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從數字看台山歷史文化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今台山市的前身新寧縣正式設立。由於與湖南、廣西、四川新寧縣重名,民國三年(1914年)新寧縣改名爲台山縣,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立台山市。從正式設立新寧縣算起,台山歷史已有513年。干隆九年(1744年)新寧廣海鎮山背村陳學進父子赴南海謀生,開始了僑居生活,台山人作爲華僑的歷史已達250多年。是他們歷盡千辛萬苦,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華僑文化,值得回顧與研究。在加强海外移民文化研究的基礎上,建議第一步將台山評爲“歷史文化名城”,第二步將“台山洋樓”評爲世界文化遺産擴展項目。

  一、中國第一僑鄉

  台山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東鄰珠海,北靠江門新會區,西連開平、恩平、陽江三市,南臨南海,有587公里長海岸綫, 265個大小不等島嶼,其中上川島面積157平方公里,是廣東省面積最大島嶼,還有廣海、横山、北陡、海宴等優良的海港碼頭,爲海上交通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早在南朝時期,台山就出現了海路的人口遷移。康熙《新寧縣誌》記載:“(縣城)東門外有靈湖寺,寺有菩提樹,大可數圍,高六七丈。相傳樑天監元年(502年)有智樂三藏自天竺航海而來,手植於此。”〔1〕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西班牙天主教神甫方濟各·沙勿略乘葡萄牙商船經廣海到上川島傳教,爲台山人出洋到世界各國打開了一條道路。

  台山海外移民先向東南亞地區,後往北美地區(也有部分人去往澳大利亞與拉美地區)。清朝中前期,在“盛世滋丁,永不加賦”及“攤丁入畝”政策的刺激下,台山人口迅猛增長,使本就山多地貧的台山人均耕地面積大幅减少。許多人失去耕地,被迫向海外尋找出路。干隆九年(1774 年)廣海鎮山背村陳學進父子赴南洋謀生。〔2〕這是台山有文字記載的最早華僑。其實湮没於史迹之中,無法考證的海外移民,應當更早。

  鴉片戰争後,台山出現了移民海外的高潮,其原因主要可分爲國内和國外兩方面。

  首先是國内動盪的社會環境。咸豐四年(公元1854 年),廣東爆發了紅巾軍農民起義,失敗後的起義人士大批逃難到南洋等地。接着台山又有持續長達十二年的土客械鬥,不同時期遷入台山的漢人以及不同宗族之間争鬥不休。許多人也因此出洋。《新寧縣誌》記載:“自紅匪、客匪搆亂後,適洋務大興,壯者輒走外國,四野蕪積。”〔3〕

  其次,是國外的勞工需求。這是形成台山北美移民潮的主要原因。1848 年起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先後發現金礦,需要大量勞力(當時美國已禁止黑奴買賣),隨後美國、加拿大修建横貫美洲的太平洋鐵路,更需大量廉價勞力。他們在我國沿海一帶招募勞工,這些人中以四邑地區最多,往往通過“契約華工”或“賒單華工”形式招募到美國、加拿大。〔4〕

  1860 年,廣東設立招工局,由中外官員共同監督華工出洋。1868 年清政府與美國訂立《蒲安臣條約》,殖民者拐騙中國人去作苦工的行爲被披上了合法化的外衣,使得大量貧民淪爲外國奴隸。

  據美國移民局的官方 “華人入美人數統計” 報告,華民人口數目1853 年在美國只有 42 名,1854 年一年就有 13100 人,他們中絶大多數是爲開掘金礦賣身而來的。〔5〕書中進一步説明:“這些華人,絶大多數來自廣東及福建南部的農村,其中尤以廣東‘四邑’爲最。”1854 年在美國舊金山台山華僑單獨成立了“寧陽會館”,吸收台山籍華工加入會館組織。1869 年以後,除少數幾年外,每年華人入美皆在萬名以上。直到 1882 年華人入口人數達到最高記録的 39579 人(這還僅僅是官方數字)。此後,美國通過了排華法案,華人入境遭受層層限制,而華人以工人身份進入美國則被全部禁絶。

