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論“入聯公投”的危害性

  近來,圍繞台灣“入聯公投”的問題,北京、台北、華盛頓三方的較力愈演愈烈。不少台灣朋友問我,陳水扁搞這一招,主要是想利用大陸的高壓刺激台灣民眾的悲情、以利民進黨選舉,何以北京對此心知肚明卻照舊要急劇拉高反對聲浪,且似乎還有更强硬的措施待用,難道真的不在乎落入扁的圈套?本文擬就這個疑問談談個人的幾點淺見,以供朋友們參考。
  
  其實台灣搞“入聯”已經有十多年了,其它名目的公投也已經搞過了,大陸雖然反對,但並沒有看得那麼嚴重,反應也遠沒有達到要攤牌的程度。而這次不同,從事件的性質和對大陸底線衝擊的嚴重程度看,這次明顯超出以往。
  
  (一)這次是首次“以台灣的名義加入聯合國”,眾所周知,聯合國是只有主權國家才有資格加入的國際組織,“台灣”既不是一個國家、也不是一個國號,這不僅是北京和華盛頓的共同認知,同時也是中華民國法理所必然達成的結論,因此“以台灣名義入聯”就是變相的改“國號”,並且要强拉聯合國背書,這當然屬於“改變現狀”的重要步驟。游錫堃提出“國號正名為台灣”的“正常國家決議文”草案,正是直接順承這股“改國號”的動向,陳水扁只不過是覺得游的做法太露骨,才在其提出的所謂“共識版”中把“國號正名為台灣”改為“早日完成台灣正名、制定新憲法”,雖然避開敏感的“改國號”字眼,但與“游版”的區别不過是“九十五步笑百步”。表面上陳的“九十五步”比游的“百步”有所收斂,但其最終目標與游一樣,都是要“改國號、制新憲”,而眾所周知,一旦台灣公然“改國號”即無異直接引爆兩岸戰爭,陳水扁為了一己之私,利用手中的權力不斷把台灣朝“正名制憲”的方向推,這是極其危險的玩火行為。
  
  (二)這次是首次把“以台灣名義入聯”和“公投”連接,是借“入聯”的名義掀起一場大規模的台獨動員,使台獨聲勢進一步上揚,如果這個提案通過,就等於台灣多數民意要求“改國號”,等於變相的統獨公投,今後台灣任何領導人,都要面臨其政治對手要求其“尊重民意改國號”的壓力,台獨向前發展的勢頭將更難逆轉。更嚴重的是,“公投”本身具有“造法”的功能,公投結果可以做為法理依據,全民公投的法理效力相當於“制憲”效力,民進黨當局必然會把在台灣地區舉辦的“入聯公投”解釋為“台灣人民行使主權”,以此造成台灣“有主權”的假象。如果這樣的“入聯公投”搞成,將意味著“法理台獨”又向前推進了重要的一步。
  
  (三)這次陳水扁借“申請入聯”的話題,在國際社會掀起了一場台獨宣傳戰,陳水扁不僅自己親自上陣,一再致信聯合國秘書長,而且在紐約及另外一些國際大都市設立台灣入聯看板,甚至在出訪的飛機上貼滿入聯招貼以吸引國際關注。扁在“雙十談話”中宣稱,雖然“申請入聯”被拒,但還是“成功提高了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而且美國媒體的民調顯示有50%以上的美國人民支持台灣入聯。民進黨評估,如果“入聯公投”通過,必將更提升美國人支持台灣的比例,對台獨宣傳擴大國際市場也必將有所助益。從北京的角度看,當然也預估到這種威脅,所以必須採取有針對性的反制措施。
  
