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五章 中華文明將再創輝煌

  中華文明之所以有其生生不息、綿延不絕的生命力,是因為中華民族具有獨特的生存思維與生存精神。從傳統文化中可以看到這些獨特性之所在:

  (1)源頭文化的陰陽五行、易經原理均來自於對天地人的觀察與思維,核心文化的儒道佛文化也是天地人的哲學思想。這些思想均信守一樣的信念──依循天地法則,追求天地人和諧。這是合乎宇宙規律的生存思維,是民族繁衍、興旺之道,是中華文明延續不斷的根本原因。

  (2)傳統文化的神話、傳說中有許多故事: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及大禹治水等。這些故事從深層角度反映出中華民族的生存精神──頑強堅韌的生存意志,不懈奮鬥的生存鬥志。這種精神,正是引燃智慧的火種、創造文明的原動力。

  中華文明之所以可能再創歷史的輝煌,是由於中華民族有著承前繼後的傳統精神與知變求存的傳統思想。從傳統文化中可以領會到這些精神的深遠意義:

  (1)繼承傳統是中華文明得以延續的長期保證。中華民族通過世代相傳、社會習俗或者文化傳承的方式,秉持繼承傳統的精神。這是中華文明保持完整性與延續性的最重要原因,也是未來中華文明可以再創出歷史性輝煌的堅實基石。

  (2)從源頭文化中的陰陽變化、易經的變易思維,表明中華民族很早已認識到窮則變、變則通的道理。這是知變求存的思想淵源,也是創新精神的另類表述。

  (3)通過對源頭文化中陰陽五行、易經的創新解說,讓人堅信源頭文化以及由之演化而形成的傳統文化是科學思維、宇宙智慧,而非巫術文化或宗教迷信。傳統文化不僅與現代科學文化一脈相承,而且可以與現代科學思想相輔相成地發揚光大。傳統文化中某些超前的科學意識與思維,可為未來科學的發展提供啟示與印證。由此可見,古老的中華文明與現代文明完全可以齊相輝映,並且將照亮全人類未來的文明之路

  一、人類文明的四次進程

  人類的發展史,歸根結底是一部文明演進與轉型的歷史。人類文明的進程,歸根結底是人體功能擴展與智慧釋放的過程。人類歷史上,每次文明均由革命性的技術創新所驅動,並推動生產方式及生產力的大變化。然而這些都是人類生命進化、智力開化及潛能釋放的過程及結果,具體地經由生產方式與生產力的轉變反映出來。以生產方式為標記來劃分不同的文明時期,人類經歷了四次文明: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及當今的訊息文明──

  (1)原始文明進程,時間經歷了幾百萬年。近百多年來,人類化石考古成果提供了人類由原始人至現代人進化過程的依據;考古證明了簡單石器、火的利用是原始文明開始的標誌。火應用於加工食物、取暖,令人類由野蠻人進入文明人的時代。

  (2)農業文明萌芽於距今八千多年前,開啟於距今五千多年前。考古發現並且證明,新石器革命是第一次農業革命,由此開啟了農業文明時期。新石器工具的製作與採用,是農業文明開始的標誌。農業工具的發明與使用,延伸了人的四肢;畜力及水力的運用,代替了部份人力。由於人類利用勞動工具而改變了生產方式及推進了生產力發展,生產方式由採集漁獵轉為播種耕耘,生產力得到很大提高。農業文明發展的主要資源是土地及水源,地理環境是農業文明依託的重要條件。因此,世界的四大古代文明的發源地均與江河流域緊密相關。農業文明時期,人類的根本追求是生存,因此食物成為最重要的生存資料。

  (3)工業文明開啟於三百多年前。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於18世紀中,英國發起技術革命,開啟了機械化時代。蒸汽機的發明,是工業文明開始的標誌。各種機械的誕生,代替大量的人力及放大人的體力。機械化、自動化的生產方式,強化了人的勞動強度及耐力。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於19世紀20年代,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開創電器化時代的先河。電力的應用,是工業文明大發展的標誌。各種電器的出現,取代許多體力勞動及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電器化的過程,於人體功能而言,是放大人的體能及四肢五官功能。由於人類利用機械和電器而改變了生產方式及改進了生產力,生產方式由手工作業轉向機械化及自動化生產,生產力得到更大的發展。工業文明發展的主要資源是原料及能源,所以自然資源的開發是工業文明發展過程的重要手段,也是環境污染的最大根源。工業文明時期,人類的主要追求是生存保障,因此自然資源成為最主要的生存資料。

  (4)信息文明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至今僅經過幾十年。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工業國家推進新科技及新技術研發,催生了訊息科技革命並開啟了信息化時代。微處理器、計算器及電腦的大量生產及普及應用,是信息文明開始的標誌。訊息科技的應用,增強了人腦記憶力及運算速度,同時大數量級地放大了人體的五官感知能力及感知範圍。是次訊息科技革命的偉大意義是:資訊海量地膨脹及高速地流通,將全人類的訊息、知識匯合於一起。所有人均有同等的機會,分享人類現有的訊息與知識因而變得更加聰明,全人類從訊息閉塞、知識局限的籠子中解放出來。信息文明社會的主要資源,是訊息、知識,生產方式由工業化為主轉向信息化為主的生產模式,高度的效率促進生產力大數量級地增長。

  有人將這場訊息科技革命,稱為第三次工業革命,這顯然不合適。訊息科技革命,顛覆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生產力、生活方式及文化特徵等。工業時代與訊息時代的不同是:工業化的生產方式是機械化、自動化,而信息化的創造方式是科技化、程式化。

