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鳳凰衛視中文臺“印象嶺南”:《遇見僑墟》文字版紀

  主持人:各位好,歡迎收看《印象嶺南》,我是楊舒。

  到廣州看騎樓,到開平看碉樓,那麽到梅州要看客家圍屋,那在台山呢,有什麽值得一看的?就是遍佈在城鄉各處大大小小的僑墟。                  

  “墟”是古越族的土語,意思是市場或者集市。宋代就已經初具規模,是嶺南地區特有的在農村定期進行商品買賣的場所。早在250年前就有大批台山人漂洋過海,遠赴東南亞、美國、加拿大“淘金”,這些華僑用在海外辛苦賺來的血汗錢,或者匯款、或者親自回到家鄉建造房屋。於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台山地區迅速出現了大批商住一體的中西合璧的建築群,就是現在被學者所稱的僑墟樓。台山僑墟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墟中有樓、樓中有墟。僑墟樓其實並非一個單一的建築形式,除了是以騎樓爲主體之外,還包括碉樓、砲樓、洋樓;另外一些公共建築、比如學校、教堂、醫院等等,也被列入僑墟樓的範圍。僑墟樓承載着濃郁的商業内涵,更折射出廣府文化與華僑帶回的西方經濟、建築以及生活方式間的交融、碰撞。

  今天的節目就跟隨我們的鏡頭帶你一同走進廣東台山去感受一下中西合璧的僑墟文化。

  (遇見僑墟樓)

  台山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瀕臨南海,比鄰港澳。台山人出洋的歷史悠久,清干隆十五年就有“往南洋”的記載。如今台山有98萬常住人口,但旅居海外的却超過130萬,遍佈全球92個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内外兩個台山”的獨特格局,被譽爲中國第一僑鄉。

  兩年前一部創造瞭高票房紀録的電影《讓子彈飛》,把公衆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沉寂已久的台山僑墟,不少遊客慕名而來。電影的火爆, 讓很多人都知道了“鵝城”,却不知道它真實的名字叫岡寧墟。

  岡寧墟的所在地本是一片河灘,原始建築都是由竹棚搭建而成的。1927年墟内一間店鋪意外起火,導致整個墟鎮被燒光,後來有旅菲華僑提議並出資重建,在衆多華僑的支持下,1930年新的岡寧墟建成,共有店鋪102間,酒樓、茶樓、金鋪、布匹、米油、雜貨、中西藥店鋪,甚至還有西式接生診所。在岡寧墟現存的98幢騎樓群側,三座碉樓臨江而立,守護着岡寧墟和三個碼頭,雖然經歷了八十多年的風雨,碉樓的威風却不减當年,“岡寧市碉樓”五個隸書大字也依舊醒目。

  中山大學的黄偉宗教授正是從這裏受到啓發才提出了僑墟樓這個新的概念。

  【采訪:黄偉宗教授 同期音】“很驚奇的發現,因爲我想這個市過去就是廣州市,市的概念,没想到這個市的概念,在這裏就是墟的概念、墟集的概念,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在這裏發現了它跟開平碉樓的區别,開平碉樓是保護性的,它這裏是錢莊、是典當鋪,説明它這個樓的性質本身,説明它本身就是商業性的,過去只是講僑墟,没有講樓,我發現這裏的僑墟最大的特點就是都有樓。騎樓,每個墟場都有騎樓,其他農村墟場是没有樓的,你們去看看,這裏就有樓而且都是洋樓, 洋樓裏面還有這種砲樓,砲樓也是墟樓,墟樓就是整個墟場的辦公地點,中心地點、管理的地方。”

  目前在台山發現的保存較爲完好的僑墟有96處,大多興建於清末民初,散落在水路以及鐵路沿綫,岡寧墟就是其中一個,因爲依靠着水上交通樞紐潭江,據記載,當年10公里以内的人逢墟日都會來到這裏,這樣的繁盛一直持續了近半個世紀。

  【采訪:黄偉宗教授 同期音】“每一個村莊 每一個墟場,它都要一個月有三次機會 各個地方來交流的,所以這裏叫做墟日是這個意思,墟日就是中國的我們南方的傳統 農村裏面的交易。”