  除了美國移民局統計報告數據,難以確定究竟有多少台山人到了美洲。據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 年)《台山縣政公報》中的《省府陳主席巡視台山對學生之演説》記載:“我們據公使館之調查,台山在北美人數,最多爲 1900 年,共十二萬人;1925 年减至七萬人,1930 年又减至六萬人。”〔6〕

  台山華僑對海外唐人街的開闢與發展,作出了特殊的貢獻。早年,台山話在海外華人社區裏通行無阻,在北美唐人街被視爲中國的“國語”,與“大世界語”英語相對,被稱爲“小世界語”,可知台山華僑在各地唐人街的影響力。〔7〕

  2008年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等92個國家和地區的台山籍鄉親有130多萬,市内人口百萬餘,海外台山人甚至比當地人要多,因此有“中國第一僑鄉”、“内外兩個台山”的稱譽。

  二、國外二等公民

  台山人的出洋史,是一部悲慘的歷史。華僑自踏出國門開始,便過着海外孤兒的生活,成爲國外的二等公民,備受歧視屈辱,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近代以前,出洋華僑多遷往東南亞地區,在當地形成了極大影響力。十七世紀初西班牙殖民者入主菲律賓,1603年、1609年、1662年在馬尼拉借故三次屠殺苦力勞工,華工被害達50000多人,此後又限定華僑人數不得超過6000人,並需信奉天主教。1740年,荷蘭殖民者在巴達維亞製造種族矛盾,藉端生事,屠殺了近萬名無辜華僑,鮮血甚至染紅了巴達維亞城外的紅溪河,史稱“紅溪慘案”。

  與海外華人慘遭殺戮同樣令人寒心氣憤的,是明清封建統治者顢頇冷漠的態度。1603年西班牙屠華事件後,面對同胞被屠,明禮部侍郎李廷機竟然厚顔無耻的宣稱“甘心就夷之民,無足憐惜!”“紅溪慘案”後,福建總督策楞、提督王郡將此事上奏朝廷。後來經過反復商議,竟然認爲被殺華僑是“自棄王化”、“係彼地土生,實與番民無异”、是“彼地之漢種,自外聖化”,華僑遭屠殺,“事屬可傷,實則孽由自作”。

  美國起初對華人持歡迎態度,但這種歡迎的態度並未持續多久。隨着大量中國移民進入,歧視和迫害華人的現象開始出現,1849年秋,在托倫内縣的礦區就發生了暴徒襲擊華工事件, 60名華工趕出營地。1857年《沙斯達共和報》記載説:“近五年來,中國人遭暴徒殺害者,當在數百名以上, 簡直無日不有中國人被屠殺之事,而殺人兇犯被拘懲罰者, 只聞有二三人而已。” 1858年後, 加州北部礦區不斷有華工被逐被殺、住宅被燒的事件發生。在加利福尼亞州立法會議的一個委員會1862年3月11日的一份報告中,列舉在加州被白人殺害的華工有88名,其中11人是被依法征收淘金執照税的官吏所殺。

  南北戰争結束後大量黑人、白人勞工的補充使得勞工市場白人與華人展開了激烈的競争,一些種族主義分子乘勢掀起排華的浪潮。1866年舊金山發生白人襲擊華工事件,造成1死15傷。1871年4月,洛杉磯發生暴動,白人圍攻華埠,逐屋劫掠,結果有19名華人被屠殺。在洛杉磯,中國人住宅和商品被搗毁,22人被殺,50人被繩連着辮子吊在路旁電綫杆上。在科羅拉多州,數千白人搶劫和焚燒中國人住宅,華人死傷多人,財産損失達53000多美元。1885年9月,藉口中國人拒絶參加罷工,懷俄明州爆發了屠殺華工的“石泉事件”。由白人組成的“勞動騎士團”,携帶各種火器、棍棒、刀斧,涌向華人聚居的“中國城”焚燒、搶掠。28人被無辜殺害,26人躲入深山却遭狼群吞噬,700多人財産損失殆盡。1900年,檀香山藉口檢疫,放火燒燬了唐人街,造成華僑多人死傷,損失260萬美元。

