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嶺與嶺南文化
廣義的嶺南,過去主要是指五嶺以南的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全境,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區。所謂五嶺,即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和大庾嶺,大體分佈在廣西東部至廣東東部和湖南、江西五省區交界處,是中國江南最大的横向搆造帶山脈、長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嶺,也是華中和華南氣候的分界綫。而從人文地理的角度來説,在漫長的歲月裏,因爲有這組山脈的存在,阻隔了嶺南地區與中原的交通與經濟文化聯繫——盡管先人們陸續開闢了5條翻越南嶺的通道,使中原的文化技術得以滲入,但南嶺群山仍舊使嶺南地區保留着富有特色的本土文化。
與中原重農輕商的農耕文明不同,嶺南地區的東部和南部面臨廣大的海洋,在重農的同時,早在先秦時期便發展出外向型的海洋文化,並由此逐漸形成嶺南人務實、靈活、包容、拼搏的群體性格。19世紀中後期,隨着中國與西方接觸的增多,加上當時内部時局混亂,天灾人禍連綿,促使本來就極富開拓冒險精神的嶺南人大批移民“下南洋”、“上金山”,爲了謀生而移民海外。他們在海外有過怎樣艱苦辛酸的經歷,稍微瞭解那段歷史的人都能感同身受。他們中的很多人經過不斷奮鬥獲得了成功,成爲當時當地舉足輕重的富豪,而更多人則湮滅於歷史的塵埃裏。
及至清末民國時代,大批華僑實業家回到故土投資興辦實業,他們不僅帶動了嶺南地區工商業的又一次發展,而且帶入大量外來文化因子。這些外來文化因子與本土文化相結合,發展成一種特色鮮明、中西合璧的新的文化形式——我們現在所説的嶺南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即是指此。盡管時代變遷,社會已經發生巨大變化,但如今在嶺南地區還是保留着很多帶着那個時代烙印的物質留存,如果一定要從中選擇一樣具有代表性的東西,我想騎樓當之無愧——騎樓的建築樣式不僅反映了當時的文化風尚,而且它的結構和功能也從側面折射出當時嶺南地區繁榮的商貿活動情况。
二、騎樓的歷史
關於騎樓,從現有的資料來看,其源頭可以向上追溯到十八世紀下半葉。當時英國人在印度南部的貝尼亞庫普爾(Beniapukur)殖民。爲了適應當地炎熱的氣候,英國人在住宅前加外廊遮蔽强烈的日光,營造較爲凉爽的環境,很快風靡,被當地人傚仿。此後,這種外廊式建築經由南亞、東南亞、東北亞而至中國。在鴉片戰争後傳入香港、廣州,然後再北上到厦門及西入廣西。
英國人發明的這種外廊式建築,主要用作居住,是彼此獨立的單體建築,傳入嶺南地區後,被聰慧的嶺南人結合本土建築加以改造利用,並以市政建設法規的形式對其形制加以規定和約束,最終形成了極富區域特點的騎樓和騎樓街。所以對於嶺南地區或者説中國的騎樓,有必要再進一步説明——
騎樓是20世紀初嶺南地區臨街商業樓房的一種建築形式,是人們爲應對南方地區夏長冬短、太陽輻射强、多雨等氣候環境,將地中海國家的橋廊建築與嶺南傳統建築形式相結合而形成的建築典範,具有遮陽、避雨、防太陽眩光的物理功能,以及給行人安全感的心理功能。騎樓的特點是在二樓或三樓的位置向外延伸,以廊柱横跨人行道形成“騎”道的樣子,因此被形象地稱爲“有脚騎樓”。除了有脚騎樓外,還有另外一種“無脚騎樓”。這種騎樓没有廊柱支撑,懸挑於人行道的上方,所以也被稱爲“挑樓”。此外,在香港地區,也有人習慣將外凸懸於馬路或人行道上方的房屋陽臺叫做騎樓,而實際上它並不屬於騎樓。嶺南地區的騎樓基本上都是有脚騎樓,它們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分佈於這個地域的很多城鎮當中。
