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66.序《財富的歸宿》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作者 汪毅夫)“安得廣厦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在中國傳統公益文化發展史上,教育公益一直牽動着人們愛國憂民的濟世情懷。學田、書院、賓興、貢院、義學、試館,在中國古代的這些教育門類中,無不包含着教育公益的元素。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市場經濟逐步取代了計劃經濟,多元化的經濟主體在面對各種教育問題時,有了更爲靈活的自主選擇。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隨着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類以奬學、奬教、助學爲基本職能的教育公益基金或教育公益組織也大量涌現。今天,我們不僅擁有希望工程、國家奬學金、國家勵志奬學金、長城奬學金等諸多規模巨大、影響廣泛的國家層面的教育公益基金,更有諸多服務於一個村莊、一個家族、一個學校、一個群體等規模較小、影響有限的“草根級”教育公益基金。它們都在以自己的愛心,助力優秀學子和家庭困難學生努力學習,追逐夢想,改變命運,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同時,也讓自己成爲中國教育公益文化發展歷史長河中的一顆顆美麗的小星星,熠熠閃光,温暖人心。

  衆所周知,閩台文化血脈相連,同源一體。自清代以來,台灣作爲福建省之一府,其教育公益文化便與大陸完全一致。從官學、書院資産的籌集、設置,到賓興助考基金的捐集、創辦,再到考棚、試館的捐資、建造,無一不與民間樂捐緊密相連。至今峙立於台北二二八紀念公園内的“急公好義”石雕牌坊,便是爲表彰原籍福建晋江縣的台北淡水貢生洪騰雲捐資建成台北府考棚而奉旨建造。抗戰勝利後,台灣的教育公益文化發展更爲迅速。據肖楊、嚴安林《台灣的基金會》,1947年的“漢雲慈善基金會”是台灣第一個以基金會命名的民間組織,其服務範圍包括急難救助、老人福利和奬學金等。而1948年成立的“林熊征學田基金會”則是台灣最早的文教基金會。隨着台灣經濟的不斷發展,至1989年,僅服務於台灣全島民衆的文教類基金會便多達122家,居台灣各類基金會之首。大學、中學、職業教育、特殊教育、專項研究、圖書館以及對校舍、教學設施、對教育改革的研究等無不得到基金會的關注。台灣各界很早就開始關注各類基金會的研究,比如台灣銘傳管理學院大衆傳播學係編印過《認識基金會》(1990年),台灣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編撰過《台灣地區基金會名録》(1991年)、《基金會在台灣:名録與活動》(1994、1997年)、《台灣200家主要基金會名録》(1997年)、《台灣300家主要基金會名録》(1999年、2001年、2002年、2005年),成爲研究台灣地區基金會的重要文獻。台灣大學教授蕭新煌《台灣的民間基金會組織與趨勢》(1999年)、中正大學教授官有垣《台灣的基金會在社會變遷下之發展》(2003年)是台灣學界研究基金會的代表性著作。2002年台灣大學還召開了“社會變遷下的台灣基金會發展”學術研討會。

  在中國大陸尤其是沿海省份,隨着改革開放以來民間經濟力量的不斷增長,各類教育公益基金如雨後春笋一般不斷涌現,也引起了學術界的普遍關注。葛道順《中國基金會發展解析》(2009)、戴志敏《大學教育基金會管理研究》、陳秀峰《當代中國大學教育基金會研究》(2010)、李莉《中國公益基金會治理研究》(2010)、徐宇珊《論基金會:中國基金會轉型研究》(2010年)、韋祎《中國慈善基金會法人制度研究》(2010)、康曉光《中國基金會發展獨立研究報告》(2011)、陶傳進《基金會導論》(2011)、劉京《中國散財之道——現代公益基金會發展報告》(2011)、陳旭清《中國非公募基金會功能研究》(2011)、盧瑋静《基金會評估:理論體系與實踐》(2014年)等著作,成爲繼徐永光總主編的《第三部門研究叢書》(1999年)之後,進一步利用社會學理論深入研究包括教育基金會在内的當代中國公益基金會的代表性學術專著。

