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兩岸藝術合作中叙事範式的同頻共振——以《蝴蝶之戀》《阿搭嫂》創作爲例

  一

  2010年8月,一部由厦門市歌仔戲劇團和台灣唐美雲歌仔戲團合作創作演出,表現海峽兩岸分别38年的愛情故事歌仔戲《蝴蝶之戀》,在台北戲劇院寫下了戲曲商業場次最多的紀録,台灣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聯合報、旺報、華視、民視、TVBS、三立等各大報紙、電視台、電台都在爲這場感動觀衆的“蝴蝶之戀”廣泛報導,並稱之爲“兩岸戲曲合作的破冰之旅”。台灣許多政治人物觀看後紛紛上台與演員合影留念,五任的“文建會”評委都到場觀看。《蝴蝶之戀》成爲當年海峽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大盛事,並開啓了兩岸戲曲合作的新時代。

  2016年5月,台灣戲曲學院成立青年劇團之時,校長得知我去台灣開會,派人直接把我從機場接到學校,希望我能將《阿搭嫂》的劇本提供給青年劇團演出。我被校長的誠意所感動,《阿搭嫂》的兩岸合作就此展開。2018年6月,由厦門市金蓮昇高甲劇團和台灣戲曲學院青年劇團聯合創作演出的輕喜劇《阿搭嫂》在台北城市舞台上演。這部集合瞭高甲戲、客家戲和歌仔戲三種傳統戲曲形式,讓觀衆直呼精彩。“合作”在島内再次引發議題,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福建日報、海峽衛視、厦門衛視、海峽導報以及台灣華視新聞、台灣中央廣播電台、台灣客家電視台等多家媒體相繼報導。

  2018年10月《阿搭嫂》作爲“2018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開幕大戲,再次贏得大陸觀衆的好評。讓台灣戲曲學院青年劇團没有想到的是,2019年,《阿搭嫂》入選在上海舉辦的“中國藝術節”參演劇目。5月15日藝術節開啓當天在上海星舞台精彩亮相,新華社、光明網、新民晚報、解放日報、福建日報等主流媒體和新媒體紛紛報導。國台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在新聞發佈會上特别提到:“該劇將高甲戲、客家戲和歌仔戲三個戲曲劇種融合在一起,是閩台地方戲曲融合發展的一次有意義的嘗試。”

  兩部戲一悲一喜,《蝴蝶之戀》看哭了無數兩岸觀衆,《阿搭嫂》則讓兩岸觀衆在笑聲中感悟世俗常情的美好。作爲這兩部戲的編劇,在創作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兩岸藝術合作,故事怎麽講才能吸引兩岸觀衆,才能走進觀衆的心靈?

  二

  “叙事”是人對於事件的描述。在文學領域裏,叙事指用文字形式按照一定的次序講述一個真實的或虚構的事件,即是我們通常所説的“講故事”。在以表現人爲主體的戲劇、影視中,講述故事成爲最重要的基本特徵,因此,講故事也就成爲藝術作品的内容,同時也是手段。叙事建立起了群體的共同文化記憶、社會共識、價值觀念、行爲準則,建構了人的世界,人的歷史。人們對於歷史的瞭解都是從叙事的形式儲存於大腦之間。具體而言,叙事可以分爲兩個部分,即故事和叙述,或者説“講什麽”和“怎麽講”。

  濫觴於李登輝時期,大行其道於陳水扁時期的“文化台獨”,在歷史文化教育領域大搞“去中國化”,不斷切割台灣與大陸的文化歷史臍帶關係,給兩岸關係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但同根文化,同源歷史,相通信仰,相同習俗,依舊是兩岸的共同文化基礎。作爲台灣民間地方文化代表的歌仔戲,不管“文化台獨”怎麽操弄,都改變不了它根源於大陸,由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培育成長的歷史事實。不管兩岸政治風雲如何變幻,兩岸民間交流依然我行我素,同唱一曲“七字調”。2006年,盡管兩岸形勢低迷,但兩岸歌仔戲創作藝術節仍然在台北舉行。在閉幕晚宴上,强烈合作的願望在酒桌上被兩岸同仁激情燃燒了起來,台灣學界和歌仔戲界首先提議,兩岸應該共同創作一台大戲,在大陸和台灣巡演,甚至到國外去展演,把歌仔戲打響。仿佛有歃血盟誓的意味,交錯的酒盞紛紛伸在我的面前,不約而同將這個重任壓在我的身上。

