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25.兩岸共同體史觀之呈現

  【背景說明】兩岸統合學會成立時,即以聚合並深化兩岸認同為職志。我們認為,缺少認同的兩岸,就像缺少大樹盤根,只有砂石的大山,根基脆弱,一遇大雨或遭不當掘取,即快速剝落。如要防止土石流的肆虐,唯有為大山廣植善苗,復剝補危,強固根基,除此之外,斷無速成或簡易方法。
  
  李扁十餘年的分離史觀教育,特別是透過歷史教科書的書寫方式,形成了一股絕大的力量。2011年為民國一百年,台北方面政府大力推動“建國百年”的慶祝活動,這應該是一個釐清正確史觀的絕佳機會,可是很遺憾地,我們沒有看到馬政府或執政的國民黨有對於百年以來自己的歷史,有進行史觀性的全面整理及推廣。
  
  我們很早已經看到這個問題,因此,當時我們就決定要排除一切困難,為百年來中華民族近現代史拍攝一部可以給年輕人觀賞的紀錄片,以幫助他們修正目前已被灌輸的分離史觀,接受一個符合史實與兩岸共同利益的“共同體史觀”。雖然兩岸統合學會僅是一民間社團組織,無論人力、財力均難以與政府的力量比擬。不過,在“立言”更需“力行”的認識下,我們決定走下去。
  
  本文將紀錄片的由來與內容作了介紹,希望能夠透過紀錄片喚起共同記憶,以協助尋找共同的認同。本文揭櫫了共同體史觀的兩個主軸:第一,百年以來兩岸人民在追求現代化的道路上摸索前進,嘗試找尋一條最符合中國人的道路;第二,每一階段現代化的成敗,其結果均影響到兩岸的人民,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兩岸其實都是一個命運共同體。
  
  紀錄片拍完以後,在星雲大師的協助下,佛光人間衛視安排了多次的播出,台北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台中、新竹、台南、高雄、嘉義、花蓮等地的文化中心或圖書館亦有播放。我個人並在全台灣三十多所大學進行紀錄片放映與專題演講。在此特別想引述一段北一女高三資優生看完紀錄片後的感想:“現在我們這輩的年輕人,大多有種不知道自己到底算不算中國人的迷惘,如果說不是,似乎無法說明全身瀰漫的中華文化到底屬不屬於中國;如果說是,又感覺自己是台灣人,對岸的十三億人口非我族類。看完《百年中國:迷悟之間》這部紀錄片之後,雖然我還是無法明確定義自己的身份,但我卻明白了,自己永遠割捨不掉中國歷史一路走來的血淚,即使如今兩岸分治,我仍是中國史中的一部分”。
  
  前言:喚起共同記憶、尋找共同認同
  
  每個人都有從前,每個民族都有歷史。如何認定過去,就決定如何面對未來。因此,史觀並不僅是如何看歷史,更是如何看未來。
  
  有人選擇遺忘過去,有人選擇曲解記憶。或許在遺忘中可以自我逃避、在曲解中可以自我安慰,但是歷史畢竟是歷史,遺忘與曲解只是自我的畏縮,不僅破壞所有群體的共同記憶,也使得未來失去共識。
  
  在這樣的認知下,兩岸統合學會希望透過一部紀錄片,幫助兩岸全體中國人與海外的華人,共同回憶我們曾經走過的路,讓選擇遺忘的人重拾記憶,讓曲解的人了解真實。
  
  這部紀錄片,不僅僅是一部紀錄片,它不僅是找尋某一事件的究竟真實,也是記錄近百年來,四個世代走過的風風雨雨;它不僅是發掘時代的故事脈絡,更重要的是想告訴人們,我們應該從什麼角度來理解過去。
  
  兩岸從1949年開始分治,政治上的對峙自然需仰仗史觀的零合教育支撐。因此,共產黨與國民黨對於現代史的認識是不同的。1990年代民主化以後的台灣,由於國民黨與民進黨的政權之爭,雙方也分別對“中華民國與台灣”的關係進行不同歷史詮釋,以圖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2008年起,兩岸關係快速進展,關係的改善也促使兩岸必須重新認識現代史。彼此在一些問題上開始有了交集,但是仍有不少的歧異,其中有的是歷史記憶不同,有的是記憶的選擇不同,也有因為對未來路線看法不一而刻意曲解歷史。
  
