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電視片《千年珠璣》解説詞

  總顧問、總監製:黎子流
  學術顧問:陳中秋 黄偉宗

  第一集 雄關古道藴珠璣

  清晨,鐘阿伯像往日一樣開始了一天的工作。經過精心雕琢,細小的雕刻刀下逐漸顯現出一個個排列有序的人名。在他身邊,一座古老祠堂的修繕工作已近尾聲;鐘阿伯在石碑上雕刻出來的,正是那些捐資修繕祠堂的人的名字。

  老伯居住的這條小巷已經有千年的歷史了。這裏曾座落着百餘個姓氏的祖居和宗祠;近十年來,重建與修繕工作陸續進行,像鐘阿伯這樣的老工匠們因此而顯得异常忙碌。

  每隔幾個月,就會有一座修繕一新的大宗祠迎來四方宗親;他們來自珠江三角洲地區、港澳,甚至世界各地。他們都説,這條名爲“珠璣巷”的古老街巷,便是他們的故鄉。

  難道,所有這些姓氏的人都曾經在這條古巷中生活過嗎?“珠璣巷”到底是一條怎樣的古巷呢?

  這裏,是位於珠璣古巷中的張昌故居。據史料記載,一千多年以前,古巷得名爲“珠璣”的故事,便發生在這裏。

  張昌一家的先祖遷徙自中原。到張昌時,張家七世同堂,成爲遠近聞名的和睦大家庭。唐寶曆元年,也就是公元825年,爲了表彰這個孝義之家,當朝皇帝欽賜了一條由珍稀的寶玉串成的珠璣縧環。

  此後不久,這條原名爲“敬宗巷”的古街巷,便更名爲“珠璣巷”了。

  珠璣巷,位於中國廣東省北部韶關的南雄市。這裏與江西省大餘縣接壤,史稱“枕楚跨粤,爲南北咽喉”。歷來爲兵家必争之地。

  先秦時期,南雄爲百越聚居地,秦代屬南海郡,漢代初期屬趙氏南越國轄地……唐代時,南雄始建縣治,因有湞水和昌水兩條河流經過,故名爲“湞昌”;其縣城就設在今天的雄州鎮上。

  這座古老的正南門城樓,始建於北宋皇佑四年,即公元1052年。

  南雄北部的大庾嶺,古稱“臺嶺”,是廣東與江西兩省的分界。戰國時期,越國被楚國所滅。部分越國人爲躲避戰火而遷徙到此定居。他們在嶺上遍植梅樹,並將自己的姓氏也改作了“梅”。所以,大庾嶺又有個别名叫“梅嶺”。

  據考證,這一批六千多名越國人是有史記載的最早的來到嶺南的移民。

  但是,這批躲避戰亂的越人没有想到,他們來此安居還不到一百年……

  一支號稱五十萬人的大軍開到了五嶺。

  這,就是秦始皇的軍隊。

  這裏是位於梅嶺脚下的中站村,曾經稱爲“梅鋗城”,始建於秦代。

  梅鋗,就是當年遷徙到此的越人的首領;相傳他還是越王勾踐的後裔。

  如今,梅鋗的遺迹早已無處可循。人們只能從這些明清遺存的城墻基址上,遥想當年越人建立的古老城邑。

  也許當年,梅鋗率領的越人隊伍就是從這古城出發,深入密林,與强大的秦軍展開了遊擊戰。他們晝伏夜出,對分散的小股秦軍發動致命的攻擊。

  這支百越軍隊,出敵不意,英勇善戰,曾協助劉邦的大軍攻陷秦都咸陽。梅鋗因此被封爲“臺侯”。

  但是,接受了分封的梅鋗却再也没能回到梅嶺。因爲那時,這裏已經被一位名叫趙佗的秦軍大將佔據了。

  1995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廣州市内發現了一處古代建築遺址。經過發掘清理,一座頗具規模的王侯園林顯現出來。山石和水渠錯落有致,象徵着代表統治者威嚴的高山與大海。無論宫殿的布局還是所用的建築材料,還有這些燒制有“萬歲”字樣的瓦當、考究的鋪地方磚……都使考古工作者聯想起遠在中原的長安未央宫。

  經考證,這裏就是秦末漢初時,趙佗建立的南越國的宫署和宫苑遺址。

  趙佗是將嶺南納入秦帝國版圖的秦軍將領之一。憑藉推行民族親善政策,趙佗取得了當地原住民的信任和擁戴;並修築了一條從梅嶺北上江西、南下廣東的通道,從此把長江與珠江水系連接了起來。

  公元前209年,一萬五千名年輕女子在軍隊的護送下,從中原來到了梅嶺,繼而南下直到今天的廣州。沿途,他們被分配給戍邊的秦軍將領們做家室。這是趙佗爲了穩定軍心,特地向朝廷申請的。

  但是對於那幾十萬大軍來説,一萬五千名女子當然遠遠不够。

  [采訪]中山大學歷史學係 教授 李錦全

  當時秦朝有兵駐在嶺南,都是單身漢。嶺南本身是南越族,這個族跟中原是不同的。後來,他(趙佗)主張南下的漢人和跟當地的越族通婚。慢慢,民族之間的融合就更好了。

  從此,這些南下的士兵以及朝廷不斷發遣來的大批刑徒等漢人,以嶺南爲家,成爲了囤墾耕作的當地居民。

  公元前206年,秦王朝覆滅後不久,在當地漢越兩族民衆的擁戴下,趙佗自立爲“南越武王”;他封鎖了自梅嶺北上的通道,建立了以番禺——即今天的廣州爲王都、占地千裏的南越國。

  [采訪]華南師範大學地理係 教授 曾昭璇

  趙佗給我們(百越人)提高水平。我們没有文字你給我們創造文字,没有鐵器你給我鐵器,没有牛耕你給我牛耕,那大家都很高興,都歡迎。從學術來講,要講文化並整,長期持續性地合融、延續。

  公元前196年,趙佗接受了漢高祖御賜的“南越王之璽”的金印,南越國向漢稱臣。

  嶺南重新向中原敞開了胸懷。繼秦漢兩朝的中原人南下之後,這裏即將迎來第二次因戰亂而引發的移民高潮。

  [采訪]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研究員 方誌欽

  第二次的移民高潮,那就是東晋和以後的一段時間。

  東晋的移民潮就比秦漢那個時候就更大規模了。這一次北方人的南遷對於廣東社會的發展、影響比第一次更大。從那以後,一直發展到唐代,廣東的社會經濟文化都比以前大有進步,可以説初步改變了廣東過去被認爲是蠻荒之地的這種落後狀態,很多方面都趕上了中原,趕上了廣東以北的幾個省份的水平。

  唐開元四年,即公元716年,一個在京城裏做官的嶺南人,從長安返歸故里。

  途經梅嶺時,他發現古道已年久失修,路面狹窄得容不下大型車馬,貨物要靠人力辛苦地背運。時值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開元盛世”初期,不用説繁花似錦的京城長安,就是這一路南下所經過的條條驛道也都是寬闊通坦。

  相比之下,梅嶺古道真可謂“艱險難行”。

  這個走過梅嶺古道的人,就是張九齡。他不僅享有“嶺南詩祖”之美譽,更是出自嶺南的第一位宰相。他的家鄉就在韶州,即今天的廣東韶關。

  回到家鄉,張九齡感慨萬千。於是,他提筆上書唐玄宗請開大庾嶺新路。這不僅是在爲家鄉父老做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而且,張九齡想到了更長遠的目的——改善南北交通,以嶺南和海外豐富的物資滿足江淮,殷實國庫。

  這年冬天,趁着農閒,張九齡奉詔徵調農民服役,動工開鑿嶺路。

  他親自率領工匠在荆棘叢生的山嶺中進行實地勘測,决定在舊嶺路的基礎上,改造其陡險之處,同時選擇地勢相宜的地方修建新道。

  農閒時節還没有過完,一條能够并排通行兩輛大型馬車的新路就修好了。

  大庾嶺路,也就是民間常説的梅嶺古道。它是中國現存最完好的古驛道之一。

  今天,人們在古道旁還能够看到一塊清雍正年間的石碑,雖然歲月風化了它的稜角,但却清晰地銘刻着從唐開元盛世之後的千年裏大庾嶺路維護和重修的歷史。

  新嶺路貫通之後,張九齡曾撰寫了《大唐開鑿大庾嶺路記》,其中記述了道路的開鑿過程。

  [采訪]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 研究員 李慶新

  這條大庾嶺路溝通了中國最精華的地帶,就是江淮地區,還有就是對外交通的前沿嶺南地區。正巧嶺南地區這邊,又是同當時通往海外的,也就是廣州通海一道這個海上通道是相連的。

  唐宋時期及其以後,中國歷史也發生了一些重大的變革,更强化了這個大庾嶺路在中國(歷史)經濟版圖裏面的地位。大庾嶺路無疑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官道,也是一條非常重要的商道,經濟的大動脈。

  交通的便利不僅帶來繁忙的商品流通,也帶來了大量人口的遷移。

  這裏是位於梅嶺古道上的梅關,江西與廣東的省界便是從這裏劃分開來。

  想當年,趕路的人們清晨從江西大餘出發,走過梅關就進入了廣東地界;下了梅嶺之後,第一站便來到梅嶺村。人們沿古道穿過這小小的村落繼續向南,便會在中午時分到達中站村。這也正是梅鋗城更名爲“中站”的原因。

  午飯之後,人們沿梅嶺古道繼續趕路,經過裏東街,到了傍晚落脚的時候,正好到達珠璣巷。

  説來有趣,珠璣巷距梅關大約20公里。也正是這相當於一整天脚程的距離,將大量南下商旅的脚步留在了珠璣巷。

  [采訪]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 研究員 李慶新

  中國歷史上的開發是從北到南、從西向東。這個開發過程中人口遷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歷史現象。

