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台山僑墟簡介

  台  城

  台城,自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新寧縣(今台山市的前身)設立以來,一直是歷代台山政府所在地,是台山的政治、文化、教育、商業、金融中心。五百年悠久歷史使台城積澱了豐厚的人文底藴,百年來的華僑歷史又鑄就了其近代的輝煌篇章。在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它風貌依然,是難得的歷史文化城區遺産。

  台城由老城中心區、西門墟(1686年建)、西寧市(1882年建)組成,占地面積2平方公里。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台山僑鄉形成,以僑居美國和加拿大爲主的台山華僑每年匯回家鄉的資金達千萬美元,豐厚的僑匯使台山的社會購買力明顯增强,尤其是1920年新寧鐵路全綫通車,帶來了大量的人流和物流,對外的聯繫更爲頻繁和方便,台城的城市建設也進入到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1924年3月,孫中山批準台山實行地方自治,縣長劉栽甫努力落實,1924-1929年間掀起了台城第一次大規模近代化建設的高潮。工務局局長譚鐵肩直接主持對台城的城市改造,在其親筆撰寫的《台山物質建設計劃書》中,規定了台城的改造方案,規定街道闊度二十六尺,兩邊騎樓各十尺,共四十六尺,厚度六寸。1927年,台城的改造全面鋪開,按照中西合璧的騎樓式樣,拆除舊城墻,截彎取直擴寬街道,泥土的路面换成了三合土。在明清縣城“骨架”的基礎上,建成了32條騎樓街段,街道寬闊挺直,四通八達,老城中心區、西寧市、西門墟連爲一體,建築鱗次櫛比,形成了焕然一新的近代建築風貌。

  1929年4月,台城隆重舉行了“新馬路”開放典禮。此後又陸續修建了台山縣政府大樓、李氏大宗祠、黄氏大宗祠、瀚翁譚公祠、雷鄺方溯源堂等大型公共建築,進一步奠定了台城在台山的政治、文化、教育、商業和金融中心地位。

  32條街段保存的近代騎樓建築,界面連續,統一爲小面寬、大進深,形成一條貫通全街的長廊,既防曬又防雨,十分適合台山高温多雨的氣候,便於行人購物行走。這些具有狹長而給人親切感覺的樓房,樓高多爲二至四層,首層爲商鋪,二層以上用作居住,大多爲青磚墻木質樓層、瓦面硬山頂結構。

  騎樓臨街的立面吸收了大量西方建築文化。本地工匠對華僑在國外引進的建築技術和藝術,加以模仿、改良,形成了中西合璧的騎樓建築。在建築材料上,多采用進口的水泥、鋼筋和彩色玻璃等。騎樓部分多爲混凝土結構,西方建築的柱式、拱券、山花、陽臺成爲騎樓立面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圖豐富多彩,建築風格洋溢着西方文藝復興、巴洛克和新古典主義的氣息。在建築裝飾與細部的處理上,大量西方建築裝飾圖案出現在騎樓長廊天花、立面墻體等處。以環城南路、通濟路最具代表性,爲城内最長、立面最爲亮麗的的兩條街道。

  圓  山  墟

  位於台山市台城圓山村委會,台城河雷公潭段南岸。由譚氏宗族始建於清干隆年間(1736-1795),初名白水市,逢農曆四、九日爲墟期。墟北面建有小碼頭,當年有小火輪經三埠可直達江門、廣州、澳門等地。1926年台荻公路建成通車,交通十分方便,一些鄉紳乃設立市政會,重新規劃建築商鋪,1929年建成現今規模。1949年後因墟場建在小圓山上改稱“圓山墟”。

  圓山墟學習和引進了西方“集市廣場”的布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120米,南北寬100米,共4墩,設4條街道,分别爲南北走向的圓山路、紫霞路,東西走向的玉書路、西華路,每墩之間留有空地作出入口,中間爲農貿廣場。墟内騎樓建築整齊劃一,高2—3層,門面裝飾較爲考究,高高的柱廊、内凹與挑出的陽臺交相輝映,女兒墻點綴精美灰雕圖案,中西合璧特色鮮明。