嶺南地區的騎樓通常商住兩兼,這是與英國人外廊式建築區别的一大特點。清代中後期,隨着西方資本主義叩擊中國大門節奏的日漸加快,作爲明清時期全國重要通商口岸之一的廣州,率先受到了西風的洗禮。當時在廣州西關出現了一種專門供外國人居住、經商的房屋,稱爲“夷館”或“番館”,被認爲是嶺南騎樓的早期雛形。這些夷館主要由外國商人出資建造,但名義上由廣州十三行行商提供,所以又被叫做“十三夷館”。1856年,爲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獲取更大的權益,英法聯合向中國發起了第二次鴉片戰争,砲轟廣州城。在紛飛的砲火中,曾經廣州的商貿中心十三行被燒燬,十三夷館也隨之灰飛煙滅。19世紀末20世紀初,不少到海外謀生的廣東人帶着資金回鄉創業經商,爲了方便做生意,他們將當時盛行於南洋的建築形式和嶺南本土建築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宜商宜居、生意生活兩兼顧的新的建築形式——騎樓。
從某種角度來看,騎樓可以視爲是對夷館建築的發展和再創造。無論是十三夷館還是西方的橋廊式建築,其外廊都只是孤立的、私人房屋的附屬品,而嶺南騎樓的創新之處在於把外廊從私人所有物變成一個公共設計:將相鄰房屋間的橋廊打通,連成一條長廊,最後變爲騎樓街。這種設計一方面表達了一種人文關懷,是嶺南人文濃濃人情味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當時嶺南地區商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廣東地處潮濕炎熱地帶,夏季高温多雨,行人外出動輒就會遇到突然而至的大雨,沿街排開的騎樓不但爲行人提供了一個既可遮陽避雨又不躭誤趕路的地方,同時在騎樓下設置商鋪,也在客觀上起到了增加商機的作用。嶺南騎樓的格局通常是底層前部爲公共走廊,後部爲店鋪,二層以上則爲住宅,騎樓臨街的一面往往裝飾成當時流行的异國建築風格,如哥特式、巴洛克式、南洋式等,或者中西結合,體現了房屋主人與衆不同的品味和審美情趣。這類被稱爲“洋式店面”的騎樓店鋪,不但裝修精緻,引人注目,而且還可以借用柱廊空間,便於敞開鋪面、陳列商品以招徠顧客。
大約在清末,騎樓就已經出現在嶺南地區,但大規模的建造延伸成街市是在二十世紀初二三十年代。當時,孫中山獨子孫科出任廣州市市長,大規模推進“都市改造運動”。爲了盡快實現都市計劃,同時解决城市居民擁擠的局面,政府采取“影響最小,破壞最小”的辦法,於1912年頒佈《取締建築章程及施行細節》,規定沿街建房的個人必須留出一定寬度的空地作爲公共走廊,同時還對騎樓的高度和廊柱的間距都做了規範:“……凡堤岸及各馬路建造屋鋪,均應在自置私地内,留寬八尺建造有脚騎樓,以利交通之用……騎樓兩旁不設用板壁竹笪等類,遮斷及擺賣什物阻礙行人……”正是由於這一規定的頒佈,使得廣州騎樓多數雖個人所建,造型也各具情態,但整體却是整齊劃一,相鄰建築間的騎樓彼此銜接,連成一體,延綿成幾百米,甚至幾公里的沿街長廊。“廣州模式”很快便被周邊的城鎮鄉墟傚仿,形成一條條充滿鄉土之魅的騎樓街。
三、廣州騎樓街:一段關於城市的過去
