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2012年台灣選舉的深層解讀

  一、國民黨的五大優勢
  
  剛剛結束的台灣“大選”本應是一場“沒有懸念”的選舉,因為國民黨比對手有五大優勢:
  
  從左右選舉的結構性因素論,藍營基本盤大於緑營、馬有執政優勢、改善兩岸關係的成果有目共矚、提升台灣經濟能拿出一張蠻像樣的成績單、不僅有大陸支持,而且有美國、日本的暗挺甚至明挺。
  
  就内部矛盾論:藍營雖然因宋楚瑜的“自行參選”而遭受衝擊,但畢竟宋早已“邊緣化”,其重要子弟兵如邱毅、周錫瑋、羅淑蕾、林鬱方等都回歸國民黨並在其中發揮作用;而緑營雖然表面團結,但蔡英文與蘇貞昌的矛盾舉世皆知,而蘇貞昌在黨内的實力近半,社會影響力也高於蔡,蘇在此次大選中明顯是“出工不出力”,甚至連“出工”都很不積極;陳致中的參選也可能讓國民黨漁翁得利,總之緑營的内部裂痕其實比藍營更深刻。
  
  從中間選民所關注的兩黨改革動向論:馬堅持改革,任用了許多年青人加入其競選團隊;為了“拒絶賄選”而不惜得罪地方派系;寧肯“逼反”宋楚瑜也不願搞暗盤交易;而蔡雖標榜改革,卻讓陳水扁的競選班底全部回籠;國民黨提出的不分區立委名單也明顯比民進黨的名單更受到社會的好評。
  
  從兩位候選人的形象論:馬雖被政敵扣上“無能”的帽子,但蔡英文畢竟是一個弱女子,沒有任何實際政績可言,加上在競選過程中的多次“失言”甚至“失策”,並不能在“能力”方面與馬形成反差,換言之馬在這方面的“劣勢”被對手同樣的劣勢抵消了。但在另一方面,馬一家清廉,而蔡因“宇昌案”而令人有“至少是沒做好利益迴避”的印象,其副手蘇嘉全的“農舍案”更招致多數民眾的反感。
  
  就競選策略論:藍軍對競選主題的把握、對議題抛出時機的算計、對宋楚瑜、李登輝等人的應對策略、乃至競選文宣、廣告的設計都可圈可點,基本沒犯什麼錯誤,而蔡在選副手時就一波三折,好不容易提名了蘇嘉全,又因為“農舍案”被搞得焦頭爛額——凡此種種,使人很自然的會覺得馬英九連任應該沒有問題。也正因為如此,從開始競選到發表民調數據截止日,除了幾家緑色背景明顯的民調機構外,其他民調數據一直都是馬領先,“看好度”更是馬一直明顯超過蔡。選前大陸絶大多數智庫學者也都預測馬贏。
  
  二、四個新要素與四個懸念
  
  然而耐人尋味的是,所有押馬贏的人都不敢打保票,誰也無法排除蔡英文勝出的可能。從選戰序幕拉開的那一天起,雙方選情就一直緊密膠著,或反覆此升彼伏;緑營“屢出狀況”但整體聲勢不斷上漲,藍營則幾度險象環生,直到投票日,“將再次政權更替”的社會觀感仍揮之不去。緑營的動力從何而來?為什麼能對選情造成如此衝擊?此中玄機在於本次選舉出現了四項新要素,由此導致四個懸念:
  
  第一個新要素是兩岸關係轉入和平發展的新軌道。從1996年開始,台灣每逢“大選”,兩岸關係的大氛圍都是戰雲密佈,大陸因素在台灣選民心中主要是“負面”因素;而三年多的和平發展已經産生了豐碩成果,使兩岸關係的大氛圍由風和日麗取代了戰雲密佈,大陸因素也首次不再單純是負面因素,連民進黨候選人都不敢明確表示“反中”,反而要不斷表示他們也有意願和能力與大陸搞好關係。但大陸因素也沒有全盤變成正面因素,對大陸的恐懼與敵意在台灣内部仍很有市場。從李登輝後期到陳水扁八年執政,台灣一直處在“向外衝”即企圖突破“一個中國”框架的過程中,馬執政後開始了向“一個中國”原則的回歸,但馬受到多方掣肘,堅持“一中原則”往往是“猶抱琵琶半遮面”;而在民進黨的推動下,台灣“向外衝”的慣性並沒有消失,和平發展三年多,台灣支持急速獨立的人沒增加也沒減少,但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的人數在增加,這是事實。於是這次選舉就成為一次對和平發展成效的民意測驗:向“一中”回歸的力道能否壓住“向外衝”的勢頭?從和平發展中感受到的來自大陸的善意能否壓過對大陸的防範或敵意?
  