  加拿大在太平洋鐵路建成後,隨即頒佈人頭税法案,華人入境需繳納人頭税50元,15年後增加到100元,1904年又增至500元(相當於當時10年的收入總和),1913年竟完全禁止華人入境。澳大利亞自1901年成立聯邦政府後,宣佈實行“白澳政策”,禁止有色人種入境,限制有色人種的權利,設立奬金,鼓勵公民向政府檢舉非法入境者。1911年墨西哥爆發惡性排華事件,華僑被害303人,其中祖籍台山的占了三分之一。華僑經營事業,或破産,或倒閉,或被迫逃離。

  英帝國主義在迫害華僑上也不落人後。僅馬來西亞一地,自1948年6月至1951年5月的三年中,華僑被擊受傷的163人,被殺害1495人,逮捕監禁13144人,驅逐出境13066人,被關入集中營的有57509人。

  除這些惡性排華事件外,還有其他種種形式種族歧視。在英屬非洲殖民地,華僑“只能與驢子同履車道。西人之行人道,可以牽犬隨行,但不能與華民同路。”在荷屬殖民地,殖民者規定華人“所有家資産業,雖妻子兒女不得私相授受,如遇身故者,資産即歸入公所。”〔8〕在法屬殖民地,征收華人賦税尤爲苛刻:進口、出口、身屋、地、招牌計有六項。而進口税、身税等,歐美,日本人全免,只向華僑征收。

  在華人聚居的舊金山,華僑到達後即被送入天使島審侯所,接受嚴格的盤問和檢查。等候時間往往長達一年,言語稍有差錯,便拒絶入境。自1901年至1940年,前後有17.5萬人被羈押於此。羈押所在,形似監獄,生活狀况極爲惡劣:一間不大的房間裏,曾擺滿雙層或三層床,最多時要住120多人;一天8美分難以下咽的伙食,外加備受歧視、毫無希望的等待,至有不堪忍受,憤而自殺者。

  1980年出版的《埃侖詩集》(又譯《天使島詩詞集》)記述了華僑在天使島苦侯的種種苦難,其中一首不僅記叙了海外華僑的不平等待遇,更追思了這種不平等的由來:“爲乜來由要坐監?只緣國弱與家貧。椿萱倚門無消息,妻兒擁被嘆孤單。縱然批準能上埠,何日滿載返唐山。自古出門多變賤,從來征戰幾人還?”

  以上種種遭遇,反映了國弱民貧的年代,海外華僑遭受的種種不平等待遇,值得思索。

  三、台山洋樓知多少

  華僑早期出洋多爲生活所迫,只身漂洋過海,不願携同家眷受背井離鄉之苦。其出洋的目的也是爲瞭解决一家人生活的温飽,改善家人生活狀况,絶没有在异國安家落户的打算。特别是1882年美國頒佈《排華法案》以及隨後加拿大、澳大利亞也以經濟手段對華工入境進行嚴苛控制,更迫使台山華工將傳宗接代的希望寄託在了祖國的家鄉,立宅、置田、娶親就成爲他們在外奮鬥的最高人生目標。

  從清朝末年開始,僑匯便源源不斷的流進了台山鄉鎮。從 1864-1949 年的 85 年間,台山僑匯總額爲 35.1 億美元,年均近 4200 萬美元。在五邑各縣,台山的僑匯收入最多。1929 年以前,台山每年的僑匯在千萬以上,占全國僑匯總數的 1/8(全國每年 8100 萬美元)。1930 年,猛增至 3000 萬美元左右,幾乎占全國僑匯(9500 萬美元)的 1/3。從 1931-1937 年,絶大多數年份的僑匯都高於 1930年,1937 年爲台山僑匯收入最多的一年,達到 1.8 億。〔9〕台山僑鄉全盛時期,每年僑匯收入都比全縣農業收入總數還多。正如《太和醫院開幕紀念號》所説:“邑僑具堅忍耐勞之精神,以血汗博得之金錢,匯歸故鄉,因而台山經濟,頓形充裕,年來台山建設事業,大有蓬勃發煌,一日千裏之勢。”〔10〕