如果有足够充裕的時間,從天河區一路步行向西,慢慢穿過越秀區、荔灣區,你會覺得自己仿佛走在一條時光的隧道中,特别是進入東起人民南路、西至恩寧路一帶時,那些光鮮的現代高層建築遠遠地退在一隅,眼前是古舊蜿蜒的騎樓街,讓人恍若回到老廣州的舊時光。
正如哈爾濱的俄羅斯建築,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小洋樓,廣州的騎樓也早已成爲這座城市的一個文化和象徵符號。盡管在中國南方很多地區都可以覓到騎樓的踪影,但無論從歷史、規模、數量還是規劃方面,廣州騎樓的翹楚地位當之無愧,正如上文所言,它可能是當時唯一被地方政府以法規的形式進行過統一規劃規範的騎樓建築群。不過,如果説當年市政府的主導行爲就是今日騎樓成爲廣州的文化和象徵符號的理由,那未免顯得太過膚淺,騎樓的出現和發展,與老廣州貨如輪轉的商業繁華緊密相關,它那種前店後倉(或作坊)、商住兩用的建築格局,不但是對氣候環境的適應,而且還反映了廣州近代發達的對外貿易和行商麋集的狀况,更是粤商文化精髓(實用主義、靈活善變、兼容并包、勇於創新)的具體體現。“商”,是騎樓建築文化最重要的根基之一。
商業的繁榮催生了騎樓,而騎樓的的出現又進一步推動了商業的發展。廣州騎樓最早出現在南華西街、長堤大馬路、一德路等商貿和水運發達的街區,後來逐漸擴張至全城主要商業集中路段,形成了那個時代廣州街景的主格局。不僅如此,以廣州爲中心的騎樓文化,還隨着粤商影響力的增强,沿着珠江水系向廣西、福建、貴州、雲南、江西等地輻射。在上海、武漢等大城市,騎樓甚至被視爲“廣東街”的標誌,至此,騎樓成爲粤商和嶺南文化的一個標籤。
從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到現在不到百年的時間裏,廣州市區向東擴大了數倍。在如今的地圖上,老廣州的傳統中軸越秀山-解放路一綫偏於西隅,過去的城市中心區被東邊遼闊的區域擠壓成小小的地塊。然而,就在這區區15平方公里的老城區裏,以人民路和中山路爲坐標軸,北至東風路,西達龍津路,南到同福路,東止東華路曾密密麻麻分佈着59條騎樓街,總長度高達40多公里。騎樓街是許多廣州老字號的出生地,那些現在聲名遠播的老字號,如致美齋、陶陶居、蓮香樓、皇上皇等,就是出身於騎樓街,從這裏崛起,走向全國乃至海外地區。今天中山四、五、六路一帶是廣州近代最早的商貿區,據記載,廣州歷史上100多家百年老店多數都曾在這裏安營紮寨,鼎盛時期這一帶甚至集中了全市70多家老字號店鋪;長堤大馬路、西堤二馬路和人民南路一帶則是商貿大厦、大酒店和電影院等的集中地,其中有名的有先施公司、大新公司、新亞大酒店、大三元酒家、中央大酒店、廣州電影院、西濠電影院等,被譽爲廣州的外灘。當時的廣州不僅陸路貿易發達,水路商貿也相當繁榮,珠江邊上各類碼頭比比皆是,從全國各地駛來廣州的貨船、商船和客船絡繹不絶,人們上岸後,就來到今中山路、長堤大馬路一帶遊玩消費,更加帶動了這一地塊商貿的繁榮興盛。
四、台山騎樓街:台山華僑的歷史細節
騎樓以及騎樓街在嶺南地區的普及離不開華僑的推動,有着“中國第一僑鄉”之稱的台山,騎樓建築在區内各鎮隨處可見,這些刻着深刻時代烙印的老建築如今仍静立於街頭,以無聲的語言訴説着台山華僑的往事。
台山的地理環境多山而面海,區内東、西、北三面皆爲山地丘陵,南面是遼闊的南海,在山與海之間,則散佈着小型的山間盆地、濱海平原——台山的主要城鎮和農田,就分佈在這些平原和盆地中。這樣的地理格局,造就了台山悠久的海外交往歷史。據梅偉强、關澤峰所著的《廣東台山華僑史》所載,台山的第一次大規模海外移民大約在元滅南宋時期;1774年,台山廣海陳學進、陳社保父子前往南洋謀生,成爲台山有記載的最早的華僑;鴉片戰争前後直至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是台山海外移民的最高峰。中華民國建立後,大批愛國華僑自海外歸來,希望能在國内開辦工廠商鋪,實業救國,其中的杰出人物便是陳宜禧。
