前就經過國内權威專家評審認定的。在地質龍脈這個長條狀的自然地帶能聚集有這麽多的很高價值的地質遺迹,這説明這條地質龍脈也是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美學價值和可保護價值的。這更進一步證明這條地質龍脈是具有非常優越和獨特的地質地理結構的。

  四、 廣州市地質龍脈對其生態風景特色的控制和承載

  1.地質龍脈對生態系統的控制和承載

  在地質龍脈所經過的地區,生態系統都很完美。尤其是在北部地質龍脈起始端,生態系統非常完美,經林業部門調查有可保護的陸生動物61科158種,種子植物166科2500多種,相當於整個歐洲的動植物種類。屬國家Ⅰ、Ⅱ級保護動物就有20多種。如瀕危物種金錢豹、蟒蛇、白頸長尾雉等在地質龍脈的護佑下得以延續種群。天堂頂、大尖山這一帶爲次原始森林,熱帶雨林發育,被譽爲南亞熱帶物種的基因庫,承載着生物多樣性演化的永續不斷的生命的碩果。在帽峰山、白雲山森林公園内的生態系統也很完美。南段珠江至南海里的水生動植物所建造的生態系統也不因人爲破壞而不全。因此,這條地質龍脈從北段陸地生態系統到南段江河海洋裏的水生生態系統都能保護得非常完美。這就是説陸生的和水生的生命系統是在這條地質龍脈的控制(保護)和承載下才得以永遠延續。

  2.地質龍脈對水文氣象的控制和承載

  在北段,這條地質龍脈是流溪河流域與增江流域的分水嶺。地質龍脈接受着天水,儲蓄着天水,同時源源不斷地把自己儲藏的天水無私的分給西邊的溪流河和東邊的增江,使這兩條江河常年碧水長流。地質龍脈的地上逕流是這樣,地下潜流也是這樣。她默默地接受、儲藏天水,同時又默默地把自己的儲藏水分給東西兩條江河,使之永不乾涸。在南段,這條地質龍脈承受和承載着東西各條江河水道奔流而來的清水、濁水,匯聚各方衆流成爲一體,然後統一流入海洋,永保暢通無阻,使大地永無洪澇灾荒。這可謂地質龍脈載物利物,厚德造福於生命。

  地質龍脈對氣候的作用,主要在對風向的阻擋控制。顯而易見的是年年强臺風進入不了廣州,使廣州永遠不受臺風侵襲和干擾。往往臺風一來,不是在龍穴島向北進入東莞、惠州,就是在珠江口轉向西直插中山、江門、陽江、湛江,總是進不到廣州。這種神奇的氣候現象,不能不説是這條地質龍脈的功績和作用。每當晴轉雨或雨轉晴,登高可觀山川走勢之氣脈,但見這條地質龍脈之上,北段山嵐紫氣冉冉,南段江霧白煙蒸騰,這條地質龍脈與雲霧氣暈,纏綿不休,渾然一體,可謂騰龍、祥龍也!

  3.地質龍脈對山川自然風景的控制和承載

  縱觀這條地質龍脈,凡所經之處必是山川自然風景最佳之地。北起天堂頂、大嶺山、大尖山、石人嶺、銀龍頂(鳳凰山)均爲廣州市自然風景最佳所在,有雄偉、幽静、神奇、秀麗、新鮮之五絶奇美的特色。那雄山、麗水、高瀑、幽谷、熱泉、奇花、异木、鮮果……令人讚嘆不已,有道是:“嶺南風景三千處,五絶奇美在此間。”因此被稱爲是廣州市的後花園。

  自然風景還有帽峰山、白雲山、飛鵝嶺、越秀山、鹿湖、東湖、蓮花山、龍穴島等等,均爲風景明珠,旅遊勝地,也是各地的千年風水寶地。時興的珠江夜游,更稱中國一絶。這條地質龍脈承載着這些燦若明珠的風景名山名水的同時,也控制和保護着這些名山名水,使之永不褪色,永葆青春活力。

  4.地質龍脈對廣州市人類社會的控制和承載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在北段這條地質龍脈是嚴格控制着從化市與增城市的行政區界綫,地質龍脈中軸綫之西爲從化市,之東爲增城市。在中段,這條地質龍脈是越秀區、荔灣區、天河區、黄埔區與海珠區的行政區界綫,龍脈中軸綫以北是越秀區、荔灣區、天河區、黄埔區,以南是海珠區。東南段,這條地質龍脈是番禺區、南沙區與東莞市的行政區界綫,東爲東莞市,西爲番禺、南沙二區。如果説行政區界綫是人爲劃分的,不如説是這條地質龍脈控制着人的行爲意識來劃分的。因爲行政區不得不依山水地物地標爲界。

