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山僑墟的現狀和前景

  台山僑墟分佈在台山市各鎮、村,主要是沿上世紀初建造的台山新寧鐵路及台山水道分佈,每處均是由多棟碉樓、騎樓建築連貫而成,而僑墟的建築布局,大都是以騎樓及中西合璧的理念建築而成的。

  在建築材料上,多采用進口水泥、鋼筯、彩色玻璃、混凝土結構,西方建築的柱式、拱券、山花、陽臺成爲騎樓立面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圖豐富多彩,且有不同西方歷史時期的地域風格,如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等;僑墟也處處體現嶺南建築元素,傳統騎樓商輔是源於檐廊式臨街建築。台山市共發現82處僑墟,這些僑墟是上世紀初台山華僑回鄉建造,每處僑墟都是碉樓、洋樓、墟市并存,融合中西建築風格,是上世紀初對外貿易和地方集市的基地。台山僑墟是中西方文化的結合體,希望台山以“廣僑文化之鄉”來定位,保護與開發相結合,讓更多人瞭解台山僑墟文化。

  台城僑墟看到,該僑墟由近1000棟碉樓、騎樓連貫而成,有23條騎樓街段,街道寬闊挺直、四通八達。從1924年開始,這裏形成了一個大商圈,至今仍是台山市最大的商業貿易集市。台山僑墟的名稱大多稱爲“市”,如岡寧市、西寧市、大同市、成務市等。昨天在岡寧墟,記者見到,其中一間騎樓門牌寫着“江浙絲綢代辦處”。據介紹,台山僑墟既是當地地方集市,又是中外貿易中轉站,當年我國的絲綢等物品就是通過這些僑墟,銷售到世界各地。台山僑墟作爲非物質文化遺産和物質文化遺産,對其進行雙重文化遺産的保護,並將其逐步向市級、省級、國家級、世界級文化遺産申報。

  (圖略)

  僑墟樓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載體和生動體現。

  台山有經歷過風雨侵襲的洋樓,也有扺禦住匪患侵襲的碉樓,還有經歷了繁華滄桑的騎樓……如果説,《讓子彈飛》成功焕發了梅家大院和岡寧墟的“第二春”,那麽,在台山境内的90多處華僑近代建築,怎樣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至於在歲月長河中被慢慢侵蝕,以至於凋零呢?

  近日,有專家對這一大批集民住、防禦、商用功能於一體的華僑近代建築進行統一命名,稱之爲“僑墟樓”。同時,專家建議,這類富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僑墟樓也可以申遺。

  日前,中國首届“廣僑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台山召開。來自北京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五邑大學等高校十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了當天的研討會。什麽是僑墟樓?僑墟樓要怎麽申遺?如何保護開發利用?這些都成爲了當天討論的熱點。

  現狀

  台山共有僑墟96處

  “墟日是南方農村傳統的商貿集市,而台山墟集及建築格局,大都帶有西方文化色彩,而且這些集市大都爲交匯點,方便與海外交往通商。”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珠江文化研究會會長黄偉宗稱,這便是“僑墟”。其中,僑墟的主體建築,騎樓、碉樓和洋樓,稱之爲“僑墟樓”。

  根據中國首届廣僑文化學術研討會上官方公佈的調查結果顯示,台山境内的僑墟共有96處。

  從調查結果上分析,96處僑墟大致分爲原生態活力型、原生態型、變化型和湮没型。台山博物館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説,分類是爲了區别僑墟的現狀。但是,有12處僑墟是不存於此四類形態之中。“例如位於台城的板崗墟,歷史記載,過去群衆在此地逢墟購物,然而,這裏却没有如梅家大院般形成大規模的僑墟樓建築,有的只有一兩幢騎樓,此類僑墟又是另外一個特點。”

  根據調查,96處僑墟立墟時間較早,普遍在清、民國時期。其中,位於海宴鎮的横崗墟立墟時間最早,在宋朝。目前,35處僑墟仍設有墟日。

  歷史

  僑墟圍遶新寧鐵路建設僑墟的特點“貫通中西古商市,獨佔鰲頭僑墟樓”。

  經過多年的研究,台山僑墟是中國傳統農村墟日集市,又是與海外通商的集市;僑墟以騎樓(部分有碉樓、洋樓)建築爲主體;僑墟及其樓宇,都建在河岸邊上,設有碼頭或橋頭;僑墟樓的歷史、功能、建築,都是中西合璧的,是中西文化融合的載體和生動體現。

  爲什麽在台山會涌現那麽多獨特的僑墟樓呢?研討會上,專家們認爲,這與新寧鐵路分不開。在統計表中,有22處僑墟臨近新寧鐵路的車站。

  鐵路的運營和客貨流通促成了沿綫墟鎮的應運而生。“台山作爲僑鄉,隨着大量僑資的匯入,形成了强大的購買力。大量外來商品通過新寧鐵路,包括僑墟樓的建築材料通過鐵路輸到台山。”專家們以位於新寧鐵路南段的斗山墟爲例,鐵路修建前只是一條小村落。鐵路通車後,不到10年間,便新建了50多家商鋪。上世紀20年代,新建商店達260多家,成爲台山南部的商業和交通中心之一。

