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南充 ——“綢都”“絲綢源點”文化研究

  中國歷史上有三條絲綢之路:北方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和南方絲綢之路。南方絲綢之路指的是“蜀身毒道”,其中的蜀指的是當時中國的四川,身毒指的是當時的印度,這條古道在秦漢時期就已經形成,成爲各地商人經成都、樂山、宜賓、邵通、曲靖、昆明出口到境外的緬甸、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非洲等國家和地區。這條古老的商道,山高水險,途徑中國西南大部分地區,留下了許多文化遺迹,被譽爲南方絲綢之路。

  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南充早在3000多年前的巴子國時期就已盛産蠶桑,“巴蜀人文勝地,秦漢絲錦名邦”,“天上取樣人間織,滿城皆聞機柕聲”,這些膾炙人口的詞句是對“蠶桑之鄉”、“絲綢之城”南充的形象寫。2005年4月,中國絲綢協會命名南充爲“中國綢都”,2016年,中國絲綢協會授予南充“絲綢源點”,兩大榮譽集於一身,這是南充作爲絲綢之路節點城市的最大輝煌。

  一、南充是南方絲綢之路的源點

  在古老的炎黄文明中, 嘉陵江是長江流域最大的支流水系。一億年前,從陝甘大地的崇山峻嶺産生,在4000萬年前穩定了身形,流經陝、甘、川、渝四地,全長1193公里。像長江流域最早出現水稻、黄河流域最早出現粟一樣,嘉陵江流域很早就出現了蠶桑。上古時代,蠶絲始祖嫘祖在嘉陵江畔的鹽亭(南充毗鄰之地)境内誕生。嫘祖發現桑樹上有野蠶吐絲作繭,遂將其馴化家養。史學界有一種推斷,嘉陵江流域是嫘祖最早馴化野蠶之地,也就是中國桑蠶的發祥地。1987年,文物部門在閬中朱家山整理一個被毁壞的墓葬時,發掘出一塊唐代的墓葬碑文,記述了閬水一帶蠶業的興盛;2015年,南充市高坪區的都京鎮境内出土了兩段10多米長的粗大烏木,經鑒定,此木質爲桑樹,已埋地下上萬年。這是古老的桑業和蠶業在嘉陵江流域産生、繁衍,並依存於南充勃興和發展的重要見证。

  對於南方絲綢之路的路徑,史學界有兩種觀點:一是南充絲綢經閬中、漢中、寶鷄到達西安, 融入北方絲綢之路並直達中亞和地中海,因爲河西走廊曾出土過南充出産的古蜀錦;另一條是,南充絲綢向西經成都,過邛崍、雅安出境。故明清《續文獻通考》有記載:“果州綾,輸蜀身毒道”。據《華陽志》載,當時南充絲綢“勝蘇杭品質之優,享天寶物華之譽”。

  二、南充絲綢昔日之輝煌與今日之困境

  1、昔日輝煌:都京絲二廠是亞洲最大的“萬人工廠”

  六和集團是張瀾先生1912年創建的,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奬。20世紀30年代,六合的經濟價值是“一兩生絲一兩銀”。抗日戰争時期,南充絲二廠抓住機遇,大批招收工人,將江蘇、浙江流亡到四川的桑蠶絲綢技術人員,甚至留學海外精通蠶絲業的人才吸收入廠,添置設備,擴大生産,創造品牌,年蠶絲産量占四川絲業的50%以上,年工業産值占四川絲業的30%以上,繅制的蠶絲大都出口,被繅絲界同仁譽爲“世界繅絲業大廠之最”。解放後,六和集團在南充以至四川的經濟建設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馬恒昌小組”向全國工礦企業職工發表了開展愛國主義勞動競賽的倡議書,全國有18000多個班組300多萬職工向“馬恒昌小組”應戰,掀起一場波瀾壯闊的大規模勞動競賽群衆運動,書寫了我國工人運動史的新篇章。馬恒昌是開國勞模,13次受到毛主席接見。1952年5月1日,組長趙柏林赴北京觀禮,受到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當年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上世紀,在外地客商人口中流傳着“世界市場看中國,中國市場看江浙,江浙絲綢看蜀國,蜀國絲綢看川北,川北有個二絲廠,二廠建在河壩上,絲綢工人日夜忙,絲綢出口好漂亮”對南充贊譽的詩句。歷史上,絲綢企業是川北的支柱企業。南充由於有絲二廠、絲三廠、綢廠、絹紡廠、印染廠等輕紡企業而揚名四川以至全國。1978年黨的十一届三中全會後,全國工業生産迅速復蘇,那些年絲二廠平均年生産總值約9000萬元,1990年突破億元大關。這個生産規模在當時不僅是中國第一,甚至堪稱亞洲第一大繅絲廠,當時南充絲二廠職工最多時達上萬人,也被稱爲亞洲最大“萬人工廠”。每當下班時,有過上萬人從工廠前面牌坊經過的浩盪的場面。