  歷經80多年風雨洗禮,圓山墟現已大多人去樓空,保存完好的騎樓有58棟,沙基路面亦原貌保留,成爲台山唯一一處原汁原味保留民國風味的鄉村僑墟。其獨特的魄力曾吸引《風雨西關》、《羊城暗哨》、《數風流人物》等電影電視劇以此爲外景拍攝基地。

  水  南  墟

  位於台山市台城水南村。由當地陳姓族人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原名“南昌市”,逢4、9日爲墟期,1949年後易名“水南墟”。據當地老人介紹,陳姓村民原往“平崗墟”等墟,由於該墟由朱、黄、鄺等姓把持,不準陳姓前往買賣,於是陳姓華僑倡議另立新墟,選中水南河北岸地名“海邊”的公産地爲墟址,規劃建設東來街、西華街、南盛街、東興街四條街道,共分8墩,每墩第一面墻由“綏靖伯廟”出資,定爲公墻,並規定任何人都不能拆建。1920年新寧鐵路台城至白沙支綫建成後,水南墟日益興旺。

  水南墟沿河而建,大致呈一面旗幟的形狀,東來街、南盛街、西華街圍成回字,内建墟廊,沿東南方向外延興建東興街,約200米長,直達當年新寧鐵路沿綫。水南墟的沿街騎樓建築高挺且立面構圖豐富,外觀相當氣派,現存完好的騎樓78幢,當中以樓高4層的“聯發餉押”最具規模。附近還有始建於清同治三年(1864)、三開間三進的“文起陳公祠”;爲紀念宋代剿匪將領陳仲真、始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廣三路三進的綏靖伯廟(又名陳老倌廟);建於民國三十四年(1945)、紅墻緑瓦的“南强學校”。

  水南墟是當年新寧鐵路沿綫一個重要的墟鎮,且周邊人文資源豐富,對研究僑墟文化、建築文化、宗教文化、地方史具有較高的價值。

  岡  寧  墟

  位於台山市水步鎮岡寧村委會,濱臨潭江。20世紀20年代獨岡鄉黄姓鄉民始建,每旬逢3、8日爲墟期。原以竹棚爲鋪,民國十六年(1927)火灾燒燬所有店鋪,同年興土木建成混合結構的騎樓102幢及碉樓1座。建築群總長190.99米,總寬53.89米,占地面積10292.45平方米,現存騎樓981幢。街道呈“T”形排列,每幢建築高兩層,首層均是兩根方柱承托二樓前座,成爲西洋式騎樓,連貫成長長的走廊。騎樓底灰塑各式彩色燈影花。立面山花各异,構圖豐富。

  岡寧市碉樓,位於潭江畔,守護着岡寧墟。建於民國十六年(1927),坐東北向西南。鋼筋混凝土結構,高五層,寬4.56米,深4.64米,平面接近正方形。外墻每層設多個鐵窗,窗楣有花紋和幾何綫型裝飾。第四層挑出方柱回廊,每面女兒墻上設有長方形槍眼並灰塑“岡寧市碉樓”五個隸書大字,每個字外飾圓圈。頂層爲八角攢尖頂瞭望亭,亭頂設有避雷針。

  古“獨岡渡”遺址,位於潭江畔,據明嘉靖廿四年(1545)纂修《新寧縣誌》載:獨岡夜渡,在縣北,自獨岡至新會汾水岡。爲市内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古碼頭。

  岡寧墟保存完整,文物類型豐富,對研究僑墟文化、建築文化、交通史具有很高的價值。

  公  益  埠

  位於台山市大江鎮北部,潭江南岸。爲歸僑伍於政倡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1908年正式建成。原名“寧海埠”,設“埠務公所”管理。該埠街道布局呈正方筆直的“井”字形,横向街道自北往南依次爲長樂街、蘇杭街、中興街、維新街、南華街,縱向街道自西往東依次爲上海街、上環街、中環街、下環街,全部共9條騎樓街,整個公益埠的縱横街道兩側爲2—3層高、中西合璧的騎樓建築,形成一個齊整有序、四通八達的大型墟鎮,占地面積0.33平方公里,是當時台山縣第二大墟鎮。