  台山傳統房屋多以泥爲墻,稻草、黄茅覆頂,低矮狹窄,採光通風的條件都比較差。由於技術、材料簡陋,難以扺擋台山地區多發的台風暴雨的侵襲。

  有了大量的僑匯支持,强烈的建房欲望,從清朝末年開始,台山出現了鄉村建設的高潮。而華僑在匯回建房資金的同時,也將西方近代的建築材料(鋼筋、水泥)、建築技術(混凝土)及建築理念帶到了台山,形成了一座座具有西方建築風格的“洋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爲台山大量的碉樓建築。

  碉樓是民間一種有效的防禦性鄉土建築。自明朝立縣以來,台山就是匪患猖獗之地,沿海有海盗,陸地有悍匪,騷擾城鄉,民不聊生。自1916-1926年,僅廣海地區被匪賊焚燒村莊24個,房屋1114間,被劫2501户,殺害38人〔11〕。尤其歸國華僑和相對富裕的僑眷,成爲匪賊的主要目標。在這一形式下,興建碉樓成爲台山人民保護生命財産安全的主要途徑。

  現存最早的碉樓實物遺存,位於端芬鎮那太鄉中閘村,建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距今已有142年,該樓坐西北朝東南,占地面積30平方米,樓高三層,地下一層,共四層,在頂層之上每面墻各有6個用來警戒的小窗户,墻壁厚40厘米,全用用青磚砌築。至今仍作爲倉庫及村民文化室使用。

  台山碉樓的數量,歷來説法不一。民國廿九年(公元1940年)編寫的《和平實現後建設新台山》稿中曾説:“説者謂碉樓一類,數逾五千。台山經濟力之消耗於此不合理之建設者,已在五千萬金以上。”〔12〕張國雄根據多年在台山田野調查過程所見,認爲現存台山碉樓,保守估計應該不少於1000座。〔13〕

  2002年台山市檔案館編輯的《台山碉樓》一書統計台山現存碉樓626座。不過張國雄先生認爲這明顯不是一個準確的數字。因爲該書中記録白沙鎮有18座碉樓,而《江門日報》2003年12月4日報導該鎮有44座。同樣,該書記載冲蔞鎮有38座碉樓,而2005年《冲蔞僑刊》聲稱該鎮有150座碉樓。

  《台山碉樓》一書公佈的626座碉樓,興建年代較爲清楚的有296座,其時間分佈爲:

  1900年以前 8座

  1901-1910年 27座

  1911-1920年 98座

  1921-1930年 157座

  1931-1940年 5座

  1941-1949年 1座

  由上表可見,台山碉樓興建的高潮在民國初年至20世紀30年代,30年代以後碉樓的修建進入低谷。

  民國初年至20世紀30年代碉樓的修建高潮既與台山僑匯的增加有關,同時這一時期也是台山治安混亂時期,自1916年起,盤踞於古兜山的賊幫强盗聲勢逐漸强大,以陳祝三、葉蘭初爲代表的匪幫嘯聚匪徒過千,大肆洗劫,官兵亦恐懼難制,無可奈何。直至1926年,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十三師師長徐景唐率38團、39團及劉耀寰的遊擊隊合力分兵剿匪,誘擒了匪首單眼英、陳祝三、葉蘭初等匪首,擊斃土匪200多人,繳械投降者600多人,匪患一時消滅,治安趨好,碉樓修建數目開始减少。到1937 年抗戰全面爆發後,僑匯鋭减;尤其是 1941 年 12 月,僑匯主要中轉地香港淪陷,僑匯完全中斷,台山城鄉建設停滯。二戰期間,由於海外華人在太平洋戰場的英勇表現,1943 年美國廢除了 1882 年以來實施的“排華法案”,華僑可入美籍,僑眷也可申請入美與親人團聚,台山地區建房熱情减低,碉樓興建寥寥無幾。