  第二次訊息科技革命的到來,可能是人工智能的出現。人工智能對人體功能的意義是發揮人的副大腦功效,配合大腦指揮及協調人體外接的“四肢五官”(如:交通工具、視聽及傳感器之類感應器)的工作。

  人類四次文明進程呈現出旋進週期律:原始文明百萬年,農業文明幾千年,工業文明幾百年,以及訊息文明至今幾十年。由此可見:文明的程度由低級向高級遞進,文明的週期加速度地運行,文明的進程旋進式地發展。從人類文明發展史的啟示中,相信下一次新的文明形態正在迫近。這次即將展現的文明從何而來,由什麼新科技催生新文明的到來,以及對全人類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一切,祇能憑想像力作猜想──

  其一、智能文明是繼信息文明之後,將呈現的嶄新文明形態。是次智能文明進程的啟動,最有可能發生在中華大地上。在中華文明的國度中,多方面要素正在形成與積聚,為智能文明的啟動醞釀充足的條件。如:經濟重心正在成型,催生文化大復興,激發新思想新理論,新的科技成果持續湧現,激勵創造力和生產力等,這一系列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正在中華大地上形成。特別是在方向正確、目標明確的前提下,中國的現有體制有利於集中舉國之力進行科學攻關、科技開發,所以中國國家體制將成為是次智能文明進程的強力推進器。

  其二、智能文明將由什麼科技革命引發而出現?很可能是由當今尚處於萌芽之中的前沿科技所引爆的新一場科技大革命。如:量子科技、暗物質及暗能量的科技突破。很有可能,當前的量子通訊技術是智能文明開始的標誌。智能科技的開發、運用將爆炸式地擴展人腦的思維、識別能力;由個體、局部、有限思維,轉變為整體、全面的綜合思維。人的訊息(知識)認知規模將由專科、局部及有限的範圍,轉向全科、全面及總體的範疇。換種表達:以前,部份知識精英祇是某個知識領域的專家,而未來每個人均能成為全知全識的博士。有如信息文明時期,所有人均能夠海量地收集、反饋訊息,均能夠神仙般地超越時空進行訊息交流。

  其三、智能科技革命的最偉大意義應是:全人類的資源(包括:自然資源、訊息資源等)都能科學地、高效地整合及利用。所有人將能以高度的智慧,準確地運用各類資源,這可為個人或社會的一切活動,作出科學、正確的決擇。智能文明時期,人的思維行為更加貼近宇宙的法則,人的認知更加靠近宇宙的真相,人的思想精神更加接近大智大慧的境界。智能文明社會的主要資源,是天地人的宇宙智慧;生產方式不僅是智慧型農業、智慧型工業,而且創造方式是智慧型的訊息與知識產業。近乎完美的生產力及創造力為全人類提供充足的物質及精神財富。這樣的描述,於農業文明時期看是不可思議的事,於工業文明時期而言是不敢想像的事,於信息文明時期是可能猜想的事,但是相信這是智能文明時期必將呈現的景象。

  二、中華文明的三大特性

  歷來所講中華文明歷史有五千年,是指農業文明史。依據考古所證,其實農業文明時期應推前至八千年之前。如果從文明始源算起,應推前至盤古時代開始,中華文明的始源距今應已超過一萬年歷史。

  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是由黃河文明、長江文明及北方草原的三個區域文明交流匯合而形成。從歷史經驗所知,地理環境決定生存模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並且決定民族特性、文化形式與文化特色;中華文明是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孕育出來的偉大成果,中華民族最輝煌的歷史是幾千年的農業文明。

  人類的演進及發展史上,中華文明是唯一的、最獨特的文明:始源早、包容性及一脉相承的連續性。這是人類文明史上,其他文明所不具備的特別之處。

  (1)始源早的文明

  根據人類化石考古證實,幾十萬年之前,中國古人已經發明人工取火,這是影響人類文明進程的重大技術發明。火的利用,開啟了中華原始文明起程之路,照亮了中華民族古老又漫長的生存與發展的道路。

  中華農業文明起源於五千年至八千年前,是世界上四大文明中最早的文明之一。農業文明中,中華民族創造了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累積起人類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2)包容性的文明

  中華文明的形成,不僅由多種文化所組成,而且與外來文明相融合。中華民族由眾多的民族組合,不同民族創造出多樣性的區域文化,組成繁榮又完整的中華文化,從而造就了熣燦輝煌的中華文明。從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可知:上古時期的中華大地多個地區,已進入文明階段及形成地區文化,這證明中華文明的源頭已經由多種文化組成。同時,上古時期的中華文明也已經與外來文明(西亞、中亞等地區)有接觸交流。這說明中華文明在起源與發展的早期已經與外來的中東及西方文明融合。之後,許多歷史遺跡及記載,均可見到外來文化早已與中華文化融匯於一體的痕跡。可以說,多元文化造就了包容性的中華文明。

  (3)連續性的文明

  農業文明的時期,雖然中華民族經歷過國運盛衰、朝代更替,甚至外族入侵的衝擊,但是中華文明的進程始終沒有中斷或倒退,而是從起伏的浪潮中不斷地向更高水準的文明推進。

  工業文明初期,中華民族曾經錯過及時進行文明轉型的機遇,導致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八國聯軍及日本的侵華戰爭,中華民族的工業化及現代化進程被迫暫停。慶幸的是二十世紀中,新中國成立之後急起直追地發展工業及科技。經過匆促的“補課”,終於趕上了向工業文明轉型的班車,令中華文明的進程不至於停頓。

