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操作鏈和動態類型學:石器圖像分析

  【中文摘要】1968年出現的“操作鏈”概念是研究石器製作工序的方法,其初衷是研究勒瓦婁哇石片的各個製作階段。及至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操作鏈”研究方法開始在英語世界流行;北美洲考古學家認爲操作鏈等同“剥片程序”。 
  
  石製品在使用過程中因損耗而必需修理,在使用→修理過程中,石製品出現“變形”現象。因此同一石工具在使用不同使用和抛棄的各個階段,有着與階段相應的形態。所以分析石製品,尤其是石工具時,須有“使用→修理→變形”的認識。
  
   石器的分類有“静態類型學”和“動態類型學”兩個取向,後者是指應從石器製作工藝劃分石器類型;而不應該用石器形態來爲石器分類。1995年從動態類型學發展出來的新研究方法稱爲“技術閲讀法”,是指觀察石製品的片疤形態而繪成“技術分折圖”,在圖上利用箭頭(打破符號、打擊方向)和數字,表示剥片方向、次序和剥片數量。“技術分析圖”不能等同一般打制石器測繪圖。因爲前者是研究和復原石器製作工序的圖像;後者是記録和表示石器表面形態和製作技術訊息的圖像。本文以澳門發現的一件礫石石核爲例,説明技術閲讀法的運用和技術分析圖的製作。
  
  【關鍵詞】操作鏈 動態類型學 技術閲讀法 技術分析圖
  
  Abstract:In 1968, French anthropologist M.Brezillion used “operational sequence (cha?ne opératoire)” concept to analyze Levallois flakes. Later, English speaking archaeologists used a similar approach to study lithic technique during the 1980s and the 1990s, but they named their approach as “the reduction sequence”.  Based on operational sequence concept, dynamic typology was therefore well developed. Chinese Paleolithic archaeologists used dynamic typology approach to carry out researches of cores found at Yangyuan Site in North China and Guanyindong Site in West Southern China in 1984 and 2009 respectively. 
  
  Lithic graphic analysis in a form of drawing is a helpful research technique for reduction sequence study. In this paper, a core was selected to demonstrate the graphic analysis.   “Technique analysis drawing” and “technique model drawing” are prepared for this analysis, these drawings are regarding as simple and clear forms of “the technological reading” which could help archaeologists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what techniques was used to make a lithic tool.   
  
  Key words: operational sequence dynamic typology technological reading technique model drawing
  
  一、操作鏈
  
     1966年法國人類學家Andre Leroi-Gourhan 提出 “操作鏈”(operational sequence, chane opératoire)概念,是指一件工具從原料采辦、使用,直至拋棄的各個階段〔1〕。1968年法國人類學家 M. Brezillion 使用“操作鏈”一詞來描述石器製作的程序,其初衷是研究勒瓦婁哇石片的各個製作階段。準確來説,“操作鏈”是研究石器製作工序的方法。
  
    及至1980年代至1990年代初“操作鏈”研究方法開始在英語世界流行。石器製作離不開剝片,北美洲考古學家認爲法語“操作鏈”等同英語“剝片程序”(reduction sequence),考古學家素德(M.Shott)因此説:“美國、法國和其他國家的考古學家在剝片概念上是殊途同歸的。”。在實際應用裏,是可以將操作鏈等同剝片程序的。不過“操作鏈”除石器製作外,還包括石材采辦、石器使用、維修和和棄置四個階後。其實英語“剝片程序”只屬於石器製作和維修兩個工序。
  
  圖一 刮削器在使用過程中的形態變化

    石製品在使用過程中損耗,必須修理石製品,使它再次使用。在使用→修理過程中,石製品出現“變形”現象,即同一工具在不同階段,各有形相迥異的形態(圖一)。如果一不小心,可能誤認一件工具在不同階段的形態爲不同類型的工具。所以分析石製品,尤其是工具時,須有“使用→修理→變形”的認識。
  