  民國初年,在傳統舊村落建築群的後排或兩側,除了碉樓外,開始出現有别於其他傳統村屋的3至4層的高樓住宅,一般稱爲“廬”。

  “廬”具有非常明顯的外觀特色,它們從西方復古思潮中借來各種建築形式進行運用,形成了獨特的西方建築風格碎片組合的建築物,尤其是在建築的頂部,西式造型更爲講究。

  這種居住類型在視覺上的突出,改變了傳統村落的面貌,顯示出傳統村落對西方建築文化的認同,也滿足了華僑的炫耀財富心理。

  比較突出的如斗山鎮的浮月村,白沙鎮的龍安村,冲蔞鎮的永盛村等。

  斗山鎮的浮月村,在普通民居的周邊,分佈着惠華樓、中山閣、賢安廬、安雅廬、晃廬、蓁華居、陳國旗樓等 15 幢西式洋樓。也有與傳統村落分離,另辟地而建的洋樓,基本屬獨院式西式别墅,在鄉間更顯突出。這是經濟實力更强的華僑,一般聘請外國建築師設計,將圖紙寄回或帶回來,照圖施工。建築形式與建築空間布局都已擺脱傳統。

  位於端芬鎮廟邊村的翁家樓,是台山鄉間西式别墅的典範。〔14〕20世紀30年代興建的翁家樓,一共由五座獨立建築組成,由旅港翁氏家族興建,三座主樓分别爲玉書樓、沃文樓和相忠樓,風格迥异。據翁家後人香港律師翁家灼回憶,玉書樓是由其爺爺聘請德國設計師設計,將圖紙帶回家鄉後建造。

  作爲台山近代建築“洋樓”主體的西式建築,是台山鄉村建築和居住條件、環境的一大跨越,也是富貴的象徵。他既引進了西方的建築思想與理念,而且承續了傳統民居的平面布局,甚至保留了門神神位、竈神神位、地神神位等當地人的精神世界、精神空間。從東西方文化交流與融合的意義上來看,其價值是要在碉樓之上的。令人遺憾的是,“洋樓”的歷史文化價值,其在東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上的意義,尚未得到充分發掘。希望當地有關部門能盡早對這些西式建築的數量、分佈進行細緻詳實的調查。

  四、僑刊鄉訊遞深情

  僑刊鄉訊是在僑鄉編輯出版,寄給海外僑胞的“集體家書”,是民國時期僑鄉出現的一道獨特文化現象。主要面向海外公開發行、非營利性的報紙和刊物。它以濃郁的鄉土氣息、獨特的報導内容和活潑的版面形式,激發了海外赤子懷國、思鄉、念祖、戀親的情感,深受他們的歡迎,是海外華僑瞭解家鄉情况的主要媒介。

  僑刊鄉訊的創辦,肇始於清朝宣統元年(1909年)。當年,新寧縣(1914年後改稱台山縣)以劉小雲、譚毓芝爲代表的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識分子感到:“無報紙以詳核之文詞紀之,則散而無紀,過而不存。又使無報紙以嚴正之議論繩之,則阻撓者悠肆,而畏葸者不前,其遺憾將何如耶。”於是,“遂謀所以興利革弊,改良教育爲更始之方,其造端雖微,而願力甚大也。”他們聯絡了一些進步青年,組織了“新寧雜誌社”。我國第一份縣級僑刊——《新寧雜誌》於是問世。〔15〕

