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在合作與鬥爭中發展中美關係

  四月初,美國海軍電子偵察機在南中國海上空與前來攔截的中國軍機相撞,釀成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最嚴重的中美軍事衝突,引發國際輿論對中美關係的廣泛關注。 

  事實上,自共和黨的小布希政府上台以來,美國對華政策搖擺不定,日趨右傾。美國官員不斷放話,一會要向台灣售賣高級別武器,一會放風要放棄克林頓政府承諾的“三不”,一會又視中國為“競爭對手”或“戰略對手”等等,嚴重地破壞了中美關係的基礎,毒化了進一步發展中美關係的氣氛。中美軍機相撞,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非偶然性事件。 

  發展友好合作的中美關係,對中美兩國而言均有極大好處。中國和美國,一是世界上發展最快、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大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在經濟方面存在著巨大的結構性互補關係。這種經濟結構使中美兩國貿易額高達上千億美圓。中國在短短二十年間一躍而成為美國的第四大交易夥伴,而美國更是中國第二大交易夥伴,這樣巨大的經濟利益已成為中美關係穩定可靠的基礎。加上中美合作對實現亞太地區安全與穩定的影響,因此中國領導人一再表示應從戰略高度看待中美關係和兩國利益。 

  問題在於小布希政府和共和黨的一些人士至今仍未放棄冷戰思維,以意識形態為導向,企圖遏制中國的發展。這種過時的思維模式和政策,顯然是不合時代潮流及美國利益的。 

  在此情形之下,可以預見未來一段時期中美關係的發展仍會波折起伏。中美關係的發展,將會是既合作又鬥爭的一種關係。對於一個信奉強權與實力的超級大國而言,理性的勸化並無多少實際意義。因此中國在處理中美關係時,一方面要小心謹慎、“韜光養晦”,一方面要堅持獨立自主、不卑不亢的原則。同時,中國應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面對世界、深化改革,進一步增強國力,實現現代化戰略的目標。如此,中美關係方能在一個更高、更深的層次上獲得穩定發展。 

  (原載2001年5月號《中國評論》月刊)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