  北方的人因爲戰亂,或者逃避服役,或者其他的原因逃往南方,大庾嶺路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通道。它有相當完善的交通服務的設施,官府在那裏設有驛站,中外使節的來往都有馬匹,有人力爲他們服務。民間也使用這條路綫,所以在驛站或者是交通比較緊要的地方,逐漸形成一些聚落。珠璣巷這個地方,形成了民間的聚落,逐漸地擴大,成爲一個南來北往的人口遷徙中轉站。

  珠璣巷,是一條由鵝卵石鋪砌的狹長街巷,北起鳳凰橋,南至駟馬橋,四、五米寬,一千五百多米長。三座高大的門樓分别矗立於古巷的南端、中間和北端;上面“祖宗故居”、“吾家故鄉”等石刻訴説着它在南遷移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唐開元盛世,是珠璣巷繁榮的開始;據史料記載,當時珠璣巷巷道兩旁已經是茶坊酒肆林立,商號客棧鱗次櫛比。到了唐玄宗天寶年間,韶州及其管轄的南雄、始興、曲江等六縣户數達到3.1萬,其人口密度遠遠超過了當時的廣州。

  [采訪]中華鄧族史粤港卷 主編 鄧祖善

  我們鄧家出於河南的南陽。當時中原戰争比較多,人也多,南方嶺南那邊人少地多,是一個好地方。在南遷的時候,必由之路就是珠璣巷。住過一段時間以後,有的再往南遷。廣東、香港、臺灣那邊去的,一直到東南亞,現在到美國那邊,那個鄧氏很多都是從南雄珠璣巷這裏分出去的。

  和珠璣巷裏所有的宗祠一樣,鄧氏宗祠有着自己的堂號,“南陽堂”。它標誌着鄧氏先祖的發源地。

  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有祖先崇拜傳統的一個民族。堂號,是中國姓氏文化所特有的概念。一直以來,每個家族都會有本族的祠堂,並給它取一個名號。其目的在於使後世子孫明瞭自己姓氏與族屬的來源,銘記祖先的功德,做人做事不辱門楣。

  經專家考證發現,在珠璣巷曾先後居住有153個姓氏。於是,就有了這整整一條街的祖居和宗祠。

  今天,裏東街的大戲臺又開戲了,上演的還是那出傳統的採茶戲——《茶女戲劉二》。臺下的觀衆早已熟悉了故事和戲文,就像他們早已熟悉了這座始建於明代的大戲臺。不過,人們仍舊看得津津有味,因爲這樣的熱鬧只出現在像今天這樣的傳統墟日裏。

  墟日,就是趕集的日子。這種傳統,在裏東街已經延續了幾百年。

  據史料記載,宋代時,來自嶺南和海外的象牙、犀牛角、珍珠和藥材等,在這裏落脚交易,然後再輸往北方;而中原和江南的絲綢、茶葉和其它土特産也源源不斷地運到這裏,繼而中轉南下。

  時至明、清,南來北往的過路商旅和挑夫更是“日有數千”。

  後人有詩雲:

  長亭去路是珠璣,此日觀風感黍離;

  編户村中人集處,摩肩道上馬交馳。

  實際上,自大庾嶺路貫通之後,爲滿足南北通商的需要,從梅嶺南下的古道旁一共修建了包括中站、裏東街、珠璣巷在内的七條商業街。如今人們所稱的珠璣巷,事實上是指包括其在内的分佈於古道周邊的大約58個村莊。

  爲躲避戰亂或謀求更廣闊的生存空間,中原仕宦紛紛遷入嶺南。到了南宋末年,珠璣巷一帶的人口數量達到最高峰。

  依傍着梅嶺古道的珠璣巷就這樣興旺了一千多年。

  這是一張拍攝於上個世紀初的老照片,記録了粤漢鐵路上的一次通車典禮。正是從這一時期開始,鐵路運輸的發展和興旺把一個依賴肩挑背扛的古老時代封存了。

  梅嶺古道曾經的繁榮與喧囂隨着歲月的流逝,從人們的視綫中淡出了;只留下這珠璣巷,還在向今天的人們講述着昨天的故事。

  [第一集 完]

  第二集 開枝散葉源珠璣

  這裏是距離珠璣古巷不遠的一處榨油作坊。

  據説,這古老的榨油工藝,至少已經傳承了一千多年。

  一個多世紀前,這樣的榨油作坊曾經遍佈梅嶺古道旁的每一個小村莊。

  如今,巨大夯木發出的沉重撞擊聲,只能從這座僅存的老油坊裏聽到了。

  今天的珠璣巷裏,只有住户320多家。不但人口數量遠不能與唐宋時期相比,其先祖也大多是於清朝末年從江西大餘遷居到此的客家人。

  那麽,那些從中原南遷到此定居的人家都去了哪裏?是什麽導致了他們再次舉族遷徙?

  清朝初年,著名學者屈大均返歸故鄉廣東番禺隱居著書。一部囊括了廣東之天文地理、經濟物産、人物風俗等詳盡内容的筆記體著作——《廣東新語》,就是在這時整理完成的。

  屈大均在寫作《廣東新語》時,搜集研究了嶺南地區衆多名門望族的族譜。他發現大多數家族都記載他們來自南雄的“沙水珠璣巷”。這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一條小小的街巷,如何能容納這麽多姓氏的家族居住繁衍?他們又是如何散落到各地的呢?

  沙水,是一條幾乎與梅嶺古道平行南下的小河。河邊曾有一座始建於公元13世紀末的沙水寺。今天的大雄禪寺就是在原沙水寺的遺址上重建的。

  據地方誌記載,沙水寺曾經是嶺南最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舊時每逢農曆九月初九,沙水寺都要做水陸道場,法事長達七天七夜;附近數十個村莊的鄉民上萬人前來進香,場面熱烈而隆重。這地方因寺廟而出名,於是鄉民們都在自己的村莊名字前冠以“沙水”二字。

  在離沙水寺不遠的珠璣巷南街上,屹立着一座佛塔,它始建於公元1354年,這是南雄境内保存完好的唯一有確切年代可考的元代建築。

  然而,在民間,它還有一個更加廣爲人知的名字——“貴妃塔”。這位貴妃,就是各姓氏族譜中幾乎都曾提到的那個名字“胡妃”。

  相傳,胡妃是南宋度宗皇帝的妃子,因遭姦相賈似道誣陷,被送入庵堂軟禁。一天,胡妃出逃,慌亂中不慎落水。幸而,一只運糧船正好停泊在那裏,船上的商人將胡妃救了上來。這個人就是來自南雄珠璣巷的商人黄貯萬。

  黄貯萬將無家可歸的胡妃帶回了珠璣巷,改名更姓隱居下來,不久二人喜結良緣。

  有一年夏天,酷暑襲人,很多鄉親中暑病倒。胡妃就用她從江南帶來的菊花配製解暑藥,救治了不少人的性命。

  之後,胡妃又將種植菊花的技術傳授給了珠璣巷的鄉親們。

  聰明美麗的胡妃教鄰里姐妹們刺綉,剪裁漂亮的衣裙;她還將江南的紡織技術傳授給了珠璣巷人。

  實際上,這些生産技術並不是由胡妃一人帶到珠璣巷的。在那些動盪不安的歲月裏,大量中原和江南氏族越過梅嶺,來到珠璣巷這片相對安寧的土地上休養生息;同時也將先進的農耕、水利、冶金和紡織等生産方法帶到了嶺南。

  也許是由於胡妃的聰慧和傳奇經歷,善良的珠璣先民便將促進嶺南發展的功績大多記在了她的名下。

  然而,好景不長。黄家的家丁膽小怕事,向官府透露了胡妃的下落。於是,賈似道謊稱南雄有人謀反,派兵進剿珠璣巷。

  大難臨頭。胡妃讓丈夫跟隨街坊鄰里,去找一個叫羅貴的人,由他帶領珠璣巷各户人家南逃避難。

  爲了不連累鄉親們,胡妃自己留在了珠璣巷。追兵到來,胡妃毅然投井自盡。

  爲了紀念善良的胡妃,後人在她投井的地方建造了這座“貴妃塔”。塔高七層,取“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之意。

  [采訪]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員 邱立誠

  這個石塔是元代的。

  關於胡妃的傳説在當地一直都很流行。但是從我們考古上面來講,還無法證實它是不是和胡妃有關係。但無論怎麽樣,它確實是一個很有價值的,能够在珠璣巷那裏作爲一個很有標誌性的東西。

  由於南宋王朝逐步要往廣東南遷的這麽一個歷史背景,讓我們看到了在元代的時候,在珠璣巷也留下了這麽一個文物建築。

  貴妃塔上寄予的凄美傳説,後來,被人們稱作“胡妃之亂”。

  事實上,當時因“胡妃之亂”南逃避難的並不只是在羅貴帶領下的珠璣巷人,同時還有周圍58村的許多人家。

  在珠江三角洲地區許多姓氏的族譜中,都記載了羅貴因“胡妃之亂”而率衆南遷的事情。

  但是,經專家學者的考證發現,由於這些族譜大多修訂於明朝以後,離南遷事件發生的時代已相距久遠,所以難免出現一些混淆。事實上,“羅貴南遷”發生在南宋初年,比南宋末年的“胡妃之亂”要早近140年。

  同時,歷史檔案和地方誌之中更加明確地記述了羅貴這次不同於一般逃難的南遷史實。

  這裏是羅田村,村邊的羅陂是羅家興建的陂頭,可以灌溉兩千餘畝田地,至今仍在發揮作用。

  北宋初年,羅貴的先祖從河南開封遷居南雄珠璣巷。一百多年裏,羅氏逐漸發展成爲人丁興旺、富甲一方的大家族,到羅貴時已是第七代了。

  羅貴不但是南宋初年的貢生,而且在珠璣巷裏擔任里長,在當地是有知識、有威信的人。

  這年冬天,羅貴召集各家族士紳商議,由於當時中原和江南戰亂不斷,大量人口涌入嶺南,珠璣巷一帶已人滿爲患,不如大家一起移居到南方“土廣人稀、田野寬平”的地方,開闢基址,仍如今日在故鄉一樣,共結婚姻,朝夕相見。衆人聽後紛紛贊同。

