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陸幼剛傳略(1892-1983)

  陸幼剛,號勵菴,字渠恩,廣東省信宜縣水口鎮水口村人。出生於1892年(民國前19年),較胞兄陸匡文小一歲,屬信宜望族、書香世家、席厚履豐。少年喪父,由其母陸黎太夫人養育成人。

  自幼及長,隨乃兄入私塾讀書並得兄長誘掖,到省城中學就讀,秘密加入中國革命同盟會,與林雲陔、陸匡民(後稱匡文)等高雷同志從事反清革命活動。辛亥年3月29日黃花崗之役失敗,受到先烈犧牲精神的影響,加入革命陣營的高雷志士更多,紛紛返回高州積極策動起義。

  林雲陔奉胡漢民命,派陸匡文、林樹巍等同志先回高州及信宜部署策劃,待機進行。另一方面,林雲陔派陸幼剛、譚惠泉等同志到香港購買武器軍械,經江門運入高州,由陸匡文先租得“鴻漸館”收藏,等待成熟的時機起義。

  1911年(辛亥)10月10日,武昌首義成功,11月13日(農曆九月廿三日),在林雲陔、陸匡文、林樹巍率領指揮之下,武裝隊伍分為三路冒死攻入高州道台衙門,宣佈起義(反正)成功。隨即成立高州革命軍政分府,林雲陔被推為分都督,陸匡文為副分都督負責財務籌措糧餉,陸幼剛亦協助籌款,開府重責達成,兄弟之功最大。

  民國建立後,陸幼剛被栽培去日本遊學,返國再入北京大學攻讀文史。畢業回廣州,正值袁世凱公然恢復帝制竊國,陸幼剛再赴日本謁見孫中山先生,追隨服務左右。不久隨孫先生返國,展開討袁大計。陸匡文為大元帥府籌謀經費,陸幼剛被派擔任府內度支處出納主任,兄弟兩人合力奔走籌措才解決財源困難。

  1922年6月,陳烱明叛變,陸幼剛協助總統府秘書林直勉、參軍林樹巍及陸志雲族兄掌握陳烱明軍事行動情報,報告孫先生,勸說並護送他及時離去,得以安全脫險。其後討伐陳逆所需的軍餉,仍靠陸幼剛向廣東省銀行行長黃隆生,設法提取所能取到的款項,再由陸匡文以他的人際關係借得部分現金,兄弟聯手方勉強解決軍需應急。叛亂平息,陸幼剛即任大元帥秘書。法制委員會成立,被派為法制委員(陸幼剛當時名為陸渠恩,現存大元帥府遺墨檔案中仍有其任命印本,為筆者親眼所見。),戴季陶、鄒魯等先進同志亦同時任法制委員之職,足見陸氏兄弟二人均受到大元帥的提拔。

  孫先生逝世後,陸幼剛先後任鶴山縣長及江門市長。及至西南陳濟棠南天王歲月,林雲陔三任廣州市長,陸幼剛亦三度被任命為廣州市政府秘書長,且先兼土地局長,再調兼財政局長,最後兼任教育局長最久。1931年6月,林雲陔升任廣東省主席,陸幼剛追隨他轉任省政府秘書長。劉紀文出任廣州市長,陸幼剛仍兼任廣州市教育局長多年。因此現今九十歲左右的廣州人,當年如果讀過廣州市的市立中學,必定認識陸幼剛的名字,因為他們所得的畢業證書之上,定有教育局長陸幼剛的簽章,至於市長是誰?他們倒不一定知道了。

  林雲陔第二次繼任廣州市長時,曾由市政府財政局及市立銀行聯名發售公債券,券上除市立銀行行長簽印外,也有財政局長陸幼剛的簽印。總之,在陳濟棠與林雲陔合作的黃金八年當中。廣州人對陸幼剛的名字是很熟悉的。陸幼剛是林雲陔市長、省主席最信任的紅員,也兼任國民黨廣州市黨部的執行常務委員。

  1931年,廣州國民政府成立,與南京國民政府抗衡之時,廣東省主席原為蔣派的陳銘樞擔任。廣州的陳濟棠掌握了西南的軍政黨,獨攬大權,勢不容蔣派的陳銘樞再續任省主席職。陳被驅逐後,元老派以胡漢民、古慶芬為首,堅持主張林雲陔接任省主席要職,為陳濟棠所接受。但林提出一條件,就是廣州市長一職要由陸幼剛接任,他方肯接任省主席,原因是陸幼剛長期任廣州市政府秘書長並兼任各局局長,最瞭解、也最具能力執行林雲陔在市政建設方面的計劃,完成其未了的責任。

  當時孫科極力建議由較年長的程天固接任廣州市長,經陳濟棠與林雲陔一再協商,為了西南局勢的穩定,只好接納孫科的意見。為此,孫科特別約陸幼剛談話,安慰他說:“幼剛,你尚年輕,還未到四十歲,有的是時間和機會做廣州市長,請你讓給天固接任市長。你可以跟雲翁(同輩的人對林雲陔的尊稱)到省政府任秘書長,市政府的教育局長繼續由你兼任。”結果,林雲陔於1931年6月接任廣東省主席,即派陸幼剛為省府秘書長,但仍兼廣州市教育局長的原因在此。陸幼剛這一段與廣州市長職位擦身而過的前因後果是先叔父親口對筆者敘述的,而且他在1956年由美國返台灣出席國民大會時住在舍下,還對先父和我們這些侄輩有過一些歎息:“政治是現實的,政界是殘酷的,失去了一次機會,可能一輩子再也沒有機會了。”