  (四)毫無疑問,陳水扁這次挑起“入聯公投”的紛爭,是為選贏2008而為泛藍掘下一個陷阱。陳水扁的如意算盤是:只要馬英九對“以台灣名義入聯”説NO(不),泛藍在2008就不必選了,因為在此情勢下,民進黨可以用一大堆問題“壓死”馬英九,如“為什麼台灣人民無權公投”?“為什麼不能用台灣名義”?“為什麼台灣不能加入聯合國”?——等等。馬陣營知道這個陷阱不能跳,所以提出“返聯公投”,希望借此稀釋“入聯公投”的壓力,分解民進黨在這個議題上的話語霸權,並且在技術上使票數分散,造成“入聯公投”真正通過的障礙。就選舉論選舉,泛藍的這種策略,的確有其苦衷,有其可以理解之處。
  
  但另一方面,這次泛藍拒絶再扮演“刹車皮”的角色,轉為在入聯問題上“跟進演出”,必然導致兩個結果,一是强化了民進黨台獨訴求的正當性,似乎“入聯”是台灣朝野一致的主張,甚至“以台灣的名義”國民黨也並不反對,這對於陳水扁對内欺騙台灣民眾、對外欺騙國際輿論,在客觀上是發生推波助瀾的作用。第二種結果,就是北京被推到矛盾衝突的第一線。而且泛藍的“部分轉向”也强化了北京的危機意識,迫使北京不僅從島内藍緑對抗的角度看問題,更要從兩岸結構性矛盾的角度思考對策。
  
  基於以上四點考量,北京必須旗幟鮮明的反對台灣當局搞“入聯公投”,同時做好應對事態更惡化發展的準備。一些朋友以“入聯公投得到台灣民眾70%以上支持”為由,希望大陸從尊重台灣民意和尊重民主的角度,不要過度反對入聯公投。對此個人有兩點看法:(1)民主不是台獨的護身符。不能簡單的認為只要多數民眾同意就合理。如果舉行一場議題為“你是否希望明天早上起來就變為億萬富翁”的公投,同意票肯定會超過70%,但誰都知道這根本不可能,所以這種公投毫無意義。台灣的“入聯公投”同屬此類,即無論公投結果如何,事實上台灣根本不可能加入聯合國,既然如此,這種“虚幻議題”所唤起的“虚幻民意”也就不值得尊重了;(2)民主是有範圍的,超越了你的管轄範圍,運作方式即使很民主,事實上仍是“做不了主”,就像台東的議會不能就花蓮的地方事務表決議案。按照胡錦濤“以民為本”的思想,大陸這些年來特别注重做對台灣人民有利的事情,也希望在盡量彈性的範圍内,真誠地、高度地尊重台灣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如果是關於黨産或反貪腐的公投,大陸是不會反對的。問題是“以台灣名義入聯的公投”傷害到中國的主權完整,這已經不是台灣單方面公投能決定、能解決的事情,所以大陸必須加以反對。
  
  還有一些台灣朋友希望北京以兩岸關係大局為重,對台灣當局的“選舉語言”不要太認真看待,不要“與小人一般見識”,反正陳也幹不了幾個月了。這番勸告有一定的道理,但問題是這次的“入聯公投”已經不完全是“選舉考量”,從扁執政七年多的一貫表現看,他是有計劃地一步步脱下“四不一沒有”的偽裝,變成“四要一沒有”即赤裸裸的法理台獨,説明他搞台獨是“玩真的”,至少大陸必須防範和反制台灣當局“玩真的”。再退而論之,兩岸關係畢竟是雙邊的事情,如果僅僅大陸一方希望和平穩定,而台灣方面每逢選舉就把破壞兩岸關係做為“吸票機”,那兩岸關係也不可能順利發展。我相信台灣的多數人也不希望大陸為了内部政治的需求而不斷製造對台灣的敵意,甚至蓄意挑起台海緊張局勢,既然如此,台灣方面就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兩岸關係不能總被做為台灣内部政治消費的籌碼,大陸也不會坐視這種靠反共反中來撈選票的做法成為台灣的選舉慣例。除非台灣方面改弦更張,否則大陸早晚要被逼採取措施。願兩岸的有識之士共同努力,以避免那一刻的真正到來。
  
  草於2007年10月11日

  (原載:台灣《新新聞》總第1070期,2007年9月6日~12日,原題目為《北京為何强硬反對入聯公投》。)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