  隨後,各家族士紳在羅貴的帶領下,鄭重盟誓:“各家尋到土地肥沃的地方開基定居,貧者與富者相互幫助,世世相好無相害。”

  南宋紹興元年,即公元1131年的正月初五,羅貴代表珠璣巷的97户人家遞交了申請南遷的文書,五天之後即得到了官府的批準。

  珠璣巷人紛紛行動起來。多數人家選擇走水路。因爲没有現成的船隻,他們便結伴來到山中,伐竹子,扎竹排。

  據考證,這一片乾涸的河床就是當年羅貴一家19口人放竹排入江的地方。

  公元1131年的正月十六,珠璣巷人在羅貴的帶領下,從沙水河解纜,順湞江南下。

  這是珠璣巷南遷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遷徙,共36姓、97户、1000餘人。各家各户都帶有一定的資金和生産工具;他們並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難民。這次南遷也可以説是在官府支持下的有組織的生産力大轉移。


  [采訪]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研究員 方誌欽

  這次大遷徙,主要發生在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這個時期,當然以後陸續還有。

  那麽,這次南遷的人民又帶來了中原地區和北方地區好多先進的經濟、文化和生産力,使得廣東的經濟發展、文化發展、社會發展又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這裏是位於南海九江的“破排角”。八百多年前,公路的這邊還是一片河灘。

  這塊紀念碑上,記述了珠璣巷人的南遷。其中有一對關氏兄弟,就是在這裏上岸的。

  據史料記載,這對關氏兄弟是從山西解州遷居珠璣巷的。當年,兄弟倆揹負着父母的骨殖,跟隨羅貴南遷。也許是天意,途經這裏時,他們的竹排竟散破了。於是他們登岸將父母骨殖埋葬,並開始在此定居繁衍。這個地方也因此得名“破排角”。

  這是位於新會棠下鎮的良溪村。今天,這裏的民居建築仍然保持着明清時期的古檏風韵,幾百年前修建的護村墻殘留至今,銘刻着歲月的痕迹。

  公元1131年3月底,在歷時兩個月的艱苦跋涉後,羅貴一家到達了這裏。那時的良溪還是一片沼澤。羅貴率衆挖塘修渠,疏通排水。由此,沼澤變良田;羅氏一族也如村邊的這棵古榕樹一般,開枝散葉,安居繁衍。

  羅氏大宗祠,是良溪最大的祠堂,也是羅氏的總宗祠。人才輩出的羅氏後裔繼承了可貴的傳統家風——自羅貴開基良溪之後,他的子孫並没有株守家園,而是審時度勢,不失時機地擇土而居,尋求新的發展。據記載,羅貴的六個兒子分别遷往南海、順德、番禺等地,更有後世子孫遷往東南亞、歐美各國。

  在良溪村對面的倉下山麓,羅貴墓昂然而立。每逢清明,許多分佈在各地的珠璣巷後裔都會來到這裏祭拜,感念羅貴率衆南遷的功績。

  據統計,自北宋中後期至元初的200多年間,中原及江南氏族自南雄珠璣巷南遷共有130多次。其後裔共有153姓,遍及珠江三角洲地區29個縣市的688個鄉、鎮、村。

  尤其在南宋末年,南雄成爲面臨中原戰亂的前沿,衆多家族紛紛遷移,珠璣巷十室九空;而與此同時,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人口則迅速增加。正可謂“歇住南恩蕃十係,馬來璣巷衍萬村”,廣東恩平聖堂鎮的歇馬村人就是以這樣的楹聯頌揚着先祖南遷開村的功績。

  歇馬村民大多姓樑,先祖曾居南雄珠璣巷,後遷徙至廣州、陽江等地,約在元成宗末年,即公元13世紀末移居此地。在古祠林立的村中,江翁樑公祠中供奉的便是歇馬村的開村始祖。

  2004年,歇馬村民在修路時,意外地挖出了一百多座清代的功名碑和官職碑,其數量令考古學家們驚嘆不已。這些石碑現在被驕傲地立在了村裏新修建的廣場上,展示着歇馬村人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時代,所取得的成就。

  據統計,明清兩代,歇馬村中從文科進士到武科解元,共430多人考取功名,可謂將“耕讀傳家”的文化傳統弘揚到了極致。

  [采訪]廣州市方誌辦 歷史學研究員 陳澤泓

  珠璣的後人到了嶺南以後,由於他們特定的社會地位、特定的經歷,都很注重教育,把中原的那種原來的傳統文化、重視人才的教育意識帶過來。很明顯的,廣東的教育文化是在宋代以後才有了一個很大的轉折變化,在宋以前呢,教育方面是大大地落後於中原地區的。

  建造這間村學堂的,是歇馬村開基始祖的第十六代世孫。他的孫子樑元桂曾在此寒窗苦讀,日後考中了進士,並成爲清咸豐帝欽點的户部主政。

  清代官員一般不回本鄉任職,而樑元桂却是極少數的例外之一。

  公元1854年,恩平的當地人與客家人發生了大規模争鬥。

  當地土著與客家均屬南遷漢族,本無積怨,但在當時復雜的歷史和社會背景下,却發生了一場波及恩平、開平、臺山等地的大規模械鬥,史稱“土客之争”。咸豐帝知道樑元桂是恩平人,欽派他回鄉處理此事。經過樑元桂的遊説調停,持續13年之久的土客之争終於平息了下來。

  這張石桌是樑元桂從臺灣帶回來的心愛之物。

  相傳,樑元桂就是在這石桌旁度過了他晚年的閒暇時光。“土客之争”平息之後,樑元桂赴任臺灣知府。他爲官清正,任人唯賢,致力於臺灣的各項建設,深得臺灣民衆擁戴。一位石匠爲感激他爲臺灣做出的貢獻,精心打造了一套石桌石凳送給他。樑元桂甚爲鍾愛,離任之時不遠千裏將它們帶回了家鄉。

  珠璣巷先民遷移珠江三角洲,在各地定居,開枝散葉,與原居住地的土著人逐步融合,形成了廣東三大民係之一的廣府民係。

  千百年來,廣府人没有忘記自己的根。在顛沛流離的路途中,在開拓創業的奮鬥中,本没有親族關係的各家各户之間却形成了“异姓一家,同舟共濟”的手足之情。曾經共同居住過的珠璣巷,更成爲了他們共同的精神依託,共同的故鄉。

  [采訪]全國政協常委 何鴻燊

  我本人祖籍是在廣東省寶安縣,在香港出生長大;一直以來,都以身爲一個中國人爲榮。我也很高興見到很多珠璣巷的後裔,回去珠璣巷尋根。

  我相信這種現象不止是一時的熱潮,而是會一直延伸下去,一代接一代。因爲我們中國人愛家庭、愛民族、愛祖國,對於祖宗更加非常敬拜。海内外的珠璣巷後裔,只要能够團結一致,一定可以將珠璣巷文化發揚光大,並同時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們中國人的凝聚的力量!

  珠璣巷南遷先民是一批頑强的開拓者,他們在動亂中遷徙,在跋涉中團結,在創業中進取,爲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打開了新的局面。

  [第二集 完]

  第三集 滄海桑田現珠璣

  劉家的鐵匠鋪位於珠璣巷旁邊的一條小街上。這裏的生意一直不是很旺,每天就是打制一些鐮刀、鐵鏟等農具,很少接到大件鐵器的訂貨。好在没有别家鐵匠鋪,劉師傅倒也不曾體會到所謂的“競争壓力”。

  據史料記載,這條小街舊稱“鐵爐巷”,因爲這裏曾經煉鐵爐林立,敲打聲轟於耳鼓,沿街幾十家鐵匠鋪的生意都着實得興隆。

  那麽,是什麽使代表傳統農耕文明的鐵匠行當没落了呢?

  這是一塊陶塑水田,出土於廣東佛山的一座漢代墓葬。田地上有堆肥,有犁頭;農夫在耕作;另有一只作爲運輸和交通工具的小船係在田邊,展示了當年水網交錯的嶺南平原地區不同於中原的農耕景象。

  這個陶塑的水田模型出土於韶關地區的晋代墓葬,與佛山東漢墓的水田模型相比,出現了牛耕的造型。這清晰地體現出兩晋時期嶺南農業生産方式的進步。

  考古實物表明,嶺南的牛耕出現於東漢,兩晋時期伴隨着冶鐵業的發展得以普及。


  [采訪]廣東省博物館 研究員 楊式挺

  始興城郊的白石坪遺址,出了三件鐵器,就是一個鐵鐝或者叫作鐵斧,還有鐵口鋤。鐵鐝可以是工具,鐵口鋤肯定是農具。鐵器的發明非常重要,就是鐵器才能够對大規模的農田、大規模的荒地進行開墾。

  這一時期,也正是中原和江南的大量人口南遷粤北的時期。此後,嶺南的農業隨着移民的脚步在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了起來。

  這是位於廣東番禺沙灣鎮的何氏大宗祠。

  祠堂裏至今保存着兩只銹迹斑斑的殘破鐵牛。

  據史料記載,這兩只鐵牛曾經是沙灣的何氏家族在一場土地争訟案中的重要物证。

  南宋末年,沙灣何族的先人何德明,從南雄珠璣巷輾轉遷徙到這裏。此後子孫繁衍,富甲一方。

  當年,珠江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區尚未完全形成可耕作的土地,到處是河流和淺灘。

