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社會辦大學的先行嘗試

  “‘行動是老子,知識是兒子,創造是孫子。’這是説,從行動中獲得知識,再用於指導行動,這個新的行動要努力成爲創造性的行動……”

  一位對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有過許多研究和精闢見解的長者,用略帶客家口音的普通話,神采奕奕地站在廣東社會科學大學的講臺上,正向全體學員作着《陶行知教育思想淺談》的學術報告。

  他,就是廣東省政協副主席、廣東社會科學大學的兼職教授楊應彬。當學員們得知楊應彬本人便是陶先生當年的學生時,敬意悠然而生。的確,他的精彩的學術報告,有如高山流水遇知音,默默地彚進了學員們久旱的心田。

  兩年多來,象楊應彬那樣登上廣東社會學大學講臺的,已有100多位教授、專家和學者。他們來自廣州地區各高等院校、黨校和干校,來自科研部門或黨政領導機關。這些既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廣東社會科學大學的兼職教授和講師,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教育與育人的關係上,已逐步摸出了一套適合廣東社會科學大學特點的路子。廣東社會科學大學是知識密集的學術團體——廣東省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簡稱廣東省社科聯)於1985年9月創辦的。

  廣東省社科聯是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學術團體,她所屬的學會、研究會近70個,擁有哲學社會科學各個方面的專家學者1萬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研究員、副研究員以上的有400多人,講師級以上的有2000多人。這給廣東社會科學大學的創辦與將來的發展,提供了雄厚的師資實力。廣東省社科聯創辦大學的優勢和特點,或者説她的公開的“秘密”,就在於她有强大的師資爲後盾。正是憑着這一條,廣東社會科學大學在一無現成的校舍,二無充足的專職人員,三無完善的教學設備的困難條件下,做到“邊創辦,邊教學,邊出人才”,的確是行之不易的。

  按常規,辦大學應該有校舍,甚至於紅墻緑瓦,鳥語花香。可廣東社會科學大學的“校舍”有點特别。剛開辦那時,是在廣東省委黨校,後來又在廣州市十七中,再後就是廣州東環中學,都是租借來的幾間課室。可想而知,這樣的“校舍”,又一再“搬遷”,是够特别的了。然而,就在這樣特别的環境中,廣東社會科學大學各係各專業的教學工作並没有停止或中斷,更没有放鬆或下降要求。艱苦的教學環境不僅鍛煉了全體學員的學習毅力,而且同廣東社會科學大學一起,承擔着開創新事業的重大責任。他們説,在這樣的學校裏,不僅學到了專業知識,還學到了艱苦創業的精神,今後走出校門,就是要用所學的專業知識來投入開創新事業的征途。是的,該校試點班已畢業的200多位學員,回到單位後正在發揮着他們的作用。今年7月,廣東社會科學大學正式創辦以來的第一届畢業生320多人,也將奔赴省内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前沿。正如廣東社會科學大學副校長張作斌在一首詩中所寫的那樣:“辦學原爲國中興,未卜困難千萬重。八方乞討成武訓,四處奔波做陶公。”爲了國中興而去做武訓,做陶公,這正是廣東社會科學大學創辦者的可貴之處。

  爲了創辦這間大學,廣東省社科聯主席張江明教授親自兼任了該校的黨組書記和校務委員會主任,原中山大學副校長劉嶸教授兼任了校長。廣東學術理論界許多知名人士進入了校務委員會,有的任顧問,有的兼任各學係係主任。這些當代的武訓和陶公,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實踐中,敢於打破常規,勇於改革創新,富於實幹苦干,善於運籌帷幄。在國家没有撥款,只靠白手起家的困境下,硬是把廣東社會科學大學的架子搭了起來,并且越辦越好:

  首先是學校有了一定的規模。現在的廣東社會大學,擁有經濟係的企業管理專業三個班,會計係的會計專業一個班,法律係的法律專業一個班,中文系的文秘專業一個班,市場營銷學的市場營銷專業一個班,即將開辦的有外語系英語專業一個班,工藝美學專業一個班,宣傳科學專業一個班,文化管理專業一個班。