  北京從傳統互爭生死的國共“內戰史觀”往“民族發展史觀”調整(請參考張亞中,〈建立兩岸共同體史觀(二)〉,《中國評論》,2011年1月號,總第157期,表3)。台北方面卻是往另一個方向變化。為了爭取執政,1999年起民進黨透過〈台灣前途決議文〉,接受了中華民國暫時做為國號,算是結束了他們的激進台獨訴求,但仍沒有放棄屬於“台獨史觀”的“被殖民論述”。經歷了李扁十餘年的去中國化教育與政治操弄,即使國民黨的馬英九在2008年上台,其史觀也並沒有調回到國統綱領時的“一個中國”為基礎的“分治史觀”觀點,反而是逐漸往只談中華民國,避談“中國”的“偏安史觀”滑動(張亞中,〈爾憂選舉、我憂兩岸:2012後有無兩岸和平協定?〉,《中國評論》,2011年7月號,總第163期)。
  
  國、民兩黨所代表的“偏安史觀”與“台獨史觀”,其共通點就是減少對1949年以前在大陸的歷史關注,而著重1949年以後在台灣的政經社會發展。兩黨相異點在於,“台獨史觀”視1990年代以前國民黨的統治多屬負面,將歷史簡化為228事件對台灣造成的災難,以及民進黨為台灣民主的貢獻。
  
  雖然隨著兩岸關係改善,在面對台灣時,北京已減少“內戰史觀”的表述,而將民族發展或復興做為看待歷史與未來的論述,但是由於兩岸政治不改敵對,北京仍然沒有處理如何面對中華民國政府的定位問題,因而也就難以用客觀的態度來面對自辛亥革命以來,國民政府在各類歷史事件中的作為。
  
  2011年是辛亥百年。一百年應該是個難得的時間去回顧我們走過的歲月,但是在目前兩岸政治仍然敵對、台灣內部藍綠又各有所圖的情況下,很難期待哪一個政府、哪一個政黨,可以用中正和平的態度、客觀包容的精神,來回憶過去、反省歷史。既然很難做,政府政黨也不願做,在這重要的百年歷史時刻,總要有人做吧!捨我其誰的心境,油然而生。
  
  認同是兩岸和平的基礎,不同的史觀會強化自己的立場、否定對方的主張,從而使得雙方缺少共有的認同。在辛亥百年之際,兩岸統合學會認為有必要透過一部紀錄片的反省,讓兩岸所有中國人與海外的華人能夠從過去找回認同、看到未來應走的道路,這是我們製作《百年中國:迷悟之間》紀錄片的緣由。
  
  名稱:為何以《百年中國:迷悟之間》為名
  
  (一)為何用“百年中國”,而不是“建國百年”或“辛亥百年”?
  
  第一,我們不是純粹站在1911年辛亥革命這個時間座標點上回顧過去,要反省的是一百多年來中華民族所面臨的苦難及所做的各種嘗試。“百年”這兩個字,在紀錄片中是一個籠統的數字用語,它的起點不是辛亥革命,是從鴉片戰爭後中國人面對前所未有的變局開始。
  
  第二,“中國”一詞不是單指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指在中國這塊土地上所有經歷這段歷史人們的共有符號,包括1949年以後兩岸各自發展的歷史。在地理上,中國包括了中國大陸與台灣,即使是1895年割台後的台灣人民在百年中國的歷史中也包括在內。“中國”是一個整體的概念,不是政府的代稱。我們一直認為,兩岸不能脫離中國,但是也不可一方獨占“中國”這個應屬於所有中華民族的話語權。
  
  另外,由於李扁十餘年來去中國化的教育,“中國”一詞已經逐漸被異化,它不僅已經不再是中華民國的代稱,而是另一個“他者”政權的符號,甚而連國民黨都有人認為使用此詞是“背叛台灣人民”。因而,從一開始就有善意人建議,在台灣不要使用“中國”這詞做為紀錄片的名稱,以免淪為政治不正確,遭受汙衊與打擊。但是我們認為,兩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回顧的是百年中國的歷史,為何不使用正確的名詞?因此,我們堅持使用“百年中國”這四個字。
  
  (二)為何用“迷悟之間”,而不是“是非之間”或“對錯之間”?
  
