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兩岸青年社會文化交流──從理解到認同

  一、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

  兩岸都是中國人、炎黄子孫。過去因内戰與政治因素,造成兩岸分隔,然彼此語言文字相通,風俗習慣、年節幾乎一樣,雙方享有同樣文化情感與歷史淵源。是以,兩岸文化交流,很容易激起共鳴,增進彼此認同。

  我們談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必須想想文化交流内涵?這裏主要談台灣青年來大陸,應多瞭解些什麽?大陸青年來台灣部分,不是本文重點。

  一般來講,文化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擁有共通的信念、價值、偏好或經歷共同的歷史經驗與傳承,這些反映在人民的生活方式、人際關係及價值判斷,同時也反映在典章制度與史籍之中。

  文化是活的,透過人民互動與外界交流,不斷更新,故文化不僅是記憶與傳承,更有創新及發展。每一代、每個地區的人們,透過交流,激盪新的文化元素,像新的用語、新的觀念,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這是我們看到文化的創新發展,同時其也與既有的文化與其他文化融合,展現新的風貌。所以,我認爲文化是與民衆的生活結合,文化從來不是鎖定於特定時空的膠囊,它有生命力與活力。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集體共同創造的,它的創新也依靠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

  二、文化交流貼近生活情感

  兩岸人民隔絶幾十年,雙方有着不同生活經驗,存在不少誤解,留着刻板印象。文化交流的目的,是希望從雙方的共同點切入,增進彼此瞭解,消除偏見,進而促進文化認同,共同創新發展中華文化。

  過往兩岸文化交流,常看到透過參訪,尋訪文化根源,共享歷史記憶。例如從小讀岳飛精忠報國,當走訪西湖邊上岳王廟,很容易激發我們對岳飛的崇敬與懷念。兩岸也常舉辦民間文化活動,譬如前一陣兩岸媽祖在崑山巡安繞境,吸引大批信徒,媽祖成爲兩岸重要的溝通橋樑。吴泓勛:“兩岸媽祖巡安繞境,崑山沸騰”,旺報2019年9月8日。兩岸也有共同的藝術偏好,像書法藝術節、書畫名家交流展、象棋、圍棋比賽,這些皆有助於增進文化認同,拉近情感距離。

  中國大陸幅員遼闊,各地區有不同文化特色;不同年齡層、職業别,也有特定的偏好與價值觀。是以,兩岸文化交流,面向從來不是單一的,呈現多樣性的特質。

  也就是説,兩岸文化交流的内涵,除我們熟悉的傳統藝術、民俗交流,也有現代的、前瞻的文化交流活動。

  舉例來説,我們常見兩岸影視與流行音樂的交流合作,兩岸樂壇、影壇協同創造許多感人、叫座的作品,影迷樂迷不計其數,兩岸影視歌星受歡迎程度超乎想象。如果没有共同的語言文化,不可能産生這樣共鳴。這些流行文化,經由市場機制,産生巨大的融合效應,凸顯兩岸歌壇、影壇的製作、演出者,正共同營建新一代的影音文化,這是一種創新,它對千萬青年人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流行文化爲何易激起共鳴?係因貼近兩岸人民的生活情感,這也提供我們一條思路,青年文化交流的面向,越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趨勢,有前瞻性,效果就越大。但切入點在哪兒?如有機會,如何在短短幾星期,協助一群台灣年輕人理解中國大陸發展趨勢及背後代表的價值觀與世界觀?

  三、中國崛起的精神面貌

  過去四十年,中國大陸經濟騰飛,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一些科研領域,已領先世界。現在很多人談中國崛起,崛起不單純是經濟、軍事力量的展現,背後須有文化力量支撑。没有文化力量指引,崛起是虚浮的,欠缺自信的。所以大國崛起,乃是反映一個國家的思維理念同以往不同。

  一個國家興起,人民生活態度必然是進取的,不是消極的;人民價值取向是開放的,不是排外的;國民必然將自己國家定位爲世界的主要成員,願承擔較多責任,不會只想閉關自守或獨善其身。

  這種世界觀不單展現一種氣魄與胸懷,還將引領各個領域前進發展。所以,大國崛起是全面的,不僅經濟、科技的崛起,也激盪人文的創新發展。人民對未來的想望,激勵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