  但是,上世紀末,由於計劃經濟模式嚴重束縛着企業的生産和銷售的積極性,以及由於歐美發達國家作梗,絲綢行業面臨巨大的挫折,桑蠶絲綢企業呈現斷崖式下滑,絲綢廠艱辛度日,紛紛被迫停工甚至變賣廠房。

  2、體制制約:産業結構不合理、主導品種結構單一

  長期以來,因爲繭絲和勞動力資源等優勢,中國絲綢企業演繹着國外品牌“加工廠”的角色,九成以上的企業爲國外品牌代生産,靠“貼牌”、“代工”賺取低廉的加工費。在很多外國人眼中,世界上最好的絲綢就是在中國,而事實則是中國向國際絲綢市場出口的産品,多爲原料干繭和粗加工生絲,處於整個産業鏈的末游位置。國際知名絲綢品牌中,很難看到中國企業的身影。雖同爲絲綢出口大國,但中國絲綢工業的利潤率,却遠低於法國、意大利等産業鏈高端國家。主導品種結構單一,繅絲、織綢等初級産品産值仍占全行業70%,服裝、家紡用品、旅遊製品等僅占全行業的30%。多數企業主要生産中低檔次産品,加之主要依賴印巴市場,增大了潜在的市場風險。

  3、破繭重生:企業破産重組、六和集團獲得新機

  1992年,南充絲二廠更名爲南充市嘉麗華絲綢集團,1994年,國際絲綢市場銷售不暢,國内絲綢市場疲軟,南充市内出現多渠道收購搶繭,提高繭價一倍以上,全市繭絲綢行業出現巨額虧損,嘉麗華集團亦現虧損。産品的研發能力弱、技術設備落後、産品附加值不高……很多企業在逐漸嘗試與市場接軌的過程中,暴露出生産經營和企業管理中的“短板”。讓很多人引以爲榮的絲綢,變成了“絲愁”。1996年,“嘉麗華”剥離出有效資産,組建四川南充六合集團公司,現在的六合集團是國有控股的多元化經濟實體。隨後,六合集團開展横向經濟聯合,引上海服裝十四廠和上海領帶廠入川,生産絲綢出口産品,polo、G2000、U2等國際著名品牌服裝均由六合集團生産。至2011年,六合集團已經發展成爲集繅絲、織綢、煉染、絲綢産品生産爲一體,擁有完整産業鏈,具有百年絲綢生産歷史的企業集團,從原料型生産轉變成爲消費者終端産品的生産。除此之外,現在的六合廠區還具有十分寶貴的絲綢行業工業文化景觀的鮮明特點,具有寶貴獨特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

  三、“一帶一路”給南充絲綢業提供了振興的契機

  爲了充分發揮四川作爲唯一連接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及長江經濟帶的地域優勢,以及對“一帶一路”沿綫國家的地緣優勢,促進四川更好融入國家統籌内陸、沿江、沿邊開放的總體戰略,2015年5月,四川省政府制訂了“一帶一路”戰略“251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鼓勵南充發揮絲綢産業優勢。“251計劃”指出,支持川絲抱團“出海”,鼓勵南充等川東北地區發揮絲綢外向型産業優勢,打造區域開放合作示範區。

  (一)都京絲綢産業“基地”成型

  經歷重組後的絲綢行業,南充市致力於把都京絲紡工業園建成以絲綢文化爲主題的旅遊目的地和絲紡服裝生産加工基地。目前,都京絲紡工業園已形成了栽桑、養蠶、繅絲、織綢、生産、加工、銷售一條龍的完整産業鏈,并且擁有全國最大的繅絲基地,南充絲綢企業八成以上的生絲皆由都京提供。早在2010年時,園區便已經擁有以六合集團爲龍頭的規模企業15家,絲綢産業“基地”已經成型,都京將成水上“新絲路”起點。都京集裝箱碼頭是南充港唯一的集裝箱和貨運作業區,作業區按照預定的“港園城”一體發展思路,將被打造集港口、産業園區、人居休閒爲一體的港口新區。集裝箱碼頭投入使用後,都京的絲紡服裝産品可以通過貨輪直接由水路運往重慶、上海等地。而都京需要的重型設備,也可通過水路從沿海地區運進來。未來,都京將成爲水上‘新絲路’的起點,爲絲紡産業再次騰飛插上有力的翅膀。 