  何氏先人落户之後,便開始圍灘造田,並將自家土地的地界標誌埋在田基之下。

  在此後數百年的時間裏,與何氏先祖一樣的珠璣先民成爲這片土地的新主人。當土地的所有權出現糾紛的時候,他們就從田基下起出自家的地標,作爲土地争訟官司的證物。當年的沙灣何氏曾經因那兩座鐵牛打贏了官司,於是便自豪地把它們陳列在了祠堂裏。

  這座“留耕堂”便是沙灣何族的始祖祠堂。

  “留耕堂”的老匾,和這“詩書世澤”四個字,是由明代嶺南大儒陳獻章題寫的。

  何氏大宗祠裏懸掛有許多楹聯,其中這一對:“蔭德原由宗祖種,心田留與子孫耕”,不僅説明瞭“留耕堂”名字的用意,同時也説明,中國人的祖先崇拜,並不是要拿祖宗當神靈和偶像,而是要繼承先祖的事業繼續耕耘。

  留耕堂始建於元代初期,後毁於戰火;明初曾經重建;清朝統一臺灣之前實行海禁,要求閩粤兩地沿海居民向内陸遷移50裏,留耕堂被迫拆毁;清朝收復臺灣後,留耕堂再次重建,斷續歷經30餘年,最終形成現在的規模。

  由於何氏大宗祠屢毁屢建的經歷,正門上就出現了這樣一幅門聯:“小宗异,大宗同,欽欽世世;前人修,後人續,享之綿綿”,不僅道出了何氏族人永遠和睦的祈望,也表達了珠璣先民在南遷與墾拓過程中“异姓一家,同舟共濟”的心願。

  沙灣何氏在緬懷先祖的同時,也没有忘記在祠堂旁供奉一位從北方而來的神靈。

  這位威儀十足的偶像,就是北帝,也稱“真武大帝”。他是道教中五帝之一,代表北方,五行中屬水,所以也被認爲是“水神”。在水網密佈的嶺南地區,這位真武大帝與天後媽祖一樣,一直是個深受歡迎的神仙。

  今天的玉虚宫裏,安放着一尊銅鼎。它是珠璣巷何氏後裔、澳門特首何厚鏵先生向家鄉捐贈的。

  這裏就是位於番禺石樓鎮的何厚鏵先生祖居。

  廳堂裏至今懸掛着何厚鏵先生的祖父與兩位祖母的畫像。

  [采訪]澳門特别行政區行政長官 何厚鏵

  在過去,我自己也是受了很多前輩的鼓勵和引導,更加覺得作爲珠璣巷的一個後裔,應該深入地瞭解到我們祖先的一些過去,嶺南文化整體的發展,它的根源。

  珠璣巷文化的確是我們嶺南文化一個重要的根源,也可以説是廣東人,或者所謂叫廣府人,不單只是在廣東居住,在港澳居住,也都是移居了海外的世世代代很多的廣東的華僑的一個很重要的根,這些廣府人的一個很重要的文化的依歸。

  這是坐落於中山小欖鎮的一塊珠璣巷人南遷定居故址碑,是另一支何氏後人鎸刻的。

  他們的先祖從珠璣巷遷徙到此,棄舟登岸,並開基拓土,建立家園。

  何氏後人在先祖挖掘的井邊刻下了“思源泉”三個字,以示不忘祖恩。

  在小欖鎮龍田村的這片農田中,曾經有一座小欖圍。它是珠璣南遷先民14姓於公元996年聯合興建的。今天,小欖圍早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以至於踪迹全無。但是在一千多年前,珠璣先民要生存就要開荒種田,而在這水網密佈的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業開發的關鍵就在於圍堤護田。

  這幅略有磨損的碑刻,原來鑲嵌在佛山西樵鎮的一座河神廟裏。小廟拆毁後,它被人們當作了鋪路石。當它被重新發現的時候,表面上已經粘滿了石灰砂。經過清理,專家們驚喜地發現,這幅碑刻所描繪的,就是珠江三角洲規模浩大的著名基圍工程,桑園圍。

  桑園圍始建於北宋末年,它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具有嶺南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它横跨了廣東省南海、順德兩縣,位於西江與北江之間,三面臨水,因其間有不少桑樹園而得名。

  明朝初年曾對長達數十裏的基圍進行大修。清雍正到干隆年間,圍堤由土堤改用石砌。

  這套《桑園圍志》刊印於清光緒年間,是干隆年間創修本的增補本;裏面詳細記録了桑園圍的歷史,地方政府的維修經過,以及在基圍運用過程中總結出的管理制度和維修維護的經驗。

  [采訪]南海市博物館 館員 鄧芬

  桑園圍,全長68.85公里,它的堤内面積約130平方公里,捍衛農田1500公頃。隨着宋代堤圍開發以後,對珠江三角洲農業生産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大規模的興修水利,促使農業發展得很快,耕地不斷地擴大,還有堤圍起到捍水固田的作用。在清代被譽爲“粤東糧食地區之最”,是桑基魚塘的集中地。

  今天,是吴福祥去魚塘裏起魚的日子。

  祥叔是順德龍江鎮左灘村的村民,今年50歲了。村里人有的進城打工,有的經商,有的開辦了小工廠,而祥叔却一直守着這一大片魚塘。事實上,這並不是一片通常意義上的魚塘,能够帶來收益的除了池塘裏的魚,還有塘基上種植的果品和蔬菜。用祥叔的話來説,這種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立體農業生産方式,是他祖上的發明。

  吴福祥居住的左灘村,古稱“甘竹左灘”,建村於宋末元初。村民的先祖大多是途經南雄珠璣巷而遷徙到此的中原移民,如今各姓氏家族的長輩每年還都要回到珠璣巷去祭祖。

  這村子所處的甘竹灘,是明朝初年大修桑園圍的起點。村民們世代經營着基圍裏的桑基魚塘。

  顧名思義,桑基魚塘就是在池塘裏養魚,塘基上種桑樹。


  [采訪]華南農業大學人文學院農史研究室 教授 周肇基

  桑葉可以養蠶,蠶糞用來餵魚,魚糞可以肥沃塘泥,塘泥可以用來給桑樹施肥,也可以施到其他大田作物上。所以這是一種動植物,微生物共同參與的物質循環的過程,廢物利用的過程,没有環境污染是水陸立體的生態農業。


  [采訪]中山大學地理係 教授 司徒尚紀

  在珠江三角洲這個地方,原來它是種水稻的。但是到了明中葉以後,社會經濟條件改變了,就改爲經濟作物爲主了。

  簡單看來它是一個桑基魚塘,但是它作爲一個鏈條、一個紐帶,把社會經濟各個系統都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是一種中國最古老、最特殊的生態農業。

  桑基魚塘的生産方式也實現了中國古代“男耕女織”的社會理想。男人下田種地,或下到池塘中捕魚,婦女則承擔了養蠶織絲的勞作,就連老人和孩童都可以做一些輔助性的輕度勞動。一年四季,人們固守在土地上,起居有定,耕作有時。

  如今,這座明清時期修建的碼頭,顯得有些冷落。而遥想當年,大大小小的船隻運送蠶桑的景象曾是何等地繁忙。

  據《順德縣誌》記載,“粤絲自咸豐初,已銷流外國,其最先輸出者爲七裏絲。”這裏所説的“七裏絲”的主要産地就是順德與南海兩縣。由於這裏集中了大規模的桑基魚塘,所以在光緒年間,僅順德與南海兩地所出蠶絲量,就占廣東全省每年總出絲量的四分之三。

  這是一架機器繅絲紡車,近一個世紀的塵埃覆蓋在破敗的機身上。

  當年,它的出現,不但使粤絲的生産實現了機械化,更使近代中國的繅絲業步入了工業化的行列。他的發明者,就是被不少史籍稱作“具有新思想”的南海人陳啓沅。

  南海西樵,是珠璣巷先民最早南遷定居的地點之一;也是最早出現桑基魚塘的地方之一。

  西樵山下的簡村迄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了。村中先後居住過簡姓、陳姓、冼姓等族群。19世紀,簡村的很多人出洋經商。陳姓家族中一個名叫陳啓沅的青年,也隨着兄長們前往泰國和越南,主要經營絲綢,兼辦茶葉。

  這位來自桑蠶之鄉的青年發現,家鄉的七裏絲在這裏的銷路並不暢,原因是它不如洋絲的質量好。經過研究,陳啓沅發現問題並不是出在蠶繭上,而是出在繅絲的機器與方法上。之後,他用了數年時間,潜心研究法國繅絲技術,立志要研造出新式機器。

  公元1872年,陳啓沅變賣了家産,在南海設立了中國第一家民營資本的機器繅絲廠——“繼昌隆”。

  在今天的順德西山廟裏,竪立着一塊當年禁止設立機器絲廠的告示碑,其禁設原因竟是機器傷人和高大的烟囱破壞風水!