  陸幼剛為林雲陔在廣東任用的同志當中最親信的人,也是追隨在林身邊最久的人,陸幼剛曾兩次代理過林主席的職務。因為他們兩人個性較為相同,而且陸幼剛文筆極好,批閱公文仔細,謹言慎行,奉公守法、廉能兼備,所以一直受林雲陔重用。

  至於先父陸匡文,與林雲陔一同革命、一同受孫中山先生獎掖栽培、同為胡漢民、古應芬元老之提拔被稱為胡古元老派,為何不像其弟那樣受到林雲陔重用呢?經筆者客觀分析,林雲陔已任命一位妻弟陸幼剛為幕僚長,為了避忌,就不能任用另一妻弟陸匡文同時在市府或其後的省府擔任要職。否則便有濫用私人之嫌了。

  陳濟棠於1936年7月下野,結束了南天王時代,林雲陔奉中央命出任審計部長,陸幼剛便辭去省市職務,仍任國民黨廣州市黨部常委、中央監察委員。

  在此期間,陸幼剛曾兼任廣東師範學院、中山大學及勷勤大學教授,並主編《廣東文獻》、《廣州文教》雜誌,創辦《廣州市民報》、《廣州日報》等報刊。幾年間他完成著作有《國父史略》、《中國大學制度考》、《小學制度改革》、《廣州革命史跡》、《廣州文教史》等,堪稱教育與歷史的專家。

  抗日期間,蔣委員長劃分全國為十幾個戰區,陸幼剛被任命為第四戰區軍風紀巡察團陸軍中將團員。第四戰區管轄廣東廣西兩省,張發奎上將為司令長官。他見到張長官時詢問,他巡察途中得知有鴉片煙買賣,為何不予以禁止?張長官回答說:“這是依照軍政部的命令,我管不著。”但是後來他還是派人去徹查,發現確有鴉片在過境,他立即下令全部沒收燒毀。由此可見陸幼剛之敢言以及張發奎之敢為。

  陸幼剛出巡戰區,順道返信宜水口村故鄉一行。筆者見到一位威風凜凜的將軍,身穿全套綠色軍裝(肩上有光輝燦燦的兩顆金星,陸軍中將階),頭戴軍帽,腰間插著蔣中正所贈的短劍,腳著黑亮的皮靴,行走間槖槖有聲,簡直是神氣十足!我當時才十歲出頭,幾乎認不出他是我本來很親近熟悉的幼剛十叔了。

  抗戰勝利後,廣州行營張發奎上將主任核定,在廣東省政府羅卓英主席所推薦的三人當中,由陸幼剛出任廣州市第一屆臨時市議會議長。及後經過選舉,陸幼剛於1945年12月就任議長至1949年為止。1948年被教育團體選為行憲國民大會代表,赴南京選舉總統。

  1949年秋,陸幼剛舉家移遷香港,創辦香港培知中學。三年後移居美國加州洛杉磯,在華僑辦的中文學校當校長,經常應邀到各大學演講,由其六女陸平熙作英語口譯,讓美國學子多瞭解中國的孔孟學說及固有文化。此外,他不斷在華人辦的報章雜誌發表文章,雖耄耋之年仍為宣揚中華文化而勤於筆耕。

  陸幼剛為知名書畫家,長於隷書,畫則師事黃君璧大師,頗得描繪“雲海”“蒼松奇石”真傳。1956年趁赴台參加國民大會機會,筆者曾為叔父奔走,假台北市中山堂舉辦“旅美國大代表陸幼剛書畫展”,參觀者眾,相當轟動。

  先父與先叔父手足情深,晚年分居美國與台灣兩地,雲天阻隔,不能常相聚首,思念極殷。1952年、1956年、1960年,國民大會召開於台灣,是他們兄弟重逢的幾次機會,兩人見面,情不自禁的擁抱流淚,筆者陪侍在旁,無限感動。現錄下三副他們兄弟互贈的對聯:

  陸匡文贈十弟幼剛七言聯

  幼長行藏道不分,

  白頭兄弟悵離群。

  另一聯為(見照片)

  幼而好學長成事,

  剛以修身柔待人。

  陸幼剛贈九兄陶菴(家父號)隷書八言聯(見照片)

  雅媲西園翬飛東屋,

  帆歸南浦星聚北投。

  四行邊款為:

  陶菴兄長新居落成,剛適自美歸,

  隨同參加國大會議,承闢室居之。

  聯床夜話,暢敘離悰,擘古論今,

  敲詩摩畫,彷似故鄉西園伴讀時。

  西園頗饒林泉之勝,不啻花萼樓

  頭也。爰綴聯奉賀,以誌欣感。

  民國第一庚子春月弟幼剛敬撰並書。

  幼剛叔父所贊雅似西園的台北北投新居,是筆者獨力購地設計建成,我在年輕時為父親及叔父提供暢敘離情的理想雅居,頗覺快意。

  陸幼剛德配夫人梁珮珩女士,相夫教子,共養育六女三子,均有成就;而照料夫君更無微不至、極其周到,伉儷相偕歡度鑽婚之慶。陸幼剛雖無乃兄的豪氣,但亦曠達有雅量。他滴酒不沾,善攝生,1983年在美國家中無疾而終,得享九十一歲人瑞高夀。

  陸景武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