  “僑墟臨水、公路等地布局,利用江河、道路之便,設置碼頭、堆場、前店前倉,做生意。因形就勢,發揮地利專長,成爲了僑墟選址布局的一大特點。”省政府參事、中山大學教授、珠江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司徒尚紀説道。

  申遺

  先做好調查研究,深入挖掘廣僑文化

  如果説,僑墟樓是台山獨有的物質文化遺産,那麽藴含在僑墟樓内的文化價值和文化内涵同樣具有保護和開發的必要。

  “台山市向外傳播廣府文化,並吸取西方和海洋文化形成僑鄉文化,同時又將廣府文化與僑鄉文化融合,從而成爲了廣僑文化的典型地域。”黄偉宗在這次研討會上,首次提出了“廣僑文化”的概念,並把台山定爲“廣僑文化之鄉”。

  廣僑文化兼具廣府文化和僑鄉文化的基因,並體現出自身的文化特質,包含移民文化、開放文化和商業文化的特點。“僑墟是近代商品經濟的産物。通過僑墟的建立,帶動了整個區域商業經濟蓬勃發展,經過了科學的規劃,僑墟的用地、功能區分、商業布局、建築形制等方面近現代化意識,充分體現了時代先進性和更爲豐富的文化内涵。”

  爲了參與研討會,僑墟的形式和文化是十分新鮮的,“僑墟這種建築形式在北方是没有的,是近代一種生機勃勃的文化,地方的幹部群衆應該加大力氣,把僑墟文化研究深入下去,進行各種分類研究和保護。”

  “台山僑墟最深厚之底藴,在於它的歷史文化價值。對此,我們還缺乏挖掘、整理、研究。”台山僑墟樓既可争取世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也可以争取世界的物質文化遺産,甚至可以進行雙重文化遺産的保護,並將其逐步進行市級、省級、國家級以至於世界級文化遺産的申報。但是,目前,最重要的是先做好歷史文化研究,把僑墟的文化價值挖深挖透。

  對於如何挖掘僑墟的歷史文化價值,可從歷史文化和建築文化兩個方面着手。“應當一條村一條村地去調查,把村史挖出來,才會有厚重感。同時,也要着眼於古建築的研究,一塊磚一片玻璃都包含着信息,特别是樓房上面那些美麗的山花。”

  台山作爲最重要的僑鄉,可乘這股東風,聯繫有關專家學者成立台山僑墟文化研究會,通過僑墟文化這個突破口去研究華僑史。

  如果要申遺,在加强台山移民文化研究的基礎上,第一步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再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擴展項目。“我希望此類的研討會能定期開展,吸收各界别專家的意見,不斷開拓研究的題目和内容,對廣僑文化的研究才能不斷的深入。”司徒尚紀教授説。

  保護

  僑墟樓也可認領。近年來,學術、旅遊和影視界等對台山僑墟越來越重視,當務之急是要加强對僑墟的保護。首先需要當地群衆認識到其價值,包括文化價值、建築價值和歷史價值,保護活動才能得到群衆的認可和支持。“應當做一個整體規劃,除了文物和建築的保護規劃,還要想辦法與旅遊發展結合起來,通過文化産業的發展,帶動僑墟實際功能的轉變和發揮。”

  在開發利用具體措施上,以“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爲方針,對僑墟樓采取認領和承包保護開發的政策。有産權的原屋主後裔認領,無主者由政府向社會組織招標,由獲標者承包保護與開發。

  因爲僑墟建立在墟日習俗之上,他同時建議,可遵循原有的墟日傳統,舉辦“僑墟節”或“廣僑文化節”,每届有定期、不同活動中心,集商貿、文化、聯誼、旅遊於一體。同時,結合傳統的返鄉省親習俗,組織僑墟樓的屋主後裔重返故居活動,才能達到“一節多能”的綜合效果。

  發現

  僑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在本次研討會前夕,在台山市水步鎮崗寧墟居然有“中國蘇杭絲綢批發”、“鍋行”、“洋貨”等字眼。黄偉宗教授説:“國内和國外的商品在此批發、交易。這就是台山僑墟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最好證據。”

  在官方公佈的僑墟調查中,記者發現,位於上川島的花碗坪也列爲僑墟之一。

  對此,僑墟的集市習俗形成早在新寧鐵路之前。鐵路的通車,只是促進了僑墟樓這一形態建築的形式。雖然花碗坪並没有騎樓形式的僑墟樓,也不是村民集市購物的地點。但是,早在澳門之前,花碗坪是與葡萄牙交易貿易的重要地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具有重大意義。因此,把此列爲僑墟之一,也是加强保護的一種措施。

  争論

  僑墟是“墟”還是“圩”

  對於僑墟樓這一名稱,在僑墟樓的周圍,還有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産,包括浮石飄色、大江古典傢具、打龍船、廣東音樂等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如果只以僑墟樓這一名稱申遺,並不能涵蓋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