    石製品在使用時破裂或損耗,即被拋棄。拋棄後因踩踏、碰撞、風化等因素而改變形態。拋棄與埋藏過程中的改變對微痕分析有較大影響,但對形態和功能影響較小。
  
  二、打制石器的類型學分折
  
  “操作鏈”概念的出現,衝擊了石器分類。“操作”是一系列工序,石器是這一系列工序的終極産品。石器類型是奠基於石器形態和功能的觀察和總結;石器類型的建立是以石器最後形態和功能作基準的,屬於 “靜態類型學”。相對於靜態,就是動態。“動態類型學”(dynamic typology)是考古學家舍爾德(R.Schild) 1969年提出的,他認爲應以石器製作工藝劃分石器類型;而不應該用形態來分類。
  
    1980年代初我國已使用動態類型學研究石器工藝。蓋培利用它研究河北省陽原縣虎頭樑村石葉石核(細石核),並於1984年出版有關的論文。他指出凡符合特定四道工序的石葉石核工藝,可稱爲 “陽原工藝石核”。這四道特定工序是:(1) 石核預製品的製造;(2) 預製品邊緣的修理;(3) 臺面的制成和改善;(4) 石葉的打制。蓋培總結地指出,石核形態的變化在於打片過程中,不斷修理臺面,和轉動石核。不同形態的石葉石核,只不過是某一工序的産品。由是觀之,靜態類型學的石器分類會産生誤判。
  
    靜態類型學並非一無是處,它仍然是目前舊石器考古研究方法之一。1961年法國舊石器考古學家博爾德(F. Boredes) 出版《舊石器類型學》一書,瞬間成爲西方舊石器類型學的參考標準。自此以後,博爾德分類被同行詬病,認爲他的分類太主觀了。1994年美國賓夕凡利亞大學出版《舊石器類型學手冊:卷一:歐洲舊石器中晚期(Handbook of Paleolithic Typology, vol.1 : Lower and Middle Palaeolithic of Europe)》,該書是以博爾德分類學爲基礎,可見靜態類型學依然是當今舊石器研究方法之一。
  
  圖二 博爾德的兩面器測量準則
  
  (a長、 b.3/4處寬、c.中點寬、 d.最大寬、e.厚)
    博爾德以形態測量數據和石器特徵作爲分類準則。他對兩面器(biface)的分類是利用以下五個測量數據作爲準則(圖二):
  
   最大寬;
  
   邊緣圓度(長軸中點寬/最大寬);
  
   尖形指數(長軸3/4處寬/最大寬);
  
   長寬指數(長/最大寬);
  
   扁平度(最大寬/最大厚)。                     
  
  圖三 石片石器的技術軸和形態軸(依Borders, 1961)
  
    測量和描述石器最大問題是石器的擺法如何?〔2〕。石片石器有兩條軸:(1)技術軸(石片軸);(2)形態軸(圖三)。前者是從石片打擊點向前延伸之軸,也就是石片的打片軸的長度。後者是石片最遠距離的兩端之軸。石片石器的擺法是以形態軸作爲依據的:(1)首先將石器放平,(2) 形態軸向觀察者垂直,(3)打擊點朝下,(4)遠端朝上,(5)背面向天,(6)腹面向地。
  
    當擺法確定以後,測量、描述和分類就有所依據。博爾德確立以工作緣位置與技術軸關係作爲石器類型劃分準則;以下是他建議的石片石器類型分類準則:
  
   邊刮削器:工作緣大致與技術軸平行;
  
   橫刮削器:工作緣與技術軸交角 大於45度;
  
   端刮削器:工作緣位於石片/石葉之末端。
  
   尖狀器:石片 / 石葉沿其兩側緣修整,而形成一尖於端者。
  
   錐:兩側工作緣相交於一端成一尖突。尖突位於該器物之中軸線上。
  
   雕刻器:以石片制成,有類似鑿子的垂直或接近垂直刃部的石製品。
  
   手斧 (兩面器):兩面加工,兩側工作緣經修整而相交於中軸線的一端。
  
    在博爾德以外,1998年安德斯基(Andrefsky)提出的分類法值得參考。安德斯基進行石器分類有三個步驟:
  
