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先秦嶺南古越族土邦小國的社會性質

  秦始皇於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統一嶺南之前,嶺南是古越族人居住的地方。他們以血緣關係爲紐帶,組成氏族或部落,在地域上形成九個土邦小國,成爲土著居民生存的空間組織形式。本文擬對這九個土邦小國作一介紹,並對其社會性質作一探析,以求正於方家。

  一、驩兜(頭)國

  驩兜(頭)國古越人居住地在今珠江三角洲地區。《山海經·大荒南經》記載:

  “大荒之中,有人名驩頭。鯀妻士敬,士敬子日炎融,生驩頭。驩頭人面鳥喙,有翼,食海中魚,杖翼而行,組宜芑苣、穋、楊是食。”

  按華南師範大學曾昭璇教授考究解釋,“鳥喙”者,即嘴部突出,鼻骨爲明顯中鼻,下頜收縮;“有翼”者,即穿蓑衣,類似今天潮汕人勞動喜用的“水腰布”。曾教授還認爲,“驩頭”、“驩兜”,與《山海經·海外南經》中的“歡朱國”的“謹朱”相通,只是讀音不同而已。而“謹朱”是“番禺”一名之异稱,故“驩兜”、“驩頭”,即“番禺”之异稱。所以,驩兜(頭)國,應是居住在以“番禺”爲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西側的肇慶一帶〔1〕。

  二、縛婁國

  古越人居住的縛婁國,即今博羅縣一帶地區。古越語的“羅”與“浮”,是“縛婁”之异譯,而“縛”、“符”和“傅”三字,均是古越語“人”字的意思,“羅”與“婁”,是山洞之意,故“縛羅”,即是山洞裏的人之意,亦是古越族人的一支。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即在縛婁國地設立傅羅縣,到了晋朝《太康地理志》一書才改稱爲“博羅”縣。

  三、陽禹國

  按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册,將陽禹國標記在今英德市附近,其位置約在今清遠市北部地區。明末清初屈大均對陽禹曾作過解析説:

  “二禹在中宿峽。相傳軒轅二庶子,長大禹,次仲陽,降居南海,與其臣曰初曰武者隱此。大禹居峽南,仲陽居峽北,故山名曰二禹。在南者曰南禹,北曰北禹。……祠二禹君。二禹君者,太禹、仲陽也。”〔2〕

  郝玉麟纂《廣東通誌》記載,清遠縣即是秦朝的洌江縣。而《民國清遠縣誌》亦記載雲:“清遠秦爲洌江,漢改中宿。”據此,陽禹國即爲秦朝的洌江縣,漢朝的中宿縣,今天的清遠縣地區一帶。

  四、儋耳國

  據文獻記載,儋耳國的古越族人居住在今海南省的儋縣地區。《山海經·海内南經》記載:

  “離耳國、雕題國、北胸國皆在鬱水南。鬱水出湘陵南海。”

  酈道元《水經注·温水》亦稱:

  “離耳國、雕題國皆在鬱水南。”

  按晋朝郭璞注記《山海經·海内南經》雲:

  “餿離其中,分令下垂以爲飾,即儋月也。在朱崖海渚中。”

  可見,離耳國亦即是儋耳國。地處鬱水(今西江)以南的南海海南島西北部地區。

  五、雕題國

  按前引《山海經·海内南經》記述:“離耳國、雕題國皆在鬱水南”,可知,雕題國也在海南島。按郭璞描述雕題國人“占涅其面,畫體爲鱗採,即鮫人也”〔3〕的特徵,可知雕題國人有面額文身的習慣,按海南島黎族的本地黎、杞黎、美孚黎等支族至今仍有文身的習慣,説明雕題國古越族人主要居住地應是在今五指山東部地區一帶。

  六、西嘔國

  按劉安《淮南子·人間訓》記載,秦始皇征嶺南經越城嶺入嶺南西南部境時,秦軍“殺西嘔君譯吁宋”,但秦軍統帥屠睢却被西嘔人襲殺,使秦軍“伏屍流血數十萬”,直至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才終於平定南越。可見西嘔國古越族人與秦軍相持戰鬥達六年之久。由此可知西嘔國是在桂林地區。秦始皇征服嶺南後,即在此設置桂林郡。

  七、駱越國

  《交州外域記》記載:

  “交趾昔未有郡縣之時,土地有雒田,其田從潮水上下,民墾食其田,因名爲雒民。設雒王雒侯主諸郡縣。縣鄉爲雒將。雒將銅印青綬。”

  由此可知,駱越國地主要是在交趾,即今天越南紅河三角洲地區,但延伸到海南島、廣西南部和廣東的西南部分地區,所以《漢書·賈捐之傳》雲:海南島土著居民爲“駱越之人”。這些地方成爲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建立象郡的基礎。

  八、伯慮國

  按應劭亦説伯慮國在“鬱水出廣信,東入海”,《山海經·海内南經》亦説其在鬱水之南,即今粤西部分地區。漢統一嶺南後,設立蒼梧郡,應包括伯慮國在内。

  九、蒼梧國

  亦稱倉吾,既是族名,也是地名。蒼梧族主要分佈在今粤桂邊界的廣信(封開)爲中心的西江地區。徐鬆石曾經考究過蒼梧國的地域,指出:

  “在堯舜時,已經有了三個蒼梧國。路史《古代國名記》卷三列有蒼梧國名(亦作倉吾)。注謂乃今廣東到湘潭地。據説越狗、越裳、甌隑、區越、歐隑、歐人、供人、海陽、目深、扶摧、禽狄、蠻揚、楊越、桂國、西甌、損子、産裏、海葵、九菌、稽餘、僕句、比帶、區吴,以及蒼吾都是古代的古越地。可見四千年以前,堯舜時代的蒼梧國,到了周朝便是百越。……漢時蒼梧郡的設立,當然是脱胎於堯舜時的倉吾國和春秋時的百粤蒼吾。”〔4〕

  四川大學蒙文通教授認爲蒼梧國“宜爲秦桂林郡中物富民殷之地”〔5〕。《漢書音義》解釋:“蒼梧,越中,王自名爲秦。”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此地域設立蒼梧郡,下管轄十個縣。

  從上所述嶺南九個百越族土邦小國的史料看,可知他們居住的地域,大致是今天的廣東省珠江三角洲、清遠、英德,粤西的開封,海南省的儋縣,廣西的桂林以及越南的紅河三角洲廣大地區。秦始皇統一嶺南之後,即在這些土邦小國基礎上設立象、桂林和南海三郡。

  而這九個土邦小國的時間,則應是處於戰國時代(公元前475一公元前221年)的歷史階段。那麽這九個土邦小國的社會性質是什麽呢?則有不同的看法。郭沫若主編的《中國史稿》第一册第三章認爲,這七個小國已逐步過渡到階級社會,説:

  “隨着周朝政治勢力向東南的發展,在長江以南古越族人居住的許多地方,社會經濟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經營着農業和漁獵相結合的經濟,已經有了初步的青銅手工業和發達的輪作陶業。逐步過渡到階級社會。”

  蔣祖緣、方誌欽主編的《簡明廣東史》也認爲:

  “廣東則是逐步過渡到不發達的奴隸制。”〔6〕

  曾昭璇教授在其著《嶺南先秦諸小國考》一文中亦持這種觀點。

  我的看法,這些小國還未發展到奴隸制國家階段。

  第一,從理論層面來説,“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是一個階級壓迫另一個階級的機關”〔7〕,是經濟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爲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而對被統治階級實行專政的工具,主要由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組成。國家是一個歷史範疇,並不是從來就存在的。它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産物和表現,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而必然使社會分裂爲剥削階級和被剥削階級時産生的。在原始社會末期瓦解時,隨着生産力的發展,剩餘産品和私有化出現,從而逐步形成以奴隸主佔有生産資料和生産者(奴隸)爲基礎的奴隸社會。按此理論,戰國時代的嶺南九個土邦小國還没有出現私有制的經濟制度,也没有軍隊、警察、法庭、監獄這些國家要素。所以,不屬於奴隸制的國家,應是原始社會階段的部落群體。

  第二,從《吕氏春秋·恃君覽》一段記載中得到説明,其雲:

  “北海之東……揚漢之南,百越之際,敞覬諸、夫風、餘靡之地、縛婁、陽禺、驩兜之國多無君;氏羌、呼唐、離水之西……雁門之北……此四方之無君者也。但其民糜鹿禽獸。少者使長,長者畏壯;有力者賢,暴傲者尊;日夜相殘,無時休息,以盡其類。聖人深見此患也,故爲天下長慮,莫如置天子也;爲一國長慮,莫如置君也。”

  這條史料是對戰國時代九個古越族土邦小國的實際描述。有二層意思:

  首先,這些小國生産力發展水平低。所謂“其民糜鹿禽獸”,即這些小國的人群仍然靠吃糜爛的鹿等禽獸爲生,因而没有私有財産可言。在這樣的群體中,没有分化爲有權力的奴隸主和受奴隸主主宰的奴隸階級,所以小國群體是“少者使長,長者畏壯;有力者賢,暴傲者尊”,從而内部出現“日夜相殘,無時休息,以盡其類”的殘殺現象。這顯然是生産力落後,没有充足的生活資料、没有階級分化而産生的現象。

  其次,“國多無君”,而且是“此四方之無君者也”。就是説,這些小國都是没有奴隸制國家的君主領導的。所以原始社會末期小國的人們希望有聖賢者看到“民糜鹿禽獸”和“日夜相殘”的情况;期望聖賢者“爲天下長慮”,而爲之“置天子”、“置君”進行管理,也即是秦國人所説的“陸樑地”之意。由此觀之,戰國時代嶺南的古越族土邦小國,雖然有“國”字出現,但其意仍然是屬於原始社會的部落,而不是奴隸社會的國家。

  注釋:

  〔1〕曾昭璇:《嶺南先秦諸小國考》,《嶺南文史》1994年第2期。

  〔2〕屈大均:《廣東新語》卷三,《山語·二禹》。

  〔3〕郭璞:《山海經·海邊南經》,見《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42册。

  〔4〕徐鬆石:《徐鬆石民族學研究著作五種》(上),廣東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蒙文通:《越史叢考》第85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6〕蔣祖緣、方誌欽主編:《簡明廣東史》,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7〕《列寧選集》第三卷第176頁,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原載《百越研究》(第一輯),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