  至信息文明時期,二十世紀後期的中國啟動了改革開放,不僅由工業化向信息化邁進而且全程地順應信息化的潮流,加速地由工業文明向信息文明轉型。信息文明時代的到來,中華民族因最多的人口而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人類社會巨量的訊息、知識流動,令十四億人的知識總量前所未有地豐富起來,令十四億人的巨大智慧全方位地釋放出來。

  人類文明經歷過多次轉型與升級。歷次文明進程中,中華民族曾經遇過阻滯卻始終沒有缺席,中華文明有過起伏卻從未中斷。未來,人類邁向智能文明之時,中華民族必定能走在前沿,中華文明必將再創輝煌。

  三、文明轉型與民族復興

  文明有多種不同的定義。簡單而言,中國古今對於文明的意思是指社會進步的狀態,例如將文明與野蠻作對比。西方社會關於文明的概念是指社會及文化狀態,故有城市化、公民化的意思。還有另種觀點,文明是指經濟及文化比較發達的地區。以當今人類社會的大趨勢,文明更廣義的含意是指:人類社會有更佳的生存發展狀態。文明的程度高低,視乎於生存發展狀態與水準,取決於智力、知識及思想方面的高度。每一次人類文明的轉型升級,都是對社會的生存發展環境的大調整與大變革。在這個進程中,國家、企業或個人都必需跟隨轉型或轉變;否則,一旦落後於文明進程必將付出重大代價甚至被社會所淘汰。

  (一)中華文明近代的轉型

  文明轉型關係到國運興衰、民族命運與民族復興,實現成功的民族復興需要全方位的文明轉型。未來,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契機,會是在完成信息文明進程並向智能文明轉型的歷史時期。回顧中華民族開始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型的曲折歷程,從中可吸取深刻的教訓及獲取寶貴的啟示。

  十八世紀末,英國工業革命發生之後,西方國家已經紛紛邁進工業文明發展道路,俄、日等國家也急切地朝向工業文明轉型。此時,中國社會主流還沉醉在農業文明的夢境之中。直至1900年的炮聲響起,才震醒了沉睡中的中華民族。八國聯軍入侵,以堅船利炮直搗京師,輕易地敲開中國的國門。之後,日本對華入侵,用機械化裝備及先進武器,長驅直入地佔領大半中國的國土。這時,中國的民眾才徹底地覺醒過來,拿起大刀長矛,以血肉之軀抵抗侵略者。為此,全民族付出了血腥、慘重的代價。這就是文明落差所產生的悲劇,也是兩種文明的對決在戰爭層面的殘酷體現。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在一窮二白的國情之下,中國社會急切地啟動向工業文明轉型的進程。建國之初就提出建設現代化工業,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推出大躍進政策等。雖然大躍進的方法方式過於急進而頗受爭議,但是其中迫切地推動工業文明轉型的思想動機卻是無可置疑及應被肯定。經過初期短促及局部的工業文明轉型之後,中國終於在工業、科技及教育等方面取得巨大的進步。這為日後構建起完整的工業體系,為改革開放順利進行以及為之後全方位地進行工業文明轉型,奠定了極為重要的基礎。

  1978年中國啟動改革開放的大門,意味著社會主流全方位地向工業文明轉型。這次轉型,不祇是生產方式、新型技術、管理方式之類的局部轉變,更重要的是經濟形式、分配方式、生活方式的變化,最重要的是思想觀念、價值理念、文化形態等方面的轉變。有趣的案例是:這個時期,中國出現了浩浩蕩蕩的“農民工”大軍到沿海地區打工,這堪稱是一場富有特殊歷史意義的農民運動。同期,全國到處湧現大批的鄉鎮企業。這種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現象,說明農民的思想觀念、勞動方式等也跟隨工業文明而轉變。而這支“農民工”大軍往返於相對落後與比較發達的地區之間,迅速接受許多先進觀念並將這些觀念推廣至比較落後的地區,為中國從農業社會快速轉入工業社會提供各種無型的貢獻。

  1970年世界上推出微電腦並廣泛應用,1985年商用移動電話面世並開始普及,這預示世界的社會主流正朝向信息文明轉型。1997年中國首屆信息化會議開幕,標誌著以中國政府為主導的國家戰略正式朝向信息文明轉型。至二十世紀末,中國經歷半個世紀的工業化並開始啟動全面信息化進程。信息化洪流中,海量的訊息(包括各類知識)湧入十四億中國人的腦海之中。這是一次關鍵性的巨變,資訊(科技知識、訊息)成為第一生產力;由此,信息化令生產力數量級地放大。經過工業化走進信息化,中國成為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並快將達成第一大經濟體的地位,綜合國力及影響力處於世界前列。

  百年巨變,中國從衰弱走向強盛的根本原因是:經過文明的轉型,趕上人類發展的潮流。由此可見,文明轉型關係著國運的興衰與民族的命運。從歷史的脈絡看,中華文明的進程有過落伍但是始終沒有中斷,既有歷史悠久的文化又是綿延不斷的文明。縱觀世界上其他國家民族,有的曾經是古老且熣燦的文明,時至今日已經衰落或湮沒;有的當前雖然走至世界文明的高峰,卻沒有悠久的文化根基。唯有當今的中華文明俱有兩者兼備的特性,不僅有古老而深厚的文化根基,而且正走在文明進程的前沿。中華文明擁有最重要的基本條件,必定能完滿地經歷信息文明並向未來的智能文明轉型。

  (二)不同文明時期的特徵

  歷次文明轉型的過程顯示:技術創新及生產方式升級,是導致文明轉型的起因。由此形成先進生產力或新型創造力是推動人類文明向前發展的原動力。新的生產方式或創造方式引發起連鎖反應,反映在不同文明時期、表現出不同的特徵。以下分別簡單地概括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及信息文明時期的十大主要特徵:

  以上是三種不同的文明時期所表現出來的三種不同特徵。

  如果文明轉型只是部份特徵出現變化,則表明這祇是屬於局部性轉型,其結果必然導致社會畸形發展、社會機能殘缺不全。例如:在生產方式上,祇由農業文明的個體作業轉變為工業文明的工業化生產;沒有在市場形式上,由自供自給轉向商品市場,必然會因為缺乏相稱的商品市場,令新的生產方式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益。由此可推斷,局部的文明轉型不可能形成完整的文明生態循環系統。這樣的文明轉型結果,會使國家民族走上曲折重重甚至半途中斷的道路。正如近代,中華文明經歷兩次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型過程,一次屬於局部性轉型,另一次才是全方位轉型。這兩次文明轉型的結果大有不同:

  第一次工業文明轉型的特徵及結果──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政府強烈地意識到文明轉型的重要性與迫切性,立刻啟動工業現代化計劃。這是局部性文明轉型的開始,表現的特徵是在生產方式上的顯著轉變。如:機械逐步代替人力,工業化生產取代手工作業;個體勞動轉成互助合作,手工作業轉為機器生產等。由此,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產力。這是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型所表現的特徵之一,然而,其他特徵卻沒有根本改變。在市場形式上,實行供給分配制代替自供自給制。雖然這種轉變比農業文明時期的自供自給經濟有所進步,但卻缺乏工業文明必需的自由市場經濟。還有,在其他多個方面仍然沒有達到文明轉型必須具備的特徵,最重要的是思想觀念沒有解放、生產力被制約,因而經濟始終無法快速地發展。總之,中國第一次向工業文明的轉型並不成功,這正是局部性文明轉型的結果。

  第二次工業文明轉型的變化及結果──

  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國策,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次啟動了全方位向工業文明轉型的進程,工業文明的全部特徵在轉型過程中先後展現出來:生產方式工業化、市場形式自由化、生活方式城市化、意識形態民主化、思維方式科學化及社會管理法制化等。例如,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進,城市化到達空前的高度水準。這是向工業文明轉型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衡量工業文明程度的標準之一。此外,其他各種特徵也均明顯呈現出來。以十大特徵來衡量第二次工業文明轉型,這是一次全方位的轉型。中國改革開放的過程,實際上是中華民族由幾千年的農業文明,全方位地向工業文明轉型的過程。這幾十年來改革開放的成功,即是社會主流全方位地進行文明轉型的成功。

  從這兩次工業文明轉型的結果,不僅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文明時期表現出的不同特徵,而且說明局部轉型與全方位轉型的結果全然不同。

  第三次信息文明轉型的變化及展望──

  二十一世紀,中國推行深化改革開放的國策。2006年,中國政府提出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這是開始啟動新一次文明轉型的明確訊號──由工業文明向信息文明轉型。當今,可以看到文明特徵正發生轉變:在生產方式上,由純粹工業化生產轉變為工業化加信息化生產,人手操作及機械化生產升級為電腦操控及數字化生產;市場形式上,由原有的人工交易型式的傳統商業轉為訊息交易型式的訊息商業(即電子商務)等;在社會治理上,由法治化轉變為法治化加信息化的管理。類此的多種現象均顯示了信息文明的特徵。

  時至今日,雖然中國社會主流已經基本上由農業文明轉型至工業文明,並且走在信息文明轉型的路上,然而中國整體社會尚未圓滿地完全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型。這是因為最大的傳統產業──傳統農業還未完成產業轉型,唯有傳統農業全方位地轉型為工業化、信息化的農業,才能避免傳統農業衰落並且轉型成為新興產業,這才能為中國社會主流的文明轉型劃上完滿的句號。

  (三)文明轉型的產業升級

  文明轉型必然促使產業升級,沒有與文明進程同步並行的產業必會衰落或消亡;產業轉型升級驅動文明進程,沒有產業升級及創新產業驅動的文明進程便會停滯不前。人類社會,在不同文明進程中所需要的主要資源、發明創新的技術、發揮的生產力以及所起的社會作用均有根本差別。

  農業文明時期,土地與水源是主要的資源。農耕工具的發明是技術創新,推動了農業文明的進程。工具的運用使土地與水資源得到較佳的利用與開發,由此創造出較大的生產力。其時,工具成為第一生產力。農業工具化的作業方式取代人手採集生產方式,令農作物收獲大量增多。

  工業文明時期,原料與能源是主要的資源。工業機械的發明是技術創新,啟動了工業文明的進程。機械設備的利用,取替了大量人力而大倍率地放大產能,由此創造出巨大的生產力。這時,機械化、自動化成為第一生產力。工業機械化的工作代替大部份人力與工具的勞動,社會的物質因此大量地豐富起來。

  信息文明時期,網絡空間與訊息知識是主要的資源。資訊網絡與傳輸工具的發明是最大的技術創新,驅動著信息文明的進程。資訊的高速、海量的流通,極大地提高人類創造能力與生產效率,並極大地減少資源消耗,由此直接及間接地釋放出強勁的生產力。此時,資訊(包括科技、知識)成為第一生產力。信息化推動了經濟和文化全球化、科技知識普及化,不僅令所有人的知識及智力大幅提高,能力充分釋放,而且令社會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均充足起來。

