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兩岸青年交流的深化與優化:基於認同理論的視角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在青年。兩岸青年要勇擔重任、團結友愛、携手打拼。我們熱忱歡迎台灣青年來祖國大陸追夢、築夢、圓夢。兩岸中國人要精誠團結,携手同心,爲同胞謀福祉,爲民族創未來!”近年來,隨着兩岸和平發展進程的不斷深入,兩岸青年交流的形式和管道也在逐漸增加,特别在每年寒暑假,都有很多台灣青年朋友通過各種渠道來大陸參觀訪問,與大陸青年學子進行交流。在交流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接下來的重點應該是提昇兩岸青年交流的質量和效果。筆者從2002年開始組織參與了多次兩岸大學生交流的工作,在筆者看來,基於認同理論,提昇兩岸青年交流質量和效果的關鍵,在於打破大陸和台灣的身份界限,讓青年們能敞開心扉真誠交流,以期在未來的人生之路上相知相助,共同成長。

  一、社會認同理論與認同重構

  與戰後美國認知社會心理學從個體層面“角色”與“期待”的角度,理解個體與社會的互動關係不同,由於歐洲在一體化過程中,面臨不同歷史、語言、文化的國家重新整合的問題,歐洲心理學界在社會認同方面的研究比美國更爲深入。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作爲戰後歐洲心理學本土化最重要的成果,英國社會心理學家亨利·泰弗爾(Henri Taifel)和他的學生約翰?特納(John Turner)共同提出了“社會認同理論”Tajfel, H., & Turner, J. C.(1986)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 Worchel & W. G. Austin (Ed.)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pp. 7–24). Chicago: Nelson-Hall.。

  社會認同理論緣起於一個非常有趣的微群體實驗(Minimal group paradigm)。實驗中,先按照一些隨機標準(比如抛硬幣,正面朝上一組,反面朝上的一組或者喜歡某張畫的一組,不喜歡的一組)將被試分爲兩組。然後要求被試進行資源分配,資源分配與他們分組的依據完全無關。結果發現被試之間雖然互相並不認識,之前也無實質互動過程,但是被試還是傾向於給自己組内的成員分配較多的資源。這意味着雖然群體的分組是隨機的,被試也並不認識自己所在群體的其他成員,但是被試依然對於自己所在的群體産生了認同。社會認同形成之後,個體會給内群體較多正向評價和資源,這被稱爲内群體偏向。同時也會給外群體成員更多負向評價以及較少資源,這被稱爲外群體歧視。

  在社會認同理論看來,整個認同的建立過程包含了社會分類、社會比較和積極區分三個階段。人類的認知的特點,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世界分類,在社會交往中同樣如此。社會分類形成不同群體,個體也會相應的從屬於某個群體。至此社會分類階段結束,接下來的社會比較階段中,個體會夸大群體内成員的相似性和群體間的差异。接下來,個體會對自己從屬的群體與其他群體進行權力、影響力、社會地位等多方位比較,得出自己所在群體優於其他群體的結論。這個社會比較的過程强化了社會分類的意義,其結果是讓群體成員與其他群體保持距離。最後在積極區分階段中,個體利用自己的群體成員身份來獲取自尊。

  所以,社會認同的兩個關鍵要素是標準和自尊。必須有一個標準將人分爲不同群體,而個體進行比較之後要“認爲”自己從屬的群體要優於其他群體,個體因爲自己從屬於這個相對“優秀的群體”而獲得自尊。在認同建立的過程之中,如果個體在社會比較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群體不够優越,從而無法進行積極區分以獲得自尊的時候,個體會與其他地位更低的群體進行比較,抑或是更换社會分類的標準進行重新分類,再進行社會比較和積極區分,社會認同過程的最終結果,是幫助個體收穫“自尊”。

  社會認同理論認爲,要重新建構共同的認同,可以使用的策略之一是交叉類别(crossed categorization)策略。這一策略是由Hewstone、Crisp等人提出Hewstone, M., Islam, M. R., & Judd, C. M. (1993). Models of crossed categorization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4(5), 779-793;2. Crisp, R. J., Walsh, J., & Hewstone, M. (2006). Crossed categorization in common ingroup context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2(9), 1204-1218.。由於個體有不同的社會身份,不同社會身份對應的是不同的分類標準,通過激活個體社會身份復雜性的認知,讓人們發現某種類别上的内群體成員换個標準就成了外群體成員,其實質是用另外一個類别的内群體成員相似性去平衡了某個類别上外群體成員的差异性,最終達到模糊身份界限的目的,降低群體之間的簡單對立。

  二、交流成員的選拔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大陸年輕人願意投入到兩岸青年交流的活動中,如何從中選拔出優秀青年參與交流,是交流活動能否成功的第一個關鍵。選拔包括提交申請表和面試兩個環節。在提交申請表階段,除了瞭解姓名、年齡、性别、專業等基本信息之外,主要是通過兩個問題進行篩選,確定參加面試的同學。