  “迷悟”一詞原本為佛教的用語,也是道家對人世的看法,它不同於二元世界的正邪、對錯與是非。
  
  在探索百年來曾經走過的歲月,我們不是從具有價值意涵“是非之間”或“對錯之間”來相互指責、昨非今是、我對你錯。這不表示我們沒有價值對錯與是非概念,而是回顧過去,我們願意用理解與包容的態度來看待。
  
  百年來,無論是路線方向或優先順序的選擇,雖然少數分子存有私利,但是絕大多數是以振興民族為最大目標。或因知識有限,見解不足,急於收效,對所處時代的迷,對自己路線的迷,對理想世界的迷,使得中國就在爭議中渡過了大半個百年。雖然事後看來是迷,但是在當下,他們都認為自己是悟,認為自己走的是大道,別人是歪道,“己悟他迷”的結果是所有中華民族都迷惘了。群眾被啟發、被帶領,有的最後大夢乍醒、有的終身無怨無悔。整個民族就在這種迷悟之間不停輪迴與徘徊。
  
  “迷悟之間”要彰顯的,不是責備、更不是怪罪。往事逝矣!從這一段迷悟的歷史中,我們可否找出過去為何迷,如何迷,為何不能悟?真正的悟又應該是什麼?這是《百年中國:迷悟之間》這部紀錄片能夠傳達的訊息。
  
  主軸:現代化的進程與命運共同體
  
  紀錄片圍繞兩個主軸展開思考:一是探討百餘年來,中華民族追求現代化、尋求民族復興道路上的“迷”和“悟”。一是透過歷史了解,百年來所有中華民族,現在的兩岸,在歷史所發生的悲喜苦樂中,其實都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合作是悟,鬥爭是迷;能悟是幸,執迷是難。
  
  (一)在現代化的道路上摸索
  
  每一個階段開始,我們都認為自己開悟,找到方向了,但是事後卻發現,其實自己原來還在迷霧當中。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放一把火燒了,中國人悟到要現代化就必須奮起學習西方的船堅炮利。甲午戰敗,發現只追求船堅炮利是迷,維新變法才應該是現代化之悟。變法不成,君主立憲說成為不能解決中國困境的迷,先摧毀再重建的暴力革命論又被認為是悟。
  
  袁世凱選擇帝制,中國知識分子又發現,一夜成功的革命只是個迷,缺少民主內涵的共和制度並不能夠阻礙軍閥循私割據。五四的北京大學青年學子認為,沒有民主與科學,中國的發展走不出迷,1921年成立的共產黨認為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給中國帶來真正的悟,馬克思路線才是中國正確的現代化道路。
  
  孫中山繼續宣傳三民主義,他相信這才是中國的正確道路。他認為以前沒有成功的迷是因為缺乏自己的武力,因而建立黃埔軍校。國共合作,但仍是各持其悟,堅持自己的現代化道路。北伐成功,難得有黃金十年提供國民黨實踐其現代化理想。東北邊的日本,忍不住了,他們在想,不趕快打斷中國的現代化,中國起來怎麼辦?這是日本繼甲午戰爭第二次打斷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從1895年後就離開了中國的台灣,經由殖民國日本開啟了一條不同於大陸的現代化道路。這條現代化的道路有著太多日本利益與功利的考量,雖然台灣享受到某些現代化的成果,但是做為日本前進南洋的“基地”,它的現代化必須以皇民化為代價、付出尊嚴、切斷與中華文化的臍帶。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迷。
  
  1949年起,兩岸各自走上不同的現代化路徑。大陸開始實踐其共產社會主義道路,台灣則在美國的羽翼下,以三民主義為綱領。它們基於不同的理由,在政治上有極權與威權的差別;在經濟上,有吃大鍋飯的社會主義與中小企業為主的資本主義差異。
  
  昔日之迷並非一文不值,沒有大迷豈有大悟?1949年國民黨政府到台灣後的建設,不就是對先前在大陸所作所為的大悟反省?蔣介石雖然期待“光復大陸”,但他更知,先決條件就是“建設台灣為中國的模範省”。繼任的蔣經國也了解,在退出聯合國後,只有“革新”才能“保台”,台灣因而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大幅前進。
  
  1979年起大陸的改革開放能夠順利推動,也是人們對於文化大革命災難的大徹大悟。鄧小平暫時放下了形式上的主義與路線,選擇“摸著石頭過河”,以“不管黑貓、白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的務實理念,開啟了大陸的快速經濟發展。
  
  從此以後,兩岸在現代化的道路上有了交集,也彼此累積了相當多的經驗,在未來的現代化道路上,兩岸應該相互學習,截長補短,共同為整個中國的振興一起努力,是我們在紀錄片所做的呼籲。
  