  從地圖上還可以看出,這條地質龍脈還控制着廣州市的交通綫路。在北段,主幹交通綫(G105)是從北東往南西方向的,與地質龍脈軸向一致。中段受地質龍脈所控制交通綫如中山路、東風路、黄埔大道均爲東西向爲主。南段的主幹交通綫(廣深高速、南沙港快速)均受地質龍脈所控制爲北西至南東向爲主。

  在城市建築中,從秦、漢、三國、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民國,二千多年來,古羊城的中軸綫在現今越秀山中山紀念碑—紀念堂—市政府—人民公園—海珠廣場,雖距離較短,但與這條地質龍脈保持一致,準確地在龍    脈中軸綫上,歷代歷朝以龍脈爲中軸向兩旁有序擴展,使廣州很有歷史文化特色。                                           

  如今,人們在羊城又確定了新的中軸綫:天河體育中心—珠江大道—海心沙—廣州小蠻腰塔,并且横刺這條地質龍脈。我們這個世紀新確立了“珠江大道”新中軸綫,那麽下個世紀的子孫是否又要新確立什麽更新的中軸綫?如此下去就會出現無窮盡的中軸綫,幾百年後這個城市就没有中心次序了。人類行爲應該順其地質龍脈還是違背地質龍脈?另一問題是現在發現了這條地質龍脈是否需要保護呢?這些問題不能不令人深思。

  五、 廣州市城市建設規劃綱要

  1.以“一切城市建設要順其地質龍脈,不可逆其地質龍脈”爲總原則。

  2.在156公里長的地質龍脈之上,嚴禁任何單位任何個人以任何理由進行工業開發、房屋建設等等任何人類工程建設。以最大力量保護這條地質龍脈,是今天和將來廣州政府和人民永遠的責任。

  3.在地質龍脈横向上,在北段(天堂頂-海珠石)以地質龍脈中軸綫向東西兩側3-7公里範圍内植樹育林,形成緑色風景林帶爲“保護地帶”;在南段(海珠石—龍穴島)以珠江兩岸之岸綫向陸地延伸50-500米不等的範圍内植樹育林,形成沿江緑色風景林帶爲“保護地帶”。

  4.當代具有歷史性的地標建築物盡可能就位於珠江北段地質龍脈兩側“保護地帶”之外的一綫地塊,作爲時代標記。非歷史性的地標建築物,如住宅區和一般工程建築物只能佔據二綫地塊或三綫、四綫地塊,絶不能擠入一綫地塊。珠江南段即番禺和南沙兩區之珠江地質龍脈兩側(東莞和深圳兩市可參照)“保護地帶”之外的一綫地塊,爲將來發展需要暫時留空。以“一綫地塊時代地標建築”爲原則。

  5.以後各個歷史時代的地標建築物均以時間先後,從前靠地質龍脈地段向後逐漸排位,有序地向地質龍脈兩側擴展,形成歷史年代有從靠近地質龍脈建築物年代老,遠離地質龍脈兩側建築物年代新的有規律的廣州歷史建築文化特色。

  6.凡市中的山峰、丘崗、石壁等一切自然地質體一律劈爲地質公園或旅遊休閒林園,要立法保護,嚴禁人類工程破壞。如天河區瘦狗嶺、圓崗頂,海珠區七星崗、赤崗塔,番禺區十八羅漢山、青螺峰、馬鞍山、浮蓮崗、大夫山,南沙區龍穴島、大小虎山、黄山魯、萬頃沙濕地,花都區赤坭,等等省級和市級地質遺迹盡快建立地質公園,大力保護這些失而不可復得的地球留給人類的自然遺産。

  7.在一定程度上要加强恢復西漢南越國文化遺迹以及唐宋元明清各時期的文化遺迹和千年商埠文化遺産。大力保護這些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人類文化遺産。

  8.在越秀區、荔灣區、白雲區南部盡力發掘恐龍遺迹。要吸取以前在吉祥路、區莊、光塔路、三元裏和白鶴洞發現了恐龍蛋並立即遭到基建施工破壞的沉痛教訓,今後一旦發現恐龍遺迹就要盡全力保護。力争在廣州城内侏羅紀和白堊紀地層分佈區建立原生態恐龍遺迹博物館,爲廣州打造全球獨一無二的“龍城文化”標新立异。

  9.在廣州市北部的從化和增城二市利用天堂頂-白水寨國家級地質遺迹申報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産。天堂頂-白水寨國家級地質遺迹經地質研究在其8個方面的自然屬性均達到全球稀有或國内外獨一無二的自然科學境界,完全符合聯合國《執行世界遺産的操作準則》的要求,完全可以申報進入《世界遺産名録》而成爲世界自然遺産。要在從化城郊街辦江村裏-增城派潭鎮玉枕村劃綫以北地區嚴禁以任何名義任何理由的工業開發,這片土地是無比神奇的地質龍脈起始地,是廣州市的後花園,要嚴禁自然環境被污染。其中的一切旅遊設施建築要與自然相和諧,與旅遊業無關的人類工程一律避免。