  【采訪: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譚元亨 同期音】“而且它時間的密度,分佈的密度很大,時間的密度,它的墟都不重復的。比如這個地方是逢五來墟,那麽,隔壁一個鎮可能是逢三是墟,那麽逢五隔壁鎮的人都跑到這兒來了,逢三這個鎮也跑到那邊去了,等於説都是一個比較集中的一個墟市,因爲大家度比較喜歡趕墟嗎”。

  趕墟也叫“趁墟”,過去墟日不僅是個民間習俗,也是台山人翹首以盼的節日,從街頭到街尾 滿墟攤檔,貨如輪轉。嶺南人講究風水,所以絶大部分僑墟在選址上多有個共同規律,就是要靠近河流,一來吉地不可無水,二來依水而建便於貨物的流進流出,因爲僑墟都是華僑出資建造的,因此在這裏經營的買賣,除了以當地特産爲主也有舶來品。  

  【采訪:黄偉宗教授 同期音】“這都是有原來的痕迹,京蘇洋貨發客,這是洋貨啊,洋貨就是外面來的,它不就是僑墟樓了,跟外面做生意,很典型説明在這裏,你看這個永昌鍋行,鍋就是鍋頭,你們大概知道,這個工業革命之前世界上的鐵生産中國是第一的。所以這個鍋可以出口的,這些店裏面你看這個絲綢, 這個絲綢也是中國出口的一種主要産品,所以爲什麽是貫通中西古商市,就在這裏有它的鐵证”。

  僑墟出現的確切時間如今已經很難考證,它存在的價值,也在歷史的變遷中起起落落,自從明朝頒佈海禁,中國似乎就以大海隔絶了,明世宗“一切違禁大船盡數毁之”的命令,讓此後的中國在近兩個世紀裏,再也没有鄭和下西洋時的雄壯船隊來充當中國與世界貿易文化往來的友好大使。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解除海禁,並設粤、閩、江、浙四個海關。就這樣,半官半商的廣東十三行,借機壟斷了當時交易量最大的粤海關的對外貿易。但後來由於外商滋事,干隆皇帝急頒佈一口通商上諭,僅留廣州爲唯一的對外貿易港口,那時雖説僑墟未間斷和海外的生意往來,但畢竟源自民間, 又遭遇强盛的十三行,自然顯得有些暗淡。

  【采訪: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譚元亨 同期音】“那麽如果説是十三行非常發達,包括澳門的貿易非常發達的時候,就掩蓋過了這邊的僑墟了,那麽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争到1856年的第二次鴉片戰争,這一段歷史時期裏面,十三行的行商已經開始跑了,他們有的跑到上海,上海開埠主要是十三行的行商,有的就跑到剛剛佔領的香港,那麽這個時候由於十三行没有了,那麽沿海的僑墟又重新凸現出來了”。

  【采訪:黄偉宗教授 同期音】“那衰落下來後(行商)就變成平民,到處都可以做生意了,可以做生意了,可以跟外面做生意了,那麽怎麽做生意, 主要是什麽方式呢?就成了僑墟這種方式,民間做生意”。

  十三行的没落,成爲了僑墟的一次契機,然而真正令它走上興盛的却是因爲一條鐵路的開通,1920年由旅美華僑陳宜禧號召,集資兩百美元興建的中國第一條民辦鐵路,新寧鐵路全綫通車,耗時三年全長133公里的新寧鐵路,以台城爲中心輻射四方,沿途設站45個,以强大的運輸力量將台山帶入世界市場。在鐵路沿綫及附近的許多墟鎮,衣錦還鄉的華僑帶領村民大興土木,他們引進“紅毛泥”、鋼鐵等新式建築材料,建造處處滲透着西方裝飾元素,却又不失嶺南特色的騎樓商鋪。

  【采訪: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教授司徒尚紀 同期音】“這個鐵路就是一個强大的動力了,把整個台山給帶動起來了,這是一種很合理的、合乎經濟學、地理學上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村落也好、村莊也、這個墟鎮也好,這個交通必須要形成”。

  在新寧鐵路建成之前台山幾乎没有公路交通,僑墟的商品運輸也只能依靠原始又落後的水路。鐵路爲更多華僑返鄉帶來了便利,更重要的是可以爲沿綫近百個墟市提供源源不斷的貨物,然而1938年廣東政府以阻止日軍南進爲由,下令拆除新寧鐵路,就這樣僑墟三十年的全盛時代結束了,曾有學者爲台山僑墟樓作了幅對聯,上聯是:“貫通中西古商市”;下聯是:“獨佔鰲頭僑墟樓”。