  現代化理想的內涵與目標到底應該是什麼?這個問題已經超越了我們紀錄片可以討論的內容。百年的歷史告訴我們,我們的迷在哪裡?哪些做得還不夠?做為一部紀錄片,我們將最後一個畫面停留在孫中山最鍾愛的四個字,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政治理想:“天下為公”。
  
  “天下為公”對某些人來說或許是個烏托邦,但是這應該是現代化,或者說民族復興的最重要內涵與目標。“天下為公”意指我們所有努力的成果均應由每個人所有,不僅要國富,更要均富;不僅要民強,更要共享福祉。同樣的,“中國”也是大家的,不僅是官員、政黨的,也是人民的,它更是兩岸所共有的,大家都是命運共同體的一員。
  
  (二)我們都是命運共同體
  
  或許有人會從歷史的災難中發些國難財,但是絕大多數人民與國家民族的命運是環環相連的。一榮俱榮、一枯俱枯。
  
  鴉片戰爭開啟了中國千年未有的變局。挫敗中的清廷仍處迷霧,後來居上的日本,在甲午海戰中,一舉摧毀中國器物現代化的嘗試。清廷對現代化迷惘的代價就是必須割讓台灣。何其不幸,我們百年現代化道路的歷史一開始是以“割地賠款”、“現代化失敗就是民族屈辱”為開場。
  
  屈辱中的國人,並沒有自棄,他們或而選擇上書,或而選擇流血,希望能夠改變中國的命運,也是改變自己的命運。即使是已經被迫改變“主國”的台灣,也不忘對“祖國”的關懷。在維新變法的“公車上書”中,有五名是來自台灣的舉人,追隨孫中山的革命志士中,也有台灣人的身影。
  
  辛亥革命成功,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成立。可惜,人民只知共和,不知民主。由於人民已經了解共和,因此袁世凱只能稱帝八十三天。但是由於人民對民主素養不足,更沒有整個中華民族為一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只有效忠個人與我群的利益。民國成立以後,軍閥割據,逼得孫中山再次北伐,繼續革命。
  
  20世紀初期的中國是分裂的,雖然已經認識到,為了團結必須改“驅逐韃虜”為“五族共和”,但是主義、路線、權力、利益讓中華民族繼續撕裂。軍閥鬥、國共鬥,暴動、清黨,國人沒有一天停過,這樣的撕裂的中國,又如何能夠靜下心來走向現代化?
  
  中國大陸雖然在亂,但是已經被遺棄的台灣並沒有忘掉血緣與文化的臍帶。原住民冒著滅族的危險,堅持抗日,知識分子在武裝抗爭失敗以後,轉為軟性抵制。包括連雅堂在內的文人,透過撰史、詩文、教育、整理語言,讓他們的子子孫孫不要忘了自己是炎黃子孫。他知道自己在殖民統治下的命運是與“祖國”分不開的。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的星星之火,終於引爆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悲壯也最波瀾壯闊的一次抵抗外侮戰爭。當時體質仍孱弱的中國,只能拚盡一切所有,浴血奮戰。盧溝橋把中華民族澈底地連結在一起了,國共兩黨在民族救亡上找到了交集。至於當時原本是炎黃子孫的台灣民眾,也被迫捲入了大和民族與中華民族的生死決戰,有的選擇回到中國這個“祖國”,有的被迫動員為日本這個“主國”而戰。
  
  很遺憾的,在民族攜手團結之時,國共兩黨仍有不同的立場與盤算。抗戰一結束,他們再次鬩牆,爭的到底是主義、路線,還是權力?人民已經分不清了。從抗戰到內戰結束,整個中國那時既有團結,又有私心,既有醒悟,又有迷惘。
  
  大合之後就是大分。團結抗戰勝利的喜悅沒有多久,不出五年,國共雙方就隔著台灣海峽兵戎相向。兩岸內戰自此夾雜了明確的國際因素與利益。在意識形態、主義、路線的號召下,原本有著共同命運的中華民族,自此分隔兩邊,在叫罵聲中,各走各的道路。
  
  1949年以後的兩岸,雙方各視對方為匪,一是共匪,一是蔣匪。在那個匪來匪去的年代,只有飛彈飛來飛去,人民之間的往來阻絕。親情成為禁忌、通商視為通敵。不過,當時政治的對峙沒有影響到對於自己是中國人的認同,一邊是反共不反中,一邊是反蔣不反台。吵歸吵,鬧歸鬧,大家還是炎黃子孫的一分子。
  