  與此同時,僑墟這一名字,應爲“圩”,並非“墟”。台山人習慣用簡寫的“圩”字,這是約定俗成的,是“台山僑墟”在書寫文化方面的一個特色。如果要申遺,應當遵循台山本地傳統,改爲“僑圩”。

  僑墟與騎樓商鋪建築。墟市是中國農村傳統性集市,台山獨特之處,體現在以墟日定名及其墟集場所的布局和沿街騎樓建築風格具有西洋文化韵味,集建築、商業、飲食、教育、宗教文化於一體,是珍貴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統稱爲“僑墟文化”。目前,據初步調查我市僑墟82個。“西江歷史文化之旅”活動總顧問、中山大學教授黄偉宗曾指出,“台山的僑墟文化,從其墟日傳統上説,當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産。

  (原載百度搜索網貼吧)

  台山僑墟——台城

  台城老城中心區素有“小廣州”之稱。與廣州市的“上下九步行街”和中山市石岐“孫文西步行街”不同的是,這裏的騎樓建築工藝更爲精美,墻面裝飾更加考究。台山市老城區中心區由城東路、縣前路、中山路、正市街、青雲路、東雲路、南門路、草朗街、健康路共9條騎樓街組成,沿街建築多爲上世紀20至30年代所建。騎樓臨街立面的建築風格,大量吸收了西方建築文化,處處洋溢着西方文藝復興、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的藝術氣息。全長660米的環城南路,是老城中心區最長、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街道,其騎樓立面也最爲亮麗。縱目四望,最吸引人的是騎樓墻體立面上的裝飾。樣式之繁多、工藝之精美,讓人目不暇接。每一座騎樓的樓頂,都裝飾有形態各异、綫條繁複的山花;立柱上的精緻灰塑,

  或形如盾形,美不勝收。穿行在台城老城中心區,這裏的每一棟“洋樓”都值得細細品味。建築上的每一個圖案,每一根立柱,無不透露出濃濃的西方古典韵味。縱横交錯的騎樓街,令人仿佛回到了民國初年。台山於1499年(明弘治十二年)立縣,台城500多年的歷史中,它一直作爲縣城存在,集政治、文化、教育、商業、金融爲一體,也是台山政府所在地。1924年台山獲得孫中山特許試行自治,台城作爲縣城和新寧鐵路的交通中樞,發展迅速。從1924—1929年,台城掀起了第一次建設高潮,在縣長劉栽甫領導下,工務局局長譚鐵肩直接主持城市改造。按照工務局制定的規劃圖和騎樓建築詳細規定,在明清縣城道路系統的基礎上,開闢新馬路,再分期分批拆除區内馬路紅綫内的建築物,擴寬街道,統一鋪設了排水系統。臨街商鋪的興建,先要設計好建築圖紙,經工務局審批後發給符合條件的承建工匠《建築憑照》,才能施工。經改造後,台城的西寧市、西門墟在此次建設中與老城中心區合爲一體,城區總面積近60公頃,建成32條騎樓街道,超1500幢騎樓。 1929年4月台城正式舉行了新馬路開放典禮,此後一發不可收拾,陸續修建了台山縣政府大樓、學校、宗祠、教堂等大型公共建築,舉目四望,美不勝收。

  最讓人迷戀的,仍然是那32條保存較好的騎樓建築,界面連續、整齊劃一,下鋪上居,立面大量吸收了西方的建築文化,工匠依據華僑引進的西方建築技術和藝術,加以模仿和改良,最後采用進口材料,於是在這個最大的墟市中漫遊,空氣中不時會彌漫着西方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主義的氣息,時空交换,迤邐中帶着浪漫。 1920年前,台山墟市雖多,但大都殘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不完善。1924年台山城市改造開始,工務局局長譚鐵肩親筆撰寫《台山物質建設計劃書》,對全縣31項建設作出長遠的規劃部署。台山工務局的“改造城市”即墟市改造計劃,對全縣的台山城、西寧市、西門墟、新昌埠、獲海埠(以上2埠現屬開平)、鬥

  山埠、大江市、都斛市、白沙市、公益埠、口埠、端芬墟、三合墟共13個墟提出强制性的改造要求。“改造城市”由政府統一主持,規劃先行,具體實施則由縣工務局及市務公所分工負責。1929年後實施改造或新建的僑墟,統一建築新式的騎樓,騎樓高度提高至5米左右,顯得筆直高挺,立面裝飾更爲豐富多彩,美觀亮麗。台城、汀江墟是

  典型代表。尤其是台城,在嶺南地區獨領風騷。台城交通便利,商賈雲集,蘇杭布莊、銀行、金鋪銀號、茶樓酒館舉目可見,加上僑匯豐厚,1930—1937年台山僑匯每年達3000萬美元,幾乎占全國僑匯(9500萬美元)的1/3,台城因而享有“嶺南金融重鎮”美名。毋庸置疑,它就是台山最大的墟。

  (來源:百度搜索)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