   首先,使用肉眼和10倍或20倍放大鏡觀察石製品。根據是否有二次加工和使用痕,將石製品分爲工具和廢片兩大類(最好再利用顯微鏡觀察)。
  
   然後,根據是否爲雙面加工,把工具分爲兩面(biface)和非兩面兩類;根據是否具有石片特徵,把廢片分爲石片和非石片兩類。
  
   其次,根據不同標準進行細分,如非裝柄的雙面工具、用於裝柄的雙面工具、單邊修整的石片工具、雙邊修理的石片工具、單向和多向的石核工具、碎屑等。
  
  三、技術閲讀與石器測繪
  
    1995年法國考古學家M.L.Inizan、M.reduren-Ballinger和H.Roche提出“技術閲讀”(technological reading)研究方法。技術閲讀是指觀察石製品的片疤形態,然後將片疤繪成“技術分折圖”,在圖上利用箭頭(打破符號、打擊方向)和數字,表示剝片方向、次序和剝片數量。這是簡單而有效的分析工具。在國內近年使用“技術閲讀”方法有貴州省觀音洞石核的研究。此法有利於研究片疤之間的打破關係,復原剝片先後順序,並進而判推斷工匠是右手作業者還是左手作業者。
  
  圖四 技術分析圖

  現以一石核〔3〕爲例説明“技術分折圖”(圖四)如何有利於研究片疤打破關係和研究石製品製作工序。仔細觀察破裂面的放射線、放射波紋,以及石製品邊緣形態特徵,然後判斷片疤(破裂面)先後次序。
  
  觀察和記録石製品有以下的程序:
  
  1. 石片石器和礫石石器的擺法:石片石器,先確定石片軸,再依石片軸擺該好該石器。礫石石器,先依其中軸線平放,然後在中軸線上以45度劃分該器爲四等分(象限)。各象限依其位置稱爲上、下、左、右部。
  
  2. 屬性〔4〕觀察和記録:
  
  2-1 石片背面屬性:背面特徵是石核打片特有形態。包括石皮(自然面)殘存面積比率、片疤數量、剝片方向、打破關係。
  
  2-2 石片破裂面屬性:從側面和平面看打擊泡,按其高低和大小分爲大、中、小三類。
  
  2-3 石片和石核臺面的屬性:分折臺面形態有利瞭解剝片工藝和剝片角度。臺面分爲天然臺面和人工臺面。人工臺面分爲素臺面、有疤臺面、有脊臺面、線狀臺面、點狀臺面和零臺面等。臺面可以用其面積分類。臺面面積大多使用硬錘剝片、臺面面積小多使用軟錘剝片。使用壓剝法生産石葉的臺面面積是最小的。臺面角(臺面與石片背面之夾角)需要量度,它反映剝片的角度。
  
  2-4 石製品的邊緣屬性:邊緣因第二次加工而留下大量小石片疤,片疤密度和大小與二次加工有關。片疤形態可分爲普通狀、疊層狀、階狀和平行狀等。石片疤密度愈高表示工藝愈精緻。密度計算辦法爲疤數除以邊緣孤長。
  
  2-5 石製品縱橫兩剖面形態:用於記述有意義的特徵。有些石器是選用特定形態的石片和毛坯。縱橫剖面形態可分爲三角形、長方形和梯形。
  
  2-6 刃角:與石製品特定用途有關,也與使用特定剝片技術有關。少於60度爲薄刃;大於60度爲厚刃。
  
  2-7 石製品長、寬、厚的測量:長爲技術軸的長度;寬爲垂直於技術軸的最大寬度;厚爲石製品的最大厚度。長寬指數:“長/寬×100”厚寬指數:“厚/寬×100”。
  
  2-8 石製品尖形指數的計算:用於測量尖狀器和錐的尖突,計算辦法爲 “3/4寬除以最大寬”。
  
  圖五 香港黃地峒遺址石器測繪圖和照片的比較
  
  “技術閲讀”奠基於精準的石器測繪。石製品測繪應該是研究人員必需具備的技術。我們往往將石器交給繪圖員繪畫,這樣就失去精細和反復觀察石器的機會。研究石器除掌握攝影技術外,更重要是懂得測繪石器技術。掌握石器測繪方法,同時也掌握和使用“技術閲讀”研究方法。石器測繪的重要性在那裏?
  
