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灣中小學教科書亟待撥亂反正

  馬英九連任後,主張兩岸繼續和平發展的島內民眾對馬英九第二任期有著諸多寄望,其中修訂台灣中小學歷史、地理、社會科目的教科書成為熱議的焦點之一。2012年2月,前“行政院院長”郝柏村投書媒體,呼籲“正視中學史地課本”,並對現行中小學教科書的用詞及引導的史觀提出諸多質疑。新黨、統一聯盟等召開會議並予以聲援,參與修訂高中歷史課綱的統派學者王曉波也大聲呼籲馬英九應至少在2014年修訂課綱,否則拖到2017年馬英九都卸任了,“還修什麼?”

  為什麼台灣社會對中小學教科書的質疑如此之大?為何在修訂教科書事宜上對馬英九有如此急迫的期待?

  一、李扁時期教科書貫徹“台獨”史觀

  李扁時期,中小學教科書進行大幅翻修,教科書的修訂過程實際上是“台獨”史觀逐步貫徹的過程。主要表現在:

  (一)採用“同心圓”教學架構(理論)為“兩國論”、“一邊一國”的“台獨”史觀教育搭起教學框架

  李登輝時期大力推動島內“本土化”和“民主化”。“本土化”投射到中小學史地教科書上,則是採用學者杜正勝(後來成為扁執政時期的御用“台獨教育部長”)1997年提出的“同心圓”教學架構,即在史地科目的教學安排上,將台灣史地從中國史地中提出來單獨成篇,並從初一開始,先學台灣史地,再學中國史地,最後學世界史地,其主旨說是要“立足台灣,關懷大陸,進入世界”,但實際上則是淡化台灣和中國的關係,希望把台灣和中國間的臍帶切斷。李登輝時期最典型的淡化、割裂兩岸關係的教科書是1997年9月開啟使用的最後一批統編初一教程“認識台灣”,該教程分為台灣歷史、台灣地理、台灣社會三冊,規定為初一必修課,並取代初一原有的史地等課程。該教材從課程標準編訂到試用,據說花費了8年的時間,一經拋出,其內容便引發極大的統“獨”爭議,歷經2次修訂、3次公聽會後的定稿,統“獨”各方仍批評聲不斷。

  陳水扁執政後,進一步將“本土化”引向“去中國化”,在台灣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藝術、教育乃至歷史定位上,建構“台灣主體意識”、“台灣國家意識”。教育領域首當其衝,不僅在教科書的內容上進一步拋開“大中國意識”、“大中國角度”,更將“同心圓”教學架構轉為向學生灌輸“一邊一國”、“兩國論”的“台獨”“同心圓史觀”。2003年新課綱要求“認識台灣”課程越過九年一貫制範圍,向高中教學延伸,成為高一、高二必修課;在初中則要進一步強化,要求學生認識台灣歷史的發展過程,擴大眼光看到台與世界的關係;小學時期則要求學生認識台灣的重要人物與事件。2004年5月,杜正勝任“教育部長”,民進黨立即提案要求行政部門將“同心圓”史觀納入初高中教科書,杜正勝還將台灣地圖翻轉90度來形象化“以台灣為中心,脫離大中國意識導控”的觀點。是年8月,高一年級歷史改以教授單獨成冊的台灣歷史,並與2005年重新啟用的初一“認識台灣”之“台灣歷史”教科書進行整合,形成中小學一貫制的延續的台灣本土歷史課程。是年10月,杜正勝決定,從2006學年起,加重高中台灣史份量,使與中國史學時持平,以強化學生對台灣的認同。除了教科書之外,杜正勝還編了一套36冊的課外歷史讀本,以“深化台灣認同,塑造台灣新公民”。

  (二)修改教科書用語,以“台獨”觀點詮釋史料,為“台獨”史觀教育服務

  1.傳播“台灣地位未定論”。

  2003年起,高中歷史課綱開始將“舊金山和約”、“中日和約”、“波茨坦宣言”等被認為是支持“台灣地位未定論”史觀的史料納入教科書中,2006年8月,審定後的教材進一步將詮釋“台灣地位未定論”的觀點也明確寫入,挑戰“中華民國”根據《開羅宣言》收復並取得台灣法律地位的歷史論述,並不再迴避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對岸國家”的“事實”。

  2.用詞多割裂台灣與中國的關係。

  在“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存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的理念下,為避免外界對於台灣的定位產生“混淆”,中小學教科書中充斥著如“中國第一大島”是海南島,“我國最高山”是玉山,“本國”改為“中國”等等諸如此類的用詞,直指“中國不包括台灣,我國(指“中華民國”,筆者註)不包括大陸”。“認識台灣”歷史篇還首次使用“中華民國在台灣”一詞,取代“二戰後”、“光復”等用語,指代1945年抗戰勝利迄今的台灣歷史。“社會篇”中提出“台灣魂”概念,充滿“台獨基本教義派”色彩。

