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文化經濟”刍議——從文物藴含的經濟價值談起

  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3月23日作出重要指示:“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係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産,是加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同年4月1日李克强總理批示:“文物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凝聚着民族記憶,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和生生不息的見证,加强文物保護,是要讓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當代社會,厚植道德沃土,用文明的力量助推發展進步。”從國家領導人對文物的闡釋可進一步看出:文化,是民族之魂,國家之魄;文明之花,精神之氣;强國之血,興國之脈。“一個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没有文化、没有信仰的民族是可怕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加强文化建設,提昇“文化軟實力”,對於實現“中國夢”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

  文物是文化的具象載體。文物是物化了的文化和文明,以物質或非物質形式記載着民族歷史、社會文明和進步。是歷史長河中保存下來的、具有年份的、烙有文化印記的、積澱了文明的文化遺産,凝聚着人們的勞動、創造和智慧,具有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各個文物的不同排列組合,就會分成不同科學分類,形成一部部人類發展、社會發展、自然發展、民族發展及其文明發展的“活”的史書。廣義的文化,不僅包含勞動者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精神文化,也包含作用於生産力的科學技術及其社會文明等全部成果,是推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内在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反映先進生産力發展規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於人民大衆實踐又爲人民大衆服務的文化,是繼承人類優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學性、時代性龢民族性。

  文物藴含着巨大的經濟價值。文物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潜移默化到包括經濟領域在内的上層建築、經濟基礎之中,爲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着豐富的研究對象、强大的思想基礎和持續的精神動力。其文化價值,以物化的形式直接或間接地表現在商品中,轉换爲經濟價值。商品在流通和交换中滿足着人們需求,不僅延續着思想文化,承載着精神文明,繁榮社會經濟。流通和交换的標的物即作爲商品價值尺度的貨幣産生後,貨幣經濟時代開始了,商品的經濟價值體系趨於穩定,而具有年份的、凝聚歷史記憶的、有着文化積澱的商品即文物的價格逐年抬昇,經濟價值逐步凸現。尤其在當今旅遊熱、藏品熱的今天,作爲旅遊載體、旅遊依託的文物,其經濟價值體現更爲明顯,占比逐年攀昇。據有關部門統計,2017年全國旅遊及相關産業增加值37210億元,比上年增長12.8%(未扣除價格因素,下同),比同期GDP現價增速高1.9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爲4.53%,比上年提高0.08個百分點。從分行業數據來看,旅遊出行服務、旅遊餐飲服務、旅遊娱樂服務增長較快,增加值增速分别爲15.3%、15.1%和17.2%。這些數據從一個側面顯示,文化在經濟中的份量和貢獻在逐年增加。這裏還不包括書畫作品、文化産品及其産業直接或間接帶來的貢獻率。

  近兩年,在“互聯網+中國傳統文化”、“互聯網+文創産品”、“互聯網+中華文明”等政策扶持和引導下,凝結、沉澱在商品中的文化價值逐步被挖掘、利用,多方位推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産品及衍生品,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産業鏈,其生命力和經濟佔有量與日俱增。

  文物價值上昇至文化層面,就是“文化經濟”。過去、現在雖没有把“文化經濟”作爲一個名詞概念,但它並非不客觀存在,只不過没像今天這樣被人們重視罷了。文化與經濟的關係,如同商品經濟、政治經濟、軍事經濟、旅遊經濟、計劃經濟、市場經濟、生態經濟、互聯網經濟等關係一樣,殊途同歸,並非獨立存在,而是相互交錯、互爲促進、共同發展的。通過文化經濟及其價值體現,促使文物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得以傳續、發展與昇華。提出並研究“文化經濟”,並非别出心裁,而是爲更好地説明文化在經濟中的地位及其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其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現在三個層面:一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21世紀,囿於文化範疇的科學技術尤其是獨創性的、前沿性的專利發明,其附加值、衍生品在經濟搆成中的份量逐年增加、占比逐年提昇;二是優秀傳統文化及其匯聚成的民族自信心、凝聚力和文明程度,對經濟發展運行環境提供着强大的思想支持和精神動力;三是人們對文化産品、商品價值的認同程度逐年提昇,文化産品及其文化産業鏈日趨成熟,其經濟價值與經濟效益日益凸現。發展“文化經濟”,是新時代“以人民爲中心”、“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方略和重要途徑。