  然而,機器時代畢竟到來了。南海多家機器繅絲廠相繼建成投産。

  當時,工廠中使用的是陳啓沅設計研製的繅絲機,這也是中國第一代機器繅絲設備。它的使用和推廣,促進了19世紀後半期直至20世紀初中國桑蠶、繅絲和生絲貿易的農、工、商三個産業的經濟增長。

  今天,隨着社會經濟條件與需求的改變,桑基魚塘逐漸變成了父輩的記憶,取而代之的是果基魚塘、菜基魚塘。珠璣後裔繼承了先祖審時度勢的膽略與智慧,在積極尋求高效發展的同時,對生態環境進行合理地開發與保護。

  1988年,新會圍墾完成了造田面積1萬畝的三龍圍;1999年,又完成了造田面積4萬畝的新洲圍。基塘農業使農墾與水利防灾减灾並行,農業與生態旅遊業同步發展起來。

  金秋時節,菊花大會在中山小欖鎮如期舉行。

  據史料記載,南宋末年的一個甲戌年秋天,一群歷經跋涉的珠璣巷人來到了這個野菊花盛開的地方,水網與沃土吸引着他們在此開村辟寨,繁衍生息。

  生活安定後,小欖的家家户户開始栽培菊花。相傳,他們的育菊技藝還是當年在珠璣巷時由胡妃傳授的呢。

  此後,每到萬菊争艷之時,小欖人設立花場展示園藝,文人雅士吟詩作對,時稱“黄華會”。到了公元1814年,又是一個甲戌年,小欖人爲紀念先祖從珠璣南遷落籍小欖,舉辦了大規模的菊花大會,並商定以後每60年一届,永不更替。

  “黄花滿地綴珠璣,廣府人稱是故居”。在滄海已成桑田的今天,菊花大會成了年年舉辦的盛會。珠璣後裔們用這些不畏風霜的花朵,展示着他們不斷開拓創新所建造的美好家園。

  [第三集 完]

  第四集 百藝風華映珠璣

  2004年9月,廣東順德右灘村的村民在村裏的大米加工廠發現了一塊木匾。從匾的落款來看,它已經有近400年的歷史了。據村中的黄姓老人回憶,這匾還是在十年動亂期間被他們藏匿在那裏的。

  據《右灘村黄氏族譜》記載,此地黄氏原籍爲湖北雲夢縣,黄居正爲遷徙珠璣巷的始祖。兩宋時,黄氏陸續由珠璣巷南遷,分佈在珠江三角洲地區。

  經考證,這塊“一品百齡”匾的主人便是右灘村中的黄氏後裔,明末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黄士俊。

  公元1607年,黄士俊在科考中一舉奪魁,高中狀元。這是順德建縣以來的第一位狀元,消息傳開,族人與鄰里、乃至整個縣城都爲之轟動。

  [采訪]廣州市方誌辦 歷史學研究員 陳澤泓

  黄士俊是廣東明代的三個狀元之一,在朝裏面地位很高,歷任晚明四朝的京官,南明兩朝的高職。在朝裏面是做了一些好事的,當時他官作到了尚書,有一個外號叫“清正黄尚書”。

  “清正黄尚書”的美譽,贏來了皇家的恩典。

  右灘村外的山坡上竪立着一塊石碑。碑文中顯示,這裏原來就是明崇禎帝欽賜給黄士俊曾祖父母的墓地。皇帝在賜文中盛贊老人對其後代教導有方,子孝孫賢;特遣黄士俊從京城返鄉,造墳立碑。

  公元1630年,黄士俊的父親已百歲高齡。崇禎帝恩準黄士俊暫返故里爲老父賀壽,後又派遣地方官親自到右灘村宣詔,御賜其父“一品百齡”封號,以示恩寵。爲謝恩載德,黄家依詔在宗祠中立了這塊高1.6米,寬1米的牌匾。

  順德的清暉園,原稱“黄氏花園”,修建於黄士俊高中狀元之後。

  公元1650年,清軍攻破廣州。年過八旬的黄士俊薙發易服,落得個“晚節不保”的名聲,黯然返歸故里,隱居黄氏花園。

  清干隆年間,黄家衰落。當地的龍氏將黄氏花園購進。嘉慶11年,龍氏請書法家書寫了“清暉園”三字於正門上方,以喻“父母之恩如日光和煦照耀”。

  經過龍氏前後五代人的多次修建,清暉園逐漸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嶺南園林,與東莞可園、佛山梁園和番禺餘蔭山房並稱“廣東四大名園”。

  番禺的餘蔭山房,始建於清同治五年,距今已有130多年曆史。整個園林設計精巧、布局緊凑,不足3畝地的園區内分佈着碧水廊橋、亭臺樓閣。

  園林故主人鄔彬晚年看破世情,遠避官場,回返故里番禺南村,在鄔氏宗祠旁邊的空地上建造了餘蔭山房,意思是承蒙先祖餘蔭,使子孫後世更加榮華富貴。

  番禺南村鄔氏原籍江西南昌。先祖由珠璣巷南遷番禺,堂號“光大”。餘蔭山房故主人鄔彬是“光大堂”第24代。

  餘蔭山房池塘旁邊,有一座“臨池别館”,據説是山房主人吟詩唱詞、揮毫潑墨的書齋。

  鄔彬和他的兩個兒子都是舉人出身,故當地有“一門三舉人,父子同登科”之説。

  與書齋隔池相望的,是全園的主體建築“深柳堂”。

  當年,清咸豐帝誥封鄔彬及其祖父和父親爲“通奉大夫”,誥封其祖母、母親和妻子爲夫人。建造餘蔭山房時,鄔彬請來技藝高超的木雕師傅,將誥封聖旨雕刻成匾以顯榮耀。如今,這幅巨大的誥封匾仍舊被保存在深柳堂内。

  佛山的梁園,始建於清嘉慶年間,距今已有170餘年的歷史。

  這是一座典型的嶺南文人園林,由時任内閣中書的樑藹如及樑九章、樑九華、樑九圖叔侄四人,歷時40餘年,精心營建而成。

  梁園以其規模宏大、布局精妙和内涵豐富而位居“廣東四大名園”之首。

  富於空間變化的建築與園林渾然一體;鬆堤柳岸、曲水逥環與果木成蔭、繁花似錦,形成特有的嶺南水鄉韵味;千姿百態的大小奇石,更使梁園在廣東古典園林中獨樹一幟。

  東莞的可園,始建於公元1850年。

  當年,園主人張敬修爲了建園,曾不惜舉債;最終,歷時八年才建成了這座“可人心意”的園林,命名爲“可園”。

  園中景致疏密有序,高低錯落,均冠以“可”字。

  金魚池旁的可樓,是可園中最高的建築,也是可園的標誌。登高遠眺,園内美景盡收眼底。

  可園建成後,酷愛金石書畫的張敬修廣邀文人雅士到此揮毫潑墨。當時的著名畫家居巢和居廉,在此客居達十年之久。

  二居均以花鳥見長,畫風細膩、工巧、雅致,非常適合當時人們的審美心理與欣賞習慣,對晚清的嶺南畫壇影響深遠。

  二居在園中傳授了衆多弟子,其中最有成就者爲嶺南畫派的創始人高劍父和陳樹人。

  [采訪]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研究員 方誌欽

  清代以來開始形成的嶺南畫派,到清末民初呢,就真正形成了流派了。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兩高一陳,高劍父、高奇峰兩兄弟,還有個陳樹人,他們是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

  他們畫的是國畫,但是吸收了西洋畫的透視,同一般的國畫不同。追根溯源呢,這個嶺南畫派溝通中外的特色是很鮮明的;在中國的美術發展史上,特别是近現代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佛山祖廟,是嶺南最大的北帝廟,始建於北宋,曾在元代末期毁於戰火。

  自明初重建後,歷經二十多次修葺擴建,祖廟已形成爲三進院落的四合院式大型建築群,占地面積達3500平方米。

  古時的佛山,素以鑄造業聞名。這尊北帝銅像鑄造於明代,重達2.5噸。殿外的將軍鐵人、鐵蟾蜍等,堪稱佛山鑄造業之精品。

  如今,人們來到祖廟,不單是爲了參拜真武大帝,更多的是爲了參觀這個薈萃了嶺南建築與民間藝術瑰寶的博物館。

  [采訪]佛山市博物館 副研究員 肖海明

  祖廟和佛山的歷史密切相關。

  從宋代以來,中原人經過珠璣巷南遷,然後來到佛山這裏定居。他們來的時候就聚族而居,每一個族占一個地方。各個族之間就會發生矛盾。爲了協調這種矛盾,從宋代以來,特别到明清逐漸形成了一種廟議的制度,就是説各個宗族有什麽事的話,宗族派負責人來祖廟這個地方來開會,來商量佛山的大事。

  佛山祖廟,是最具代表性的嶺南建築之一。主要是它的一些三雕兩塑,非常有特點。三雕,就是木雕、磚雕、石雕;兩塑,就是陶塑和灰塑。

  隨着清代珠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些大規模的陶塑瓦脊便應運而生了。祖廟中共有六條陶塑瓦脊,都是光緒年間的作品,産自佛山附近的石灣,那裏素有“南國陶都”的美譽。

  陶塑内容多是歷史故事,而造型則是惟妙惟肖地定格在粤劇中的一個演出場面。人們不僅可以從中鑒賞到石灣工匠那杰出的塑陶技藝,更可以感受到當時人們對粤劇的喜愛程度。

  這座萬福臺,位於佛山祖廟南端,是專供粤劇演出的大戲臺。

  萬福臺是嶺南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戲臺,迄今已有近350年的歷史了。

  這道金光燦燦的木雕隔板將萬福臺的前後臺分開。上面的金漆木雕,以洗練粗獷的刀工雕刻出福、禄、壽三星,降龍、伏虎羅漢,“曹操大宴銅雀臺”的故事;其嫻熟的技藝與緊密的布局、堂皇的裝飾堪稱一絶。

  粤劇,又稱“廣府大戲”,發源於佛山,其源流可上溯到明嘉靖年間。

  舊時,佛山的粤劇戲班有一個慣例:每有新班組成,其首場戲定要在祖廟萬福臺上演,經審閲通過之後,纔可以乘着紅船下到廣東四鄉演出。所以那時的萬福臺又承擔着審戲臺的重要作用。

  最初,粤劇演唱用的是桂林官話,後來逐漸演變成粤語,流行於兩廣和港澳地區。隨着廣府人徙居海外各地,粤劇也變成了世界上流傳最廣的地方劇種,可謂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粤劇。

  如今,粤劇劇目已多達一萬一千多個,堪稱世界之最。

  這是位於萬福臺旁的“瓊花會館”舊址。

  瓊花會館,是佛山粤劇戲行最早的行會組織。那時,佛山本地戲行的藝人在這裏祭祀粤劇祖師“華光大帝”,同時還在這裏收徒教習,組班排練。

  今天,瓊花會館已經改建成廣東粤劇博物館,這裏對粤劇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有着詳盡的介紹。

