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的繼承與發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其關鍵的闡釋正在於“中國特色”的呈現,换言之,就是要説好屬於它的中國故事,追溯其“根植於中華文化的沃土”中的歷史傳承。不過,這個過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歷經了一個漫長、艱辛又極其曲折的革命、改革與深化發展的過程。自1949年10月1日建政以來,中國共産黨(下簡稱中共)繼承了清末以來的變法維新,成功地將中國帶上了現代化的道路。如今更在“民本”的宗旨下,欲承繼歷史大統、回歸文化道統,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勇毅邁進。

  一、當代一個小傳統的建立

  回顧中共建政這七十餘年的發展,前期(1949-1978)在毛澤東領導下,强調“無産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論”,透過“計劃經濟”的實施與“土改”、“三反”、“五反”、“三面紅旗”等運動,在“新民主主義”改造時期後,隨即朝着“社會主義”方向,對中國社會進行更深入的建設與發展。這些革命性的作爲與政策,使中國的社會面貌與經濟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不但國營經濟、私人與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個體經濟和合作經濟得到相應的發展,尤其重要的是建立起一套自主而完整的工業體系。

  1978年12月,在中共召開十一届三中全會上,鄧小平號召實施“改革開放”政策,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道路。此後的改革開放即以務實的經濟發展爲中心,以實踐工業、農業、國防、科技四個現代化爲目標。經過三十年的努力,中國國内生産總值(GDP)年均增長率高達10%,成爲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最快且最穩定的國家。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數據,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若依購買力平價則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農業國以及第二大服務業國,也是製造業第一大國和世界最大貿易國,超過200多種製品和出口量排行首位、數十種出口産品占世界70%以上。中國的經濟成長原先主要仰賴投資和出口的收益,但自2010年後明顯趨緩。中國政府開始調整經濟結構,改以消費來帶動經濟成長,2016年時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已達64.6%。

  毛澤東時代的新中國是一個經歷了百年戰亂,底子薄、基礎差且百廢待興的國家,直所謂“一大、二雜、三農、四窮、五古老”,故當時革命的熱情與精力於國家建設問題上,多着眼於社會習氣與精神上大破大立的改造。鄧小平時代的中國則致力於改革開放以求“脱貧致富”,故國家建設的重心多集中於如何在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間,摸索建構出一套適合中國自身國情,又能解放生産力發展的經濟體制。在没有任何可以參照的案例下,中國只有“摸着石頭過河”,在實踐中檢驗真理。

  無論是毛澤東(思想)或鄧小平(理論),都先後完成了屬於他們時代所賦予且最迫切的任務,並大踏步地帶領中國朝現代化的征程邁越。同時,也在他們的引領下,中國建立起一個有别於傳統文化的社會主義小傳統。之後的領導人如江澤民、胡錦濤,也在這個基礎上陸續根據自身所處的環境,增補了有關社會主義的新詮釋,從“三個代表”到“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强化了中共政權意識形態的合法性。

  然而,也正受限於所處時代條件的制約,無論自思想、制度與力行實踐等各個層面而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内涵與精神,都還有待與時俱進的豐富與完善,尤其是在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的轉化、繼承與發揚方面。

  二、中華文化大傳統的回歸

  2013年3月14日,習近平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和國家軍委主席。11月9日,在中共中央舉行的“十八届三中全會”上,確立了國家實現“兩個一百年”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爲了貫徹落實全會的精神與目標,主席在全會的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特别提出要“完善和發展中國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並作爲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與此同時,他進一步在加深推動思想解放、堅持市場經濟與體制改革之外,尤其强調應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爲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泉源”。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國家夢、民族夢,也是每個中華兒女的夢。團結統一的中華民族,是海内外中華兒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海内外中華兒女共同的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海内外中華兒女共同的夢。中華文明有五千多年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自强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力量;而中華文化更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基因,自然需要持續弘揚。另一方面,在“美國優先”與“單邊主義”的肆虐下,國際秩序與道德價值瀕臨崩潰,也極待重建一套新的觀念體系,以强化地球村中人類命運的休慼與共。

  因此,重新審視傳統文化、提精煉去蕪存菁,以適應新的時代需要,除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亦爲紛亂的世界與人心,帶來和平信息與信念,實具有時代的需要性與迫切性。鑒於抛棄傳統、丢棄根本,就等於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習主席不斷呼吁:“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與道德精隨,……處理好繼承(傳統)和創造性發展的關係。” 

