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節 一貫道的宇宙時空觀

    世界上許多有體系的宗教,大凡都要回答世界和人生的來龍去脈,一貫道雖係產生很晚的中國民間宗教,但與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等世界性宗教一樣,對宇宙是怎麼回事、人類從何來、歸宿在何方等問題,也有自圓其說的論述。
    一、理氣象三天論 


    一貫道引入宋明理學,把宇宙分為理、氣、象三重天。

    道書說:「宇宙間不外乎理、氣、象三者。」①所謂理天,又叫無極理天,無形無象,至虚至靈,是一貫道主神無生老母又稱明明上帝和儒、釋、道三教聖人所居住的國度,是天地萬物造化的根源,是人類靈魂的故鄉,是永恒不滅的境界。王覺一《三易探原》作如下闡述:

    「無形之理,貫乎欲界、地,萬民億兆,飛潜動植,世間有情、無情品類得之,而各得其所。此理又超乎欲界、色界、無色界而外,為無極理天、最上之理、無為真靈,人得之而終古逍遥,萬劫常存。理者,無所不理,各得其理,故謂之至理。此理即降衷之維皇,賦性之上天,無極之至真也。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之中,則不離乎氣,亦不雜乎氣;在欲界、色界、無色界之外,則委氣獨立。自子會開天,至戍亥二會,天地終窮之期, 欲界、色界、無色界,咸歸無有,而此理復生天地。故中華尊稱曰上帝;西域尊敬之曰天主;合而言之曰道;曰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萬物統體一真宰,物物各具一真宰,三教傳心,即傳此真宰之心也。」①

    張天然對理天的解釋是:「理天就是真空。没有形色,没有聲臭,只有一團虚靈……雖是没有形色,而能生育形形色色。雖是没有聲臭,而能主宰聲聲臭臭。雖是視之弗見,聽之弗聞,却是體物不遺。」②

    氣天,又叫太極氣天,由無極理天所化,是眾多神仙居住的國度。《一貫探原》說氣天「雖一氣渾圓,上貫星斗,下貫大地,中貫人物,屈伸往來,默運四時,終始萬類。」③《中庸解》也解釋了氣天的功用:「氣天上運星斗,下貫大地,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一終始,流行不息,變而有常之天也。」④用今天的話就是說,氣天是理天化育而來,上可以運行日月星辰,下可以貫通山河大地,中可色界、無色界之中,上理河漢星斗,五行得之而順布;下理十殿諸司,九幽得之而秩序;中理山河大以孕育包括人類在内的萬物生靈。

    象天,又稱皇極象天,是太極氣天所化,是人類生活和可見的國度,也就是「形形色色有實質可見的世界,在天為日月星辰,在地為山川動植礦。」①

   總之,一貫道認為,宇宙的空間就是由上述理、氣、象三重天組成。無論宇宙生成與毁滅,還是生靈降世與還原,都是理、氣、象之間的變化,三重天的關係,理天是永恒不變的,處於主宰地位,氣天主管象天運行變化,象天則是人類世界的實際顯現。氣天、象天都是變化的,而且終歸走向毁滅。一貫道認為,理、氣之間實際上就是經與緯的關係,理是静態的,常而不變;氣是動態的,變而有常;而象則禀承理、氣而生。《一貫探原》說:「理者不動天也,氣者宗動天也,理静為經,氣動為緯,經者静而不動,常而不變,故曰五常;緯者流行不息,變而有常,故曰五行。此兩者同塞宇宙,同貫萬物,同在無臭無聲之表,盡入不睹不聞之中,而有可道可名、不可道、不可名之分。可道可名者,宗動之氣,流行不息,有跡可尋也。不可道不可名者,不動之理,静而能應,神妙莫測也。」②張天然闡道時將該理論化入一貫道基本教義中,在《暫定佛規》中他闡釋,理天是充滿真理的世界,是最高級的無極境地,是最高級上帝聖靈之居所,它有巨大能量,是氣天、象天和一切眾生性靈的源泉和主宰。氣天是這三重天宇宙的中間,為一般神仙所居之靈界,除一般神仙外,人間的忠臣孝子、義士節婦等,去世後其靈光亦可升至氣天生活。象天就是人類物質世界,是人間紅塵苦海,人們在此受盡生老病死折磨。①一貫道修行的目的,就是聽從明明上帝或稱無生老母的呼唤,使自己的靈魂得以從象天中解脱,重返造物主居住的理天極樂國度。 