  其次是學員開始有了自己的校舍。從1987年第一學期開始,校部直屬的六個學係與專業的班級,都在本市文德路文化大樓上課。那裏有近600平方米的一層樓,是由廣東省工藝品進出口公司提供使用的教學場地。到1988年,廣東省工藝品進出口公司將再提供3000多平方米的教學大樓,省政府今年撥款200萬元籌建的校本部,也將竣工交付使用。

  廣東社會科學大學的辦學實踐説明:

  ——她並不是由國家教育機關或黨政部門直接主辦的,國家教育機關和黨政部門不負擔其辦學所需經費,絶大部分辦學經費由該校自籌自理。這就意味着對减輕國家財政開支,又爲國家輸送急需人才,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她既不是全日制的普通高等學校教育,也不是黨政幹部的學院教育,而是兼有全日制普通高校教育與黨政幹部學院一些適宜於她的東西,盡量避免上述兩種教育中不利於她的方面。如全日制高校學生絶大部分住宿,她的學員則大部分走讀;她授課時間既有以白天爲主的,也有以晚上爲主的,全日制高校或黨政干校則多在白天;既有在職在編的黨政幹部學員,也有部分待業青年學員;學制既有兩年的脱産班,也有三年的業餘班,此外還有單科班、短訓班,以後將逐步開辦一些本科班、研究生班,就學形式較普通高校多樣化。

  ——我國現在的普通高等學校的學係與專業,大多數是較爲固定的,從其積弊方面看,難於設立一些社會迫切需要的對口學係與專業。因此造成一些學係與專業的設置同社會需求相脱節的現象。爲了避免這一現象,廣東社會科學大學在學係與專業設置上,一開始就堅持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靈活機動的原則,社會急需的,就先開,并且繼續招收新生;有些學係與專業社會需求很迫切,但超出馬上開辦的條件,就逐步做好開辦準備;只要開辦的基本條件具備了,哪怕國内普通高校從未開過或十分罕見的,也敢於打破現狀,堅决開辦。例如市場營銷學學係與專業的設置,就是國内首創的,工藝美學專業在全國只有武漢大學開辦了,而在成人高校中都是絶無僅有的。

  ——廣東社會科學大學自辟了一條“依靠社科聯,聯合各院校,開展横向合作,發展成人教育事業”的路子。尤其是在辦學形式上,該校通過省社科聯的各個學會,以校本部直接管理、委托管理的辦法辦學,已逐步顯示了這間成人大學的特點,不同層次地調動了各學會辦學的積極性。到目前爲止,該校的經濟係企業管理專業大部分班次、會計係會計專業、法律係法律專業和中文系文秘專業,都是由校本部直接管理的,而經濟係企業管理與其個别班次、市場營銷學係以及即將開辦的宣傳科學專業、文化管理專業,則是委托華南理工大學社科係、省市場營銷學會和省委講師團、省文化廳分别管理的。這後一種辦學形式學校主要抓聘請係主任、教師,抓教學計劃,其他方面均由委托管理的單位行使自主權。此外,省社科聯還與一些企業單位擴展了合作辦學的方向。即將開辦的英語專業和工藝美學專業,就是由省社科聯同省工藝品進出口公司聯合舉辦的。這種辦法既能使社科聯的智力優勢得到發揮,也可以解决一部分辦學的財政經費。

  廣東省委書記林若在聽取省社科聯負責同志的工作匯報時,對廣東社會科學大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林若書記説:“省社科聯辦社科大,在全國是第一家,這很好。”

  他説:“社科大是個新事物。我欣賞的就是你們的‘三無’精神(指無校區、無專職教員、無經費——編者)當然,必要的校舍還是應該解决的。經費可以國家給一點,省裏給一點,幾方面凑一點就齊了。教學人員完全可以兼職。”

  (這是作者與陳家義合寫的報導,範於上世紀80年代中至90年代初,陳於90年代先後兼任廣東社會科學大學常務副教務長,文中記述了廣東省社科聯創辦國内首間社會科學大學的艱難歷程,同時也展示了廣東哲學社會科學界在改革開放初期勇立潮頭的探索精神。在今天看來,無論辦什麽事業,艱苦奮鬥和探索精神都是必須保持的。)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