  第二個新要素是民進黨的政策調整。由於第一個要素的作用即和平發展産生巨大壓力,迫使民進黨做戰略撤退,從陳水扁的激進台獨轉變成蔡英文的“温柔台獨”,即在堅持反對“一中”原則和不承認九二共識的前提下,堅持“中華民國等於台灣”、目前國號為“中華民國”的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人們2300萬,疆域台澎金馬;與大陸簽訂的協議可“概括承受”,經過台灣人民的民主程序形成台灣共識,循“台灣共識”與大陸發展良好關係——。這套新的論述幫民進黨建構了一個戰略高地,並與馬英九的大陸政策形成鮮明對比:在堅持“台灣主權”方面,蔡强馬弱,蔡明確,馬模糊;在台灣未來前途的選擇方面,蔡有清晰明確的目標即要“獨”;而馬只敢説不要什麼(即“不統、不獨、不武”)卻不敢明確説要什麼,其堅持“一中”法理本來在邏輯上就暗含了統一目標,但對外又信誓旦旦地承諾“不統”;在和平發展方面,蔡的政策“令人不放心”,但在島内也的確産生很多欺騙性,很多選民相信即使民進黨上台,兩岸關係也壞不到哪裡去;蔡的“台灣共識”凸顯“台灣人民”和“台灣民主程序”的優先,這種“單邊思維”雖然在現實中行不通,卻令台灣的很多人感覺“受尊重”、“爽”;而馬英九堅持“九二共識”是强調與大陸的默契與相互理解,但在某些人心中也是他“親中賣台”的證明。總之這次選舉,雖然沒有像以往那樣“統獨分界”,以至有的觀察者認為“統獨議題”已經邊緣化,但實際上這個議題在人民頭腦深處仍然存在,關鍵在於雙方都有所變化:原屬“統”的一方打出了“不統”的旗號,但“九二共識”體現的“一中”原則本身就是統,所以筆者將馬的這套政策稱為“弱統”或“弱一中”政策;原屬“獨”的一方提出了“和而不同、和而不統”,其實質仍是台獨,但加上了“和”的包裝,所以筆者稱其為“柔獨”或“柔兩國”的政策。從選戰過程可見,越到後期,選舉主軸越轉向“是否承認九二共識”的議題,到最後,此次選舉變成了一次關於九二共識的公投,它要測驗的實質問題是:在現階段,台灣的多數民意,是支持“弱統”或“弱一中”呢,還是支持“柔獨”或“柔兩國”?
  
  第三個新要素是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對於台灣經濟的影響。馬執政三年多,得力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使台灣經濟有不俗的表現,台灣的企業家一批批地站出來挺馬和表態擁護九二共識,就是因為他們切身感受到了兩岸關係改善給台灣經濟帶來的商機。但遺憾的是和平發展畢竟只有三年多的時間,而ECFA剛剛簽訂一年多,其效力難以完全展現,而台灣經濟恰逢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超大風浪,能取得今日的成績已經算難能可貴,但還達不到讓多數人都明顯感到經濟已經復蘇的程度。在經濟復蘇和增長中真正增加了財富的首先是企業主,一般勞工階層則需等待社會財富分配出現“溢出效應”後才能感受到個人的好處,現在還處在這個過程中。因此除了一些直接從大陸遊客處能賺到錢的從業者(如出租車司機、食品小販、旅館餐飲業、旅遊商品業)外,仍有相當多的人對經濟復蘇“無感”,而這就成為民進黨挑起階級矛盾、訴諸中下收入者支持的理由。“三隻小猪”從一般的競選募捐行動變為非常成功的民眾動員方式,這個例子説明民進黨對中下階層的訴求是有效的。於是這場選戰到最後,被賦予了某種“窮人vs富人”、“中低收入者vs企業家”的色彩,相應的懸念則是:在族群矛盾做為選戰武器被擱置以後,重新挑起階級矛盾,讓台灣陷入所謂“民主内戰”,這樣的策略有效嗎?
  
  第四個新要素就是這次選舉是在兩黨都經歷了較大的内部權力調整和程度不同的改革的情況下進行的。國民黨基本完成了世代更替,馬的競選班子幾乎全是由年青人組成,馬一直支持金溥聰帶領政黨機器去嘗試與傳統不同的競選方式,如脱離地方派系的牽制,派出“刺客”空降到艱困選區,國民黨提名的立委有很多形象清新的“新人”;蔡英文也給民進黨帶來了新的選舉風格,其個人形象也讓民進黨的傳統支持者有新的想像空間。而兩黨在經歷這些變化的同時也都使本陣營内的一些人被邊緣化,從而産生一些内部矛盾。這次選舉,其實是以馬為首的“新國民黨”迎戰以蔡為首的“半新”的民進黨,選民對哪一方的改革更肯定?也是不到投票結果宣佈就難以下結論的懸念。
  
  三、選舉結果予我們的啟示
  
  最後投票結果是:馬以80萬票的優勢勝出,國民黨贏得64席立委,這是一個可以用“完勝”來形容的精彩戰績。對於前述的四個懸念,這一“完勝”所昭示的答案是:
  
  1.經過近四年的和平發展,向“一中”回歸的力度已經在台灣内部壓制住“向外衝”的勢頭!台灣同胞從和平發展中感受到的來自大陸的善意已經壓過對大陸的防範或敵意。台灣民意這一帶有大轉折意味的變化將為我今後進一步爭取台灣民心開拓更光明的前景和更廣闊的空間。
  
  2.台灣的多數民意,最終選擇了支持“弱統”或“弱一中”,而沒有選擇支持“柔獨”或“柔兩國”!這為我在未來四年,進一步鞏固兩岸已有的政治互信、推動台灣民意向更認同一中原則的方向演化、同時進一步爭取民進黨調整其大陸政策,都提供了更現實的可能性。
  
  3.選舉結果證明民進黨想以階級矛盾替代族群矛盾的策略不成功。也顯示了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台灣,企業家的重大作用是不可忽視的。而如何强化我們同台灣企業家的關係,則是今後對台工作和統戰工作可更多著力的課題。當然,進一步讓台灣的普通老百姓都能對兩岸和平發展的成果“有感”,也是應繼續努力的工作重點。
  
  4.選舉結果表明馬英九堅持改革是成功的,我們對“新國民黨”也要有新認識,不能過多聽信那些在改革中被邊緣化的人所發的“牢騷”和對馬的抱怨。同時,應盡速建立同“新國民黨”内中生代乃至新生代的關係,在國民黨内培養新的“親陸派”。
  
  2012年1月16日

  (原載:《兩岸關係》,2012年2月號,總第176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