  閩江學院人文學院歷史學係“閩台教育與公益文化事業發展研究”科研創新團隊教師長期從事中國教育公益文化史研究,其團隊負責人毛曉陽教授曾主持過“社會公益視野下的清代科舉賓興研究”“以公益求公平:清代科舉考場研究”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出版了《清代科舉賓興史》(2014)、《清代賓興公益基金組織管理制度研究》(2014)等多部教育公益史專著。與國學社會學界部分研究者認爲“古老的中國缺乏類似基金會這樣的組織和制度,人們的思想和認識落後於時代的需求”的觀點不同,他認爲宋代的貢士莊、清代的賓興會等以助考爲基本職能的科舉組織,都屬於獨具中國文化特色的古老中國的教育公益基金會。近年來,他所率領的學術團隊進一步積極關注中國當代教育公益基金的發展情形,試圖總結其經驗教訓,探索其利弊得失,並探討中國教育公益文化傳統在當代社會的傳承與創新。

  爲此,該團隊教師利用寒暑假時間,指導本係同學圍遶“當代福建教育公益基金研究”“中國教育公益文化傳統與創新”等主題開展社會實踐,撰寫調查報告。本書即是其中部分優秀調查報告的結集,它們大多以作者家鄉所在地的教育公益基金或教育公益活動爲調研對象。這是因爲,團隊教師在指導同學選擇調研對象時,要求盡可能地關注民間的、草根的、身邊的教育公益基金,尤其是關注那些存在於基層地方社會的個案。團隊教師認爲,“禮失而求諸野”,越是基層社會自發創設的教育公益基金,越有可能承載了中國古代教育公益文化的歷史傳統。另一方面,他們還認爲,不管是以學生個人爲單位還是以學生結成小組爲單位,針對家鄉的、身邊的教育公益基金的個案調查更能獲得成功。因爲同學們不需要克服語言的障礙,也能够獲得更多的來自親朋好友的幫助。這也使得調查中所獲得的資料相對來説更加真實、更爲詳細。這部即將出版的《財富的歸宿:福建民間教育公益基金調查報告》,便是該團隊師生數年來努力的結晶,也是他們向社會提交的一部探索大學教育實踐教學改革的習作。

  一個頗有趣味的細節是,正如我國當前研究教育公益基金最爲權威的學者資中筠先生一樣,本書所有調查報告的作者都是女性。從某種意義上講,本書是一部從女性視角出發的教育公益基金調查報告。這是頗爲難能可貴的情形。這些來自閩江學院歷史學係大三、大四年級的女生,都是95後的年輕女孩子,她們也會追星,會網購,會愛美,但在承擔本項調查任務時,却完美展現了“巾幗不讓鬚眉”的精神狀態。她們用自己聰慧的眼光、靈活的思考、細膩的筆觸,完成了一篇篇結構嚴謹、行文檏實、篇幅適中、重視數據的調查報告。我讀到報告中那些熟悉的地名,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當年在福建工作的情景,想起那裏的老同事、老朋友。

  我與閩江學院結緣已久,曾與該校的多位校領導共事,多年來一直關注該校的發展進步。閩台學術文化研究是我最爲關心的學術話題,我對於該團隊設計的學術研究願景和教學改革方向也頗感興趣。去年,該團隊教師毛曉陽在微信上給我留言,請我擔任團隊的學術顧問,我笑着回復“光榮就任顧問”。今天,創新團隊要出版這部調查報告集,請我這個“顧問”作序,我自然義不容辭。我也期待他們今後能够推出更多的學術成果,爲福建乃至中國的教育公益文化發展做出獨有的貢獻。

  附記:《財富的歸宿》即將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