  血緣畢竟不是河水,它不會枯竭,它有記憶,更有生命。一群老兵在台北的總統府前高舉布條“我想回家”,撼動了冰冷的政治。兄弟再相殘,也應有終時。蔣經國在垂暮之年,想到民族的臍帶不應斷裂,決定開放探親。洪流有了出路,自此一發不可收拾,開創了今日的兩岸交流。台灣的小企業家們隨之走進了大陸,為大陸在現代化的經濟發展注入活水。
  
  近五十年的反共教育不是一夜可以改變,近半個世紀的反國民黨宣傳也不是一日可以消弭,站在一旁的美國也絕不會自捨利益袖手旁觀。北京仍然不願放下手上的武器,讓台灣因為恐懼而不敢獨立。台北也擔心如果接受一國兩制,不就是等於失去了自己,認為只有繼續靠著美國老大哥,才能對抗北京這位兄弟。
  
  原本應該是命運共同體的兩岸,就這樣在不信任的迷霧中互動。由於台灣與大陸政治分隔已經有一百多年,中間只有短短的四年,同屬一個中央政府。這給了一些分離主義者極大的操弄空間,忽而主張獨立,或而表示“特殊國與國”,或而倡導“一邊一國”。在他們去中國化教育下,對於中國與中國人的認同也快速折裂。特別是大陸近年的快速崛起,更使台灣某些人有了恐懼的理由,擔心被大陸逐漸消化侵蝕,因而反對ECFA。這些看似可以理解但是並不明智的作為,其實深深地減弱了台灣可以在大陸現代化中扮演積極角色的功能。
  
  兩岸不僅是在文化血緣有著相近與相通,在地緣位置上也是一體。隨著經貿全球化、環境全球化、通信交通的便捷,在生活上兩岸幾乎已經密不可分。台灣與長江、珠江三角洲的密切交往,比諸大陸的東北與西南、沿海與內陸的關係,似乎更為密切。除了政治以外,兩岸幾乎已經生活在一個相互依賴的世界。
  
  紀錄片希望呈現所有中華民族與兩岸,其實都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我們可以選擇繼續對立不信任,一方不放棄武力,一方嘗試走台獨或偏安道路,結果就是重回百年中國紛爭不斷的老路。如果我們選擇彼此尊重,相互扶持,甚而共同治理,那麼由兩岸構成的下一個百年,必然是陽光勝於冰霜、晴空多於風雨。
  
  如何鞏固兩岸現有的經貿整合,如何建構兩岸政治上的命運共同體,我們與汪道涵先生“共同締造論”的看法是一致的,兩岸不應是誰吃掉誰,而應是共同締造,在具體落實方面,我們提出了“一中三憲、兩岸統合”做為政治定位與未來走向的共同締造結構。
  
  結構:從“千年巨變”到“百年之悟”
  
  《百年中國:迷悟之間》總共分為六集,每一集約五十分鐘。把百年歷史壓縮在三百分鐘裡並不容易,紀錄片梳理出六大段落。六集分別為:千年巨變、萁豆相煎、烽火滄桑、探徑尋路、兄弟登山、百年之悟。
  
  片頭由一對小男孩與小女孩齊力推開了百年中國的歷史捲軸,代表新生一代向歷史的探索,也象徵年輕一代準備接續歷史的未來。
  
  第一集“千年巨變”。我們以在台北的國父紀念館為開場的場景,這是在辛亥百年時刻對孫中山先生的致敬。畫面然後轉到北京的紫禁城,開始一段不會令人舒服的百年中國歷史,以歷史的脈絡,探索中國在面對西方帝國主義文化、價值與船堅炮利衝擊時,所面臨各種啟蒙救亡圖存的嘗試。“千年巨變”指的是中國面臨到西方所帶來千年未有的巨變,以及從專制走向共和的千年巨變。
  
  第二集“萁豆相煎”。我們用台灣知名歌仔戲楊麗花的“洛神賦”開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不僅是所有中國人所熟悉的家庭悲痛,更活生生的在歷史中不斷重演。軍閥相殘、國共相煎,是從民國初年到對日抗戰期間大陸這塊土地上演的戲碼。在大陸“萁豆相煎”的同時,台灣卻是經歷企圖跳離日本這個釜鑊的萁豆;在北京大學高唱拋棄傳統學習西方的民主科學時,台灣的同胞卻在日本皇民化教育下堅守著漢文與傳統文化。主義、路線是這個時代的時髦詞彙,但是內鬥、流血卻是這段歷史的真實面貌。
  
