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牛欄洞早期水稻栽培證據的意義

  【中文摘要】英德牛欄洞遺址坐落在史前遺址群中,當地的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和生態環境適宜古人類的生存,也具備了稻作農業發源的各方面有利條件。遺址的發掘和測試爲稻作起源研究提供了難得的數據和資料。今後還會有更重大的發現的研究成果。
  
  【關鍵詞】牛欄洞遺址 古人類 生態環境 稻作起源 研究
  
  Abstract:The site of Niulandong locates among groups of pre-historic sites in Yingde. The karst landform and biological environment there were not only suitable for the living of remote ancestors, but also bore positive conditions to the origin of rice planting. Discoveries from this site provide valuable data and materials for the study on the origin of rice planting. More important achievements will possibly be made in the future. 
  
  Key words:site of Niulandong remote ancestors biological environment origin of rice planting study
  
  最近,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報導,考古工作者在伊朗西部札格洛斯山脈山麓的Chogha Golan地區發掘齣目前最早的人工種植、栽培的小麥、大麥、扁豆等遺存,測年結果在距今12000-9800年間。由此引發了學術界和媒體對農業起源問題的新一輪關注和討論。
  
  農業起源是長期以來學術界十分關注和熱衷研究的課題。這一課題又可分解爲幾個方面,包括小麥、粟、黍等旱地作物的馴化、種植,水稻的馴化、栽培,家畜的馴養,以及具有可食性根莖、瓜果植物的馴化、栽種。學術界探討這些與現代人類生存密切相關(民以食爲天)的動植物於何時、何地、在何條件下被先民認識、選擇、馴服、養殖、栽種,經過怎樣的過程成爲人們高度依賴、不可或缺的盆中餐,對此提出了很多的理論和假説。
  
  中國被認爲是粟、黍作物(北方)和水稻(南方)的起源地。多年來,考古科研工作者不斷東挖西探,北找南尋,致力得到更精確、更充分的證據,將農業起源的細節搞清楚,將作物、家畜的栽種、馴化過程重建起來,並對農業起源的動因、機制做出科學的理論闡述。每每有新的發現和研究結果,學術界都會屏息審視,或争論,或歡呼,都是緣於這個問題實在太重大,太敏感,大家都想得到堅實的證據,都想破解這些科學的難題,都想得到確鑿的答案。幾年前,在湖南省道縣玉蟾岩遺址,1萬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被發現;近年,河北武安磁山遺址出土的已被馴化的黍粒的年代被推前到距今 1萬年左右,江西萬年仙人洞出土的陶器被測定爲距今2萬年,並認爲可能導致1萬年後的水稻栽培。這些發現都引起過轟動,都引發過熱烈的討論。
  
  其實,廣東英德牛欄洞遺址的相關材料同樣重要,不應該被忽視。這裏發現超過1萬年的人工栽培水稻硅質體的消息,是我在閲讀1999年12月在英德召開的中國中石器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石器文化及有關問題討論會論文集》)時得到的,而且知曉所發現的是處於演化階段非粳非籼性質的水稻。這是由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顧海濱研究員和北京中國農業大學的張文緒教授共同發現的。
  
  這一發現的公佈,引起了國内外專家學者的關注和討論。由於當時還未來得及做深入的分析研究,同時遺址T1方還未發掘到底,有些學者提出了一些質疑。在此情况下,自2000年以來,以領隊張鎮洪教授爲首的中山大學嶺南考古研究中心(2007年改爲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嶺南考古研究專業委員會),組成有多學科參與的牛欄洞稻作起源綜合研究組,對遺址出土的文化遺存進行系統的整理分析,包括出土的石器、陶器、骨器、蚌器的類型、技術和功能,動物群的組成和個體特徵,出土的人骨、人牙的解剖學和演化特點等。這些研究使牛欄洞遺址的信息逐漸豐滿、翔實起來。研究組於2011年3月對遺址進行了補充發掘,將第一次未挖到底的T1方由2.66米挖深至4米,到達基岩面,並系統地采集了孢粉、硅質體、年代、粒度等分析樣品,送交以鄭卓教授爲首的中山大學地學院地球科學係環境考古研究室進行了一次系統測試,所得的結果和顧海濱研究員、張文緒教授當初的結果吻合,數據的可信度得以驗证和强化。據悉他們檢出的水稻硅質體在不同層位中有所變异,從早到晚顯示出從原始到進步的演化過程。這種結果爲稻作起源研究提供了難得的數據和資料。
  