陳宜禧,台山斗山鎮朗美村人,早年在美國幫傭,後進入鐵路夜校學習,從事鐵路建造工作。1904年,已在美國事業有成的陳宜禧爲了繁榮家鄉經濟,溝通台山至新會、江門和省城廣州乃及廣大内陸的交通,回國主持建造新寧鐵路。關於這條鐵路,有幾點十分值得後人銘記:首先,這是我國近代第一條“純國産”鐵路和第一條民辦鐵路。在外國資本侵入中國廣占路權的背景下,陳宜禧提出了鐵路建設不招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由本縣人自辦的原則,建設資金全部來源於海外華僑和省港居民的集資入股。其次,對於台山而言,新寧鐵路的開通,無异於增加了一條新的生命綫,過去陸上交通不便的情况得以大大改善,無論是文化交流,還是物資流通都更加方便,加上當時民國廣東省政府正開展經濟建設,客觀上産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吸引更多的歸僑回故土發展。於是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於華僑投資以及工商業發展,包括台山在内的江門五邑地區成爲廣東省數一數二的經濟發達地區。由於受省城廣州城市規劃的影響,台山華僑在建造騎樓的時候,也十分注意形制統一性,因此一條條象徵台山“商城”特點的騎樓街便在台城鎮、端芬鎮、四九鎮等鄉鎮相繼成型,發揮起巨大的商貿功能。
從整個嶺南地區來看,台山的騎樓街稱得上典型而特别。説它典型,是因爲它幾乎完整的保留了過去嶺南騎樓街原汁原味的風貌,且具有很大的建築規模。也是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時任台山縣長的劉栽甫着手籌劃台城城區的改造工程,台城鎮出現了第一次改造建設商業街區的高潮。劉栽甫委托當時的縣工務局局長譚鐵肩撰寫了《台山物質建設計劃書》,從建築道路交通網、改造城市、創建公園、改建縣公署、改良鄉村及創立醫院、圖書館、博物館等31個方面規劃了台山縣城和鄉村“物質建設”。其中關於擴寬道路、重新規劃新式市場的條款,就是對騎樓的改造和騎樓街(商業街區)的興建。台山工務局還特地頒佈《建築憑照》,對騎樓的建造方方面面都做了細緻規定,與1912年廣州市政府頒佈《取締建築章程及施行細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騎樓自進入嶺南地區伊始,就不是單純的住宅樓,而是兼具了住宅和商鋪功能,因此可以將其視爲商業的表征。在過去的嶺南地區,如果一地集中着大量的騎樓,且連綿成街,就意味着這個地方商貿發達,經濟繁榮。中國人歷來有落葉歸根、故土難離的傳統觀念,而台山又是遠近聞名的華僑之鄉,所以很多台山籍的華僑都不約而同將辦實業的地點選擇在台山。然而,從當時的貿易格局看,廣州作爲第一貿易大城的地位毫無疑問,而臨近台山的香港、澳門和珠海是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甚至連台山的鄰居陽江,也憑藉其作爲傳統海上絲綢之路重要中轉站的地位,而在商貿方面頗具鋒芒。在這樣的情况下,台山雖然有海外華僑實業家作爲支撑,但若要走同樣的對外貿易大港道路,顯然很吃力,因此,在新寧鐵路修成之後,台山更多的扮演一個在珠三角地區轉運貨物的中轉港口角色,同時也十分注重中國鄉鎮傳統墟日所帶來的商品交易需求,使得台山的商貿活動呈現出一種相對較規律的時間週期,這一特點折射在騎樓街上,就賦予了台山騎樓街一個與衆不同的特點——集市廣場式墟鎮。