  三、核心價值觀與治理體系中的傳統文化元素

  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説,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社會共同信守的核心價值觀,祂承載着一個民族與國家的精神信念,體現着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標準。習主席指出,核心價值觀“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果一個民族或國家没有共同核心的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麽“就無法前進”。該如何夯實民族與國家的價值觀呢?重要的工作就是從“思想道德抓起”,並在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的基礎上,面向世界並“弘揚新的時代精神”。以下我們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治理體系兩個部分,來説明其與傳統文化之結合、創新與實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内涵分成兩個部分:以德爲本的體系。所謂核心價值就是一種“德”,祂是一種最持久且深沉的力量,必然承載着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若“國無德則不興,人無德則不立”。中華民族要繼續前進,自然需要根據時代條件,認真汲取固有道德文化的思想精華,進而深入闡揚傳統上“講仁愛、崇正義、尚和合、重民本、求大同”的民族精神。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然是、也必須是,“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在以“仁義”之“德”的基礎上建構而來。三個倡導與實踐。當代的中國應該堅守怎樣的價值觀呢?在以“德”爲主的思想體系下,包含三個實踐面向:國家層面倡導富强、民主、文明、 和諧;社會層面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個人層面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無形中把“國家、社會、公民”的追求融爲一體,既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價值信念,吸收了近代西方文明中的政治觀念,也體現了國家發展的時代面貌與需求。

  國家治理體系與能力的推進。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和總綱”的記載,明確規範了中共和其他政黨的角色,“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而其他政黨只是“參政黨”。在這個基礎上,以下幾個面向看傳統現代間的傳承與轉换。

  家天下到黨天下。自秦始皇統一天下後,中國在政體上逐漸進入了地方上以郡縣制、中央則以一姓一朝爲主的中央集權體制的社會,直到清王朝而告終。1949年國共内戰結束,中共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政治制度上則實行了一套以一黨執政的制度;歷經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迄今,該體制在各方面發展的已逐漸成熟。這個由一家轉爲一黨的體制,在形式上雖有相當的相似性,但前者由嫡長子世襲專制皇位,後者則由人民大會選舉出領袖;權力的移轉與合理性基礎極爲不同。在中國政治體制的發展史上,當代中國一黨執政體制的建立,反映了自清末以來,歷經立憲運動、復辟運動以及全民普選等政治制度的嘗試錯誤後,歷史終於作出了屬於自身的選擇。

  良政與善治的追求。1、繼承傳統“民爲邦本”的精神。中國共産黨自詡是一個來自人民、根植人民、爲人民服務的政黨,既然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一旦“失去了人民的擁護與支持,黨的事業與工作就無從談起。”因此,堅持立黨爲公、執政爲民,在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下一黨執政、多黨參與,並於分層負責、協商民主的基礎上,確立政策的可行性與合理性,遂行良政與善治,自然是十八大以來實現的目標。《尚書·五子之歌》雲:“民爲邦本,本固邦寧”。“爲人民服務”乃是繼承了儒家“以民爲本”的仁政與精神;而協商民主制的推動,不但擴大了人民群衆政治參與的管道與層面,强化了决策科學化與民主化的機制,更避開了家天下爲一姓、一家服務,以及全民普選制所産生的民粹主義弊端。2、扶貧事業與不患寡而患不均。自改革開放以來,雖然一部分人富起來了,但快速的資本累積却也加大了人們貧富間的差距。另一方面,作爲一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國家而言,中國仍然存有數額龐大的貧困人口,特别是在革命老區和貧困農業地區。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與理想。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央持續積極推動扶貧開發工作,要求各級政府與黨委,對此工作要身懷責任與使命感。

  《論語·季氏》曰:“……,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管子·牧民》稱:“倉廪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古人已經非常清楚地昭示我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存在着必須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辯證關係。實現共同富裕的社會才能穩定發展,衣食充足後的國民,方能懂得禮節與榮辱,而這一切正是當下文明和諧小康社會的追求與寫照。

  禮敬先賢與英雄。儒家傳統中除重仁義修身外,禮制教育尤其是國家社會不可或缺的部分,并且是領導者成功及國家社會安定與否的表征。《荀子·禮論篇》:“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故禮乃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天下從之者治,不從者亂,從之者安,不從者危,從之者存,不從者亡,……。”《强國篇》亦雲:“人之命在天,國之命在禮。”

  國家舉行慶典儀式、弘揚並謹記先祖的英雄事迹,使人民敬天地而尊先祖;這種以禮修身的禮制教育,攸關人心良善與國家興衰治亂的根本。一個没有英雄的民族,不會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一個不尊敬珍惜英雄的民族,更是一個沉淪無望的民族。自2012年就任以來,習近平主席任内不但興建“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每年舉行盛大儀式追思死難烈士與同胞,更在重要慶典上率領百官,集體向人民先賢、英雄烈士獻花致敬。上行下傚,風行草偃;正所謂“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耻且格。”中國正浸潤在對自身歷史文化回歸與唤醒的征程當中,我們深信在可見的未來,一個融會傳統道德價值與現代科技創新的新文化,將會伴隨着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誕生。


  孫若怡,《海峽評論》編委、撰稿人;前稻江科技管理學院校長、學術副校長,中興大學歷史係所主任兼所長、博士生導師,中華文化與高等教育交流協會創會會長、理事長。“95課綱”審查委員,“98課綱”與“101課綱”編修委員,馬英九任期内《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社會領域歷史科課綱》召集人。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