  課題組對遺址周邊地區進行了調查,踏勘路綫總長超過15公里,目的是調查遺址所處的地理環境、自然生態及古人類打制、磨制石製品的材料來源等。粤北是廣東省乃至華南地區史前文化遺址衆多的地區:牛欄洞遺址北面80公里處坐落着馬壩人遺址(距今12.9萬年)和石峽遺址(公元前2700—前2300年),其中石峽遺址出土過大量碳化谷,地處産水稻的地方。北面約10公里處有英德境内沙口鎮史老墩遺址(距今6000—5000年)、狗了冲舊石器遺存采集點(可能是舊石器晚期),東南面約30公里有英德青塘鎮的朱屋岩遺址、仙佛岩遺址、吊珠岩遺址、獅頭岩遺址等,南面約20公里有英德寶晶宫舊石器采集點。由此可見,牛欄洞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坐落在史前遺址群中,説明自古以來先民在這裏生生不息,延綿不絶。
  
  史前人類在這裏生存繁衍,得益於當地石灰岩喀斯特地貌和生態環境。這裏大大小小的溶洞數不勝數,是古人類理想的栖息地;這裏植被茂盛、河網縱横,爲從事狩獵、生産的古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物質資源;這裏氣候温暖,水源充足,爲農業生産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遺址東側爲北江古河道,河漫灘上的礫石層厚1-6米,礫石大小混雜,多數礫徑在10厘米左右,形狀呈扁平狀或長條狀,磨圓度較好,是製造石器工具的良好原料;牛欄洞前地勢平緩,是當今農業種植區,遠古時期也該適宜作物栽種。
  
  課題組通過動物考古學研究,發現在動物種類上,偶蹄類占多數(60%),大小鹿類占偶蹄類動物的75%,而在年齡分布上,青壯年個體占65%之多。課題組認爲:牛欄洞遺址附近没有懸崖峭壁的地形,不像山西峙峪那樣,古人可以把整群食草動物趕下懸崖進行狩獵,由此推測,大量的青壯年動物只能從飼養中獲得。如果這一推測成立,家畜飼養在牛欄洞已經開始!當然,這樣的結論還需更深入的組分、形態和DNA分析加以驗证。
  
  課題組的另一項研究結論是:這裏的陶器工藝表現爲原始到進步,由不成型一直發展到有粗繩紋的粗褐陶,同時還有石刀、骨刀、蚌刀,應該與收割作物和采集野生植物的種子、果實有關。
  
  嶺南地區氣候條件温暖、潮濕,光照充足,適合稻穀的生長。衆所周知,農業的起源除了有適合的温濕和光照條件外,還需要具有野生的種苗。野生稻在粤北地區普遍存在,在整個嶺南地區也多有分佈。因而,牛欄洞遺址所在的地區具備了稻作農業發源的各方面有利條件。
  
  課題組的勘探表明,以獅石山爲中心半徑2公里的範圍是古人類主要的活動場所。獅石山溶洞發育,牛欄洞只是靠近山脚的一層,半山處還有幾處洞穴,崩塌了的洞内堆積雖然還未仔細調查和試挖,但地層中已有古生物化石暴露出來,如果有計劃地進行系統發掘應該會有其他重要發現。《英德牛欄洞遺址——稻作起源與環境綜合研究》一書的出版僅僅是一項重要成果的初步宣示。我相信在各位同仁的不斷努力下,會有更多的證據和更大的成果展示在世人面前,對農業起源的研究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高星,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