  未來,預料在智能文明時期,訊息、知識與科學成果是主要的資源。智慧科技的新發明,將迎來智能文明的新時代。智能技術的運用,將大量的訊息、無數的知識及已發現的科技成果進行篩選與整合,由此組合起最高效率、最佳效益與最大價值的創造模式。該時,智慧是第一生產力。智能化過程,大功率地強化個人的認知思維、判斷力,為個人、團體或國家的所有行動、行為及決策作出最科學、明智的決擇。因而,人類的生存發展資源獲得精準利用,生存發展達到空前完美的狀態。

  每次文明轉型過程,同時伴隨產業變革,因此出現兩類產業:一類是因為新文明而產生並且前所未有的產業,稱之為新興產業或新生產業;另一類是原有產業跟隨新文明而轉型升級、重現生機的產業,稱之為新型產業。

  (1)新興產業與新型產業

  文明轉型的進程中,誕生全新的新興產業,改變了舊的生產方式,促進了生產力發展,成為新文明時期的支柱產業。

  工業化過程,誕生了不同類型的新興產業。如:能源供應、機器製造、原料生產、礦物開採等嶄新的產業,這些都是農業文明時期所沒有見過而且是工業化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礎產業。新興產業的出現,帶動了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而成為新型產業。例如:傳統的手工紡織業,應用機器設備轉型為紡織工業;傳統的農耕作業,採用機械耕作轉型為工業化農業。

  信息化過程,誕生了各種各類的新興產業。如:網絡設施、通訊設備、軟件設計等一系列全新產業,這些均是工業文明時期所未曾有過,具信息化特徵及關鍵性的基礎產業。信息化中的新興產業,不僅促進工業時代的產業全面更新換代,而且促進傳統產業(農業、商業、運輸業等)轉型升級成為信息化的新型產業。如:能源產業由礦物能源轉向新能源(太陽能之類)、傳統機械轉化為智能機械、工業化生產轉變為智能化生產...等。還有,傳統農業不僅朝工業化農業而且向信息化農業轉型,形成一系列的新型農業(科創農業、生態農業、精準農業、智慧農業、觀光農業等)。傳統商業經過信息化之後成為電子商務,傳統貨物運送經過信息化之後成為物流業。

  無論傳統農業或傳統工業,在信息文明時期均必須進行轉型與升級,才能激發出新的活力及持續的生命力。否則,避免不了走向衰落或被淘汰的結局。大多數傳統產業,祇要與文明進程同步地進行產業轉型升級,都可以轉化為生機勃勃的新型產業。中國涉及人口最多的產業──傳統農業是轉型升級、前景廣闊的產業。其他傳統產業也一樣,如:傳統中醫藥、傳統文化...等等,均可以經過轉型升級而轉化為煥然一新的新型產業。

  中國地大物博,鄉村資源千姿百態、異常富饒。在農業文明社會,由於交通不便、資訊封閉,加上對科技知識的缺乏,致使許多寶貴資源不能利用而被浪費。祇有到工業文明之後,尤其信息文明時代到來,才具備開發與利用的成熟條件。所以,當今時段是傳統農業轉型及相關的鄉村資源轉化為新型產業的最有利歷史時期。

  (2)傳統產業轉型與升級──

  中國是最悠久的農業文明古國,多數傳統產業形成於農耕文明時期,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關係到整個中華文明轉型的成效。從近代中國文明轉型經歷的三個階段,可以看到文明轉型與產業轉型的互相關聯。

  第一階段的工業文明轉型,起始於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開始低度地工業化(即簡單機械化、電器化等),其他方面(如:市場型式、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等)對於最多人口的農民並沒有太多變化。所以,此時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祇有局部及有限的進展。其中原因,可能與中國的地理條件、人口數量、交通通訊、政經形勢及國際環境等多重因素相關。例如:中國的國土近百分之七十是山地、高原及丘陵,所以不適宜高度機械化的生產模式;全國最多的人口分佈在農村並需要安排就業,所以暫時不適合過度工業化的生產模式。還有,中國的廣大農村受交通與通訊的制約,難以形成與生產力相輔相成的市場形式。基於種種因素的限制,傳統農業的產業轉型及升級進展緩慢。然而,這個階段在國家體制規劃下,城市中催生了大批工業化的新興產業(重工業、輕工業及軍事工業等)。這些集中在城市的產業,除生產方式實現工業化之外,還體現出思維方式科學化的工業文明特徵。這個階段的新生產業更帶動了中國尖端科技的全面發展,並且奠定了完整的工業體系與科技體系。其中原因,與中國當時所處的國際形勢有密切關係。例如,中國外部面對中西方對立、周邊發生的戰爭(韓戰、越戰等),還面對台灣的問題。這些因素深深地影響新中國向工業文明轉型的進程,決定了中國社會第一階段只能是局部性的轉型。

  第二階段的工業文明轉型,起步是從1978年中國政府實行改革開放開始。這時,中國全方位地向工業文明轉型的進程正式啟動。此階段,國營企業改革分段進行:由探索階段、制度創新至深層改革,這是產業轉型驅動文明轉型的一股動力。另外,大批的中外企業與私營企業的興起,通過引進外資及加工出口,與世界其他工業文明國家或地區的交流及融合,全方位地掀起轟轟烈烈的工業化熱潮,這是新興產業驅動文明轉型的另一股動力。在這兩股主要動力的驅動下,中國的工業文明轉型得以順利且快速地展開。幾十年來,改革開放的最大成果是實現文明轉型──中國社會主流全方位地由農業文明轉型至工業文明。