  文化是軟實力,當文化蓬勃發展,不論人文、藝術、體育、科技各個方面必有可觀之處,整個社會的能動性,人民對生活與未來的態度,也不一樣。不僅自己人,甚至外國人因爲喜歡,願意模仿、學習。歷史上,唐朝興盛時,即有此番景象。當時外國紛紛前來學習,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對日本文化與制度影響深遠。

  中國大陸的崛起,目前尚在初期階段,各種艱巨挑戰有待克服。值得注意的是整個社會思維的變化,人們對現在與未來的想象,所展現的朝氣,反映這一代中國人的精神面貌。

  記得有一次,我長年住北京的朋友,來台北找我。我們在台北星巴克喝咖啡,我們天南地北聊天,他説你看周圍的人,與北京的星巴克有很大的不同。我説,有什麽不同?他説在北京住的地方,星巴克也有很多年輕人,他們多在談創業,雖然創業不容易,失敗機會高,但都想試一下,你看台北這裏很少談創業。我想這是北京與台北街頭角落的對照,也略微看到兩岸青年生活態度的差异。

  如果希望台灣青年多瞭解大陸,他們固然應看歷史景點、壯麗的山川、精美的文物,但更重要是拉回現實,讓他們多瞭解大陸現在與未來的精神面貌與發展前景,這是真正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

  近些年,大陸在人文、藝術、科學、環保及各生活領域,不斷前進。與國際接軌程度,進展之快,讓各界訝异。這些生活形貌與價值取向所代表的新潮與進步,對台灣青年是有影響及吸引力的,也是他們不熟悉、陌生的。

  如果尋訪大陸,除了探訪古迹,也可以安排台灣青年參觀大陸海南的航天發射場或貴州的天文望眼鏡,或者參觀北京計劃建立亞洲最大的地下污水處理廠,或參觀阿裏巴巴或騰訊或到北京中關村走訪,這些行程不單看工程進步、雄偉,而是瞭解背後成功的故事,及代表的價值觀與思路。如果没有樂觀進取與高度責任感的生活與工作態度,很難想象如何創造這樣的現代文明。

  同樣地,不論繪畫、電影、動漫、音樂、展覽、體育賽事,這些文化活動像跳躍的音符,每日在大陸各大城市展開。隨着經濟進展、生活環境改善,大陸民衆品位提昇,越來越注重精神層面生活。

  所以,兩岸交流,應多安排台灣青年深度瞭解大陸社會的變化和發展的趨勢。如果看得越多,越容易發現兩岸民衆的相似性,也會驚訝大陸新一代的冲勁,以往對大陸的刻板印象,容易消除。

  四、理想與願景對青年有吸引力

  青年人另一特質是有理想,他們想望美好的未來,進步價值對他們有吸引力,也影響他們觀察問題的視角。近幾年大陸推動的幾項重要政策,深具永續發展理念,具有進步性,不僅與國際接軌,且解决重大民生問題。

  首先是大陸脱貧政策。過去六年大陸政府透過精準脱貧,總共脱貧8000萬餘萬人,估計明年可以達標。“中國六年脱貧八千萬”,星島日報2019年9月11日。參考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detail/2061182/日報-中國-中國六年八千萬人脱貧。這是歷史一件大事,中國以往爲貧窮大國,窮人占人口四分之一,現在把窮困人口拉到貧窮綫之上,非常不容易,不只政策成功,亦凸顯對弱勢群體的關懷,願投入巨資,持之以恒,這是平等價值體現。

  根據世界銀行2018年報告,全球近7.36億人生活在貧窮綫之下。《全球極端貧困率持續下降但速度放慢》,世界銀行新聞稿2018年9月19日。參考https://www.shihang.org/zh/news/press-release/2018/09/19/decline-of-global-extreme-poverty-continues-but-has-slowed-world-bank.中國大陸脱貧的成功經驗,不只對全球有貢獻,也爲世界極端窮困的人帶來曙光。