  説京劇必説梅蘭芳,談粤劇必談紅綫女。海内外的廣府人都知道,哪裏有粤語,哪裏就有紅綫女的“紅派”曲腔。

  紅綫女從藝六十年,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開拓、創新;以獨特的唱腔藝術塑造了一個個光彩奪目的舞臺形象,在粤劇史上留下了絢麗篇章。

  紅綫女的藝術代表着當代粤劇旦角藝術的最高成就,被譽爲嶺南文化瑰寶。

  1940年,著名粤劇醜生李海泉夫婦喜得貴子。就是這個時常與父親在一起切磋武藝的青年,日後竟成爲了征服全世界無數觀衆的電影明星。他就是李小龍。

  這裏是順德均安鎮的上村。

  在這條小巷的深處,坐落着李小龍的祖居。

  故鄉的人們以李小龍爲榮。不知從何時起,這條小街已被更名爲“小龍巷”。

  南拳大師級人物李小龍,以自創的現代技擊術讓中華武術在世界範圍内得到真正廣泛傳播。他的電影超越了民族與國界,成爲國際文化交流的特殊語言;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使其成爲全世界“小龍迷”心目中堅韌、頑强又充滿中國智慧的英雄。

  與李小龍相比,清末民初的佛山武術大師黄飛鴻的傳奇中,更多了一些行俠仗義與濟世爲懷。以黄飛鴻爲題材的文藝作品數不勝數,僅僅是影視劇就已經超過了一百部,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録,其中甚至還包括動畫片。目前,黄飛鴻的徒弟與再傳弟子遍及海内外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由於影視媒體的推介,黄飛鴻的名字也與佛山醒獅的形象緊緊聯繫起來。

  醒獅,又稱“南獅”,發源於佛山,與南拳素來融爲一體。

  醒獅表演通過獅子的表情和採青的各種動作,寓意人們經過艱苦跋涉與辛勤勞動之後,終於獲得了成功。

  在佛山、在嶺南,醒獅獅藝深受人們喜愛,凡有節日慶典,必有醒獅出場。醒獅不僅舞出了熱鬧、歡娱的氣氛,更舞出了一種不畏艱險、進取開拓的民族豪氣。

  這首透着吉祥與喜慶的樂曲,名爲《娱樂昇平》,是一首廣東音樂名曲。

  廣東音樂的誕生地之一,就是位於番禺沙灣鎮上的這座三稔廳。人們用當地話稱之爲“私伙局”,相當於西方人所説的“沙龍”。

  清末民初的時候,三稔廳曾經是號稱“何氏三杰”的何柳堂、何與年與何少霞以樂會友、交流樂技的重要場所。

  當年,何博衆博採衆長,獨創了“十指琵琶”演奏技法,創作出這首名曲《雨打芭蕉》,爲廣東音樂的演奏與創作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他當年曾在此授徒,其中,嫡孫何柳堂造詣最高,成爲廣東音樂雅派的開創者;另有何少霞“十指琵琶”技法深爲精湛,同時又通曉其他民樂器,對廣東音樂的發展影響很大。

  廣東音樂就是從這三稔廳開始,跟隨廣府人的脚步,帶着它鮮明的個性,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這一曲《賽龍奪錦》是何柳堂的作品。它淋漓盡致地描繪出龍舟競渡時,百舸争流的熱烈與陽剛。

  賽龍舟,是珠江三角洲地區大江小河上每年一度的重頭戲。

  這種凝聚着集體英雄主義和進取精神的運動,正是珠璣先民在開基創業、開發嶺南的過程中形成的;它是廣府人“齊心合力,同舟共濟”祖訓的外在體現;也是珠璣後裔拼搏向上、勇往直前精神的内在顯現。

  [第四集 完]

  第五集 風雲世事問珠璣

  這是一支非同一般的毛筆。其特别之處在於,筆尖不是羊毫,也不是狼毫,而是茅草。用它寫出的字體遒勁而雄渾。

  這種“茅龍筆”的創制者,就是嶺南大儒陳獻章,人稱陳白沙。後人評價他用這種筆寫出的書體,“以生澀醫甜熟,以枯峭醫軟弱,世人耳目爲之一新”。

  陳白沙曾經以“不尚聲華,唯務實際”爲宗旨,設館講學,從廣東省内、外慕名而來者終年不絶。所以當年人稱“天下莫不知有白沙先生”。

  身處嶺南的陳白沙,以批判創新的精神,打破程朱理學的壟斷,開創了明儒心學的先河。他提倡“學貴質疑”,即獨立思考的學風,以“宇宙在我”的理論肯定了個人在天地萬物中的存在意義,重振儒學的人文精神。

  公元1586年,明萬曆帝詔命,將陳白沙的牌位加入了從祀孔廟的歷代先賢位列中,這是對於儒家學者的肯定,也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一生能够得到的最高榮譽。

  
  [采訪]江門市陳白沙紀念館 樑炳堯

  陳白沙先生,是明朝著名的理學家、教育家、詩人跟書法家。

  在宋朝時期,由於戰亂和灾害,他們的祖先從河南那個地方遷移到廣東的南雄,在珠璣巷定居。後來由於胡妃之亂,他們的祖先又向南再遷移,到了江門的外海。

  這座貞節牌坊,位於江門市白沙鄉仁賢裏,是明憲宗爲表彰陳白沙母親的貞節事迹而下詔興建的。陳白沙淡泊名利、以孝爲先的道德觀念,與其學識齊名。因感念母親在父親早亡後獨自將他撫育成人的艱辛,陳白沙於56歲時辭官還鄉,侍奉高齡老母,以盡孝道。

  忠與孝,是中國古代文人處世的重要準則。東莞潢涌村的黎氏先祖更是將此作爲堂號,用以警示後人。據考證,潢涌黎氏由陝西西安,南遷至江西贛州,之後經南雄珠璣巷南下進入廣州,並於宋朝時遷入潢涌。

  潢涌黎氏的開基始祖名叫黎宿。值得一提的是,這位黎宿就是古代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中“割股療親”的主角。這座掛着“忠孝堂”木匾的黎氏大宗祠,就是爲紀念他而建造的。

  據考證,黎姓是珠璣巷南遷後裔中在廣東省分佈最廣的姓氏,遍及南海、順德、中山、番禺、東莞等地。其中,番禺黎氏原居姑蘇,早在唐代就有遷入珠璣巷的記載;南海黎氏原籍河南開封,宋代靖康年間遷入珠璣巷;順德黎氏原籍江西盧寧,宋末元初爲避戰亂遷入珠璣巷,駐留不久,又因戰亂遷出。

  [采訪]原廣州市市長 廣東南雄珠璣巷後裔聯誼會會長 黎子流

  我在没有當市長以前,已經知道了南雄珠璣巷。這完全是從我的祖輩、族譜傳下來的。從童年時代已經很清楚,我姓黎的嘛,從南雄珠璣巷流傳到順德,我是第二十一代的。

  東莞潢涌的黎姓至今已經繁衍了近三十代。

  這位,是村中的黎姓長輩,黎醜品老人。平日,他喜歡呆在村裏的老人娱樂室,就這樣静静地坐着;如果有人上前搭話,他便會將潢涌村的歷史故事娓娓道來。

  老人喜歡的這座娱樂室,原來就是潢涌黎姓第二十二代傳人——黎攀镠的家廟。

  黎攀镠是清道光年間的進士,曾經在閩南、京城和江南等地爲官,所到之處無不見鴉片泛濫,毒害國人。

  公元1836年至1837年,黎攀镠兩次上書道光帝陳請繳禁鴉片,並在此後積極響應了禁煙派的主張和舉措。

  公元1838年,湖廣總督林則徐呈送了一道奏摺,痛陳鴉片對國民和國家的荼毒。道光帝被其中的一句話震動了:如果任由鴉片泛濫,“是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這裏是位於廣州虎門的銷煙池。它記載了人類第一次銷禁毒品的壯舉。

  公元1839年6月3日,價值800萬兩白銀的鴉片在這裏被徹底銷燬了。

  第一次鴉片戰争由此而爆發了。

  公元1840年,曾任兵部主事的何文綺辭官返鄉後不久,來到廣州執教,其門下學生多有成才。然而,第一次鴉片戰争爆發後,時局的動盪使這位教書先生放下了教鞭,與當地士紳商議支持反抗英國侵略者的鬥争。當地還傳説,何文綺曾參與了三元裏抗英。

  佛山南海的煙橋村,是何文綺的故里。三元裏抗英失敗後,對朝廷甚爲不滿的何文綺回到家鄉主持族務,隨後重新修葺了這座何氏六祖祠堂。

  何氏六祖是煙橋村的開村始祖。《南海煙橋何氏族譜》記載,何氏祖公經南雄珠璣巷遷入嶺南,定居東莞石龍。何氏六祖捕魚尋到此地,看到自然環境優越,便决定在河邊開村定居。如今的何氏傳人已是第26代了。

  今天的煙橋村仍舊保留着當年的布局。一條“煙橋正道”貫通南北,是全村的中軸綫;正道兩邊分佈着大量明清時期的街巷龢民居建築。

  在六祖祠堂外,有一道巨幅石刻,這是何文綺一生得到的最後榮譽。爲表彰他的品學德行,兩廣總督張之洞向光緒帝呈奏,請準何文綺入“鄉賢祠”,享後世瞻仰。這道石刻就是爲紀念此事而鎸鑿的。

  這是一本被漢譯爲《西學東漸記》的回憶録。它的作者,就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位留學生——容閎。這本書曾在家國疾弱的歲月裏影響了幾代中國學人。

  今天,位於珠海南屏鎮的容閎故居只剩下了這半堵殘墻。而它的主人在當年憑藉着不懈的努力,終爲近代中國的求知者們開啓了通向新知的大門。

  1870年的一天,美國耶魯大學畢業的“洋學生”容閎走進了兩江總督曾國藩設在安慶的大營。自從走出耶魯校門的那一天起,容閎的心中便有一個了夙願:“有朝一日,中國教育普及,人人都懂得公權與私權的意義,那時無論什麽人,誰敢侵害其權利,必有膽力奮起自衛!”