  這祇是社會主流而非整體社會轉型至工業文明。其中存在的最大缺陷是傳統農業沒能跟隨文明轉型而轉變,更呈現出衰落的跡象。傳統農業是中國涉及人口最多、地域最廣的產業,唯有這個最大的傳統產業完成轉型與升級,才能宣告中國的整體社會完整地、全方位地完成工業文明進程。這個轉變的最佳時機,極可能是其他產業已經工業化並且開始走向信息化的階段。工業化之後,才有完善的交通、物流及市場規模;信息化之後,才有充分的資訊交流、科技知識的支援。這時,傳統農業才具備完整、成熟的產業轉型及升級的條件。

  長期以來,由於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落後、產出價值低,從事農業所得的經濟收入少,所以農民成為低層勞動者的代稱。因此,許多人錯誤地認為農業的發展前景有限。隨著其他產業向工業化、信息化轉型,大量的人力、人材朝向城市流動,更加拖慢了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的進度。

  第三階段的信息文明轉型,於1997年中國政府召開的全國信息化會議為起點;宣示中國社會主流正式向信息文明轉型。此後,信息產業從各個領域破繭而出、茁壯成長,許多互聯網巨企在此時嶄露頭角,成為生氣勃勃的新生產業。同時,傳統工業也紛紛向信息化的方向轉型升級。這次信息化潮流,透過互聯網、移動通訊,波及全國各行各業甚至每一個人,更徹底沖垮傳統鄉村信息封閉的狀態。信息化最大的意義是,佔中國一半以上人口的農民,因為信息化拓寬思想認識與視野而變得更加聰明起來。鄉村農民在思想知識上的提升及思想觀念上的昇華,是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條件,更是實現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的根本條件。

  經過工業化,進入信息化,傳統農業的轉型才遇上契機。從多方面的現象,顯示出傳統農業的轉型正露出曙光。首先,當代的“農民”已經是有知識、有視野的新一代,擁有傳統農業的工業化、信息化的思想意識,特別表現在不少高學歷甚至海歸人員回流農村創業。其次,全國各地出現一批多元化、資訊型的新農業。這些產業不祇是出自本地,更有外來的投資與技術。還有,中國的國家發展規劃正將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等列入主要的戰略,這將強有力地推動傳統農業的轉型。諸多有利條件的交集不是巧合而是大勢所趨、水到渠成地實現匯合,所以,中國的傳統農業有望實現跨越式的轉型,即同時朝工業化、信息化的目標轉型升級。這種複合式的轉型,對中國整體社會全方位向信息文明轉型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四、全球文化必將大融合

  全球化的洪流正浩浩蕩蕩地推動人類文明的演進。在這洪流中,各個國家民族為自身的生存發展,以百舸爭流的姿態參與全球競爭,大家均希望在這場競賽中佔據優勢及有利位置。然而,全球化是條共同的航道,這必然決定了國家民族之間存在著生存的競爭性,同時更多地存在著命運的共同性。全球化過程,不僅國家民族之間的關係更形密切,而且全人類的命運更趨相依相存。全球化已經將人類的命運緊密地連結於一起,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全球化的歷程,起步於工業化時代,加速於信息化時代,將達成於智能化時代。經歷經濟全球化,必然走向文化全球化。

  工業化過程中,兩大推力開啟全球化的新時代:一是,工業化時代,發達的交通工具“縮短”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距離,增進了人際之間的交往。二是,大量的工業產品湧至世界各地,增強了全球的經濟活力及促進了全球經濟繁榮,增進了國家及地區之間的經濟交流。工業化時代,全球化進程的啟動,主要由人員及產品的流動所帶動。

  信息化過程中,驅使全球化道路更加暢通的兩大因素:一是,覆蓋全球的各種訊息網絡,為全球的產業轉移及產業分工提供了基礎設施,促成產業全球化;為全球的知識流通及科技交流打開了暢順的通道,促進科技全球化。二是,多功能及普及化的通訊產品,為全球的訊息傳播及文化交流提供了即達的途徑,驅動文化全球化。信息化時代,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主要是由訊息流動所推動。

  信息化時代比較工業化時代,全球化的規模更為全面及廣泛,全球化的程度更為深入及徹底。信息化所引發的巨量物質流(產品、商品),將全球化的道路改造成為高速公路;資訊化所形成的海量訊息流(科技知識、各類訊息),令全球化的進程加速至更高的水平。全球化浪潮,所掀起的變化將是全方位的,所波及的領域將是全面性的。

  (一)經濟驅動文化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運行的過程也是文化全球化交流的過程,經濟全球化的結果也必然推動文化全球化的進程。

  當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湧向世界各地,全球展開了波浪滾滾的經濟大交流,全球經濟呈現出空前的繁榮與持續的增長,人類社會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物質文明時代。全球經濟的大交流也引起經濟利益的大碰撞,各個國家與地區之間,為著維護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各盡所能地利用各自的優勢爭取最大的利益。由於各自的資源優勢不同,難免產生經濟矛盾與衝突及出現經濟利益的爭端。這些矛盾與衝突,不僅表現在經濟層面上的直接對撞,更加表現在政治、文化層面上的間接博弈。當今,國際社會面對重重危機,國際秩序備受種種挑戰。表面上,這些政治上或經濟上的危機是經濟全球化過程伴生的震盪;實質上,深層的根源是經濟全球化引爆不同文明的矛盾與衝突。

  當今,人類社會的總體文明狀態,準確地講應是屬於混合文明的社會。雖然,人類主流社會已經進入信息文明的階段,但是不少國家民族仍然處於農業文明的階段或正走進工業文明的門檻。由於國家之間不同文明的落差,因而形成經濟的差距。這樣情形之下的經濟全球化,必然產生經濟利益的矛盾與衝突。當國家民族之間的經濟利益未能得到協調與平衡之際,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就不可能和諧地運行;在經濟的大交流中,產生大碰撞也就自然難以避免。唯有在大交流、大碰撞中經濟利益達到新的平衡,才能最終推進全球經濟和諧交流與融合發展,這是全球化必經之路。在經濟全球化的潮流湧過之後,另一波潮流湧來,必定是文化全球化。