  一個問題是“如果需要你寫一個行前小叮嚀,通過Email發給即將來京的台灣同學,你會怎麽寫?”這個問題一方面考察申請者的細心和認真的程度,更重要的是甄選出會照顧人的同學。參與交流的大陸同學要盡地主之誼,照顧台灣的朋友,但是,大陸的很多青年朋友是在全家人照顧中長大的獨生子女,他們會享受照顧,但在敏鋭體察别人的需求、照顧他人方面,同學和同學之間有着很大的差异。這個問題能够把那些認真細心、會照顧他人的同學選拔出來。這個問題,不會照顧人的同學會寫“北京歡迎你,這裏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而會照顧人的同學會寫“北京太陽光很强,所以一定要帶防曬霜”,“北京相對於台灣來説比較乾燥,因此帶一些保濕的護膚品是很重要的”,“我們行程中會一起去爬長城,爬長城很辛苦,要穿舒服的鞋子喲,還有要帶褲子來,長城很陡,穿裙子爬長城會很尷尬哦。”

  申請表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假設在和台灣同學分别之前,你要贈送給他們一件禮物,你會選擇送什麽,爲什麽?”這一題主要是考察創意。青年的交流活動要在創新上下功夫,如果活動形式都是多年不變的千篇一律,很容易讓青年朋友倦怠。而青年最瞭解青年,因此需要參與活動的青年同學創新活動的形式和内容。對這個問題,我們遇到最讓人驚艷的回答是“台灣朋友很喜歡找一個裝有海邊沙子的玻璃瓶,把自己想説的話寫在紙條上放進瓶中送給朋友。我也會把自己想説的話,通過這樣的‘瓶中信’送給台灣同學,不過,瓶中裝的不是海邊的沙子,而是托陝西同學寄來的黄土高原的黄土”。後來活動中,這位同學的黄土“瓶中信”得到了很多台灣同學的好評。

  在志願者選拔過程中,還會關注的一個重點是志願者的籍貫。相對來説,來自福建省閩南地區的同學,由於文化上與台灣最爲接近,語言上又會閩南話,因此往往能够成爲促進交流深入有效的催化劑,因此安排一定比例的閩南籍同學加入,對提昇交流的效果很有幫助。

  通過報名表選拔的青年同學會進入面試環節,面試中使用的是情景模擬法,問的問題是過去在交流活動中曾出現過的問題,考察青年學生對交流過程中臨時問題的反應處理能力。比如“集合時間已經到了,但是你陪同的台灣同學還是照相照個不停,絲毫没有顧及集合時間的意思,你怎樣處理?”“有台灣同學在旅遊景點買紀念品被小販騙了,如果當時你在場,你如何處理?如果你事後才知道,你怎麽處理?”。

  經過選拔脱穎而出的大陸同學,會在與台灣朋友見面前,記住每個台灣同學的姓名和專業,以期盡量减少初次見面帶來的生疏感。此外,活動開始前,大陸同學還會發一封Email給對岸同學,内容包括台灣同學扺達當天北京的天氣,行前的小叮嚀(比如住所没有電吹風,女同學一定要記得帶電吹風;再比如大陸電壓是220V與台灣的110V不同,插座的樣式也有所差异,一定要確認自己帶的電器在大陸可以使用)。在Email中,大陸同學還會每個人寫一段附帶個人生活照的自我介紹,幫助台灣朋友在見面前認識大陸同學。

  從過去交流的經驗看,以往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爲了能邀請到盡可能多的台灣青年來大陸交流參觀,因此在活動經費既定的情况下,往往會壓縮參與交流的大陸青年人數。現在回想,其實這樣做會對交流活動的效果産生不利影響。交流活動中,大陸同學還肩負着照顧台灣同學的安全、保证行程順利完成等多方面的任務,如果大陸同學的人數再明顯的少於台灣同學,交流的深度和廣度往往不能盡如人意。因此我們也建議,如果進一步擴大兩岸青年交流規模的話,應該增加大陸方面參加交流的青年的人數,盡量做到兩岸青年人數大致相當,這會極大提昇交流的效果。

  三、交流活動的設計與交流活動的後勤保障

  社會認同理論認爲,“交叉類别”是建構共同認同的重要方法。個體有不同的社會身份,不同社會身份對應的是不同的分類標準,通過激活個體社會身份復雜性的認知,讓人們發現某種類别上的群體外成員换個標準就成了群體内成員,最終身份界限被模糊,群體之間的藩籬降低,共同認同的建構開始。

  正是如此,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的關鍵,在於通過活動設計,讓青年朋友們打破已有的“大陸”“台灣”這種心理上的界限,真正變成一家人。一次暑假青年交流活動中,參與者中有兩位“女神級”的大家閨秀型的女生,每天無論天氣多熱,她們總是會穿一襲美麗的長裙,而且長裙的顔色款式每天都不一樣。經過了兩天的交流,兩岸的同學熟了起來,於是從第三天開始,每天晚上兩岸的同學都會坐在一起討論競猜,明天兩位女神穿的裙子會是什麽顔色的。

