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從台山傳統僑墟建築的保護談起

  作爲一名地理科學類雜誌的從業人員,近幾年,由於致力於城市景觀的傳播工作,我拜訪過不少城市。對於每個要進行傳播的城市,我們主要從自然、歷史、文化、未來發展幾方面對其進行深入瞭解和解讀。在解讀過程中,出於個人的興趣,我特别關注每個城市的歷史城區(街區)與傳統文化在社會發展演進過程中的變化,尤其是最近幾十年,社會改變的速度可以用“日新月异”四個字來形容,經濟飛速發展的要求、大量外來文化的涌入,使歷史城區(街區)與傳統文化的現狀愈發顯得嚴峻,“變”早已是一個不争的事實。今年11月14-16日,應廣東省珠江文化研究會之邀,我有幸參加了中國首届“廣僑文化”(台山)學術研討會,在參觀台山傳統墟鎮和建築(有學者稱之爲僑墟樓)的時候,有台山同行問我:“你認爲在當下應如何保護好台山的傳統文化,在未來又如何有效利用和傳承傳統文化?”他所提問的正是我一直在關注但又没有完整思考過的問題。借着這個發問,我在後續的行程中對這幾年到過的城市、瞭解的狀况做了個梳理,並與許博士也進行了幾次討論,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我對歷史街區與傳統文化保護開發的一點拙見。

  一、保護與發展之間的矛盾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與其他同列文明古國的國家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擁有從未中斷過的歷史,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積澱——包括無形和有形的。無形的文化體現在人們的集體性格特徵、觀察世界的方式方法、風土習俗、禮儀教化等等方面,而有形的文化則往往依附在物質之上呈現出來,這其中,由於城鎮是區域人口、交通、物流等的聚集地和中心,而成爲文化最好的載體。歷史愈是悠久的城鎮,留下的文化痕迹就愈多,後人甚至可以從中檢索出完整的文化演變軌迹。在過去的數千年裏,由於社會發展相對緩慢,對外交流相對較少,城市規模變化不大,當代文化與上代文化之間具有很强的傳承性,保護與發展不存在矛盾衝突問題;而近100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特别是近三十年,中國與世界日益的同步和接軌使完全不同的文化、思想和觀念大量涌入國内;經濟的高速發展需要城市規模進行相應的擴大;現代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對城市資源的重置和再分配提出了要求……諸如種種因素,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劃出越來越寬的鴻溝,保護傳統還是發展經濟,終於成爲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爲何保護與發展會變得難以調和?原因當然很多,但我認爲,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今中國文化的組分和搆成已經發生質的改變。近現代的數次西學東漸和新文化運動對中國文化進行了改造,使新舊文化之間發生斷層,上代文化與下代文化之間的傳承性被大大削弱,舊的東西被新的東西取代,而兩者間往往找不到可關聯的地方。以建築爲例,從春秋至清代,歷朝歷代的建築形制一直依照《考工記》、《營造法式》等記載的規矩嚴格建造,所以建築細節固然各具時代特徵,但都有一脈相承的内核在其中,即便前代建築消失或被損毁,仍能够在後代建築裏找到所傳遞的思想和文化;而如今的情况却是,傳統街區和建築正在被現代街區和建築所取代,兩者分屬不同文化體系,這意味着,消失了的將會永遠消失——不僅僅是物質本身,還包括它所承載的文化和精神。因此,是要保護過去,還是該着眼未來越來越成爲難以解决的問題,中國每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城鎮,都被這樣的問題所困擾,不同的應對方法體現出不同的選擇和權衡。

  二、爲何而保護?因何而開發?

  對於藴含着大量傳統文化信息的歷史城區(街區)和傳統建築,目前常見的一般采取兩種做法:保護或者開發,另外還有一種所謂的保護與開發並行。保護與開發的争論或者説討論已經持續很多年了。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將兩者對立起來,很少静下來仔細想想,到底保護是爲了什麽,開發又是爲了什麽?就我這幾年通過觀察得出的結論來説,我認爲,無論是保護和開發,歸根結底都是落到“幸福”二字上。幸福既包括精神思想的幸福,也包括物質生活的幸福。保護與開發是追求這兩種幸福的具體體現之一。

  “我是誰?我從哪裏來?”這是哲學範疇人對於自身起源最基本的發問,是對打在人自身身上文化烙印的追尋。歷史城區(街區)和傳統建築記録着數千年傳承下來的傳統文化,通過解讀這些歷史信息,能够讓現代人瞭解本地、本民族、本國文化的來源和演化。從這個意義上説,保護與關注歷史城區(街區)和傳統建築是爲了保留住傳統文化,其目的是讓處於文化迷失中的現代人回溯追尋自己的文化之根,找到一塊可供靈魂栖息的精神故園,從而獲得精神思想上的幸福感。

  至於開發,雖然也不乏有挖掘、發揚和傳播傳統文化的意味在其中,但最直接的動機當是盡可能最大化利用歷史城區(街區)和傳統建築的各項價值,獲取盡可能多的經濟效益,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平,獲得物質生活上的幸福感。

  無論談保護也好,談開發也好,我們常常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進行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所謂“局内人”——也就是仍舊生活在歷史城區(街區)和傳統建築物中、與傳統文化還保持着相對緊密關聯的居民的聲音常常被忽略。站在他們的角度,又是如何看待保護與開發呢?

