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自序

  中國是個大國,大國的煩惱之一,就是如何維持這偌大的國家的統一,分裂是一個大國不可承受之痛。一個統一的國家才是真正强盛和揚眉吐氣的。在我國二千多年的政治史中,絶大多數時間卻處於相對統一狀態之中,因此追求統一幾乎成了歷代仁人志士最迫切的追求,而每一次統一也成了推動歷史進步的巨大動力。因此我們這個民族廣大的民眾幾乎養成了追求統一的自覺行為,追求統一成了不需要理由與理論的集體意志,這種意識已深入骨髓。而實際的統一,又必須高張理想的旗幟,必需要有理論的支椿,必須要有理由的魅力,不管甲方去統一乙方,還是乙方去統一甲方,或者是共同去締造一個新國家,都需要理由,也就是統一的理論。

  中國歷史上的統一,不管是武力征服,還是實力同化,方式有異,但都需要“師出有名”,必須佔領理論的高地,必須富有正當性,光有實力是不能解決問題的,但沒有實力又是蒼白與徒勞的。統一不僅僅是改朝换代,更重要是通過統一促進一個更美好時代的降臨。

  論統一,決不能是教條式的誇誇其談,決不能淪於紙上談兵,必須要有鮮明針對性,要有超前意識,要針對對方的現狀與心理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要攻心為上,要感動對方,這就要理解對方,了解對方。要感動對方,首先要感動自己,要有足够的正當性,要有理想性與人格魅力。尤其中國當代的統一,是“一國兩制式的和平統一”,更需要站在民族復興、振興中華、實現“四化”,完成“中國夢”的高度,來處理與思考統一問題。這裡不存在“强硬”與“軟弱”之差别。統一不是淩駕於中國前途與命運之上的使命,更不是為統一而統一,而必須通過統一促使社會更好進步。

  説到當代的兩岸的統一,必須系統地思考統一的目的、方法、手段、途徑、模式……等問題,要思考統一前的彼此關係,統一後的各種安排,以及統一中雙方的主體性定位等問題,這就是統一的理論與内涵,也是統一的核心價值觀等。而這一切又不是就事論事,而是需要針對對方的現實、變化……進行有針對工作,這種工作不能是自説自話,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所寫的一切文章,不是用來自我陶醉,而是説給對方聽的,標準只有一個,即讓對方感動與感化,要使對方心服口服。文章的好壞,雜誌辦得成功與否,均應該以此為標準。兩岸關係的誰勝誰劣,應看輿論站在誰一方,誰的文章有理有節,誰就有優勢,誰就有話語權,誰就擁有人心所歸。因此我們必須始終掌握批判的武器,對分裂分子進行無情的揭露,我們必須具有多種修養與洞察力,自覺將統一與中國前途與命運相結合,我們要不斷尋找統一的規律與本質,去構築統一理論的框架,要去當一個積極的探索者。

  《中國評論》雜誌,就是以港、澳、台與内地實現最終統一為目的的政論性雜誌,是當代中國公認的兩岸四地最有權威性的思想性雜誌之一,迄今已發行十五年了。一個雜誌往往會形成一個學派,形成一種思想。《中國評論》就是以開放式心態網羅四方學者進行心靈溝通,形成廣泛共識的一本有權威的具思想性學術性刊物,成立十五年來,本著創辦人汪道涵先生“擺事實,講道理,明是非,求共識”原則,言論文章不分黨派、不分地域,不拘立場,只要有利於中國的統一富强,有利於中華民族的團結合作,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就是這本雜誌的傳播重點。正是這種“能容為大”,心寬路自寬,逐步從一本雜誌,走向集雜誌、網絡、通訊、出版……為一體的媒體集團。

  我很有幸參與了《中國評論》的早期籌建,又很幸運將自己的學術生命與《中國評論》命運緊緊相聯,我許多作品都發表於“中評”,又通過“中評網”與廣大讀者見面,覓得了許許多多海内外知音,獲得了眾多好評。其實我的很多論説,來自汪道涵會長的教誨,他的睿智與豁達深受兩岸之愛戴,但他很少發表文字,而我與他接觸太多太深了,有幸了解他深邃的思想,而“中評”正是忠實地繼承了他的思想,形成了“中評”的學風與風格,形成了偌大的讀者群,為海内外所重。

  我的很多作品,是針對千變萬化的台海局勢,論述統一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並不斷批判“台獨”,不斷注意對統一理論的創新與發展,從不墨守成規,充滿一種反叛精神,贏得眾多讚譽,當然也會有批評,甚至種種壓力,説真話與創新歷來如此。我大部分論統一的重要論述,都發表在《中國評論》,一本雜誌將我與“中評”社長郭偉峰、總編輯周建閩緊緊聯繫在一起,形成了我們的也是“中評”的統一觀,這也是“中評”的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部分。在“中評”創建十五週年之際,我自選了四十五篇作品,既是回顧,也是供世人超越。正如先哲曹聚仁先生所言,在走向未來的泥濘道路上,我們願做一塊門板,鋪在路上,供後人去踩踏和超越,我們的生命會在這中間延續,這就是人生的樂趣。

  2013年7月盛夏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