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美國何故對扁“下重手”?

  幾月前,美國主管兩岸事務的副國務卿内格羅龐提、白宫國安會亞洲事務資深主任韋德寧、國務院亞太事務副助卿柯慶生等重要官員先後發言,反對台灣入聯公投。在陳水扁及民進黨無動於衷的情況下,美國選擇在12月中旬再度出手,發動了一場“面向台灣人民直接訴求”的攻勢:先由美國駐台代表楊蘇棣在台舉行記者會,公開表示美國反對入聯公投;12月6日,柯慶生舉行第二次公開記者會,稱公投把台灣置於危險境地,後果難測,又説此一公投會削弱國際間對台灣的支持,明顯違反台灣人民與美國利益;接著,美駐台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專程來台,當面向陳水扁施壓後又與馬英九、謝長廷晤談,並以電視直播方式直接向台灣人民傳達“美國反對入聯公投”的信息及其他多項重要關切。10日,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何漢理在澳門表示“美國不僅反對台灣進行入聯公投,而且希望台灣人民投下反對票、否決公投”。11日,美國國務院刊登柯慶生談話全文,並以中、英兩種語文發佈新聞,指出台灣這項公投許下的是空頭承諾,無從兑現。與以往美台出現分歧甚至爭端時的狀況比,這次美國對台施壓的認真程度和出手力度明顯强化,可以説已經達到“下重手”的程度。
  
  有人説美國這樣做只是“表演給北京看”或“屈服於北京壓力”,這種評判可能太高估了北京對美國的影響力。還有人懷疑“美國可能在同陳水扁唱雙簧”、“事實上已經給公投開了緑燈”,這種説法又未免太高估了陳水扁。筆者以個人多年來同美國智庫人士的交往經驗、再細緻體味這幾個月來美方權威人士的表態,得出一項判斷:此次美國重砲轟扁,固然有“向北京交代”的被動因素,但更重要的還是為維護美國的自身利益而主動出手,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對陳水扁的厭惡絲毫不遜於北京,即使北京不講話,美國早晚也要“修理”阿扁。促使美國對扁“翻臉”的理由有下列幾條:
  
  一、美國擔心台灣的民主變質
  
  在2004年以前,不管在什麼場合遇到美國學者,他們都很自然地表示出對台灣民主成長的贊賞和支持,並非常樂於以“民主”的理由為台灣的政治辯護。但2004年“兩顆子彈”以後,我遇到的美國學者中,主動讚美台灣“民主”者越來越少。2006年以後,反倒是一些大陸學者主動在美國人面前談台灣的民主問題,不過他們的論點是台灣的經驗證明了大陸不宜“政治學台灣”,而美國人聽後往往只能苦笑無言以對,或“顧左右而言它”,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塊香噴噴的蛋糕,讓一隻臟手抓了一把,以致厨師自己都不好意思讓人嘗,厨師能不火大嗎?
  
  陳水扁卻恬不知耻地以為他可以在民主的問題上吃定美國的豆腐,所以這次又打著“民主”的旗號為入聯公投護航。美國咽不下這口氣,乃安排柯慶生公開談話,指“一項錯誤的政策即使用民主來包裝,依然還是錯誤政策”。在筆者記憶中,這是多年來美國第一次就民主問題批評台執政當局,在美國人的心底,此時的陳水扁早已不是什麼“民主鬥士”或“民主模範生”,而是一個為了一己之私什麼事都敢幹的政治流氓,美國必須對其加强防範。
  
  果然,到12月,陳水扁抛出“有人建議戒嚴,我正在考慮”、“有人建議立委選舉延期”之説,“國防部長”李天羽稱即使“立法院”不通過,他也要服從扁的戒嚴指令,再加上拆除“中正紀念堂”、“大中至正”牌匾,“去中去蔣”無所不用其極,造成台灣族群嚴重對立甚至相互仇恨……上述種種跡象,使人實在有理由擔心陳水扁會挑起動亂推遲選舉、或尋找藉口拒絶承認選舉結果,或待其任期屆滿不將政權交卸給新的領導人。美國迅速做出反應,柯慶生强烈警告“如台灣戒嚴,美國的反應將是極其負面(extreamly negtive)”,薄瑞光則兼程趕來台灣,當面向扁施壓。指出“民主非常重要的一點,是當産生新領導人,有新的機會面對一些問題,去解決重要議題”,擺明警告陳水扁,别假借“民主”這漂亮鞋子往美國不樂見的路上走。須知台灣的“民主化”原本是美國極力向13億大陸人民推薦的“香噴噴的大蛋糕”,豈容陳水扁的黑手一抓再抓?
  
  二、美國要維護其“全球領導者”的權威
  
  美國以“世界領袖”自居,要當好這個角色有兩項内容不可或缺:一項是對於不在美國陣營内的國家,如中國、俄國,美國希望它們擔當起“負責任”的角色,為此美國首先要向全世界證明他自己就是“負責任的”國家。第二項是已經列入美國陣營的國家或地區,美國要求當地的執政者要保持對美國的“忠誠”,特别不容許受其保護的小嘍羅“耍弄”主子。這兩項目標決定了美國非常看重“承諾”,美國人的商業民族特性更特别强調“守信”的價值。
  
  然而陳水扁的字典中卻根本沒有“守信”這二個字,七年多來,陳水扁一而再、再而三地把美國當傻子耍。若是北韓或伊朗這麼幹,美國可能不得不“戒急用忍”,但身為“小嘍羅”的陳水扁也敢這麼幹,是可忍,孰不可忍?(翻譯成白話文:連這樣的事都能忍,還有什麼事不能忍?)
  