  10.從現在起就要組織人員,準備在三、四年内向聯合國申報廣州市成爲“世界雙遺産城市”,即廣州市世界自然遺産和文化遺産城市。因爲廣州市的自然遺産和文化遺産都具有全球非常稀有和獨一無二的特色,是完全符合世界雙遺産申報條件要求的,是完全可以申報廣州市爲“世界雙遺産城市”的。這爲廣州打造世界名城文化具有最直接的重大意義和經濟文化價值。

  六、 結論

  1.經過探討,本文對傳統風水學的“龍脈”引入科學觀點重新研究,提出“地質龍脈”新概念,並定義爲:地質龍脈是指地質地理結構非常優越而獨特的,能够控制和承載一個地區生態風景特色的綿延的山脈或奔騰的江河,並呈長條狀的巨型自然地帶。

  2.提出廣州市地質龍脈從天堂頂(從化市)開始向南→大尖山、白水寨(增城市)→銀龍頂、鳳凰山(增城市)→玉枕(增城市)、大金山(從化市)→分水、田心(從化市)→九龍(蘿崗區)→帽峰山(白雲區)→龍眼洞(天河區)→白雲山(白雲區)→越秀山(越秀區)→海珠石處入珠江(海珠區、荔灣區)→經黄埔(黄埔區)→蓮花山(番禺區)→大小虎山(南沙區)→黄山魯(南沙區)→龍穴島入伶仃洋。長156公里,最寬10公里,最窄2公里,一般寬3~7公里,平均寬5公里。北段總體走向南西SW210°,南段總體走向南東SE135°,從天堂頂向西南奔騰而來,至海珠石處轉東南順珠江婉曲而下龍穴島潜藏於南海。

  3.論证了廣州市地質龍脈的地質地理結構的優越性和獨特性。A.地質歷史古老,B.三大岩類齊全,C.地層“四代同堂”,D.有最完美的地球演化三部曲:地槽→地臺→地窪,E.張性斷裂生出温泉造福人類而無破壞性地震爲害,F.地貌單元齊全,山體外形感性美反映内質的理性美,G.還有金銀銅鉛鋅鎢錫鉬鉍鈷鎳鎵鍺鈮鉭鐵稀土稀有十多種金屬礦産密集共生,是中國成礦系統叠加與多成因礦床特色的典範,H.有15處具重大科學價值的地質遺迹分佈其中。

  4.論证了廣州市地質龍脈對生態系統、對水文氣象、對自然風景以及對人類社會的控制和承載能力。

  5.從地質龍脈角度對廣州市將來城市建設提出了十大綱要性建議和城市規劃原則。不僅是理論創新,突破城市規劃舊局面,而且前瞻性、規律性、科學性、永久性和可操作性均非常强烈。既爲廣州市長遠的城市建設規劃了宏圖,又爲廣州市近期文化打造世界名城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如果按照這十大綱要去做,廣州市將成爲世界獨一無二的“地質龍脈山水城市”和“世界雙遺産城市”。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爲一孔之見,僅供參考。加上匆匆成文,若有不當之處,敬請讀者指正。還要特别感謝韓小平、張超倫、鄭小戰等領導和同仁在成文之前的多次指導和幫助。

  劉金山(廣州市地質調查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鄭小戰(廣州市地質調查院,高級工程師。)

  參考文獻:

  1.陳國達:《廣東境内燕山運動的搆造型相》,《地質評論》第2卷第1期,北平,1937年。

  2.陳國達:《廣州三角洲問題》,《科學雜誌》第18卷第3期,中國科學社,1934年3月。

  3.翟裕生等:《成礦系統論:叠加成礦—中國區域成礦的一個特色》,北京:地質出版社,2010年。

  4.孫克勤等:《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産概論》,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5年。

  5.吴章文等:《廣州市溪流河國家森林公園總體規劃》,北京:林業出版社,1996年。

  6.劉金山等:《廣州市地質遺迹研究》,北京:地質出版社,2008年。

  7.劉金山:《武陵源自然景觀資源特徵及成因分析》,《北京旅遊學刊》(旅遊地學專輯)1988年。

  8.劉金山等:《廣州番禺蓮花山地質遺迹特徵及國家地質公園評價》,《廣東地質》2007年第1期。

  9.劉金山等:《廣州光塔路新發現恐龍蛋化石的記述》,《廣東地質》2007年第1期。 

  10.劉金山:《從國内外地質遺迹研究歷史中得到幾點思考》,《廣東地質》2008年第2期。

  11.劉金山等:《廣州從化天堂頂國家級地質遺迹特徵及旅遊開發研究》,《嶺南考古研究7》,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2008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