  中華酒店、胥山紀念堂、禮拜堂、公益埠務所、仁泰酒店等大型建築頗具代表性。其中坐落在長樂街北端的“中華酒店”爲公益開埠第一樓。“胥山紀念堂”是典型的中西文化融合的地標式建築。“公益埠務所”是當時立埠建墟的指揮部,規劃建築方案和管理制度,爲以後的建墟立埠提供先進的經驗。公益埠西南面有一座七星橋,建於清光緒六年(1880),爲花崗岩條石砌築的兩墩三孔橋。

  公益埠布局合理,規模宏大,是台山地區唯一保存比較完好的大型清代墟鎮,並反映了台山墟鎮的發展史,對研究僑墟文化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在商業、建築學、地方史學、宗教、教育等方面具有參考意義。

  五  十  墟

  位於台山市四九鎮北部,距台山市區9公里,台蠻公路貫穿該墟。建於清嘉慶四年(1799),初由李姓族人沿塘田河兩岸興建商鋪以燒制牛骨粉爲主業,稱牛骨墟,逢農曆五、十日爲墟期,故改稱五十墟,(後來當地人將塘田河稱爲五十河)。爲清光緒十九年(1893)編纂《新寧縣誌》記載的74個墟市之一。

  1909年新寧鐵路首期通車,五十車站爲沿綫19個站點之一,交通便利促進商業發展,20世紀20、30年代沿河兩岸建成4條騎樓街,形成一河兩岸、功能齊全的大型鄉村墟集,設有“警察局”,建有“中華基督教堂”、“德國醫院”、“牙科診所”、“理髮店”和油糖布匹、茶樓酒館等商鋪。北岸有3條街,北盛路居中、呈南北走向,左側爲菜市路、呈方形布置,右側延伸出河北路。南岸建成河南路。現存148幢騎樓建築。當中以河南路最長、建築保存最完整。兩岸由“五十橋”連接,始建於清代的五十橋,1965年在原石橋上鋪築混凝土橋面,橋頭立柱各書“自力更生創奇迹,……”、“當家永保江山紅,翻身不忘階級苦”兩副頗具時代特色的對聯。

  五十墟是台山地區唯一一座一河兩岸布局的墟集,至今商業運營仍活力依然,對研究僑墟文化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在商業、建築學、地方史學、宗教等方面具有參考意義。

  冲  蔞  墟

  位於台山市冲蔞鎮蔞陽河南岸。清嘉慶十六年(1811)。伍姓族人與四鄉牛販從冲和墟遷到蔞陽河畔,辟蔞蒿地爲耕牛市場,隨後漸成墟,故名。農曆每旬逢“三、八”日爲墟期。清宣統元年(1909)新寧鐵路首期建成通車,設車站於冲蔞墟,促進當地商貿發展,20世紀20、30年代建成現規模。街道縱横交錯,主要街道有東西走向的大同路、勝利路、光榮路,南北走向的統一路、共和路,現保存完好的騎樓275幢。其中尤以大同路、光榮路最具規模,沿街騎樓高2-4層、立面裝飾豐富華麗,處處彰顯冲蔞墟當年的繁榮昌盛景象。

  位於大同路98-100號的“仁安藥房”,布局前商鋪(4層高)後碉樓(高5層),爲一座典型的兼營銀信業務的商號,據説日寇佔領冲蔞期間曾駐紮於此,這也是台山市内僅存的幾座帶有碉樓的大型商號建築之一。同爲大同路的“廣昌隆”(58-60號)、德安隆(93號)、福安公司(155號),光榮路的21、48、50號樓外觀也相當富麗堂皇,爲代表性建築。