集市廣場式墟鎮,是台山人學習和改造歐洲廣場集市的成果。在歐洲,廣場既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中心,各種政府機構、商店、作坊都圍遶着廣場布置,這些區域性小廣場以道路彼此相連,便搆築成更大的城市。這樣的城市結構如今在歐洲很多古老的城市仍然可以見到,甚至我國的澳門,其老城區也是這種城市結構。台山人將集市廣場概念引入,但又結合本土情况進行了改造,使得廣場不再作爲城市的組成部分,而是落户鄉鎮,與村落相鄰,成爲鄉民的生活空間。
台山墟鎮平面結構大致是聯排騎樓整齊排列成長方形,中間留出一定面積的空地作爲廣場,平時爲鄉民提供活動場地,墟日時則供商販們擺賣商品攤檔,所有騎樓的門皆開向廣場,看上去宛如中國傳統院落。過去這種布局的騎樓街在台山分佈很多,如台城鎮的圓山墟、大江鎮的陳邊墟、四九鎮的五十墟以及端芬鎮的上澤墟、成務墟、廟邊墟、西廓墟等等,其中以端芬鎮的汀江墟最爲典型。汀江墟就是現在台山人講的梅家大院,因外形如同方城而得此俗名。汀江墟由梅氏宗族初建於1930年,1932年正式開張,它的建立,是新式墟鎮挑戰舊式墟鎮獲得成功的範例。過去台山的各大小墟鎮,都存在由一姓控制操縱墟政管理及商業活動、排擠异姓商户的情况存在。在汀江墟没有建立之前,大同河北岸已有一座墟鎮,稱爲大同市,由阮姓把持。爲了改變這種狀况,以端芬大姓梅姓爲首的异姓商户開始計劃籌建具有先進管理模式的新墟鎮。汀江墟采用歐洲集市廣場的結構模式,108間騎樓商鋪爲坐商,墟日如墟的流動小販則指定在廣場四周街道。汀江墟廣場開闊,道路通暢,設計合理,方便水陸路貨物人流的交通;同時,各騎樓商鋪在形制統一的前提下,各店主可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和興趣愛好自由處理層高和立面建築。在墟鎮管理方面,則實行了西方股份制的管理方式,以“改良市政,自由營業”爲宗旨,並將其寫入《汀江墟招股開辦章程》和《汀江墟立案簡章》裏,對墟集市政管理、商務活動規則一一詳細規定,大到墟政决策、公款使用、鋪地分配、經營範圍,小至攤販位置、衛生環境,都做到有章可循。由於規劃和管理都十分先進,汀江墟很快便客商如雲,成爲台山數一數二的墟鎮,來往港澳、江門、廣州、佛山的船隻運載國内外各種貨物,由此上岸,帶來一時繁華。
五、結語
時光荏苒,騎樓在度過了它最輝煌的歲月之後,漸漸沉寂下來。如今,當我們開始意識到騎樓對於保持城市個性的重要性時,才發現它們已經漸行漸遠。盡管其中不乏有隨時間的流逝而更加熠熠生輝的騎樓街,但更多的騎樓却已經或將要消失在歷史的塵埃裏。目前,廣州市區内還有36條騎樓街,長度達20多公里,集中分佈在老城區約10平方公里範圍内;台山僅台城鎮9條街仍保留着近300棟近代騎樓建築,但除了少數幸運兒,很多面臨着年久失修的問題,或即將拆遷别作他用。不過,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政府已經開始重視騎樓街等文化建築的保護工作,不少專家學者也紛紛進言獻策,爲嶺南騎樓的復興支招。這百年騎樓在新時代的潮流中將會歸向何處、有怎樣的際遇呢?我們拭目以待。
(李華勤,《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繁體版編輯部總監。)
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