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參與“辛亥革命高州起義百年紀念會”的心得

  老有所為、為必能成

  辛亥年將至,陸景武表兄萌生構想:2011年11月13日,百年前高州革命志士用武力推翻滿清衙門的紀念日,計劃在我們的故鄉高州城“孫中山先生紀念堂”舉辦一項“辛亥革命高州起義百年紀念會”,同時兼辦他尊翁陸匡文公120歲誕辰紀念。景武兄年過八旬,健康情況一向並不最佳,是否仍具主辦大型活動的活力?在開始時我不免心存顧慮,頗為猶豫。我比他小五歲,卻早已自覺體力耐力衰於青壯時期,對於往昔我常積極主導的社團活動,如今只能提供若干建議,然後垂手一旁,樂觀其成而已。不想景武兄劍及履及,有了構想,立即著手草擬舉辦紀念會的倡議書,內中包含主旨及各項活動的計劃程序細節,向管轄高州市的地級茂名市府、市委有關領導寄發,請求協助。

  經過一番努力聯絡,希望在故鄉獲得的幫助逐步落實,最難能可貴的是廣州市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館長李穗梅女士的大力支持,不但提供珍藏的文物資料,還應允紀念會舉行之日,將代邀幾位民國史專家學者連袂蒞臨出席,以昭隆重。

  籌備工作進行至此,我對景武兄老有所為的精神已佩服得五體投地,因此在後續編印紀念專輯的階段,我認真參與投入。本想為紀念會編印出毫無瑕疵的精美專輯,提高參加人士會後暢快閱讀並加以珍藏的興趣。豈料承印的印刷廠十分可惡,文稿經我一再用心校對,仍存在不少別字,甚至有墨寶對聯上下顛倒的錯誤。最令人難堪的是紙質太差,照片模糊,與開機印刷前交給我們的最後“樣版本”完全不符。如果不是開會在即,時日緊迫,這不對樣版的五百本專輯我們可以理直氣壯的拒收,堅持重印。所幸景武兄現已覓妥可靠的出版社和印刷公司,日內可增添幾篇專家著作,並加入紀念會盛況的照片,將原來專輯篇幅擴大一倍,重新印成紀念專集,除贈與個人存閱外,更送入相關圖書館,使這極具意義的紀念活動藉文字圖片的廣泛流傳而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辛亥年(2011)11月13日,籌備多時的紀念會如期在高州舉行,進行過程熱烈感人,景武兄身穿他為盛會特製的“中山裝”,柱著手杖,邁著略显蹣跚的腳步,台上台下的走動,為肯定前賢慷慨陳詞,為孝敬父親繼志述事,為兩岸和平大聲疾呼,他主辦紀念活動的目的完全達成了。我由衷的讚美:景武兄老有所為,而且自助人助,為必能成!

  夙昔典範、不容成灰

  翻閱歷史書冊,一般人只注意到革命黨人在辛亥年(1911)10月10日武昌起義,推翻腐敗的滿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的中華民國。中國幅員何其廣大,僅憑武昌的槍聲就能迅快推翻有267年歷史的滿清?從辛亥年10月10日到翌年的1月1日,各省各地曾發生過什麼重大事件?大家多不求甚解。即使有對廣東地方史感興趣的人,也僅僅瞭解革命元老胡漢民曾在辛亥年命林雲陔返其原籍高州領導武裝革命,林雲陔是何許人?高州又在何處?淡淡的史筆,很難引起讀者進一步探究。

  參加過景武兄倡辦的紀念會,我們才知道當年的高州府轄下一府五縣,涵蓋大部分粵西地區。早在1904年,林雲陔等在學的高州青年已嚮往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國民革命,後來藉上廣州省城求學的機會,先後加入同盟會,成為不惜犧牲性命的革命中堅。1910年,景武兄的尊翁陸匡文公更在高州信宜成立同盟會分會,自任會長,準備隨時武裝起義。辛亥年(1911)11月13日的高州起義是有實力、有組織、有計劃的武裝行動,等於在革命策源地廣東省鳴響震撼的第一炮。影響之下,廣東各府縣的革命志士紛紛起義,用武力驅走滿清官員,平穩而牢固的掌握了政權,順利組成各地的革命軍政分府。大體而言,廣東全省的光復靠革命党人運用武力者居多(粵西一帶高州的最初示範功不可沒)。其他靠滿清的文官武將反正而宣告光復的省份日後往往淪為軍閥的割據地盤,因此在民國初年,廣東是討伐軍閥的根據地,接受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廣東革命志士始終是他最忠貞的信徒,尤其是以林雲陔為首的一批高州革命志士,深受孫總理的器重栽培,在維護國家民主共和體制與建設廣東各方面都有過極大的貢獻。

  辛亥革命高州起義事蹟以及林雲陔等志士之所以未能受後世歷史研究者注意,其原因有二:第一,他們都是不求盛名的謙謙君子,性格低調,能做大事而不居其功。第二,他們信奉孫中山先生的革命建國理念,終身不渝,對於後來蔣介石的獨裁專權則相當反感,所以民國的主流歷史會有意無意的將他們排除在外。經過這次紀念會的深入研討,我們明白了高州革命起義的重要意義,也明白了高州革命志士們的胸襟抱負與豐功偉績,實在是我們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後輩應該景仰效法的典範,必須使他們在青史留名,豈容功績盡成灰?!

  無私革命、目標崇高

  綜觀辛亥革命高州起義的志士,多半出身高門大戶,是家底殷厚的年青子弟,他們不耽於逸樂,渴望求知而辛勤負笈府城高州及省城廣州,因此才有機會閱讀宣揚革命思想的刊物,接近領導革命的先進,最後矢志追隨,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為達革命目標——推翻腐敗滿清,建立富強民國,他們甘心情願自我犧牲,這無私的革命動機顯得無比崇高。

  高州雖僻處粵西,書香風氣一向甚盛,在民智漸開的年代,家長樂於斥資栽培子弟外出求學,也能理解子弟接觸外面廣闊世界之後所穫的新知,所以子弟以拯救民族的熱忱參加革命,多半家長不會視為離經叛道,反而暗中支持。因此之故,景武兄的祖母陸黎太夫人才有質典田產、為陸匡文公籌得巨額銀元,作為革命成功後高州革命軍政分府開府經費的壯舉。

  中華民國建立後,林雲陔、陸匡文、陸幼剛、陸嗣曾等高州志士先後受到孫中山先生、胡漢民、古應芬等革命領袖元老重用,任命為位階頗高的政府官員。尤其是林雲陔公,留學美國七年後返國,連續三任廣州市長,再任廣東省主席五年,使廣州市及廣東省大步邁向現代化。這些革命志士們始終牢記無私革命的初衷,清廉勤政,為民造福,不圖謀任何私利,辭世時兩袖清風的高潔形象,堪為後世從政者的楷模。

  感謝景武兄的號召,我作為“辛亥革命高州起義百年紀念會”的一名參與者,在籌備期間收集整理資料,得與百年前的先賢志士密切神交,在開會時又能親聆有關高州起義的各種高論,自覺愛國情操更晉一層,就我這年紀的人而言,可謂老有所學、老有所知了。

  梁中英  ,臺灣資深教授、作家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