  《新寧雜誌》創刊後,深受海内外鄉親的歡迎,台山縣許多宗族在海内外(以海外爲主)鄉親的資助下,紛紛辦起鄉刊、族刊,並帶動了鄰近的開平、新會、恩平和鶴山等縣。於是,僑刊鄉訊在江門五邑僑鄉便如雨後春笋般發展起來。

  這些刊物按辦刊主體可分爲縣刊和族刊兩類。縣刊是面向全縣海外華僑發行的,其發行多由政府主導。族刊則是面向同一姓氏的海外華僑發行,欄目設置上一般分爲“族聞”、“邑聞”、“省聞”“文藝”等方面,内容以報導宗族活動和家鄉新聞爲主,是族人發表言論的重要平臺。

  從僑刊鄉訊的特定内容看,它實際上是一份擴大了的“家書”,是家鄉人民寄給所有海外遊子的一份“集體家書”。僑刊鄉訊在“僑”與“鄉”之間架起了一座傳遞家鄉和親人的信息的橋樑,這份“集體家書”充滿僑情鄉味,它慰籍着海外遊子們對祖國、家鄉和親人們的深深眷念之情,因而受到他們的歡迎與支持。

  1926年台山陳氏族刊《潁川月刊》創刊時,發表了一首詩,作者就通俗、真情地把僑刊比作族譜,家書,藉以表達其欣喜之情。詩曰:

  僑胞千萬鄉心重,海外殷殷盼雁鴻。
  他鄉故土問何如,文字傳宣捷以東。
  月出一函成族譜,風行萬裏扺家書。

  1948年,台山《北坑月報》也曾發表美國羅省一位老華僑寫的詩篇,同樣表達了海外赤子的“鄉思”情懷:

  遠適异國,開載於兹。
  南天引領,動輒鄉思。
  通音有報,概况周知。

  他稱贊族刊“可爲釋使,可爲導師”,呼吁鄉親們都來支持族刊的出版。

  一本小小的僑刊鄉訊竟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它得到海外鄉親們的解囊相助,便是很自然的事情。正是海外鄉親的大力捐助,才使僑刊鄉訊長盛而不衰,歷盡劫難而生機勃勃。建議台山市僑務部門能够儘可能做好僑刊鄉訊的搜集與整理工作,保護好這一重要的文化遺産。

  總之,台山作爲“中國第一僑鄉”,擁有極爲深厚的海外移民文化遺産,不管是物質上“洋樓”還是精神上的“僑刊鄉訊”,都是别的地方所無法比擬的,做好有關調研工作,深入挖掘這一豐厚的文化遺産,不僅是爲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遺産擴展項目服務,更是對海外華僑爲家鄉所作貢獻的肯定。

  注釋:
  〔1〕康熙《新寧縣誌》卷四 山川
  〔2〕《廣東台山華僑志》編纂委員會.廣東台山華僑志:2
  〔3〕台山縣誌編寫組.台山縣誌(一九六三年編):77
  〔4〕台山縣誌編寫組.台山縣誌(一九六三年編):82
  〔5〕沈已堯:《海外排華百年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第21頁
  〔6〕台山縣誌編寫組.台山縣誌(一九六三年編):76
  〔7〕《廣東台山華僑志》編纂委員會.廣東台山華僑志:62-63
  〔8〕華工出國史料匯編1册
  〔9〕賴竹華主編.僑鄉經濟與税收史話:8
  〔10〕太和醫院開幕紀念號,1932
  〔11〕台山僑務辦公室 台山縣華僑志 1992年 164頁
  〔12〕何舸 台山近代城鄉建設發展研究—(1854-1941) [D] 華南理工大學碩士論文
  〔13〕張國雄撰著.台山歷史文化集(第五編)台山“洋樓”.中國華僑出版社. 2007:25頁
  〔14〕張國雄撰著.台山歷史文化集(第五編)台山“洋樓”.中國華僑出版社. 2007:45
  〔15〕梅偉强 富有特色的“集體家書”——五邑的僑刊鄉訊[J] 五邑人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韓光輝,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王洪波,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碩士。)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