  台山大部分的僑墟樓都有近一個世紀的樓齡,百年間由於戰争, 交通網絡的發達,以及越來越多的僑眷移居國外,墟市商貿漸漸冷清,而僑墟樓作爲集市的功能也在消失,如今我們漫步在空曠的僑墟,只能想象一下它當年的繁華和熱鬧。但是僑墟樓氣派依舊,帶給人的震撼依舊。西式的建築風格帶有文藝復興,巴羅克和古典主義的烙印,也結合了中國檐廊式臨街建築的特色,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洋文化就這樣巧妙的融爲一體,而除了充滿异國風情的建築特色之外,僑墟更是西方現代商業模式進入中國的見证。

  【采訪:梅家大院 住户】“我在這個僑墟里住了四十多年,以前這個地方全部都是做生意的,每一間鋪都是做生意的,這個地方的屋全部都是老華僑去外國後,回來安度晚年,做生意的。以前做生意的時候是不是很熱鬧?當然熱鬧啰!全部都是做生意的,現在没有了。”

  就像老人説的如今大部分的僑墟已没有當年熱鬧的景象,曾經喧囂的僑墟里究竟發生過什麽,除了想象我們只能從眼前的一片斑駁去感受它的興衰。這裏是端芬鎮的汀江墟,通常僑墟在規模上有大小之分,而平面上則有回、井、丁、十和一字形等多種布局。汀江墟的騎樓群就是呈回字形,這座占地80畝,擁有104幢騎樓和40畝空地的墟市,僅在一年間就横空出世,人稱超級市場,除了規模大,汀江墟也是引入西方先進資本運作模式和商業精神的代表之一。

  【采訪:司徒尚紀教授 同期音】“它用參股的方式, 那這個也是仿傚了西方股份制這些東西,所以這裏有姓曾的、姓什麽什麽的,但是以姓梅的這個最牛,他佔有股本的一半,所以這個地方本來叫汀江墟,但是俗稱梅家大院”。              

  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大同墟因爲實行宗族霸權經濟,很多商户被迫遷出,迫於生計需要另建墟市,汀江墟應運而生。

  【采訪:司徒尚紀教授 同期音】“這就是畫地爲牢,這就是自然經濟或者封建經濟這種封閉性的一個表現,它就不允許你,只要我姓陳的産品可以在這裏買賣,你姓劉的請到另外一個地方,那顯然這是一種人爲的分割,(汀江墟)參股是有張三李四、劉家、馬家,但是來這裏買賣的是天下一家,什麽都不分,完全開放了,顯示出他們這種文化的包容,這種股份制本身是西方制度文化的産物,你説相對於這些宗族是不是一個時代的跨越啊!”

  當年梅家大院最興旺時家家户户都做生意,周邊上的墟鎮的人也經常光顧此地,用台山本地老話來説,這裏是老虎墟,意思是拿出多少東西來賣都賣出去。

  【采訪:司徒尚紀教授 同期音】“這裏商品的擺佈,它也並不是雜亂無章的,他指定的商品就擺在這個地方,這裏大概是手工藝品,或者布匹或者日用品,或者其他比較乾净的、重量比較輕的、不是大宗的,便於成行成市,按照商品的性質擺佈,所以方便顧客來挑選,那就形成了這種商業街的模式,那我們現在很多城市都用了什麽皮鞋廣場,什麽什麽廣場是嗎?但是人家已經差不多在百年前在這個地方已經用了,那實際上是一種華僑文化,那種先進性的一種表現,華僑生活在西方世界,但人家早在商業上已經用這種集中用地這種模式了,更加有效地發揮這個土地的價值。”

  關於該如何管理僑墟,《汀江墟股份簿》的立案簡章中,都有非常詳細的説明,包括選址、定名、店鋪的高度和面積、攤位分配、股本額度等等,大到股本分紅,小到環境衛生都被列入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簡章中還特别强調要對僑墟進行民主管理,董事會由各個姓氏家族代表組成,任何股東如果有重要的提議,必須聯合五分之一以上的股東請求董事會召開臨時會議,超過半數的股東同意纔可以施行。