  第三集“烽火滄桑”。我們從大陸觀光客在阿里山欣賞日出開始。阿里山有著大陸人民對台灣的想像,這裡的神木是日本神社喜歡的棟樑。阿里山有著大陸、台灣與日本人民三方的共同歷史記憶,只是彼此的記憶角度不同。“烽火滄桑”這一集,從對日抗戰到國共內戰結束,1949年國民政府到台灣為止。這段歷史可以看到民國成立以後,中華民族第一次全民大團結;也看到兄弟間最後如何反目成仇。這是一段極具戲劇張力的歷史,故事從盧溝橋的抗日號角開始,但是結果卻是百萬人民橫跨台灣海峽,展開中國歷史上的最大遷移。中華民族以大團結渡過亡國危機,但是又因路線與私利繼續撕裂。
  
  第四集“探徑尋路”。蘇秦和張儀,孫臏和龐涓,這兩對都是同班同學,他們也都是鬼谷子的信徒。前兩名學生分別用不同的理論相互對抗搞得天下大亂,後兩名則反目成仇,分別效忠不同主子而展開生死之鬥。這就是1949年以後兩岸在現代化道路上選擇的寫照:“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我們請大陸西安的皮影劇團為本集開場。大陸與台灣,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大陸開始其共產主義路線的實驗,台灣則走上以三民主義為號召的資本主義道路。兩岸在不同的現代化道路上“探徑尋路”。大陸經歷了三面紅旗、文化大革命,台灣則是成功地完成土地改革,經濟起飛。雙方雖然在台海兩岸各自探徑尋路,但是在紐約的聯合國,以及全球的外交戰場,卻仍是近身搏鬥。當蔣介石與毛澤東這兩位強人分別過世時,追求現代化道路的陽關獨木也漸漸走向尾聲。
  
  第五集“兄弟登山”。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珠穆朗瑪峰),是雄心壯志的登山好手都想登臨的顛峰,就像是每一個國家都希望登上現代化的最高峰。當一個人的身體狀態不好時,他怎敢挑戰登山,當中國處於戰亂和貧窮時,它既無心、也無力去攀登。1979年以後的情形有了改變,大陸改變了它的策略,鄧小平這個登山隊長,以改革開放這面大旗帶著大陸人民拚命往山頂上衝。台灣這邊的隊長是蔣經國,他從1970年代起就已經扮演著實際的領導角色,推動十大建設、加速地方自治,最後,國會增額選舉、開放探親、解除戒嚴,一舉把台灣推向了亞洲四小龍的頂峰。
  
  這兩位都經歷過苦難的難兄難弟,一個從東、一個從西,帶著隊伍向山頭邁進。他們已經從生死鬥爭的仇敵轉換為競爭的對手,一個提出了一國兩制,另一個堅持要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當然,他們並沒有分出高下,但是他們都把團隊往前推進,兩岸的人民都享受到了發展的成果,這也是百年中國以來,中國找到了登往山峰的路徑,他們不願再走冤枉路了。他們不再是陽關獨木,而更多是在不經意中已經殊途同歸。事後來看,這不正是孫中山先生在其三民主義、建國方略、實業計劃裡面已經提示過的道路嗎?
  
  第六集“百年之悟”。中國人愛梅,為梅的堅毅讚歎。近百年的中國正是如此,歷經了腐敗的帝制、列強的欺凌和內戰的烽火及昏昧不清的騷動,但是這樣的寒冬並沒有讓我們凋落。不過,歷史如果不能增長我們智慧,迷惘不能讓我們有所醒悟,我們也沒有資格再觀賞一直挺立的寒梅。第六集是最後的一集,不僅有回顧,更有期許。
  
  這一集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歷史的回顧,分別談台灣從蔣經國以後,李登輝、陳水扁的發展路徑,以及大陸從鄧小平以後,江澤民、胡錦濤如何延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道路。很可惜的,民主化固然給台灣帶來了政治自由,但是也付出了黑金政治、族群分裂的代價。台灣內部藍綠的對抗,似乎較之以往的國共鬥爭不遑多讓,其結果是台灣經濟停滯,掉到亞洲四小龍之末。反觀大陸,繼續其百米的接力,雖然在民主方面的表現仍有距離,經濟快速發展也帶來了些社會問題,但是畢竟已在快速崛起。
  