  第二項政策是環保,我們知道大陸經濟快速成長,付出巨大的環境代價。環保雖一再被强調,却與經濟成長扞格,往往經濟成長放在前頭。近些年,大陸政策出現大幅改變,越來越重視環境問題,走向環保優先。“緑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在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我們必須懂得機會成本,善於選擇,學會揚棄,做到有所爲有所不爲。”引自“習近平‘兩座山論’的三句話透露了什麽信息”,新華網2015年8月6日。參考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8/06/c_128099340.htm.這些理念與中華民族永續發展聯繫一起,從中央至地方,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環境保護措施。舉例來説,從今年7月上海實施嚴格垃圾分類。記得九月我剛好在上海開會,發現旅館不再提供牙刷牙膏類用品,原因爲了環保。這是進步的措施,大量這類用品丢棄,對環境造成負擔。我看到只是一個點,更大的面向是大陸政府對生態環境重視,反映在諸多政策之上,例如全力發展電動車,可降低空污,節省能源。按照目前態勢, 2040年電動車將占大陸整體車輛6成,效果不問可知。Charlotte Beale,《China Is Leading A Surge in Electric Vehicle Sales》, World Economic Forum, 22 May 2018, See 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8/05/china-surge-electric-vehicle-sales/.事實上,過去數年中國大陸在緑能與再生能源的投入,已名列世界前茅,逐步建立其國際環保形象。Charlie Campbell, 《China Is Bankrolling Green Energy Projects Around the World》,Time,1 November 2019. See https://time.com/5714267/china-green-energy/?utm_source=newsletter&utm_medium=email &utm_campaign=the-brief-pm&utm_content=20191104&xid=newsletter-brief.

  環境保護奠立在永續發展理念,知易行難。大陸這麽大的經濟體,區域差异性如此之大,想改變人民習慣與企業經營模式,極爲不易,但在堅定實施緑色發展政策下,人民觀念正在轉變,成功機會越來越高。

  第三項政策是“一帶一路”的發展策略。“一帶一路”沿綫國家,許多極爲貧窮與動盪,是西方國家與財團不願投資地區。在北京帶動之下,目前有130多個國家參加“一帶一路”的計劃,其中重點在基礎建設及協助融資,幫助發展中國家發達經濟,這是利己利人的政策。如果這項政策成功,將翻轉世界經濟版圖,更多國家將有機會享受經濟成長果實。以往西方國家不時以帝國主義方式,掠奪殖民地經濟或以經濟援助爲餌,爲其政治目的服務。然而“一帶一路”的政策,比較像中國歷史的王道文化,濟弱扶傾。

  這裏提到“脱貧”、“環保”、“一帶一路”,無不鏈接當前國際的主流價值,脱貧意味平等與共同富裕,環保意味永續發展,“一帶一路”意味着王道外交。

  這些政策有現實意義,又具理想色彩,可作爲兩岸青年交流的主題,有系統性地介紹政策内涵、理念及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换言之,青年人關心現在與未來,介紹大陸現代文明建設,使參訪者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五、深度交流增進理解認同

   兩岸環境不同,有時累積的偏見易使彼此不想瞭解對方,故文化交流扮演重要角色,因爲兩岸文化有許多共通處,是很好的切入點。

  參訪過程,應該重視對話,使參訪者有機會深入瞭解大陸宏觀至微觀的變化,有助增進瞭解,激發認同,甚而願意前來大陸發展,參與各項建設。

  我們知道大陸出台一些政策,歡迎台灣青年前來就學就業。不過大陸市場很競争,再怎麽協助,最終得靠自己本事。社會文化交流的作用有利於台灣青年瞭解民情與社會脈動,對其在大陸開展學業事業都有幫助。

  從另一角度來看,台灣青年與大陸文化交流,可以將台灣經驗與大陸分享切磋。台灣在垃圾回收起步比大陸早,台灣的小區服務與老年照顧也發展比較早,事實上兩岸面對現在與未來的挑戰,思路有許多相通之處。

  文化交流可考慮以特定主題爲軸綫,安排台灣青年選擇幾座城市,針對特定議題,不論脱貧、環保,甚至考古、航天或流行音樂,總之應該讓他們感受到大陸發展的動能,體驗中國大陸構建現代社會的思路與永續發展的世界觀。

  兩岸文化交流是從理解開始,進而欣賞,促成融合與認同,一起創新發展新一代的中華文化。隨着中國大陸崛起,我們看到中國人的思維與價值觀,比從前進取、前瞻,也更有自信,往後還應將現代文明建設做成典範,吸引國内外的人,讓中華文化成爲二十一世紀解决人類共同問題的主要橋樑,發揮積極的影響力。



  高朗,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係教授,台灣大學政治係原主任。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