  文化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大體指一個國家、民族或族群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爲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人們選擇接受、保留還是舍棄一種文化,很重要的一點是看這種文化能否使他們獲得精神的愉悦感,或者改善他們的生活境况。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宗教在世界上的傳播。同一種宗教,爲何能在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社會得到接納和傳播?除了傳教者有意識地根據不同的文化選擇有效的傳播方式之外,宗教本身所具有慰借心靈,令信教者獲得精神幸福感的作用也是它被接納的原因。

  每個人都有追求更幸福生活的權力,我們這些“局外人”不能在自己享受着現代化便利生活的同時,要求那些“局内人”爲了保证傳統文化不消失而繼續過不便的甚至落後於時代發展的生活。這次會議有實地參觀考察項目,兩天内,我們跑了台山幾處很有代表性的墟鎮,給我最大的感受是驚艷和心痛雜陳。台山擁有非常豐富的華僑文化資源,其中由騎樓組成的各個墟鎮極具代表性,不但具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而且藴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但遺憾的是,由於保護不善,大多數騎樓都已經破爛不堪,如果不采取進一步措施,消失只是時間問題。談到保護問題,當地陪同的工作人員提及主要兩點,一是經費,二是房屋産權。台山騎樓基本上都是私人房産,主人大多在國外,要聯繫他們商量房屋保護事宜十分困難;而另外那些主人仍在居住的騎樓,主人又多不願意配合保護工作,自行對騎樓任意改造,破壞了建築群整體風貌的同時,也破壞了附着於建築之上的歷史文化信息。

  經費及聯繫房屋海外主人的問題,相信只要工作再深入點是可以解决的;而現居屋主不配合的根源,其實就是追求更高生活質量、更幸福生活的問題。一味要求作爲“局内人”的屋主保持房屋原狀,但却不讓對方感受到保護傳統建築和傳統文化能爲他們的生活帶來顯著提高,自然就會使人産生扺觸情緒。不顧現實的場景式保護就像舞臺劇表演,而生活畢竟不是舞臺劇。

  開發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如上所説,幸福包括精神和物質兩方面。完全脱離文化和歷史背景,進行所謂的“打造”,那是對文化的不尊重,更是對世代生活於此的人們精神家園的踐踏,一樣也會令人反感。盡管確實可以用强力手段推進開發,但一個不接地氣的街區或建築就像一個没有靈魂的人,不具備任何價值——包括文化上和經濟上的。

  總而言之,對歷史城區(街區)、傳統建築與文化的保護或者開發,“局内人”都是繞不過去的一塊,有了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各項工作的開展就會變得很容易。而對於“局内人”來説,令他們做出决定的判斷標準就是看哪種做法能够獲得更多精神和物質上的幸福感。

  三、過度的保護與過度的開發都不可取

  在我看來,保護和開發對傳統文化的傳承都有幫助,關鍵在於合理有度。但問題是很多時候這個度却没有掌握好,要麽不够,要麽過度。

  保護不到位,結果不言而喻;而保護過度却也不見得有助於傳統文化的延續和繼承。文化可視爲一種生命體,它隨着時代的變化而始終處於發展演進狀態,這樣的文化才具有活力,也才能够傳承下去。而過度保護往往把作爲文化載體的建築和城區(街區)從周圍環境中剥離出來,脱離人的日常生活,成爲一種類似標本的存在。這樣的保護,只能説是截取歷史的某些片段加以固化,其所記録的信息只是文化的痕迹,而非活生生的文化體,自然談不上傳承(本文所討論的保護對象僅指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住宅民居建築及歷史街區,本身即以紀念功能存在的建築與文物則不在討論範圍)。

  而過度開發又如何呢?比起過度保護,過度開發對文化和建築的傷害要更大得多,是急功近利的表現,是經濟利益凌駕於文化之上的具體體現。决策者不考慮城區(街區)的傳統風貌,也不考慮建築特點、區域文化特色,生搬硬套其他地區開發的成功經驗,或將主觀認爲的時尚流行元素拿來堆砌,掩蓋了建築和城區(街區)固有的特徵與美感,抹去了建築物原本藴含的文化信息。更有甚者,借開發的名義大肆拆毁原有建築,以粗制濫造的仿古建築代替,或乾脆建造别墅洋房,打造所謂的异國風情小鎮,則不僅僅是對文化的粗暴打斷,即便從經濟角度進行考量,没有特色的人造景區,是不可能帶來長期經濟效益的。因此我認爲,唯有保護與開發並舉,才能令歷史城區(街區)和傳統建築保持長久活力,不至於被時代所淘汰,而傳統文化亦獲得保持下去的可能。