  妙的是極度缺乏國際經驗的陳水扁似乎毫不覺察美國人對他不斷出爾反爾的厭惡和不耐,他自以為耍美國人、玩美國人很有心得,所以越來越肆無忌憚:在過境美國的飛機上貼滿入聯公投的貼紙,等於當面給接機的薄瑞光一個耳光;明明是自上而下、有預謀、有組織地發動公投,卻硬拗“入聯公投為由下而上,非總統所能推翻或否定”;明明是想以“四要一沒有”取代“四不一沒有”,卻又當面騙薄瑞光説“入聯公投不違背四不”——
  
  面對這樣一個睁眼説假話的家夥,美國人再也不能保留“紳士風度”。薄瑞光在會見陳水扁時,使用了一連串否定語句和懷疑語氣。照説當著一個人的面,談其“離任”和“不要綁住下任手腳”等問題,是很尷尬的一件事,甚至可説已經違背了通常的禮儀,但薄瑞光全然不顧,不但當面逼阿扁就這幾個高度敏感的問題做出承諾,而且意猶未盡,離台前又刻意邀請部分平面媒體茶叙,强調“入聯公投”就是在製造麻煩,表面上看來不違背‘四不’承諾,但美國就是認為這項公投已違背‘四不’承諾,入聯公投不過是‘走後門’罷了”。最後,薄瑞光强調,陳做出的四不承諾等保證,對美方來説相當重要,美國會持續密切關注相關動態。這番話説明美國人對陳水扁已經高度不信任,而“走後門”的形容更等於公開譴責陳水扁是“撒謊者”,充分流露出美國人心底對扁的鄙夷。
  
  三、美國確實希望維護台海的和平,這本身就是美國的國家利益
  
  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呼吁兩岸簽訂和平協議、建構兩岸和平發展框架,與美國要維護台海和平的政策一致,中美在這一問題上取得了重大的戰略共識,形成了雙方為達到同一目標而各自努力的有限度合作。在此背景下,“急獨”就成為對台海和平的最大威脅,是美國必須要重點防範的“當務之急”,正如柯慶生所説“任何把台灣的和平與穩定置於危險境地的做法,也直接與美國的利益以及……台灣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馳”。
  
  陳水扁只會打極度自私、極其短視的“小算盤”,而美國必須思考長程戰略,必須關照更多群體的利益。陳水扁認為2008年北京要辦奥運會,不管他怎樣激怒北京,最後也不會真打,“3.22後什麼事也不會發生”。而美國對北京的了解比陳水扁深刻太多,美國真正擔心的是陳水扁會把台灣人民引向一條極其危險的道路,即誤導台灣民眾,讓他們以為無論怎樣挑釁大陸都不會有事,如此則台獨勢必愈演愈烈!美國人心裡明白,“公投入聯”只不過是路徑中的一個休息站,而終點就在制憲。如果台灣不改變這種走勢,相襯之下胡錦濤目前對台“以民為本、以和為貴”的温和戰略就勢必遭到越來越强的内部質疑,最後可能逼迫北京放棄“和平統一”方針;就算北京在奥運會前不出手,也不能保證在辦完奥運會後仍不出手。那將不僅是美國的大麻煩,更是台灣的大災難。
  
  為了避免事態真發展到那一步,美國的危機管理必須設置“止損線”:(1)要求扁重申“任内絶不台獨”和“四不”承諾;(2)約束扁在明年三月到五月新總統上任的高度敏感期間,不得任意解讀公投結果,或以此進行政治操作,影響兩岸關係。薄瑞光並要求謝長廷承諾“公投就是公投”,不做擴大解釋。(3)扁揚言如果入聯公投展現了台灣的集體民意,就更容易獲得國際支持,針對這種説法,薄瑞光明確表示,“美國不會因入聯公投通過,就改變七任政府以來的一個中國政策!”借此打消台灣部分選民的政治幻想。(4)薄瑞光要陳水扁必須配合,“確保台灣新總統有機會處理兩岸關係”,而且美國希望兩岸談判能盡早恢復、兩岸三通能盡早實現。
  
  其實,陳水扁焉敢真的同美國抗爭?扁在策劃入聯公投之時,肯定考慮過美國將如何反應。但扁可能太看重了美國與北京的分歧,太低估了美國對其國家利益的自我判斷,更完全忘記了美國對扁本人的厭惡,以致樂觀地認為美國只會“做做樣子”,最後他還是能“頭過身就過”,等政權到手,再修補對美關係也很容易。他甚至希望借“入聯公投”刺激北京從而引來美國的軍事保護,讓他可以躲在美國的身後向大陸吐口水、扔磚頭。
  
  誰知陰錯陽差,阿扁非但不能躲在美國人的身後,反倒把磚頭砸到了美國人身上,美國人豈肯善罷甘休?基於上述三點理由,非把陳水扁砸個滿頭包不算完。此情此景,李登輝形容得最貼切:陳水扁瘋(CRAZY)了。想制服一個瘋子,不下重手行嗎?
  
  2007年12月15日

  (原載台灣《新新聞》,2007年12月刊。)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