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淺談兩岸青年深化交流與建構認同

  青年是民族的未來,也是國家將來的棟樑。中國正處於國家仍未完全統一的時代背景中,兩岸青年所扮演的角色之重要性自不言可喻。如何讓兩岸年輕人擴大相互交流,正確建立兩岸一家親的共同認知,是當今兩岸有識之士共同關注的焦點。本文將簡述兩岸青年交流現狀,並説明目前深化兩岸青年交流與認同的困境,最後就未來發展提出建議。

  一、兩岸青年交流發展現狀

  (一)兩岸青年意見交流機制常態化。1990年“台灣青年亞運觀光團”到訪北京,可以視爲兩岸青年交流的濫觴。而在接近20年後的今日,兩岸青年交流已不再是零散交流,而是走向定期機制,且各種交流活動的規模也逐步擴大。由於當前台灣經濟持續低迷,西進大陸進行創業與就業的人數逐年攀高。根據台灣《遠見》雜誌的民調發現,2018年大陸“惠台31條”出台後,許多台灣青年世代表示願意到大陸發展,其中18-29歲的指數比例爲59.6%、30-39歲雖然稍低,却也占了46.3%。2019年的海峽青年論壇中,關於兩岸年輕人在創新創業、文化教育等領域合作的議題成爲關注焦點。隨着此類交流活動不斷的擴大,對於增進台灣青年對大陸的認同與好感,具有積極意義。

  (二)台灣青年赴大陸交流人數大幅增加。借由景點參訪或是短期訪學的體驗式交流活動是台灣青年認識大陸的重要渠道。其中,代表性的活動之一便是由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所舉辦的“全國台聯台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活動。活動借由親身接觸祖國大陸的大山大水,增進台胞對祖國的認同感。體驗式交流最大的特點便是能借由實際走訪大陸,與大陸青年面對面交流,進而建立友誼,逐步使兩岸年輕人構建認同。

  (三)兩岸青年交流議題日趨深入與專業化。兩岸青年交流走過快20個年頭,交流也從一開始較爲膚淺的蜻蜓點水,到現在已經進入較爲敏感的政治議題。隨着兩岸民間交往的火熱而蓬勃發展,台灣年輕學者能够有較多的機會直接將年輕世代對兩岸未來發展的看法直接地與大陸學者(特别是年輕學者專家)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與討論。俗語説“見面三分情”,許多兩岸的問題,若有了人情因素的融入,加上同年齡層之間共同語言所能産生的共鳴,更有機會在困難的議題上激盪出智慧火花,最終凝聚成共贏方案,携手共創兩岸更美好的未來。

  二、兩岸青年交流與認同的困境

  雖然兩岸的交流確實已經從零散的“點”,進入到持續的“綫”,未來甚至可期待成爲遍地開花的“面”,但是若從建構認同的角度上,兩岸青年交流仍存在一些困難與不足。

  (一)交流模式的問題。長久以來,兩岸青年交流很大一部份是涉台單位、教育相關機構、學校等帶有官方色彩的機關所發動,因此很容易流於形式主義。許多論壇、夏(冬)令營被批爲“交流時熱熱鬧鬧,結束後冷冷清清”,“爲交流而交流”。此外,兩岸青年交流的形式較爲單一,多半是座談會、論壇、研討會等方式,因此也常被批評“缺乏創新性與持續性”。另一個問題是參與活動對象存在代表性疑慮。由於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的宣傳常常依賴“口耳相傳”,所以常可見到交流活動中多是熟面孔,且受邀的青年朋友存在頗大的“政治共性”。此外,兩岸青年交流活動中大陸青年的參與程度較台灣青年低(人數、地域普及程度均如此)。這些問題使得兩岸青年交流由於“樣本誤差”,導致兩岸青年交流活動雖然頻仍,但所得到的總結意見並無法呈現出真實兩岸青年的全貌。