  在曾國藩着手籌備江南製造總局的時候,他曾委托容閎以六萬八千兩白銀前往美國購買機器。多年之後,容閎向曾國藩道出了他的夙願,即培養現代化的人才,向美國官派留學生。

  公元1871年,兩位洋務派重臣曾國藩與李鴻章聯名,向同治帝和慈禧、慈安兩宫皇太后會奏:選拔聰穎子弟到海外留學,努力鑽研,以實現皇上逐步自强的夙願。雖然清廷派遣幼童留學的目的並不完全符合容閎的初衷,但是這畢竟是脱離“所學非所用”的舊式教育的第一步。奏摺中陳述的這一“中華創始之舉,古今未有之事”,最終打動了垂簾聽政的兩宫皇太后。

  公元1872年8月11日,第一批30名10到15歲的幼童换上新衣,在上海登船,前往大洋彼岸的新大陸。

  留美幼童前後共派出過四批,120名,其中廣東籍的就有84名。之後,清廷又派出一些少年赴德國和英國,學習陸軍和海軍等專業知識。在這些小留學生中,有後來的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清華大學校長唐國安,以及設計修築了京張鐵路的詹天佑。

  朗朗讀書聲從珠海南屏鎮的甄賢學校裏傳出來。這裏是容閎在推動官派留美幼童計劃的同時,在自己的家鄉帶頭捐資倡辦的“甄賢社學”。

  留美幼童計劃最終在清廷保守派的壓力下破産。晚年的容閎却並没有停下爲國家尋求變革之路的脚步。在康樑維新和孫中山進行民主革命的時候,容閎都伸出了支持與援助的手。

  廣東南海蘇村,是康有爲的出生地。

  蘇村是由蘇氏於公元1205年開村,後來陸續有陳氏、潘氏、徐氏、黄氏、康氏等姓氏遷到此地。

  據《蘇村康氏族譜》記載:南宋時期,蘇村康族由南雄珠璣巷遷來;至康有爲已是第21代。

  公元1876年,18歲的康有爲在廣州參加鄉試落榜,祖父就將他送到禮山草堂,拜當時的大儒朱次琦爲師。

  朱次琦,南海九江人,人稱“九江先生”,其先祖也來自珠璣巷。九江先生爲官時政績卓著,棄官後在家鄉設館收徒講學。他的學術思想以“經世致用”、“資治明道”爲主題;辦教育則以“經世救民爲歸”,“不爲無用之空談高論”爲宗旨。這秉承了嶺南地域賦予的特有學風,雖在學術觀點上與明代大儒陳白沙有出入,但在治學思想方面却又异曲同工。

  康有爲師從九江先生三年,系統學習了中國的哲學、史學和文學,然而却始終没有從中找到救國救民的方法。在深深的苦惱中,康有爲離開了禮山草堂。

  這裏是位於南海西樵山的三湖書院。

  當年,辭别了九江先生的康有爲,就是在三湖書院遇到了他的政治啓蒙老師,張鼎華。在這位學貫中西的翰林院編修的指導下,康有爲開始閲讀西方的政治改革書籍,研究西方的民主思想,探索救國强民之路。因爲正是從這三湖書院開始,康有爲形成了他的變法維新思想,所以後人將這裏稱爲“戊戌摇籃”。

  從1888年開始,康有爲多次上書光緒帝,提出變法維新的主張。

  他在廣州創辦了“萬木草堂”,宣傳維新思想,培養和造就大批變法維新骨幹。其中就有新會人樑啓超。

  樑啓超出生於廣東新會茶坑村。據史料記載,樑氏家族是北宋年間從陝西潼州來到廣東南雄珠璣巷,後遷徙至新會定居。

  樑啓超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秀才;他的三個兒子,樑思成、樑思永和樑思禮則是原中央研究院和現中國科學院的院士,故樑家有着“一門三院士”之稱。

  1890年,樑啓超結識了康有爲,並拜他爲師。第二年,樑啓超入讀“萬木草堂”。16歲中舉的樑啓超曾被譽爲“嶺南奇才”。康有爲的思想又爲樑啓超打開了眼界,他禁不住發出感嘆:“生平從此時開始才知有大學問”。

  1895年,爲反對簽訂《馬關條約》,康有爲號召各省在京應試的1200餘舉人上書清廷,痛陳時局危機,再次要求變法圖强。

  然而,1898年,康樑倡導的“戊戌變法”僅僅維持了103天,便被扼殺在了摇籃裏。

  就在此時,珠璣後裔中的又一位風雲人物——孫中山,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孫中山出生於廣東中山翠亨村。據孫氏家譜記載,其先祖原居山西太原,後輾轉遷居珠璣巷,又因胡妃之亂遷出,經東莞,徙居此地。

  家國疾弱,使孫中山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1905年8月中國第一個資産階級民主革命政黨——“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孫中山被一致推舉爲總理。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爲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畫上了句號,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

  從鴉片戰争以後,中國開始面對着數千年未有的全新變局。

  在這變局中,嶺南學人以“學貴質疑”、“唯務實際”的精神,爲國家爲民族的發展强大不斷探索前進,直接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程,以農耕文明的温厚迎接海洋文明的挑戰。

  正如樑啓超曾經説過的:海者也,能發人進取之雄心。

  [第五集 完]

  第六集 赤子丹心匯珠璣

  在廣州,有一條老街名叫“十三行路”;今天,這裏已經是聞名全國的服裝批發交易集散地。每天清晨,都是這樣一番情景……

  阿桂在這裏經營服裝已經有七、八年了;每逢假期,外甥女阿嬋總要過來幫忙。

  和這裏所有的商户一樣,凌晨4點鐘,阿桂就要趕來進貨、清點、上架;6點一過,第一批主顧就上門了。

  中午時分,來自全國各地的服裝商販滿載而歸,所有的交易就此結束。500米長的十三行路瞬間安静了下來。

  實際上,凝聚在十三行路上的商業氣氛出現於三個多世紀以前。

  當年,排列在廣州珠江上的商船長達十數裏;英國商人感嘆説,那繁忙的情景,甚至超過了倫敦的泰晤士河。

  外國商人在此地設立的商館,統稱爲“十三行夷館”。

  據記載,截止到鴉片戰争之前,扺港洋船每年多達200艘,税銀突破180萬兩。廣州變成了清廷財源滚滚的“天子南庫”,十三行更成爲當時的中西貿易中心。

  這是一只燒制於清嘉慶年間的廣彩爵,它的外壁繪有一幅“粤東省城十三行”圖。

  廣彩,即“廣州織金彩瓷”,興起於清雍正年間。當年,不僅中國傳統圖案的廣彩大受歡迎,而且外國商人的訂貨中,還要求將本國民衆熟悉的圖案繪製在廣彩瓷器上;到了晚清,出現了這樣的將美國鷹旗與清朝龍旗合繪的蛋形碟。

  廣彩一經出現,立即成爲了外銷瓷中的佼佼者。它與名列中國四大名綉的廣綉一起,都成爲當時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主要貨品。


  [采訪]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 研究員 李慶新

  西漢以後海上絲綢之路逐漸地興起,特别經過六朝到唐代已經是相當發達了。廣東這一帶是一個重要的出海口,唐朝中期的廣州通海一道,就是一條從珠江口一直到波斯灣頭的主要的海上交通航綫。

  中國的先民很早就在這裏經營他們的海洋經濟和海洋文化。東南沿海特别像廣東、福建尤其是如此。


  [采訪]五邑大學華僑歷史研究所 教授 張國雄

  廣東、福建有着向海外發展的一個傳統。

  那麽再加上在鴉片戰争以後不久,在美洲、澳洲(澳大利亞)發現了金礦,大量需要勞動力,廣東和福建沿海地區大量的華僑就開始出現了。

  我們幾千萬華僑分佈在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是主要集中在一個就是東南亞,第二個地區就是美洲。那麽這一地方的華僑華人主要來自於珠江三角洲。那麽這一批華僑華人,他們的祖先就是我們以前常説的,都是從北方,經過珠璣巷來的,珠璣移民的後裔。

  在1949年以前,兩大區域各自出現了一個華僑領袖,東南亞的華僑領袖是福建的陳嘉庚,美洲華僑的領袖就是廣東開平赤坎的司徒美堂。

  這裏是司徒美堂的故居,室内的陳設仍舊保持着他14歲離開家鄉時的模樣。

  司徒美堂旅居美國70年。在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在抗戰和解放戰争時期,司徒美堂積極組織華人華僑籌餉捐款,支持祖國的革命和解放事業。新中國成立後,他當選爲全國人大常委和政協委員。

  司徒美堂爲祖國的建設傾注了餘生,鞠躬盡瘁,其愛國、奉獻精神,爲後世景仰,爲人民銘記。

  這條河名叫“潭江”,在水網密佈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最爲普通不過了;但是,伫立於河岸邊的建築群却令置身其間的人們不禁驚詫:這裏難道真是一座中國的小鎮嗎?