  四、保護先行,以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指導開發

  盡管説保護與開發並舉,但這其中也應該有個先後順序——保護先行,合理有度的開發在後。因爲對歷史城區(街區)、傳統建築和文化的開發是建立在這些文化實物基礎上的,若因保護不善而損毁消失,開發的依據和意義也就不存在了,所以一切開發都必須首先做好保護工作。

  對建築物的維護、修繕,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最大可能恢復建築的原貌,杜絶對建築物的人爲損壞,這樣的保護工作必不可少,但只能算基本。保護的深層含義不單是要保留静態的生活場景,更要保留動態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説,除了關注街區和建築本身外,更要關心居住其中的居民的生活,整治周邊環境,努力提高和改善生活居住條件,使居民真切感受到這些老街區、老建築是保存着他們文化之根、賴以安身立命的家園,而不是阻礙他們追尋幸福生活的絆脚石。要將保護工作真正做到這一步,是一項非常浩大的工程,單靠文保單位一己之力無法完成,必須置於政府施政計劃内,由政府根據地區的歷史文化和自然環境背景統籌規劃,多部門協同方能實現。聲勢如此浩大的文保工作是否太過夸張?一點也不,因爲這是一件多贏的事情。首先從民生角度來説,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其次,如今城市競争力除了看經濟指數等硬實力,還要看文化等軟實力。地區的往往是國際的,民族的往往是世界的,保持自己獨有的城市風貌和城市氣質,無疑能提昇城市的品牌形象。再者,能够增强傳統文化的活力,延長文化生命力。人是文化的創造者,建築是文化的載體,如果將兩者分離開,建築所呈現的將只會是文化的標本,所以,要保持文化本身的活力,應當要有人參與其中。誠然,爲了讓後人充分瞭解前代文化的特徵,文化標本不可或缺,但没有必要把所有街區和房屋建築都以標本的形式固化下來,因爲長期下來維護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都相當可觀,而資金大面積分攤的結果只能是都進行了保護,但都没有保護好。

  基礎性工作做扎實做到位後,便可以進行合理適度的開發。合理適度,就是指開發必須尊重地方的歷史文化背景,新建築必須要與舊有建築風格一致,所有不合時宜的元素盡量不要出現,對建築物的使用和改造也盡量把對歷史文化信息的破壞降到最低。開發過程中,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態。對歷史城區(街區)、傳統建築和文化的保護與開發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因爲無論是周邊環境的整治、整體風貌的恢復,還是新舊建築的融合等各方各面,都需要時間認真規劃考慮,細細雕琢,才能經得起檢驗。它的經濟效益須要放入一個長期的時間尺度才能顯現出來。想要短期内就獲得收益回報而省略必要的保護環節,無异於涸澤而漁,是十分短視的行爲。

  蘇州老城區的改造可以視爲一個成功的案例。蘇州老城區原型爲歷史上有名的闔閭大城,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在二三十年前,這個著名的老城區也陷入了國内很多歷史老城區同樣面臨的問題:建築損毁嚴重、基礎設施陳舊落後不堪負荷,生活環境髒亂差等等。很多居民因此抛棄自家祖屋搬離此地,大批老建築被丢空,老城區一度破敗不堪。爲了恢復老城區的活力,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蘇州政府開啓了舊城改造計劃。這個計劃涉及的方面很多,但大體而言可以分爲兩大塊。針對仍有居民生活的傳統街巷和社區,以治理環境、改善生活條件和修復民居爲主;針對已荒棄的老房子,則采取政府分批收購,完成修繕後再進行招商的辦法,賦予老建築新的生機。這一辦法被形象的稱爲“騰籠换鳥”,通過深入挖掘老街道、老房子的潜力和價值,不僅改善了居民生活條件,還盤活了很多空置荒棄房屋,發展出老房子經濟。在衆多片區改造當中,以十全街、鳳凰街和官太尉河爲主的“兩街一河”改造當屬濃墨重彩的一筆,已經成爲蘇州的一張名片。蘇州的舊城改造祛除了很多歷史遺留下來的負面東西,將蘇州的城市特徵更加凸顯出來。在如今國内“千城一面”的背景下,蘇州那青瓦白墻的傳統民居,那“人家盡枕河”臨水而居的居住模式,那水路並行的雙棋盤城市格局,都給人留下了强烈深刻的印象,成爲夢想中江南水鄉的標誌。

  台山如今也面臨着老城區、老建築衰敗、傳統文化式微的問題,跟蘇州有點類似,我認爲蘇州的城市改造模式可以爲台山傳統建築和文化的保護提供借鑒與新思路。保護與開發完全可以並行不悖,關鍵在於要以人爲本,將“幸福”作爲起點和終點。在保護和開發中投射更多的人文關懷,或許會得到更好的效果。

  (李華勤,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繁體版編輯部總監。)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