  文化經濟已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文化不僅完全、而且有機地滲透到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和人們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以物化的形式不一而同地表現在經濟價值中。“中國四大發明”、“蒸汽機發明”、“電燈發明”、“計算機問世”等等重大科技成果,無一不對世界文明和進步産生積極影響,推動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文化滲透與經濟滲透總是相伴相隨,美國文化佔領中國市場,依靠電影大片、電子芯片、快餐薯片這“三片”,從中獲得高附加值的經濟利益。韓國步其後塵,以韓劇、韓片爲先導在中國刮起“韓國流”,不僅從中國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利益,而且淡化着受文化(意識形態)所支派的生産生活方式,甚至出現只有“外國月亮圓”的消費觀念,反制着中國傳統文化。

  以文化商品輸入方式進行的文化滲透,使中國傳統文化逐步被蠶食。當今出現的信仰缺失、道德滑坡等現實問題,正是中華民族精神和中國傳統文化被邊緣化的結果。西方國家有目的、有準備、有計劃地對中國文化領域進行多方位、多層次地“西化”、“分化”、“异化”活動,就是爲了實現其“在政治上排擠、在經濟上打壓、在文化上顛覆、在精神上奴役中國”的目的。東歐劇變,蘇聯解體,都是西方爲達到經濟擠壓和政治顛覆之目的,而有預謀有準備的文化滲透之結果。從這一層面上看,文化經濟與商品經濟、政治經濟、軍事經濟、市場經濟、計劃經濟……一樣,既有實質内容,又有具體表現。

  發展文化經濟是社會内在要求和歷史必然。面對日益競争激烈的國際環境,中國要屹立於世界東方,必須佔領文化高地,加快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進行兩個文明建設,首先需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於一體的民族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礎,並廣泛、深刻地作用於道路、理論、制度自信之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俗話説“基礎不牢,地動山摇。”没有文化及文化自信,其他自信就成了没有精神支柱和思想靈魂的軀殻。中國社會主義特色道路、理論、制度的確立,正是中國5000多年優秀傳統文化的堅守、承傳和抉擇的結果。

  佔領文化高地,必須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力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以文化經濟爲先導,進行文化産品、産業開發。在國際競争激烈的當下,無論什麽國度、什麽領域,都十分重視文化經濟、繁榮文化經濟,這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根基所在。

  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讓文物活起來”,是時代的要求,經濟發展的需要。文物作爲文明沿襲的具象載體,各種形式的文物遺産,值得我們致以最大的敬意,這種敬意就體現在保護上;同時也應該看到,文物的背後,是深厚的文化底藴,以及所隱藏的思想、精神和意志。所以保護的最終目的,是爲了更好地傳承、利用,讓文物活起來,把其内在的思想文化及其精神傳下去,才有意義。作爲一個中國人,就應該堅定文化自信,做中華傳統文化的忠實的傳承者、守護者。

  發展文化經濟必須正確處理文物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文化事業是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且滲透到社會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歷史文化遺産(文物)中所藴含的哲學、歷史、文學、宗教、藝術、天文、地理、經濟、民俗等衆多學科門類的内容,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和精神源泉。

  目前,歷史文化遺産(文物)面臨着許多問題,有的以“舊城改造、發展現代經濟”等名目,進行反文化的掠奪式的開發,大肆拆毁古城和歷史街區,許多世界文化遺産(文物)及其周邊環境在經濟建設過程中遭到無情的破壞,曾經支撑文明城市、歷史名城的優秀建築及其周邊環境湮没在高大的現代建築群中,讓人很難感到它的價值所在,致使國家文化遺産遭受無可彌補的損失。

  在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决不能再犯歷史性錯誤,以破壞歷史文化遺産及其周邊環境爲代價,急功近利地追求經濟的GDP。必須以傳承文化精髓爲核心、爲根本,處理好文化與經濟及其發展中的主次關係,讓文化與經濟相互依存、共同發展。過去那種 “輕保護、重開發”,甚至以不惜損毁文物發展經濟、捨本求末的做法,其危害和教訓是深刻的,值得我們認真反思。



  武玉亮,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負責人。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