  之後,台灣方面一直在催促劇本快點完成,而我遲遲不敢動筆,原因是“講什麽”和“怎麽講”是兩岸戲曲第一次全面合作成敗的關鍵。戲劇直接面對着觀衆,你不能“自説自話”,必須選擇一個兩岸觀衆都聽得懂,願意聽,又能打動他們心靈的故事。整整兩年時間,古今中外各種故事題材一個個在我的筆下結構,又一個個被自己否定掉,我一直問自己,什麽故事最能打動觀衆的心?歌仔戲是台灣最受大衆喜愛的地方戲,在學界的大力推動下,又成爲台灣時尚藝術,它不僅擁有老觀衆,還擁有新的年輕群體,你的故事必須具有民間情感,同時必須具有文化視野,還必須具有當代的審美吸引,才能打動現代觀衆。我寫過《歌仔戲史》,發表過無數閩南文化的研究文章,當我的靈感觸及我曾發表過的《三伯英台》在台灣流傳的系列文章,以及我在撰寫《歌仔戲史》時采訪無數台灣和大陸藝人的生命史,1949年海峽阻斷,一些台灣藝人在厦門演出,從此回不了台灣,一些從厦門去台灣演出的大陸藝人,從此留在台灣,我的内心爲之一顫。“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從古至今,一直在台灣傳唱,是中國最美好的愛情故事,也是中國人向往的愛情理想,不管兩岸的歷史風雲怎麽變化,“樑祝”所傳遞的美和情感,散發的愛情力量,以及它的情感表達方式始終没有變化,這是“三伯英台”最廣泛的群衆基礎。1949年兩岸分離,有太多的“三伯英台”從此分離,走時青春的身影,回來已經白發蒼蒼,一切都無法回到從前。一個時代的悲劇用無數人的情感爲代價,給了我創作衝動。於是,我將古典“樑祝”和兩岸一對歌仔戲藝人的愛情故事交織起來。台上,他們是山盟海誓的山伯英台;台下,他們是相知相愛的戀人,然而,無情的海峽將他們分開,他們依然如梁山伯與祝英台一樣,用一生的相守,寫出人世間最美好的愛情故事,這就是兩岸的現實。雖然表現兩岸分離的作品已經不是什麽新鮮題材,但當我將歷史傳説和現實生活勾連起來,我找到兩岸中國人最普遍的情感:“死生契闊,與子成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而這又是海峽兩岸分别38年的現實,這也正是兩岸不變的文化基底。

  叙事範式作爲修辭學的理論,通過檢測故事的叙事理性,來判斷這個故事是否是一個“好故事”,即它是否能够爲受衆所接納,它爲什麽能够爲受衆所接納。我將歷史的“樑祝”與當代的“樑祝”連貫地叙事,將兩條故事縝密地結構在一起,不斷推進情節的發展,歷史的“樑祝”不斷累加現實人生的痛苦,現實的“樑祝”不斷地增添歷史的悲劇,實現了叙事一致性。而劇中表現出的價值觀和信仰,是根植於兩岸的共同文化根基,所以能够在劇場産生互動共鳴,實現了叙事真實性。在台灣演出的時候,許多人都問我,這個故事是不是根據他講述的他家的故事改編的?説明選材切入了台灣觀衆的普遍情感,他們將自己生活中親歷或所見投入到戲中,台上台下融爲一體,直扺觀衆的心靈,完成了“講什麽”和“怎麽講”的故事叙事。

  三

  民間立場一直是我創作兩岸題材劇本的出發點。《蝴蝶之戀》擺脱了宏大叙事,將一對底層民衆的愛情故事,放置在大曆史中去展現中國人對愛情的執着,催人泪下。《阿搭嫂》同樣從民間立場出發,表現一位我們熟悉的鄰家阿婆。閩南和台灣鄉土社會裏,有一種人特别好管閒事、愛凑熱鬧,因喜歡東家長西家短而令人生厭,閩南人把這種女人叫做“鷄婆”、“阿搭嫂”。《阿搭嫂》講述的就是這麽一位“好管閒事”的阿搭嫂。台灣戲曲學院青年劇團在媒體見面會上談到爲什麽選擇《阿搭嫂》這個劇本時説到:“《阿搭嫂》告訴你爲什麽婆媽們這麽好管閒事,你會感覺到好像時常在身邊看到的婆婆媽媽,有意思,很有鄉土人情。”“身邊的婆婆媽媽”、“有意思”、“鄉土人情”三個關鍵詞,回答了叙事範式認爲的:爲受衆所接納,爲什麽能够爲受衆所接納的問題。

  “同頻共振”是聲學中的一條規律,就是指一處聲波在遇到另一處頻率相同的聲波時,會發出更强的聲波振盪,而遇到頻率不同的聲波則不然。人與人之間,如果能主動尋找共鳴點,使自己的“固有頻率”與别人的“固有頻率”相一致,就能够使人們之間增進友誼,結成朋友,發生“同頻共振”。