  3.強化對國民黨“外來政權”的敵視、仇恨。

  如“認識台灣”歷史篇將“美麗島事件”稱為“二二八之後最慘烈的政治鎮壓事件”;將兩蔣“生活奢華”與李登輝、連戰成為第一任“中華民國民選正、副總統”後“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相比較,充滿“貶兩蔣”的意味。社會篇則誇大“二二八事件”中的死亡人數,稱“逾萬人”。

  4.粉飾日本殖民統治,灌輸殖民史觀。

  如“認識台灣”歷史篇教科書不僅將抗拒日本佔領台灣中犧牲的台灣人民低估為1.4萬人,更美化日本殖民台灣,並為日本歌功頌德,被質疑是“日本帝國主義台灣總督府的史觀”。教科書媚日史觀使兩岸在抗戰期間不同歷史記憶間的差距發生質變,且更為擴大。

  (三)在“民主”的招牌下,改統編教材為“一綱多本”,方便、擴大“台獨”教育

  在“民主化”的風潮下,1997年8月,台當局宣佈,初高中課程諸如語文、公民、三民主義、歷史、地理和軍訓等與意識形態關係較大的教科書,高中自1999學年開始,初中自2000年開始,逐年廢除原有的統編政策,教科書編印向民間開放,2002年島內完全開啟教科書“一綱多本”的時代。所謂“一綱”是指“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以下簡稱“課綱”),由“教育部”定原則,“編譯館”負責教科書審定。所謂“多本”則是開放各級、各地出版業者根據“課綱”規範的科目能力指標自行編寫教材,審定通過的教材則開放各級學校教師根據需求選用。“一綱多本”不只是形式上的開放,“更意味著教育內容的多樣,以及不由政府所主宰”。其結果,說是要“改善教科書與國家意識掛鉤”、避免意識形態干擾,但實際上達到的目的卻是便利、擴大“台獨史觀”的影響。面對台北市等泛藍執政縣市要求廢除“一綱多本”和審定教材,自編教科書,台當局御用文人口口聲聲說“一綱多本”“是一個國家是否真正民主的關鍵指標,更是言論與思想自由的重要表徵” ,但是,至2007年,出版業者自編教材如果不按照扁當局親選的編審委員會的意見改編,則一律不予通過。

  二、“台獨”教育引發社會焦慮

  從上述李、扁時期對台灣中小學史地社會科目的教育來看,不難看出社會焦慮之所在。

  (一)“台獨”教育造成國家認同的混淆

  這裡不僅有著統派對島內民眾的“中國認同”混淆的焦慮,也有更多島內民眾對“中華民國”認同混淆的不滿,這種混淆首先衝擊的是“中華民國政府”統治台灣的“正當性”,正像台灣媒體指出的那樣,把“中華民國”與台灣都和“中國”切斷關係的“一邊一國”史觀教育,導致“中華民國的憲法雖然還未改變其大陸、台灣都屬中國的法律架構”,可是在民眾的“中國意識”、“國家意識”上,“早已被偷樑換柱,且積重難返”了。這在台灣民眾自我認同的民調中有突出的顯現。2000年7月,國民黨政策會民調顯示,63%的人自認“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對此,當時的國民黨陸工會主任張榮恭指出,其實民眾在統“獨”及兩岸問題上一直有著相當高的共識,幾年來社會的主流意見一直是“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是年8月民進黨台北市黨部委託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在“自我認同”方面,近39%民眾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近16%表示自己是“中國人”,主張“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者佔44%。就以2000年8月民進黨民調為對比基線,至扁第二任期,2006年10月,台灣政大選研中心民調顯示,自我認同為“台灣人”的民眾佔60%;2008年3月,左格比國際民調公司公佈一項在台灣進行的民調顯示,稱自己為“台灣人”的受訪民眾增加到71%,只有5%稱自己是“中國人”,21%稱自己“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2007年2月台灣《中國時報》及2007年9月台灣智庫的民調均顯示,有超過75%的的民眾認為“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李、扁當局的政治操作確實對台灣民眾的國家認同有相當大影響。

  (二)馬英九第一任期內在教科書問題上沒有做出根本性的撥亂反正

  一方面,馬英九沒有對課綱編審委員進行整體調整,只有個別統派學者加入。對此,馬解釋説,他第一任期內許多高中歷史教科書課綱委員、審定委員都是前朝任命的,任期沒到不能換。只靠個別統派學者的加入作用有限,且僅僅是教科書某些用詞的修正是無力從根本上轉變“台獨”史觀及其教學框架的。另一方面,據台媒體報導,教科書仍是根據扁時期“教育部”所訂的課綱寫出來的,現行的歷史課綱,在初中、小學的社會科部分是2008年所訂,這是扁當局最後階段推出的。高中2009年度課綱也是在扁任內完成,但沒來得及公告。馬上任後,在反“獨”學者的努力下,攔下了高中語文和歷史兩個課綱,並進行重新修訂,歷史課綱一直遲至2011年才修訂完成。然而新課綱固然在某些歷史事件的描述上有了一些改變,但若論其基本架構則和扁時期的原課綱,以及初中、小學九年一貫的課綱架構完全一致。換言之,“現行課綱的架構,其實是在扁政府任內完成,而且是由馬政府背書的”。