  (二)文化全球化是大趨勢

  信息全球化的洪流已經淹蓋了全人類的時空,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訊息流,為人類社會帶來了繽紛熣燦的精神文明。在信息化的世界中,每個人均受益於訊息大交流而知識大增及視野大開;人人都能輕易地獲取全球的訊息,便捷地獲得全人類的科技知識。信息化的過程,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與全球其他文化廣泛交流與深度融合,促使全人類的科技知識高度地整合與有效地利用,這將推動人類文明加速地向前演進。同時,訊息大交流過程也引起全球思想文化的大衝擊。文化不同的國家民族存在著歷史經驗、生存環境、經濟現狀等方面的差別,在訊息大交流中,必然出現思想文化上的衝突或爭論。各種矛盾表面上是宗教文化、價值觀、意識形態方面的對立,而本質上,是利益衝突及價值矛盾在文化上的反映。信息全球化全面暴露了矛盾並且催化了經濟、政治秩序的大整合。無論是全球經濟、政治或文化上的問題,深層根源還是不同文明的矛盾與衝突。

  當今,全球化是大勢所趨,人類社會正在由地域分割向全球一體轉變,全球化的進程將不可逆轉。地球村使全人類更加緊密連結、互相依存,全球有任何重大挑戰或危機,沒有任何國家民族可以置身事外而獨善其身,這是大多數有識之士的共識。所有國家民族只有通過經濟文化的交流,在動態之中尋求平衡,在互動之中達成融合,最終才能化解人類文明的衝突,建構起和諧的新世界。

  早在1993年,美國著名學者,哈佛大學教授亨廷頓發表“文明衝突論”的文章。其中主要論點:文明衝突將是未來衝突的主導模式,並且認為未來伊斯蘭文明和儒家文明可能共同對西方文明進行威脅或挑戰。亨氏的言論引起國際上極度關注與激烈爭論,眾多學者從多個角度提出批判,中國學術界也作出敏感反應及異議。顯然,“文明衝突論”偏向於從宗教文化角度而非從全球多元文化角度為依據,傾向於政治視角而非全方位視角看世界。時至今日,已經在全球發生過的衝突表明,國家之間的文明形態存在差別才是一切衝突的總根源。由於文明的差別,形成經濟上的衝突而牽動文化上的衝突,最後引致政治乃至軍事上的衝突。這裡所指的文明是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信息文明,而不是“文明衝突論”中,以國家或宗教而界定的文明:印度文明、伊斯蘭文明、東正教文明、中華(儒家)文明、日本文明、西方文明、非洲文明及拉丁美洲文明。

  全球化是消除文明差別的根本途徑,是根除文明衝突的最終出路,是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道。承載全球化騰飛的雙翼正是經濟、文化的全球化。如今,經濟全球化已經全面地滲透至製造、貿易、金融等領域;文化全球化正在透過宗教文化、思想文化、科技文化的大交流,在全人類的各個領域中展開。

  (1)宗教文化交流全球化

  人類因太多的未知和未明而需要有宗教信仰。在蠻荒的時代,古人從狹隘的活動天地和有限的生活經驗中,創立太陽崇拜、自然崇拜的原始信仰。到文明的時代,前人從較為開闊的天地和更多的認識之中,創建起更高級、地域性的宗教信仰。如:西歐的天主教和基督教、東歐的東正教、中東的伊斯蘭教、印度的佛教及中國的道教等。由此可見,宗教與人類的活動及認識範圍有關,與生存的地理環境有關;並且宗教文化並非一成不變,會隨文明演變而進步。如今,人類活動的身影已經飛進太陽系、飛向宇宙深空,某些宗教會因人類的活動、認知及科學進展而改變。五百年、一千年後回望今日的信仰,就如同以今日的宗教信仰看原始信仰,其時人類的信仰將建構在更高的層次之上。

  無論如何,原始信仰或所有宗教信仰之中都存在著某種超前、未知的科學真理,否則無法經幾千年傳承而保留至今。正因為宗教文化的形成過程經歷了非常漫長的年代,所以不同宗教有其歷史的慣性與固執,不同宗教文化必定是文化交流中障礙最大、交流最難的文化。然而,例外的則是特具包容性的中華文明與中國宗教文化。西元元年前後,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後,佛教文化與中國本土的儒家文化及道家文化相融合,成為中華文化的核心,更成就了今日偉大的中華文明。還有,基督教文化及伊斯蘭文化也相繼傳入中土,並與中國傳統文化、宗教文化和諧相容,這是全球之內絕無僅有的現象。世界上其他國家或地域的宗教文化,均未有這樣宏大的包容性。而某些國家或地域的宗教內部或之間,常年不斷地發生衝突或戰爭就是明確的佐證。

  中國的宗教文化在農業文明時期保持以儒道佛為主流的狀態。雖然傳統上還存在著祖先崇拜的宗族文化、人物崇拜的英靈文化等等,但是儒道佛文化還是主流宗教文化。當今的工業文明、信息文明時代,中國的宗教文化不僅以開放的胸襟接納、包容其他宗教文化,而且主動向世界介紹自身的宗教文化,或者與其他宗教文化跨界地交融。如:儒家文化走進全球154個國家,設立548所孔子學院,開設1193個儒學課程。準確地看,儒家文化不是宗教文化而是傳統文化。還有,最有趣的是,佛家文化正與現代科學進行共嗚,與前沿科學產生交集。世界上,多個最偉大最頂尖的科學家均肯定佛家文化符合科學精神,不是純理論的科學而是實踐性很強的實證科學,是與現代科學徹底相容的文化。預見未來,佛家文化與科學文化的交融,絕有可能深刻地改造、深遠地影響現有的科學觀和宇宙觀。