  這個充滿歐洲風情的小鎮,就是司徒美堂的故鄉,它位於廣東開平,名叫“赤坎”。

  赤坎司徒氏來自河北,於宋代從南雄珠璣巷經廣州遷徙到這裏定居。他們以“教以人倫”爲族訓,世代重視文化教育。到了近代,本族華僑在海外謀生的艱辛與屈辱,更使他們體會到回鄉發展文教、廣開民智的重要。

  這座葡萄牙式建築矗立在赤坎鎮的東端,它就是旅居海外的司徒族人捐資建造的家族圖書館,1926年開館時,藏有《四庫全書》和多種外國文學名著譯本。

  三年之後,另一座歐式建築在赤坎鎮的西端拔地而起。這是鎮上古老的關氏家族建造的圖書館。開館時,這裏不僅藏有《二十四史》等鴻篇國學巨著,還有定期更换的多種國外報刊,全部由關族的海外宗親提供,爲小鎮帶來世界各地的時事信息。

  據史料記載:舊時,是這條老街巷將司徒氏與關氏家族的聚居街區分開了。一河同岸上的兩個家族,在各自地界上修建了自家的河堤、碼頭和橋樑。到了近代,旅居海外的兩家宗親紛紛回鄉,競相建立了自家的醫院、銀行和輪船公司等。

  那時,赤坎鎮上的兩大家族就是這樣相互競争,又互不往來。

  [采訪]五邑大學華僑歷史研究所 教授 張國雄

  這種家族衝突是,農業社會這種家族利益所帶來的一種必然現象。

  但是我們同時看到,這樣一種基於農業社會的家族關係,進入一種商業社會裏頭,因爲這個鎮畢竟是以商業爲主的,它互相競争的方式就影響到這兩個家族互動的方式發生變化,由傳統農業社會的行爲方式在一種商業環境中的一種變形,最後變成了互相競争而雙贏。

  這種競争是在共同承認對方的前提下,來共同發展這個鎮。

  這所開平中學是赤坎鎮兩大家族實現競争雙贏的見证。1934年,在當地政府的調解和支持下,司徒氏與關氏的海内外宗親聯合爲修建學校捐款。次年學校建成,並投入使用。

  開平,與同在江門地區的新會、恩平、臺山和鶴山一起,並稱“五邑僑鄉”。這裏是廣東歷史上出國人數最多的地區。

  據統計,現在江門五邑的總人口約爲396萬。而從五邑出洋的華人、華僑與港澳同胞,及其後代的總人口就有376萬,那幾乎又是一個“海外五邑”了。

  在開平的鄉野中,散落着數不清的碉樓。

  這些本是爲了防備匪患與洪水的碉樓,因爲主人在异國他鄉的經歷,而變成了一座座的建築藝術珍品。它們記録着主人曾經的屈辱與艱辛,也叙述着他們今天的喜悦和榮耀。它們是屬於五邑僑鄉,也是屬於世界的珍貴文化遺産。

  這是位於江門市的一個火車站舊址,它曾經是中國最長的僑辦鐵路“新寧鐵路”的終點站。

  1904年,一位60歲高齡的老華僑帶着自己的全部資産回到了家鄉臺山,他同時也帶回了一個驚人的决定:修建一條“不招洋股,不借外債”的中國人自己的鐵路。當時的臺山被稱爲“新寧”,這條從江門到臺山的全長138公里的鐵路,即稱爲“新寧鐵路”。其招集的股本36萬餘元幾乎全部來自華僑。

  這位籌建新寧鐵路的老華僑,名叫陳宜禧。他曾經是一名修築美國太平洋鐵路的華工。

  這是一份被稱爲“口供紙”的文件。它記載了一個華工出國前向資方陳述的自己的家庭情况,也記録了中國人面對海洋時的另一段苦難歷史。

  和當時的許多年輕人一樣,阿財帶着新婚不久的妻子來到省城謀求發展。

  一則招收華工的廣告吸引了他們。

  單純的年輕人被這些話打動了。雖然路途遥遠,雖然長期的離别令人心碎,但是爲了未來的美好生活,阿財還是去招工的地方報了名,簽下了賒欠旅費出洋做工的契約。可是,阿財萬萬没有想到,這一去之後,自己却再也没能回來。


  [采訪]廣東省開平市碉樓研究所 譚金花

  我小時候在我們農村那裏,就常常只看見有大婆——我們本地話,阿婆就是大婆——很少看見有大公啊。所以我覺得,這就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我記得我曾祖父去世的時候,就是我們去河邊,去接我曾祖父“回家”。他們叫了一個法師。他用一根繩子綁住一個鴨子,非常用力地扔到河中間,然後很慢很慢地拉回來,然後就抱着那個鴨子回家,説這就是把我的曾祖父的魂從外國帶回家鄉。

  這就是那張賒欠旅費出洋做工的契約。而比這種誆騙“賒單工”的手段更爲卑劣的,則是武力綁架,這被稱爲“賣猪仔”。

  華工們就是以這樣單薄的身體,承擔着修築鐵路、水庫、開礦等繁重的勞動。他們用自己的血汗乃至生命奠基了當地的繁榮,爲所在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這是廣東恩平杏圃村的一條小巷。公元1883年,這裏誕生了一個日後讓世界震驚的男嬰,他,就是享有“中國飛行器之父”美譽的馮如。

  1911年的一份美國報紙,登載了這樣一篇文章:“他將給中國龍插上翅膀”。文章報導了在美國奥克蘭製造飛機的中國青年,馮如,將要駕機歸國的消息。

  馮如12歲就離鄉赴美國做工。萊特兄弟發明瞭飛機的消息,使馮如既震驚又興奮,他開始刻苦鑽研機械製造技術,立志要學成此技,報效祖國。

  1910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國際飛行比賽中,馮如駕駛自製的雙翼飛機,奪得冠軍。

  一年之後,馮如携帶着兩架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回到了故鄉。

  每天,這支鹹水歌都會飄盪在小鳥天堂。阿嫂的歌聲裏洋溢着天馬人對家鄉的熱愛和自豪。

  小鳥天堂,位於廣東新會的天馬村。相傳,很久以前,一個漁夫經過這裏,爲了栓住小船,他在河中插了一根榕樹枝。漁夫走後,榕樹枝在河水的滋潤下竟一天天長大,最終長成今天這般枝繁葉茂,成爲小鳥栖息的天堂。

  珠璣後裔,就仿佛是這一木成林的大榕樹。他們長途跋涉尋找新的土地;他們開枝散葉,遍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但是,他們根植故土、心係故鄉。

  很久以來,遷居到珠江三角洲各地的珠璣後裔有着這樣一個傳統:每逢佳節,他們都要帶着家人來到珠璣巷,尋根問祖。

  隨着珠三角地區經濟與文化的繁榮和發展,古老的珠璣巷深深地牽動着每一個珠璣後裔的心。回歸故里的廣府人,都在渴望着故鄉能够焕發出新的生機。

  終於,這一天來到了。

  小城沸騰了。人們傾城出動,迎接着遠方歸來的親人;他們來自珠江三角洲,來自港澳臺,來自世界各地;他們代表着數千萬的珠璣後裔。

  1995年的這一天,廣東南雄珠璣巷後裔聯誼會正式成立了。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和馬萬祺、時任廣東省省長朱森林、時任廣州市市長的黎子流,連同來自十六個國家和地區的珠璣後裔代表、海内外嘉賓共一千七百餘人,參加了盛大的成立大會和第一届懇親大會。

  從這一天開始,開枝散葉在世界各地的珠璣後裔,找到了與先祖和故土相溝通的紐帶;從這一天開始,珠璣先民所創造的文化通過這條古老的街巷,更加緊密地與珠璣後裔的精神家園聯繫起來。

  [采訪]原廣州市市長 廣東南雄珠璣巷後裔聯誼會會長 黎子流

  在大家努力下組成這個南雄珠璣巷後裔聯誼會。這個會不單是(包括)粤北、廣州、珠三角,還有東南亞,還有海外,北美、南美都有,很廣泛。

  南雄珠璣巷,首先是我們的發源地。飲水思源,想起了祖輩,那麽艱苦勤勞,才有我們中華民族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的今天。

  要把珠璣巷的文化歷史發掘出來和發揚光大,把這種精神表達出來,那麽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工作。

  歡慶過後,人們欣喜地發現,廣東南雄修復珠璣巷領導小組早於1990年便展開了工作。在嶺南建築大師莫伯治先生的設計下,一條僅剩幾百米的古巷,被初步規劃成一個六平方公里範圍的文化古迹保護區。100多個姓氏的宗祠和紀念館得以修繕或正在興建,它們將成爲人們飲水思源、尋根問祖的載體。

  [采訪]香港恒基兆業地産有限公司主席 李兆基

  珠璣巷,我們先祖是在那裏落脚的,一直到現在大約有四千萬人。四千萬人之中,有很多在廣東;一部分出了國,各個國家都有華僑。光宗耀祖、承先啓後是我們應該要做的。

  [采訪]澳門財神集團董事長 肖德雄

  中國人什麽時候都是飲水思源的。你想一想,没有以前的祖宗,怎麽有我們的現在呢?所以這些人發達了,我們相信都不會忘記祖宗的。澳門的興旺發達一定會帶動珠璣巷。

  [采訪]全國政協副主席 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 馬萬祺

  近年來,越來越多海外華人華僑到南雄,訪問祖先經過的地方。現在我們祖國一天天地强大,另外呢,也感覺到華僑華人熱愛我們的祖國是一天一天地高漲。

  [采訪]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 鄭裕彤

  珠璣巷人的精神是异姓一家,没有分别,没有隔膜,很勤勞勇敢,很團結進取、開拓創新的,很拼搏的。

  [采訪]原廣州市市長 廣東南雄珠璣巷後裔聯誼會會長 黎子流

  南雄珠璣巷文化底藴很深厚,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嶺南文化重要發源地之一。南雄珠璣巷在過去的歷史很輝煌,在今天時代的進步,它也會做出新的貢獻。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

  千年珠璣,折射出中華民族的奮斗歷程;千年珠璣,折射出同舟共濟、勇開風氣之先的民族豪情。珠璣後裔,同爲華夏一脈,他們雖然姓氏不一、身在四方,但却流淌着相同的血液、心係同樣的根;在先輩們的言傳身教中,他們世世代代同心同德,爲國家龢民族的繁榮、强盛與統一而不懈努力!

  [第六集 完]

  (廣東南雄珠璣巷後裔聯誼會辦公室)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