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一中框架”政治共識推動兩岸關係發展

  2013年10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印尼舉辦的APEC會議時,會見了台灣出席會議的代表、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習近平在會晤中強調,兩岸雙方應該堅持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倡導“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加強交流合作,共同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他肯定了兩岸關係的發展路徑,並指出了未來發展的理念和目標。 

  習近平同時指出,“增進兩岸政治互信,夯實共同政治基礎,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著眼長遠,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終歸要逐步解決,總不能將這些問題一代一代傳下去。我們已經多次表示,願意在一個中國框架內就兩岸政治問題同台灣方面進行平等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對兩岸關係中需要處理的事務,雙方主管部門負責人也可以見面交換意見。” 

  這一段話意味深長,包涵若干重要政治資訊,值得認真分析。 

  眾所周知,兩岸關係自2008年國民黨重新執政以來,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兩岸達成19項有關社會民生的協議,構建了經濟合作的制度性框架。在政治關係方面,雖然過去幾年國共兩黨達成“先經後政”的默契,但自馬英九第二任期和中共“十八大”以來,特別是今年以來,兩岸已經逐漸認識到政經不可能長期分離,政治發展滯後勢必會對兩岸整體關係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這些負面影響包括:首先,由於沒有從意識和觀念上定位兩岸關係,島內民眾與政府機構和社會各方面對於大陸究竟是敵是友無法區分,傳統冷戰思維仍主導台灣社會,在台獨分裂勢力的煽動下,很多人認為和平發展是“講假的”,是“權宜之計”;而台灣當局由於在兩岸關係的發展上顧慮重重,又受到島內反對勢力和美日等國際勢力干擾牽制,缺乏對兩岸政治關係的發展方向和正面論述,對此不聞不問。 

  第二,由於島內的這種政治氛圍,造成兩岸政治互信不足,島內民意雖然對能帶來現實好處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並不反對,但“台灣主體意識”乃至“分離意識”也在不斷加強,嚴重影響了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以及政治互信的增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必然遭受阻礙,難以深化。 

  第三,在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後,“易”的部分已經逐步解決,剩下就需克服“難”的部分。要解決“難”的問題,一是需要領導人有堅強的政治意志;二是需要有強大的民意支持;三是要有更堅固牢靠的政治基礎。兩岸的政治關係不改進、不發展,顯然難以實現兩岸關係政治基礎的構建和政治氛圍的改變,從而獲得強大的民意支持。從當前“兩岸服貿協議”在島內的審議過程看,已經可以看出這種負面影響的嚴重後果。 

  正是看到兩岸關係發展存在這些深層次問題,為進一步增進兩岸政治關係,擴大互信,大陸有關方面自去年起,推出“一個中國框架”的概念。“一中框架”是一個中國論述的最新發展,是中國大陸在台灣問題及兩岸關係長期的發展變化中,逐漸形成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理論論述,她既是大陸對台政策理論創新的產物,也是兩岸關係的核心議題,具有深刻的理論性和現實的實踐效用。 

  “一中框架”的核心內涵是兩岸同屬一國,兩岸關係不是國與國的關係。其次,是符合兩岸現行規定,體現了務實的精神,包涵對彼此法理系統和行政體系的默認和尊重,具有現實法理意涵。在一個中國原則之下,既有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法律體系,也有台灣的“中華民國”政治法律體系,包容並存,求取最大的政治公約數。 

  2013年6月13日北京的“習吳會”上,獲得馬英九授權的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表示,“兩岸各自的法律、體制都實行一個中國原則,都用一個中國架構來定位兩岸關係”。這是國民黨首次在“一中框架”議題上做出明確的積極回應,吳伯雄的表態,正面呼應了習近平在會見中重申的國共兩黨要“在鞏固和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更為清晰的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兩岸執政黨在兩岸關係最核心的問題上達成了共同認知,增進了兩岸政治互信,意義十分重大。 

  正是由於國共兩黨在“一中框架”上達成新共識,擴大了“一中論述”的新內涵和開闢了新空間,為兩岸關係的發展掃除了障礙。在時隔4個月後的“習蕭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示:“對兩岸關係中需要處理的事務,雙方主管部門負責人也可以見面交換意見。” 

  就在“習蕭會”結束之時,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與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在酒店大廳公開寒暄互動,雙方互稱對方職銜,並同意建立直接聯繫,加強交流溝通,推動雙方主管機構的負責人互訪。這無疑是兩岸關係60餘年發展史上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重大事件,也是兩岸各自的主管機構成立20餘年來的最大突破,體現了務實精神與“合情合理安排”,在“一中框架”論述指引下,兩岸首度對彼此在具體事務中公權力的行使表示認可與尊重。相信這定會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增進兩岸民眾的福祉,起到務實推動作用。 

  由此可知,“一中框架”共識的達成,使兩岸關係更加務實、更加貼近兩岸的實際情況,更好地為兩岸民眾服務,也更能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當前,雖然島內的政治環境高度民粹化、政黨政治難以調和,政治氛圍極度惡化,兩岸之間正式開展政治談判一時還難以啟動,但不能因此無限期地拖延兩岸政治分歧問題的解決。十月中旬在上海舉辦的首屆兩岸和平論壇,就是通過民間先行的方式來探討政治問題。 

  在首屆和平論壇上,兩岸主辦機構和十四家協辦單位經過兩天深入研討,達成十項共同認知,同時,也坦誠提出兩岸關係中的現存癥結問題,認為需繼續務實深入研討。我們相信,只要兩岸本著“求真務實”的態度和“一中框架”的理念,就一定能夠不斷破解政治難題,為未來兩岸正式開展政治談判打下良好的基礎! 

  (原載2013年11月號《中國評論》月刊)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