  第二部分為總結,包括三個段落:首先,探討認同對於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其次,探討如何建構兩岸為一個真實的命運共同體,我們認為未來的中國應由兩岸平等共同締造,“一中三憲、兩岸統合”是一個可以討論的選擇。第三,對百年中國現代化道路的反省。最後,我們請兩位德高望重的宗教領袖,一位是天主教的單國璽樞機主教與佛教界的星雲大師,為我們百年中國做總結與祈福。最後的畫面再回到台北的國父紀念館,做為我們對孫中山先生的最後敬禮。
  
  訪談:集兩岸菁英共成大事
  
  歷史不是一個人說了算,歷史的詮釋更不可能只靠一人。為了讓紀錄片呈現出正確的史觀,我們訪問了兩岸的歷史專家,以及在歷史現場的重要人物。由於我們在大陸停留的時間有限,在台灣拍攝的時間也不足,很多優秀的知名學者無法配合拍攝時間而被迫遺珠,迄今仍感遺憾。
  
  我們另一個遺憾與抱歉在於,每一個訪談幾乎都是兩個小時左右,但是由於紀錄片的時間有限,每位專家的訪談幾乎都只能使用幾分鐘而已。
  
  為了表示尊重,所有的訪談都是由我親自為之,從交談中感受到了他們的熱情與專業。兩岸共同參與訪談的學者、專家名單,大陸方面包括:
  
  張海鵬(社會科學院台灣史研究中心副理事長)∕王曉秋(北大歷史學系、中外關係史研究所所長)∕王鍵(中國社科院台灣史研究中心秘書長)∕時殷弘(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楊天石(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歐陽哲生(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同新(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步平(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副所長)∕何理(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會長)∕唐曉輝(抗戰紀念館副館長)∕董志凱(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東林(中國社科院當代中國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王振民(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辛旗(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章念馳(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薛瀾(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胡鞍鋼(北京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余克禮(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張冠華(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唐樹備(前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常務副會長)。
  
  台灣方面的學者專家包括:
  
  星雲大師∕單國璽樞機主教∕連戰(國民黨榮譽主席)∕胡佛(台大政治系榮譽教授)∕程建人(前外交部長)∕錢復(前外交部長)∕許信良(前民進黨主席)∕邱進益(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陸以正(前駐南非大使)∕曹興誠(聯電榮譽董事長)∕陳鵬仁(前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主任委員)∕邵銘煌(國民黨黨史館館長)∕朱雲漢(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蔣經國國際學術基金會執行長)∕郁慕明(新黨黨主席)∕查時傑(中原大學榮譽教授)∕劉維開(政大歷史系教授)∕黃俊傑(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謝大寧(兩岸統合學會秘書長、佛光大學文學系主任)∕邵宗海(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王立本(台灣大學歷史系博士)∕李君山(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高金素梅(立法委員)∕黃光國(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王曉波(文化大學哲學系教授)∕楊開煌(中國大陸研究學會理事長)∕邵玉銘(行政院北美事務協調會主委)∕林祖嘉(政治大學經濟系教授)∕林建甫(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副院長)∕戎啟平(台商)。
  
  香港方面則是訪問了香港中國評論通訊社的郭偉峰社長。
  
  足跡:重回歷史場景
  
  做為一部紀錄片的拍攝,呈現稀有的歷史畫面非常重要,但是重回現場,在不同時間找回同一空間曾經發生過的種種情事,更讓人百味雜陳。我與攝影團隊乘車,行遍了整個台灣與大陸幾個重要的歷史場景。為了節省經費,我們用最簡樸的方式食宿,但是用最嚴謹的態度、高畫質的影像記錄這些歷史空間。以下就是我們曾經出外景的地點。
  
  大陸方面的實景地點包括:北京的台灣會館、香山碧雲寺、圓明園、頤和園、天安門廣場、北京大學、菜市口、北京故宮、北大紅樓。上海的外灘、魯迅紀念館、新天地、陸家嘴、金茂大廈、中共一大會址、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杭州的超山梅園。橫店的拍攝片場。南京的中山陵、大總統府。江西的井岡山。廈門的鼓浪嶼。深圳的改革開放紀念館、蓮花山。西安的華清池、兵諫亭。延安的延安革命紀念館、寶塔山。廣州的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黃埔軍校、廣州大元帥府、沙面十三洋行。香港的實景則包括維多利亞港與中環。
  