  (三)民意排拒“台獨”干擾,期待教育回歸專業

  李、扁時期,圍繞著教科書的統“獨”鬥爭相當激烈,編撰過程既然避免不了“台獨”政治干擾,那麼討論過程中也就呈現出統派焚書擲蛋等激烈抗爭,以及辯論會、公聽會上統“獨”兩派的“雞同鴨講”,教科書課綱在不斷的修訂中勉強成稿,又在不絕於耳的批評聲浪中倉促出台,直至扁執政後期台當局在課綱與教材審定上干脆一意孤行,不僅嚴重扭曲歷史本來面目,而且課時安排偏離教材本身容量,直接干擾教與學的正常秩序,違反教育專業。加上“一綱多本”與統一考試制度不配套,學生為了考試,埋首於各種教材和輔導書,奔波於各種補習班,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家長的教育支出。種種教育亂象使得教師、學生與家長不堪其擾,教育回歸專業的呼聲不斷。早在2007年《中國時報》的民調就顯示,對於高中歷史教科書中不再稱孫中山為“國父”、“武昌起義”改為“起事”等,67.3%的受訪民眾表示不贊成,17.8%受訪民眾的表示贊成。進一步分析受訪者政黨傾向可以發現,86.4%的泛藍民眾、63.4%的中立民眾、45.4%的泛綠民眾都表達不贊成。問及民眾以上作為會不會挑起族群對立、政治爭議,63.3%的受訪民眾認為會,28.8%認為不會。其中越年輕的受訪民眾越傾向認為會挑起族群對立、政治爭議:20-29歲74.5%,30-39歲70.5%,40-49歲70.7%,50-59歲58.6%,60歲以上40.4%。比較特別的是,不論政黨傾向為藍、綠、中立,均有過半數認為以上作為會挑起族群對立、政治爭議:泛藍79.9%,泛綠54.6%,中立58%。

  三、教科書撥亂反正刻不容緩

  教書是為了育人,育人就離不開意識形態的灌輸,因此,世界各國的教科書都沒有也不可能脫離國家立場與意志的貫徹,必須符合國家立場與憲法所發揚的民族精神。這與“民主”扯不上關係。在統“獨”對立、國家認同分歧的台灣社會,教科書就更要站穩尊重歷史史實基礎上的政治立場。在教育上完全“民主化”、“排除意識形態的干擾”等說辭,在李、扁時期乃至現在都不過是個假議題,它本來就是李、扁把“台獨”教育提上日程的正當化、合理化的幌子,目的是推翻尊重“中華民國憲法”、尊重中華民國歷史的史觀教育,切斷台灣與大陸、中國的聯繫,重新塑造台灣青年新的“台灣國家認同”。因此,在教育上,馬英九應破除教育上的“民主”魔咒,防止民主制度這貼良藥在教育領域變成“台獨”教育的糖衣毒藥。李登輝曾稱,他“下台後的任務就是提升台灣國家認同,目標是達到75%以上的民眾都能接受這種認同”。而作為綠營媒體的《自由時報》在馬執政的過去4年中,以專欄形式編發了《台灣自古不屬於中國——教科書看不到的歷史》系列25期,仍然在進行著“台獨史觀”的宣傳教育。有讀者看後表示,看了專欄更覺得台灣與中國“遠”,“沒有關係”。如果馬英九不抓緊第二任期對教科書進行明確徹底的撥亂反正,一旦民進黨重新執政,國家認同將進一步“台獨化”,兩岸關係的未來將永無寧日乃至終將面臨戰爭危機。可見,社會的質疑、憂慮與急切期待並非無的放矢,空穴來風。

  2012年7月11日,馬英九在國民黨中常會上表示,目前他已責成“教育部”儘快處理課綱編審委員會的問題,並表示,“高中歷史教科書內容宜符合《憲法》的既定國策”,“應刪除有關皇民化、台獨化的不宜內容,支持台灣史、中國史應合併為‘本國史’”。馬還表示,歷史課本反映出的史觀,不該基於作者個人意識型態,而是反映出國家基本政策。這是馬針對高中歷史教科書內容所做的最明確宣示。

  反“文化台獨”,是馬英九進行撥亂反正的重要內容,也是其歷史功過的主要評價指標。面對“台獨”勢力一再發出“‘一中黑手’伸進教科書”的謾駡、阻撓,馬英九將如何完成文化上的撥亂反正,也是其歷史定位的評判標準之一。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