    大學的考古學係近年設有考古繪圖課,可見繪圖不再是技術,而是一門學問了。如果石器測繪只是技術,爲何攝影無法取代石器測繪(圖五)?因爲測繪就是考古學家對石器製作工藝的瞭解和詮釋;考古學家利用箭號表示技術軸;利用符號表示剝片先後次序(石片疤之間的打破關係),利用波紋表示剝片力量的傳播方向,這都是考古學家的“繪圖語言”。
  
    石器繪圖分有兩大類:第一類是美術繪圖,以明暗表示起伏,繪圖要求是“像真”;美學表達是唯一的標準。繪圖者只需要有美術繪圖或工業繪圖訓練,不需要有石器製作方法的知識。第二類是詮釋繪圖,以線條和符號表示石器打制方法和形態。這與“技術分析圖”研究方向一致。詮釋和準確是唯一的標準。繪圖者除具有基礎美術繪圖訓練外,更需要石器知識。如果一位考古學家懂得測繪石製品,他一邊觀察石器,一邊測量和記録,測繪出來的圖像是他對石器的理解和詮釋。在石器研究裏,圖像非常重要,因爲圖像記録要比文字和數字更爲仔細和準確。
  
  四、技術分析圖和剝片模式圖
  
  “技術分析圖“不能等同一般打制石器測繪圖。因爲前者是研究和復原石器製作工序的圖像;後者是記録和表示石器表面形態和製作技術訊息的圖像。前者在圖形上是簡單的;後者在圖形上是全面的。繪製“技術分析圖”的工序如下:
  
  1. 繪圖前要先在燈光/日光前,以不同角度觀察石器表面的打擊點、邊緣修整、片疤、脊痕、波紋走向、使用痕跡等;
  
  2. 用粉筆在石器表面勾畫片疤和波紋出的邊線;
  
  3. 將石器水平放在米格線上,以直立三角尺(或曲尺)和鉛筆,垂直勾出石器外形;
  
  4. 將石器移到至另一張米格紙上,石器擺放在的米格線要與第三步驟米格線對齊。然後用針規量度石片疤、波紋、打擊點的各測量點與垂直於石器邊的三角尺之水平距離;
  
  5. 用針規將測量點之間距離逐個點在石器邊線內,然後用鉛筆對著石器,把所有測量點聯起來。
  
  6. 各測量點聯好之後,將繪出的石器圖對著實物修正。然後把硫酸紙覆蓋在鉛筆線圖上,用黑色針筆在硫酸紙勾出石製品的線條。石器外框線用0.5mm,石片疤框線用0.3mm、波紋線用0.2mm。自然石皮用細圓點表示。節理面用斜線表示。箭號表示剝片方向;箭號和其前端的圓點表示打擊點。
  
  7. 在不同片疤上塗上各種背景陰影,如深灰、淺灰、細密點、粗疏點,以區别不同的片疤。
  
    當有了細緻的技術分析圖之後,再觀察石製品,下一步就是繪製“剝片模式圖”。現以前述石核爲例,爲清楚表示剝片方向和剝片之間的打破關係,使用正方方塊代表石核,利用弧紋表示片疤、箭頭表示剝片方向、數字表示剝片次序(圖六)。剝片模式圖是研究者觀察、描述石製品的圖象總結。又以該石核爲例,在“剝片程序圖”裏,把石製品各個打擊點以線聯起來,表示工匠剝片方向和次序,斜線表示礫石毛坯原有形狀(圖七)。這些簡單和有效的方法,非常有利於石製品的觀察、記述和工藝的研究。
  
  圖六 剝片模式圖
  圖七 剝片程序圖
  
  五、結 語
  
  石製品應以動態流程進行觀察和研究。一件石製品的形態反映它所處的“使用→修理→變形”階段。1984年蓋培的陽原石核和2009年李英華等人的觀音洞石核工藝研究,都是利用動態過程進行研究的(表一)。近年來,國外出現“技術分析圖”、“剝片模式圖”、“剝片程序圖”既簡單又有效的觀察、記録方法,有利於石製品工藝研究,這是值得大家注意的發展勢頭。
  