  “生活形態”是閩台兩地最能够産生“同頻共振”的地方,也是兩岸最大的公約數,歷史上閩南人遷徙開墾台灣,不論是有組織或零星的移民,每到一個地方落脚,第一件事就是先立像,把從原鄉帶去的神靈供奉起來,蓋座廟,然後以廟爲中心,向四處開始開墾,廟就成爲鄉親聚集的活動中心。隨着聚落人員的不斷增多,人與土地發生衝突的時候,一部分人又開始去開闢一個新的領地。這部分人出去的時候,又同樣去廟裏請靈,到了新領地後,又立像蓋廟形成新的聚落。人員越來越分散,而精神却越來越集中,不管走到哪裏,都不忘原鄉祖籍與根源。所以至今台灣的許多寺廟還保留着牌匾,以示神靈的來歷。盡管兩岸政治形態、意識形態不同,但傳統文化的根基深根於民間,所以隨處可見閩台共同的生活價值、方法價值和精神價值,哪怕是餐桌上了一碗“猪脚面綫”,都會勾連相同的文化記憶,“阮阿嬷”(我奶奶)的故事就開始講開了。我的《阿搭嫂》故事叙事就是從這裏出發:“阿搭嫂”從農村進城,對什麽都新鮮好奇,因爲好事救了秀才反被認定爲“肇事者”,因爲熱心腸卷入了一場“綁童案”,誤冲誤撞被抓進官府……在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喜劇中,給人深刻的思想啓迪,唤起人們對中華傳統道德的珍視。在兩岸共同的文化中,這是一種不需要轉换的文化信息二維碼,直接對接的就是中國人的“價值觀”和“人情色彩”,也就是中華古訓“但行好事,有難相幫”。

  傳播學理論家費希爾提出的“叙事範式”概念,就認爲一個符合人們價值觀,能激發人的美學想象並能引起人們情感共鳴的故事,要比單純的邏輯論证更能影響人的判斷和决策。在柴米油鹽、祖宗“牌位”前、最有烟火氣的故事中最能産生“同頻共振”。盡管海峽兩岸風風雨雨,但中華文化千百年來積澱下來的生活價值、思想感情、人生處世却是相對穩固與一致的。文化藝術最大的功能是可以將共同的情感串聯起來。

   “同頻共振”是充分把握受衆的心理需求,最大程度激發受衆的情感共鳴。在對台交流中,面對面的戲劇演出,往往會收穫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爲戲劇能營造出與他們的經歷相匹配的氛圍或環境,使受衆能够得到情感共鳴並相互感染。福建閩南與台灣有太多可以切入人心的故事,是兩岸合作的“資源庫”,可以最直接地對接兩岸文化的“二維碼”,切入兩岸的心靈契合,關鍵是故事“講什麽”和“怎麽講”。台灣對大陸文化娱樂領域家國叙述充滿戒心,宏大的家國民族叙述容易引起台灣同胞的警覺與逆反,而像《阿搭嫂》這樣講述身邊“熱心阿婆”的故事,則能迅速構建起兼容的情感框架。

  四

  台灣讓我們隱憂的地方,就是不同的世代有不同的文化回憶,也因此才會不斷讓政治人物挑起族群的矛盾。兩岸藝術合作的目的,就是尋找可以將不同世代的人串連起來,獲得共同的認知,構建跨越世代的共同記憶。《蝴蝶之戀》和《阿搭嫂》的兩岸合作,讓零散、疏離的個體(觀衆)在走進劇場那一刻,情感獲得連結而達到精神相通,同時,合作又讓雙方建立起一種新的文化記憶。例如《蝴蝶之戀》的男主角、台灣歌仔戲團團長唐美雲,在1995年首次“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兩岸歌仔戲未來的合作與展望”座談會上疑慮地説:“由於兩岸背景環境不同,合作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2006年,也就是距離首次“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 11年之後,“華人歌仔戲創作藝術節”在台北舉行。看了厦門市歌仔戲劇團的演出之後,也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雙方有了合作的意願。2009年,《蝴蝶之戀》終於與大家見面了,這離唐美雲1995年的講話整整過去了14年。從擔心“兩岸合作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到走到了一起。説明瞭合作是兩岸藝術家共同的心願。2010年,《蝴蝶之戀》在台北、高雄演出的時候,每一場落幕後觀衆都久久不肯離去,唐美雲每一次向觀衆鞠躬後都説到:“60年,兩岸歌仔戲第一次全面合作,你們和我們一起共同見证了歷史!當百年之後,有人回顧記録歌仔戲發展史的時候,你和我,都没有缺席……”這就是兩岸合作的意義。

  無論是《蝴蝶之戀》還是《阿搭嫂》,成功之處就是構建了跨越世代的共同記憶,它既關照到歷史的文化價值(故事内容),同時提供了新的文化價值(合作創新方式),既有後看的文化觀(兩岸的歷史文化),更重要的是呈現了向前看的文化觀(新世代的合作創作)。《蝴蝶之戀》《阿搭嫂》吸引無數年輕新秀加入,這些新秀正是未來兩岸發展的人才活源,播撒中華文化的種子。當下我們積極推動兩岸合作,目的也就是通過一部戲,既是兩岸共同生活記憶的舞台重現,同時,又建立新的文化記憶,當兩岸新的文化慢慢建構起來後,又會成爲共同的文化記憶。正如唐美雲對台灣觀衆所説的:“當百年之後,有人回顧記録歌仔戲發展史的時候,你和我,都没有缺席……”。


  曾學文,厦門市台灣藝術研究院(厦門市閩南文化研究院)院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