  【采訪:司徒尚紀教授 同期音】“從這種制度是不是跟傳統的已經超越了,那種制度當然是西方文化引進來的一個表現,所以它不但使我們看到的東西先進,它隱藏的這種制度方面是一個很重要的,那我們多少年以後才把這個股份制現在才把它復興起來,但是這裏差不多上百年以前,他們這些人已經很嚴密的進行西方的這種管理制度了。”

  【采訪: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譚元亨 同期音】“實際上是西方的一些文化,它代表一種文化傳進來,那麽僑墟也代表着西方的一種經營理念也傳過來了,中國過去做生意都説無商不姦,就是漫天要價、落地還錢。但西方做生意它是不二價,開口説的是多少錢已經擺在這兒就不改了,不變了”。(采訪:黄教授 同期音):“尤其是做生意的觀念,做生意的觀念就是這樣來的,這個華僑出去就是做生意的,有的是打工的,打工後面也變成做生意了,就是做生意的觀念變成這個商業觀念,加强了墟場本身它商業的價值了”。

  【采訪:華南理工大學教授譚元亨 同期音】“中國也就通過這種僑墟,更多地領悟到了這種市場經濟的公平、平等,甚至法律這種法制性 ”。

  改革開放之後 僑墟里的人紛紛出國,或是另謀生意,梅家大院終於繁華不復,歲月冲掉了騎樓的光彩,跟很多僑墟一樣,今天的梅家大院也已經完全失去了墟市的功能,但它們留給後人的却是一份無價的經典遺産。

  【采訪:黄偉宗教授 同期音】“這種建築結構,它就是不可再生産的,對這種歷史經典的結構,這種墟日,過去是墟日,現在是僑墟日, 它不能再現了,即使我們將來將再開發都好,它也是一種再發展了”。

  【采訪:司徒尚紀教授 同期音】僑墟就營造了很多經濟的、社會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等。這種看得到的但是摸不着的、可視的、不可視的,有可看又可以感悟得到的,那麽很多東西就會交匯在這裏了,那僑墟當然它有個輝煌的過去,但是現在如果我們能够把它保存起來,加以深度的開發利用,那就是一種文化的軟實力,文化軟實力就會帶來經濟的一個效應。”

  【采訪:黄偉宗教授 同期音】每個僑墟樓它原來的樓主,我們請他回來,鄉賢的旅遊在擴大了,這樣子我們的人文之間和海外聯繫,這個海外聯繫不僅是聯誼,不僅是經濟文化開發,而且是將來意味着我們整個中國走向世界,世界又走向中國,它是整個的一個跟着世界同步發展的、一個很有意義的步驟。”

  百年前千萬華僑紛紛歸國還鄉興建樓宇,百年後人去樓空。這些被主人遺棄的建築,因爲空置了許多年頭,再加上長期無法得到修繕和保護,不少都已經被歲月和歷史侵蝕得顯筋露骨。雖然騎樓依舊林立,碉樓、洋房遍佈,但是總有一種説不出的蒼凉。這就是現在僑墟的景象,其實僑墟對很多人來説依然是一個陌生的詞語,因爲幾部影視作品才讓他的身影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即便如此被人所知的大概也只有在岡寧墟和汀江墟而已,更多的僑墟至今仍然默默的深藏在鄉間,在僑墟慢慢走向凋零的同時,台山的“趁墟”習俗也正在消失,如今仍然保留墟日的僑墟只有三十幾個,留在人們記憶中的濃濃鄉情似乎也漸行漸遠,但不論如何,這裏都記憶着一段不同尋常的歲月,更重要的是在這裏有台山僑胞和鄉親們太多的回憶和永遠都無法割舍的情懷。

  主持人:楊 舒
  撰  稿:劉蘇瑶
  編  導:劉蘇瑶
  旁  白:劉蘇瑶
  攝  像:柴 林 海 濤
  三維動畫:李 翔 馮 曦 劉佳音
  技術保障:孫臨霞 雷 震 黄曉冰
  製作人:蘇 園
  製作經理:郝黎明
  製作總監:邱偉華
  節目運行:黄海波
  監  制:王酉年、令狐列
  總監製:王紀言
  出品人:劉長樂

  播出時間:2012年11月17、18日

  (注:《印象嶺南 :遇見僑墟》文字版,是台山市電視臺根據鳳凰衛視中文臺提供的光碟整理的,特此説明。)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