  (二)交流内容的問題。由於當前兩岸交流着重於以“文化認同”建構兩岸青年對於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因此交流活動的主題較多屬於較不敏感性的範疇。誠然“文化認同”確實是兩岸融合發展非常關鍵的議題,不過這種“偏軟”議題的趨勢在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後,已經明顯面臨瓶頸。這狀况雖已逐漸受到關注,但適度增加兩岸青年在交流内容上敏感議題的比重,仍是值得調整的方向。其次,有研究者發現有些兩岸交流活動成效不如預期的原因是出於活動設計或是主辦方在傳達信念時過於急切。石勇在針對台灣年輕人做的調研中有台灣青年表示,部分交流活動“意識形態灌輸痕迹太重”,“主辦方喜歡把自己的喜好强加於人”。這些反映容易導致台灣青年對於大陸的負面觀感,與當初舉辦活動的期待背道而馳。最後,也有論者認爲現階段兩岸青年交流項目着重在“物質性認同”輕忽“心靈性認同”。由於台灣經濟發展停滯,因此大陸的各項惠台政策對台灣青年産生强大的“磁吸效應”。然而,如同李家新所憂心,由於過分强調物質支持,且這種“短期、表面合作並不能自然轉化爲真正意義上的共同利益與精神連結”,因此在建構兩岸認同上的效果恐怕有限。

  (三)台灣青年的身份認同問題。台灣民衆的國族認同問題一直是兩岸關係中最困擾的一環。由於台灣幾任領導人采取“去中國化”政策,使得台灣民衆在國族認同上出現結構性轉變。根據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持續17年的調查,台灣民衆認爲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不斷降低,且從2005年開始大概都落在3%-4%之間;而認爲自己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則有下降的趨勢。 2014年起,台灣社會出現了熱門議題──“天然獨”。“天然獨”主要指生於1980年之後的台灣年輕人,他們認爲自己是“台灣人”,并且認同台灣現狀是個“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獨台)”。然而,這個名詞本質上是政治口號,畢竟認同是後天所建構,台灣年輕族群對於國族認同與國家未來看法,絶大部分與主政者所推行的政治方向有關。而正是由於衆多台灣學子已建構了紊亂的國族認同,因此在進行兩岸青年交流並試圖增進兩岸認同時,會産生一定的困難。

  三、兩岸青年深化交流與建構認同的幾點淺見

  (一)持續推動與優化體驗式交流。多數研究發現,曾到過大陸的台灣民衆對大陸的好感較高。聯合報在2019年9月24日發佈的民調數字再次印证這個結論。曾去過大陸的民衆,有59%對大陸民衆有好感, 33%對大陸政府觀感正面;兩個數字均比没有造訪過大陸的台灣民衆所做的調查結果高15%。這代表了體驗式交流對於兩岸關係長期發展扮有絶對的重要性。目前兩岸青年主要的體驗交流形式以景點參訪與短期交流爲主,未來若要加强對於彼此好感的持續增進,如何將體驗式交流正面效應提昇是關鍵。較可行的方向是從教育着手,例如學生兩岸修學分、年輕師資交换與訪學等方式,使兩岸青年能較長期體驗對岸的生活,建立起情感的聯繫。除此之外,也有識者建議提供更多機會給台灣年輕人在大陸進行實習、擔任志工等較爲深入基層的體驗式交流,增進台灣青年對於大陸社會的瞭解,也有助於兩岸關係的推進。 

  (二)互聯網時代,青年交流需更重視新媒體的功能。根據各項數字顯示兩岸民衆的網絡使用率高。在台灣地區,引述台灣網絡資訊中心的調查報告,2018年台灣12歲以上民衆平均“個人曾經上網率”爲82.1%,其中15-39歲的上網率均超過90%。 最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年齡段台灣網民衆使用社群網站(如Facebook, Google+)的比例高達九成,特别是20-24歲的受訪者中有99.4%使用各種社交網絡平台。在大陸地區,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所做的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大陸互聯網普及率爲59.6%,其中10-39歲的年輕族群占全體大陸網民的67.8%(20-29歲年齡段的網民占26.8%)。此外,微信朋友圈、QQ空間、微博用户使用率則分别爲 83.4%、58.8%與42.3%。從兩岸的各項調查數字可以發現,兩岸年輕族群是使用網路的主要族群,且他們對於社交網絡媒體的使用比例較高,因此如何加以善用年輕族群對於網絡的高度使用性是今日兩岸青年交流提昇成效的一個重要議題。互聯網時代,社交網絡媒體由於具備了便捷性、跨地域性、去中心化、自由性等特點,因此成爲青年們抒發言論的平台。而社交網絡媒體被普遍認爲是能够進行較深層次的交流渠道,所以若能好好利用,將可以扮演兩岸青年互動的重要窗口。