  (二)衆多優質企業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填補同行業空白

  南充的依格爾、銀海絲綢、錦泰絹紡等絲綢企業與澳大利亞世界頂級羊毛生産企業JEMALA(杰瑪娜)公司聯合開發絲羊毛、絲羊絨混紡生産,獲得成功。依格爾公司投入2.28億元引進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劍杆織機、電子提花機,添置了平網精密印花機等226台主要工藝技術設備,填補了全省同行業空白,加快了企業技術上檔昇級,增强了市場核心競争力。依格爾公司産品先後獲得了進入美國公司的經營權和我國第一張進入英國全球最著名的頂級商場HARRODS(哈鋭斯)通行证。南充長葉公司産品經瑞士“信心紡織品”檢定有限公司檢定合格,並被一些國外企業確定爲免檢産品。南充已成爲POLO、G2000、U2等國際著名服裝品牌在西部地區最大的出口加工基地。 

  (三)開闢各種銷售渠道,多種經營

  南充的各個優質企業都在開拓新的銷售渠道:(1)四川閬中卓尚絲綢工業有限公司綫上銷售轉型,“電商”傳統老店開闢“綢都”新絲路。作爲閬中的“百年絲綢老店”卓尚絲綢已正式入駐中國工商銀行“融e購”商城,這也是南充首家“觸”網的絲綢企業;(2)四川依格爾紡織品有限公司進行綫下銷售,在部分旅遊景點設絲綢銷售點。旅遊市場對絲綢禮品的需要不斷增加,絲綢、絲綿交織床上用品也逐步被更多消費者認知,依格爾發揮在絲綢行業在寬幅織造和印花的産業優勢,生産更好的絲綢家紡産品,樹立更好的品牌形象;(3)南充市長葉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充分利用“一帶一路”爲絲綢的海外市場帶來的巨大商機,重走絲綢之路, 唤起人們對中國古老絲綢和文化的回憶,激發人們對絲綢産品的喜歡,擴大其影響,從而促進消費,爲企業帶來更大的市場。

  四、打造南充“綢都”·“絲路源點”新坐標

  隨着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絲綢的文化、經濟、歷史元素更加凸顯,南充地位更加的重要。南充要着重打造“中國綢都”和“絲綢之路源點”這兩塊金字招牌。但筆者在南充考察期間,南充市區鮮見與“一帶一路”的“元素”與“符號”:一是在市區很難見到與“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的標識,如以絲綢命名的大厦、飯店、街道、橋樑等;二是在市區很少見到與“一帶一路”、“絲綢之路”有關的文化標識,如公園、文化、旅遊設施;三是在市區很少見到與“一帶一路”、“絲綢之路”有關的實體商店、茶館、咖啡館,比如“絲綢一條街”等。

  建議:(1)將嘉陵江上的四座大橋分别改名爲“絲綢一橋”、“絲綢二橋”、“絲綢三橋”、“絲綢四橋”等;二是將一些街道命名爲“絲綢大道”等;三是將一些建築命名爲“絲綢大厦”等;四是將一些新建的社區命名爲“絲綢社區”等;五是將一些車站、碼頭命名爲“絲綢車站”、“絲綢碼頭”等。(2)舉辦“世界絲綢大會”。藉助“中國·四川·南充絲綢節”,以及“中國綢都”、“絲綢源點”這兩張文化名片,把南充打造成“綢都、嘉陵江、三國文化”之城。現在,國家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南充要抓住這次歷史機遇,吹響號角再出發。隨着“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絲綢這股“軟實力”將會得到更好的發展,將“綢都、嘉陵江、三國文化”融入絲綢文化,建設一個嶄新的“中國綢都”。衆所周知,會議經濟是産業經濟範疇之一。中國每年舉辦各種會議多達千萬個,涵蓋公司會議、政府會議、事業單位會議和社團會議四大類,會議經濟産值達到萬億元,已經成爲拉動地方經濟的新增長點,並日益受到各級政府和會議産業鏈的重視。(3)論壇的主題可設爲:“綢都、嘉陵江、三國文化”;南充在“絲綢之路”戰略中如何發展農業和蠶絲經濟;南充在“絲綢之路”中的交通樞紐作用研究;南充市經濟圈布局與定位;南充與嘉陵江文化研究;南充與三國文化研究;中國絲綢在世界絲綢行業的地位研究;世界絲綢業的科技創新;絲綢與人類生活方式的提昇等。


  岳西寬岳西寬,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