    二、青紅白三期論

    在一貫道教義中,還有一套根據《易經》理論、特别是根據宋朝理學大師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和邵雍的《皇極經世圖》所闡述的原理,創造的人類生活三時期的歷史時空理論。 

    《易經》中有一極、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等概念,並用這些概念來演繹和說明宇宙、自然、人事的種種變化。根據《易經》原理,宇宙由「太極」而生,「太極」分「陰」、「陽」兩儀,兩儀分四象,四象演化出「乾(天)、坤(地)、震(雷)、艮(山)、離(火)、坎(水)、兑(澤)、巽(風)」等8個宇宙基本要素(八卦),在宇宙演進過程中,共有64個發展階段(六十四卦)和384種變化(三百八十四爻),宇宙生成與發展及其間的千變萬化,就是上述各種因素的排列、交織與組合。

    周敦頤的《太極圖說》,就是運用易學原理對道士修煉用的太極圖進行新的解釋,賦予高深的哲理和宗教意義,並以此闡述宇宙的生成與發展。在他看來,宇宙原本一片混沌,也就是「無極」,以後有了界限就產生了「太極」,「太極」分出「陰陽」而產生天地萬物。是《太極圖說》將老子的「道為萬物根本」、以及由此衍生的「先天」與「後天」等概念引入當時應運而生的民間宗教,並由此產生「先天神」與「後天神」之分,產生「道」先於宇宙天地存在、各種信仰之上還有一個至高無上的主宰真神等宗教思維和認識。因此宋光宇認為,是《太極圖說》深深地影響到「無生老母」信仰的出現,「無生老母信仰就是把《太極圖說》染上一層宗教信仰而成。」①

    《太極圖說》給人們勾畫出宇宙的起源,但未能給出時間觀念,即這個宇宙歷經多久?怎麼變化?邵雍的《皇極經世圖》正好回答了這個問題。

    「皇極經世」理論源自易經八卦、六十四卦,根據「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八分十六、十六分六十四」和陰陽互生原理,邵雍勾畫出「先天八卦方位圖」,並以此為公式,說明宇宙萬物的一切變化。依照他的推算,生命起於「子」,逐漸成長於「少陽」,大盛於「太陽」,至「少陰」漸衰。「少陽」為「春」,「春」屬「木」,為「青色」,故這一時段變化稱「青陽期」。「太陽」為「夏」,「夏」屬「火」,為「紅色」,是為「紅陽期」。「少陰」為「秋」,「秋」屬「金」,為「白色」,是為「白陽期」。②這就是包括一貫道在内的中國民間宗教有關「青陽期」、「紅陽期」和「白陽期」「三期說」的由來。

    邵雍還將易經爻卦組合變化結合到對時間運算之中,並以此來演繹宇宙運行生滅的時空變化:他以世、運、會、元為計算單位,根據此前已有的十二時為一日,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的時間概念,以及以十二、三十兩個數交替遞進的規則,計算出三十年為一世,十二世為一運,三十運為一會,十二會為一元。如果將天地自始至終確定為一元的話,則一元就是十二萬九千六百年①。

    邵雍上述理論,意在窮日月星辰飛走動植之數,以盡天地萬物之理,在述皇帝王霸之事,以名大中至正之道,於是陰陽之消長、古今之治亂皆皎然可照元會運世的公式演進,在說明天地始終之歷程,企圖將自然與現象統合於同一秩序之中。②而非為一貫道提供教義理論根據,但一貫道創教者却敏鋭地發現,該理論元會運世的概念、天地生滅消長的演變規則、以及其中所反映出來的時空觀、秩序觀等,大可用來闡釋一貫道教義思想。

    ①慕禹著《一貫道概要》第19頁,「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2002年印行

    ①轉引自慕禹《一貫道概要》第19-20頁,「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2002年印行

    ②張天然《一貫道疑問解答》第66頁,台中光明國學出版社1993年版

    ③轉引自慕禹《一貫道概要》第20頁,「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2002年印行

    ④轉引自慕禹《一貫道概要》第20頁,「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2002年印行

    ①轉引自慕禹《一貫道概要》第19-20頁,「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2002年印行

    ①轉引自慕禹《一貫道概要》第19-20頁,「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2002年印行

    ①宋光宇《天道鈎沉——一貫道調查報吿》第85頁,1983年版

    ②參閲附録二:《六十四卦圖》

    ①參閲附録二:《一元消長圖》

    ②參閲台灣友人贈閲之陳信成論文《一貫道的末劫救贖觀初探——一個宗敎學的分析》第四章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