  不管是靜態,抑或動態形態學,技術分析圖是石器研究的基本方法。比較陽原石核和觀音洞石核的研究後,我們明白石製品的觀察、描述和分類是離不開精細的石器測繪的。石器測繪就是技術閲讀的成果,這成果表現爲技術分析圖、剝片模式圖和剝片程序圖。經過圖像分析後,不必拘泥於靜態類型學的分析,應從石製品的“製作→使用→修理→拋棄”進行石製品類型學分析。
  
  1984年蓋培總結其陽原工藝石核説:“石葉石核(細石核)應從工藝學的角度進利分類,給不同的工藝程序命以不同的名稱。把屬於不同工藝程序的具體標本,納入不同的工藝分類單位去,稱爲某某工藝的石核。因此,工藝程序復原是確立工藝類型的基礎。……工藝程序復原的另一個可取之處,是便於拿不同地區的材料進行確切的對比。”〔5〕舊石器研究不在於形態的比較,更重要的是工藝的比較。工藝精緻程度反映古人智力的高下;同時也反映不同人群之間的文化水平差異。工藝類型也是劃分考古學文化的標準之一。
  
  博爾德1969年提出石工具分類須考慮用途和外形(form)。由此産生石製品研究的“形態類型學(morphological typology)”和“功能類型學(functional typology)”兩大方向。這兩個類型學其實都屬於靜態分析,比較忽略工藝程序的研究。當1969年舍爾德提出動態類型學分析法後,日本開始重視“技法復原”分析。從1980年代起,中外考古學家不約而同,提出用圖像來研究舊石器,經過多年來的實踐,圖像分析是既簡單又有效的方法,是有利於石製品工藝研究的。
  
  表1 動態類型學分析和技術閲讀分析石核的比較
  
  注釋:
  〔1〕操作鏈的定義:“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ool production from the acquisition of raw material to the final abandonment of the desired and/or used objects.” (Bar-Yosef et al. 1992).
  〔2〕Dehénath, A. and Harold L. Dibble 1994 Handbook of Paleolithic Typology: vol. Lower and Middle Paleolithic of Europe, (舊石器類型學手冊:卷一:歐洲舊石器中晚期)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3〕 該石核是筆者在2013年6月在澳門路環島黑沙水庫家樂徑剖面發現的。
  〔4〕屬性是指器物的技術、裝飾和形態的特徵。
  〔5〕蓋培 1984  〈陽原石核的動態類型學研究及其工藝思想分析〉,《人類學學報》,3卷3期。
  
  參考文獻:
  1.李英華、侯亞梅、Eric Boёda  2009 〈舊石器技術研究法之應用:以觀音洞石核爲例〉,《人類學學報》28卷4期。
  2.陳虹、沈辰 2009 〈石器研究中操作鏈的概念、內涵及應用〉,《人類學學報》,28卷2期。
  3.陳淳 1997 〈再談舊石器類型學〉,《人類學學報》16卷1期。
  4.蓋培 1984  〈陽原石核的動態類型學研究及其工藝思想分析〉,《人類學學報》3卷3期。
  5.Andrefsky, W. 1998, Lithics——Macroscopic Approaches to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Bar-Yosef, Ofer and Philip Van Peer  2009   The Chane Opératoire Approach in Middle Paleolithic Archaeology,  Current Anthropology  50 (1).
  7.Bordes, F.  1968 The Old Stone Age, New York: McGraw-hill,. (博爾德 著,黃士强、黃淑緩 譯  1979 《舊石器時代文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8.Bordes, F.  1969  Reflections on Typology and Techniques in the Palaeolithic,  Arctic Anthropology, Vo. 6, No.1. 
  9.Soressi, M. and Jean-Michel Geneste 2011 Special Issue:Reduction Sequence, Chane Opératoire, and Other Methods: The Epistemologies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Lithic Analysis, Paleo-Anthropology, 2011. 

  (吴偉鴻,香港,持牌考古學家。)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