  台灣方面的拍攝實景為:台北的孔廟、總統府、國父史蹟紀念館、中山堂、國父紀念館、鹽寮抗日紀念碑、九份、金瓜石、海門天險砲台、獅球嶺隧道、台灣大學、台北101、二二八紀念公園、中正紀念堂、台北故宮、台北植物園、內湖科學園區。桃園的桃園忠烈祠、慈湖蔣經國墓園、兩蔣文化園區。新竹的清泉(張學良幽居地)。嘉義的阿里山。南投的日月潭。台南的赤崁樓、延平郡王祠、億載金城、連雅堂公園、台南孔廟。高雄的陸軍軍官學校。屏東的鵝鑾鼻燈塔、恆春古城牆、西鄉從道紀念碑、石門古戰場。台東的鹿野、池上。花蓮的太魯閣。金門的蔣經國紀念館、八二三砲戰紀念館、古寧頭戰役紀念館、太武山以及金門往來廈門的渡輪。
  
  後續:史觀的傳播與深入社會
  
  紀錄片的完成並不是結束,而是另一個工作的開始。為了使兩岸人民都能夠正確地回顧這段百年中國,兩岸統合學會準備進行以下一連串的活動,以使得兩岸人民均能以共同體史觀去認識過去與展望未來。
  
  首先,希望能夠尋求在台灣、大陸、香港、海外的電視台播映。其次,將把六集紀錄片與訪問紀錄全文放在網站上,供免費下載。第三,已安排於今(2011)年10月15-16日在“中國政治學會”與11月12-13日“台灣政治學會”的年會中,舉辦“百年之悟與兩岸關係”研討會,以使台灣學術菁英能夠對兩岸共同體史觀進行深入討論。第四,將在北部的台灣大學、政治大學、淡江大學、文化大學、台灣科技大學、佛光大學、新竹的交通大學、中部的中興大學、南部的中正大學、成功大學、義守大學、東部的東華大學等等各大學舉辦相關演講或座談會,讓大學生可以從紀錄片中重新認識百年中國歷史,從而有正確與健康的史觀,以有助於對兩岸關係的認識。第五,紀錄片將提供給國中、國小的社會、歷史課老師索取,以做為其日後上課時的輔助教材。
  
  歷史絕對有不同的角度,人們不可能在每一個歷史的細節都有著相同的見解,能夠對整個歷史的脈絡與因果有相近的認識已屬不易。兩岸的政府都有自己的史觀與詮釋,做為一群學者,一個民間組織,我們希望透過《百年中國:迷悟之間》紀錄片,能夠讓兩岸與海外的華人,都能以包容的態度來面對我們的過去。我們相信,相互包容、理解彼此,兩岸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大半。這是我們在處理紀錄片後續傳播時的基本理念。
  
  期盼:百年之渡、渡過迷悟
  
  從構想、策劃到進行大約是一年半的時間。為了這部紀錄片,兩岸統合學會的重要幹部們幾乎是全部的投入。我本人也特別休假一年來專心做這件事。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得到不少人的鼓勵、幫忙與肯定。我們感受到,只要是關心兩岸未來、珍惜兩岸和平發展的人,都能了解我們的心意所在。我們沒有辦法向所有參與者、支持者、鼓勵者,一一再當面致謝。謹藉此文表達我們衷心的謝意。
  
  我常與團隊說,最擔心的不是努力不夠,擔心的是我們的知識不足、見解不足、能力不足,不足於完善地處理這麼大的史觀問題。簡單的說,就是擔心做不好。因此,如果有不適的地方,也請大家在不吝指教之餘,也能多些體諒。非常感謝。
  
  最後,用紀錄片的片尾曲做本文結語。片尾曲的曲名為“渡”,是中華民族近百年來“渡過迷悟”的“百年之渡”。朋友們!百年之渡雖然沉重,風雨後的道路仍有泥濘,我們還有一大段路要走,讓我們一起攜手相互扶持,共同大步向前吧!
  
  當揚帆啟航  
  大海不是陪我安渡的旅伴  
  帆折浪捲  
  這是命運之神的考驗!
  
  ***
  
  當衝波洄瀾  
  奇岩不是供我遊賞的彼岸  
  密雨驚濤  
  這是天地風雷的淬煉!
  
  ***
  
  如果夢想沒有安逸的道路  
  超越險灘  
  我願承受冒險的孤獨  
  如果星月收斂引路的光芒  
  凝神靜觀  
  我會找到黎明的朝陽!
  
  ***
  
  迷霧是必然的場景  
  暗夜是必經的時刻  
  當晨曦初臨  
  我將倚舷高唱悠揚的船歌!

  (本文原以<喚起共同記憶尋找共同認同:《百年中國》紀錄片的呈現>為名刊載於《中國評論》,2011年8月號,總第164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