  另外,兩岸青年運用社交網絡媒體其實對於增進認同已經有了一定正面效益。許多要到海峽彼岸長(短)期求學或觀光的學子們,借由互訪對岸青年主流社交平台提問與搜集資訊,多能有效地解决難題。而衆多台灣學生更是因爲使用大陸的社交媒體而順利融入大陸社會,并且借此建立了海峽友誼。 

  然而,當前兩岸青年的網絡交流存在一個顯著的困擾,即是兩岸青年對於社交網絡媒體的使用差异。在台灣,主要的社交網絡媒體是LINE、Facebook、PTT、Instagram、Twitter、Google等,但是大陸的主流媒體是微信、QQ、微博、百度等,故而雖然兩岸年輕人都用大量使用網絡表述意見與進行社交行爲,却因爲使用的媒介不同,導致各玩各的、缺乏互動。當然,兩岸均有青年使用對岸熱門社交網絡媒體,但畢竟是少數,所以如何能讓兩岸青年擁有共同熱愛使用的社交網絡媒體成爲兩岸青年融合發展的要務之一。

  針對這現象,較爲具有共識性的對策是建議大陸要秉持“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精神,逐步開放大陸青年使用台灣年輕世代熱門的社交媒體。年輕人有較具理想性與情感衝動傾向,雖然一時之間可能會因爲長期兩岸分隔所積累的差异,導致兩岸青年在政治性敏感議題上發生激烈的争論,但是俗話説得好“不打不相識”,兩岸青年一定要有交流,纔可能在不斷溝通與互動過程中,最終建立起友誼與認同。

  (三)重塑台灣青年正確的國族觀念。如何撥亂反正“天然獨”世代的國族觀念,儼然已成爲今日兩岸青年融合發展上迫不容緩的問題。對於這個議題,可化約爲教育與文化二範疇。在教育範疇,首要解决的便是台灣的歷史課綱問題。課綱的錯亂國族觀是導致台灣年輕世代認同紊亂最根本的因素。過去2008年馬英九擔任領導人期間,雖然意識到歷史課綱的重要,但因爲顧忌太多,導致只做了“微調”,最後成效不彰。其次,名人與媒體是台灣青年獲得國族意識的重要來源。所以,台灣各界在發表言論時,均應顧念民族大義,言行舉止要爲歷史負責。

  在文化範疇,强調傳統中華文化的優越性並加以進行時代創新,是吸引與增進兩岸青年文化認同的重要方式。大陸在這方面的步調走在台灣前面。大陸在2017年便强調要“以中華文化爲紐帶,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方式,提高交流實效,實現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包容差异、消除隔閡、增進認同。”事實上,在兩岸文化創業者的努力之下,對於提昇各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已有卓越的成果。諸如兩岸故宫均製作各式精緻影片、販售各式極具巧思的文創商品等引起“故宫熱”,吸引衆多年輕人走進故宫,并且愛上“中國風”文物。

  此外,兩岸青年文化交流的重點不應止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兩岸由於民間交流熱絡,兩岸的流行文化早已相互滲透,兩岸青年在追星、看劇、玩網游等生活方式的共性,實際上已經先一步實現兩岸統一。總之,雖然流行文化被視爲青年亞文化,但也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内涵與多元性,同時在建構認同更是扮演了不容忽略的重要角色。

  四、結語

  如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説:“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兩岸青年交流在1990年開端後,歷經近20年的經驗積累,交流的形式與内容均不可同日而語。回顧這幾年的兩岸青年交流,雖然仍存在着進步空間,然而兩岸年輕世代在各種活動交流中的碰撞與互動,以及“體驗式交流”中對於大陸基層社會的生活經驗,均有效提高了兩岸青年的相互瞭解與體諒,對於構建認同極具有正面幫助。最後,引述台灣前領導人馬英九的話語做結:兩岸青年更多交流,增進理解,年輕時成爲好朋友,“兩岸未來一定會建立起和平的關係”。




  劉奕伶,淮陰師範學院政治係副教授、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監事。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