  暑假的交流活動,一次會邀請台灣十幾所高校的200多名同學來一起參加。有一次,一位台灣男同學喜歡另外一所高校的台灣女生,他想去表白,可是當面講又很害羞,身邊的同學也都不認識那位女同學。想來想去,最終他來求助組織活動的大陸同學,把他寫的小紙條轉給那位台灣女生。

  猜裙子顔色也好,幫着傳小紙條當“愛的使者”也好,其實最終的結果是通過這些活動,打破了“台灣”“大陸”這一身份界限,讓大家真正融合成爲一家人。除了這些臨時安排的活動,固有活動的優化,也是提昇活動效果的關鍵。

  青年交流活動中,一定會安排青年交流討論會。早期我們没有經驗,在討論會座位的安排上,會讓大陸同學坐在會場左半區,台灣同學坐在右半區,活動的内容是兩岸的同學就自己感興趣的内容輪流發言。活動開始,一位大陸男同學率先舉手發言,談了他對兩岸關係的看法,並問台灣同學對於兩岸關係中美國的角色的看法。接下來兩個半小時的討論,完全圍遶着兩岸關係和美國因素的作用這一政治議題展開,兩岸的同學從小接受的媒體和教育存在差异,對於政治議題的看法自然存在一定分歧,討論現場的氣氛和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主持人數次試圖將討論的議題從政治引導到其它領域,但均未成功。活動結束時,在場的一位台灣女同學舉手發言:“我想,今天這場討論,如果第一個發言的是一個來自台灣的同學,或者是一個女生的話,整個討論的内容或許不會如此單一”。

  這句話給了我們很大的啓示,在之後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中,座位安排上我們會刻意安排台灣同學和大陸同學混合坐,避免讓座位上的分野形成心理上的暗示。同時,討論之前會擬一個參考議題的列表,議題内容包含大學生都關心的影視動漫、美食、校園生活,目的是刻意逥避敏感的政治議題。討論的流程,會要求主持人先讓台灣來的女同學第一個發言,結果表明,之後討論的廣度和深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拓展。

  在交流的後勤保障上,注重細節,讓台灣同學感到方便舒服非常重要。大陸的餐館,一般喫飯的順序是先上凉菜、再上熱菜,等大家吃得差不多再上主食。之前我們安排交流活動的就餐順序也是如此,可是發現總是在最後上主食的時候,台灣同學會皺眉頭。後來經過詢問才知道,台灣喫飯的習慣是先上米飯,然後再上菜,大家習慣在用餐的一開始手中就有一碗米飯。於是在之後的兩岸交流中,我們總會再三叮囑餐廳,先上米飯再上菜。

  另外,大陸青年習慣喫飯時喝可樂和雪碧,安排台灣同學喫飯,大陸同學自然而然地也點可樂和雪碧。但是台灣朋友好像不是很愛喝,後來經過瞭解才知道,台灣的飲料的品種相當多,台灣同學在喫飯的時候有冬瓜茶,蘋果多、仙草蜜、芭樂汁等很多種選擇,因此很少喝可樂、雪碧。到大陸來,一餐喝可樂、雪碧他們能接受,可是每餐都喝可樂、雪碧他們就有點吃不消。此後,兩岸青年交流活動中,我們會注意使用緑茶、橙汁取代可樂、雪碧作爲飲料。

  十幾年下來,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種下了很多美好的種子。通過交流,很多年輕人跨越海峽,相知相戀,走入婚姻的殿堂,有了愛的結晶。我個人因爲當年參加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對台灣産生了濃厚的興趣,走上台灣研究的道路。有同學參加了兩岸交流活動之後,留校工作,成爲負責學校對台交流的主管老師。也有台灣同學因爲兩岸交流,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規劃,來大陸讀研究生,畢業後從事兩岸經貿交流的工作。耿曙通過深度訪談和問卷調查發現,兩岸青年交流的確收到了很大的成果,交流後台灣青年對於大陸的印象發生了相當大的改善,其主要原因是大陸經濟社會的巨大發展和與大陸青年良好的互動。

  兩岸青年交流結束時機場分别方式的變遷,折射出了兩岸關係這些年來的發展和變化。2002年筆者剛剛負責兩岸青年交流工作的時候,大陸普通民衆赴台的大門是緊閉的,加之當時兩岸關係很緊張,機場分别有如生離死别,青年朋友們都不知道此時一别下次何時能再相見,甚至有同學分别時説出“守護兩岸和平,就是爲了讓我們不會在戰場上相見”這種話。時至今日,大陸青年朋友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隨時赴台與台灣同學重逢,因此雖然機場送别,兩岸的青年人還是會因爲分别而難過,不過已經見不到當年那種生離死别的痛哭和心酸,更多的是相約下次早日相見。無論大陸青年去台灣,還是台灣青年來大陸,讓兩岸交流更加順暢已經成爲兩岸青年共同的心願。


  於强,國際關係學院公共管理係副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