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胡六點》讀後感

  胡錦濤在總結三十年對台工作寶貴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針對兩岸關係的新形勢、新挑戰,全面系統地闡述了祖國大陸在新階段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本主張與構想,這篇講話緊緊抓住當前兩岸關係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提出了諸多有新意的提法,指明了解決這些重大問題的基本原則和可操作的路徑。這篇講話無疑是一篇綱領性的指導文獻,它必將對進入新階段的兩岸關係發揮重大的積極影響。
  
  在對一個中國的内涵、兩岸現狀的認知方面,講話在堅決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前提下,提出了更具包容性也更能增進兩岸共識的解釋。“兩岸復歸統一,不是主權和領土再造,而是結束政治對立”,這裡把統一的性質確定為是“政治統一”,同以往我們習慣講的“祖國統一”已經有所不同,這反映了我們理論認知的深入,即明確了現在兩岸在主權和領土上就是統一的。而依據這樣的判斷,在兩岸關係發展的新階段,我們就始終面臨兩項基本任務,一是捍衛和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的完整即“反獨”,另一是“結束政治對立”即促統。在“反獨優先”和兩岸“共議統一”這兩個戰略階段之間,將有一段很長的“和平發展”階段。和平發展本身就是强化兩岸各方面的聯繫、厚植統一的經濟基礎,因此和平發展應該是和平統一的初級階段,同時這也是一個化解乃至消除台獨的階段。把“和平發展”明確為兩岸關係中的一個過渡階段,以建構兩岸和平發展互動框架做為銜接“反獨”與“促統”的樞紐工程,這是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台戰略的新創見,它細化了解決台灣問題的路徑選擇,使宏觀的大戰略首次有了具體的操作平台和分階段的戰術方案與戰術目標。
  
  後邊的五條我理解是根據“先經後政、先易後難”的順序來列舉出兩岸和平發展框架所需要處理的幾個基本方面的任務。首先是繼續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在兩岸直接雙向“三通”基本實現的新形勢下,如何將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推向更高階段?這是一個新挑戰,對此講話首次明確提出了“經濟關係正常化、經濟合作制度化”的目標,並提出“簽訂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和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的具體主張。這些設想同馬英九當局的很多考慮有相通之處,它展現了祖國大陸對台灣的善意,反映了兩岸良性互動存在著可以共同獲利的廣闊空間,也指明了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内兩岸經濟關係的基本發展方向。
  
  第三、四兩條也是相對比較容易去做的事情。其中第三條值得注意的“新意”是對兩岸文化交流特别是兩岸青少年交流給予了特别關注,顯示出寬廣的視野與歷史遠見。講話提出“協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新構想,如果能夠順利實施,則意味著兩岸文化教育交流邁向機制化的新階段。第四條中對民進黨的喊話,也比以前的提法有了更多的空間。
  
  第五條首次在這麼高級别的文獻中對台灣當局要求擴大國際空間的問題進行回應。提出“我們了解台灣同胞對參與國際活動問題的感受,重視解決與之相關的問題”,這暗示出北京已經不再籠統地把台灣要求擴大國際活動空間與“台獨”劃等號,講話認為“兩岸在涉外事務中避免不必要的内耗,有利於增進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判斷,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對於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作出“合情合理”的安排。這裡既有對台灣當局的善意回應,也清楚地劃出了兩岸在這些問題上博弈的底線和範圍。
  
  第六條是談最難的兩岸政治關係問題。講話首次提出“兩岸可以就在國家尚未統一的特殊情況下的政治關係展開務實探討”,“兩岸可以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兩項重要主張,台灣學者認為這意味北京有意就兩岸未來要怎麼從目前的非官方關係,過渡到某種的“官方關係”,嘗試啟動對話了。
  
  2009年1月5日於北京

  (“胡六點”即胡錦濤在2008年12月31日談話中提出的六項主張,本文是對該談話的解讀心得。)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