  冲蔞墟是台山市内規模較大的僑墟之一,整體保存完整,難能可貴的是歷經近2個世紀至今仍充滿經濟活力,是台山僑墟文化的活標本,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與旅遊參觀價值。

  鬥  山  墟

  位於台山市斗山鎮,濱臨斗山河。清光緒年間由漁村發展成大興墟,因“山形恰如鬥,爰以鬥呼名”,後改名爲斗山墟。宣統三年(1909)新寧鐵路建成通車,設終點站斗山站於此,墟鎮建設迅速發展,形成現今之規模。斗山墟由縱向的紅旗路、太平路、康樂路、人民路和横向的紅岩路、蟹崗埠共6條騎樓街組成。

  街道整齊劃一,騎樓高2-4層,立面造型豐富多彩,當中以人民路最長最爲亮麗。京昌樓、同福餉按和同福金鋪爲典型的當鋪建築,布局前鋪面後碉樓式倉庫,爲市内現存爲數不多且保存完好的當鋪建築;中國人民銀行舊址、宏利號、公昌行等是代表性騎樓建築。墟内還有“蘇排長立輝殉國紀念碑”,以及建於1941年的任遠中學。

  斗山墟是新寧鐵路的終點站,發達的交通使其成爲台山地區中南部最大的墟鎮。歷經百餘年,保存完整,街道脈絡清晰,真實記録了台山墟鎮的發展史。對研究僑墟文化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在商業、金融、建築學、地方史學、革命傳統教育等方面具有參考意義。

  廟  邊  墟

  位於台山市端芬鎮廟邊村委會,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翁家樓西南面。始建於清光緒元年(1875),是當地翁姓群衆興建的集市,因墟市北邊有北帝廟而故名,每月逢四、九爲墟期。平面呈“冂”形,長80米,寬60米,現存騎樓建築17幢。其中5幢爲清代的柱廊式騎樓,樓高兩層,磚木結構,廊柱用磚砌成、廊檐爲木樑和瓦構就,商鋪門面也是木結構的。廟邊墟這5幢傳統騎樓商鋪是台山最早騎樓建築源於中國檐廊式臨街建築的見证。

  汀  江  墟

  汀江墟,又稱“梅家大院”。位於台山市端芬鎮六鄉村委會、大同河北岸,毗鄰大同市。2002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爲文物保護單位。汀江墟建於民國廿一年(1932),爲當地梅、王、曹、江等10多姓華僑僑眷創建的鄉村墟市,整體造型像“回”字形,占地面積22790平方米,中間廣場5960平方米,初時由104幢二至三層的柱廊騎樓組成,現存87幢。單體建築平面呈長方形,寬4.4米、深28.8米。首層前座爲店鋪,後座爲厨房,二樓以上爲住房,利用小天井採光。青磚墻,硬山頂,正立面形式多樣,帶有西方文藝復興、巴洛克和古典主義的烙印,女兒墻構圖豐富多彩,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洋文化交融的顯著特徵。1935年,海内外鄉親再捐建汀江橋。從此汀江墟(橋)、大同市(橋)、西廓墟(橋)搆成端芬鎮一裏三墟三橋的繁盛景象,譜寫台山近代墟鎮建設新篇章。

  汀江墟尤以造型布局獨特,在台山上百座僑墟中獨樹一幟,它學習和引進了近代西方先進的股份制管理模式和集市廣場的建築布局,是近代西方文明進入台山鄉村的典型代表。其建築群又是研究華僑歷史、華僑文化和和近現代建築的珍貴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建築藝術價值。

  大  同  市

  位於台山市端芬鎮西頭村委會,南臨大同河,東南接汀江墟。由阮、梅等姓於1925年10月立墟。鄉人來此經營,寄意自由平等、興旺發達,故依河名稱“大同市”,定農曆一、三、六、八日爲墟期。街道東西延伸,呈塊狀,主街呈“回”字形,分别稱大同一路、大同二路、大同三路、大同四路,共4條騎樓街。街道兩側騎樓高2-3層,首層騎樓底的規格形制互不一致,高、寬、深度不統一,有的寬敞挺拔、有的低窄墩厚,外觀有的奢華大氣、有的質檏素雅,相影成趣,成爲台山墟鎮騎樓一大特色。

  鶴廬、堯廬、齊安藥局、公民押等是代表性建築。1940年1月8日,日機2架空襲大同市、汀江墟,投下炸彈4枚,炸死4人,傷11人,大同市7間商店的後座及汀江墟部分市場被炸。

  大同市與汀江墟僅一涌之隔,整體保存較爲完整,現存105幢騎樓,與汀江墟搆成一個有機整體,集中反映了台山近代墟鎮的發展史,對研究僑墟文化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西  廓  墟

  位於台山市端芬鎮西廓村委會,大同河北岸。始建於清嘉慶末年(1820),因墟址靠近西廓村,故名。每月逢一、六爲墟期。20世紀20、30年代擴建成現規模,墟内有四墩,平面呈回字形,沿大同河北岸建有一排商鋪,前面建有小碼頭,當年船隻可由此經廣海灣進入南海,是當地鄉民往返香港、澳門的重要通道之一。民國廿五年(1936)建成西廓橋。西廓墟(橋)與大同市(橋)、汀江墟(橋)形成一裏三墟(橋)的繁榮壯觀景象。

  西廓墟的商業功能現已衰落,保存完好的騎樓建築48幢,其中尤以墟外臨河騎樓街最爲亮麗。騎樓、碼頭、小橋流水、古樹、花卉搆成一幅僑鄉水鄉美景,爲研究僑墟文化提供重要實证。1996年,由港台影星周華健、張艾嘉主演的電影《我要活下去》在此取景拍攝。

  上  澤  墟

  位於台山市端芬鎮上澤村委會,上澤河畔。由當地陳姓鄉民始建於明代中期,爲明嘉靖廿四年(1545)編纂的《新寧縣誌》記載的13墟之一,民國年間擴建成現今之規模。上澤墟主街道呈南北走向,長約300米,街道寬闊,兩側現存中西合璧的騎樓建築83棟,騎樓高挺且寬敞,樓高2—4層,鱗次櫛比。

  位於拐彎處的楨棧(73號),是當年上澤墟唯一一間銀號,由平洲村人建造,平面呈扇形,建築面積368平方米,高4層,外觀宏偉典雅。中利號(102號)、昌利號(69號)等亦是當年規模宏大的商號。另外,河南岸還有一座始建於1921年的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現仍使用。

  上澤墟是我市最古老的墟鎮之一,四百多年來。當地鄉民一直延續着逢4、9日爲墟的傳統習俗,是台山僑墟的典型代表,對研究僑墟文化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在商業、建築學、地方史學、宗教等方面具有參考意義。上澤至廟邊村道沿途人文景觀豐富、鄉村景色秀麗,上澤墟是該村道的一個重要節點,具有很大的旅遊開發價值。

  成  務  市

  位於台山市端芬鎮西澤村委會,西接成務學校。由上澤旅美國華僑伍沙傳等人創建於清光緒年間(1875-1908)。每月逢四、九爲墟期。平面呈“冂”形,騎樓沿東、南、西三面布置,中間爲寬敞的廣場。現墟集商貿功能已衰落,保存較好的騎樓建築有18幢。其中,13號樓爲原台山縣參議員伍卓生建造的混凝土三層騎樓建築;“天生堂”樓高四層,墻身開有槍眼,匾額横書“天生堂藥材”,爲墟内最高建築。

  成務市周邊歷史資源豐厚,成務學校創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由上澤伍氏僑胞捐港幣20多萬元建成,是中國近代第一所華僑捐建鄉村小學。校内完整保存柱國伍公祠(1930年建,爲青磚墻廡殿頂的二層中西合璧式建築)、成務學校碉樓(建於民國時期。鋼筋混凝土結構,高五層),是上澤近代歷史、商業文化和教育發展史的重要實物見证。同時也是上澤至廟邊村道沿途的一個重要節點,具有旅遊開發價值。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