  歷史的經驗表明,宗教文化對所在的國家民族的科學文化、價值體系及宇宙觀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在農業文明時期,中國的儒道佛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古代科技、價值理念、宇宙觀都有重要影響,這是無可否定的事實。在工業文明時期,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對西方近代的科學觀、價值觀及宇宙觀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這也是必須肯定的事實。當今信息文明時期,宗教文化交流全球化,對未來全人類的新型科學觀、價值觀及宇宙觀的建構,必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並且,宗教文化交流全球化,也將對未來人類的文明進程,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為此,中華文明的宏大包容性,儒道佛文化之間交融與相容的歷史經歷,是其他宗教文化之間交流與借鑒的典範。

  (2)科技文化交流全球化

  科技文化的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加速器,也是文化全球化的推進器,更是人類社會全球化的一股主要動力。科技全球化對科學研究、科技開發成果轉化及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均起著關鍵作用,科技文化的全球化是人類文明向前發展的必經之路。

  科技研究開發,必然因為科技全球化而加快進度、縮短週期以及頻現成果。全球性的科技研究開發能帶來諸多好處:高效利用資源、整合全球優勢、減少人材遷移、發揮最高效率以及提升創新能力等等。如:在人材資源方面,可以組合全球科學家團隊,隨時展開合作、交流。在物力資源方面,可以利用全球各地的實驗室或設施,隨地展開科學實驗測試。如此種種,不僅可以跨國家甚至可以跨領域地合作。所以,資訊時代全球性的科技研究開發,其產生的綜合效益實屬難以估量。自古以來,人類科技探索、知識累積的進度相當緩慢,因而人類文明的運行週期很長。時至今日,人類新發掘的科技知識高速且大量地湧現,因而大為縮短人類文明的運行週期。

  科技成果轉化,祇有在科技全球化之中才能結出豐碩的果實,體現出科技成果的價值,也才能讓科技成果繁衍及壯大。在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之後,才知道該成果有什麼意義:一是,新的科技成果對全人類有什麼貢獻?二是,新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之後,能體現出多大價值?三是,優秀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之後,因受全世界的歡迎而得到再發展與完善的推力。例如:許多訊息科技成果轉化為通訊產品之後,推動全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提升了全人類的生產力及創造效率。訊息科技成果的價值,從產品的經濟規模與社會效益明顯地反映出來。某些優秀的訊息科技成果之所以不斷地擴大與拓展,皆因為其轉化的產品受到全球廣泛的應用與需求。

  產業轉型升級,是順應科技全球化的潮流而必須作出的自然性反應。一方面是新科技的應用,改變產業的結構、規模、技術、效益、需求等等,所以必需作出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是新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從而產生新的需求、新的運作程式等等,所以需要進行產業轉型升級。不論在何種情況之下,科技全球化都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壓力或推力。今日,科技研發速度極快,成果產出豐富,任何重大、全新的科技成果一經面世,都對現有的產業構成震撼性甚至顛覆性的挑戰。唯有緊跟新科技的動向,預見新科技的影響並作出產業轉型升級,才能與新科技的節奏同步,在更新中注入新動力,在變動中激發起活力。

  許多產業興衰的實例,印證了科技與產業的關係:能夠跟隨新科技方向發展的產業,必然成為欣欣向榮的產業;未能與新科技同步走向轉型升級的產業,終歸呈現衰落或消亡。

  五、中華文化復興乃民族復興必由之路

  百年滄桑,中華民族終於走出積弱而邁向復興之路。在整個復興的進程中,經濟上的發展和政治上的改革只是其中的前奏。只有中華文化復興的主旋律奏響,中華民族復興的進行曲才告全面展開。中華文化復興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十五世紀,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激發出新思維,湧現大批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十八世紀,歐洲掀起偉大的工業革命,開創資本主義時代;由此,人類文明史從農業文明進入工業文明時期,社會生產方式由農耕作業轉向工業化生產,社會生產力因機械化代替大量的人力而大幅提升,人類的活動範圍及資源開發由區域擴大至全球。

  二十世紀,歐美科技發展熱潮的出現,激發高科技思維,湧現連串新科技、新發明,特別在訊息領域,如微波通訊、電腦及互聯網方面。從此,人類文明從工業文明跨進訊息文明時期,社會生產模式由工業化向訊息知識化轉變,生產效率因訊息科技的普遍運用而以幾何級數地倍增,人類的視覺空間及資源利用由地球擴展至太空。

  二十一世紀,另一波的文化潮流必將呈現,由此激勵人的新潛能和創造力,湧現更高級及更具創造性的事物。這歷史新時期,人類文明將再次升級,從訊息文明進入智能文明的新紀元。社會生產模式由信息化向智能化轉變,社會創造力將全方位地爆發出來。到智能文明時期,人類的認知和志趣不僅深入更精微的微觀世界,而且投向更深廣的宏觀宇宙之中,不僅可能實現星際航行而且還可能穿越多維的時空。

  這一切並非憑空猜想,人類歷史的運行規律和中華文化的精深智慧已經為我們提供了啟示。人類文明新紀元的到來,是中華民族的機遇也是歷史的使命,由中華文化掀起的潮流,推動是次文明的轉換將是歷史的必然。

  傳統文化與現化文化的差異

  當今的中華文化,是由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構成。傳統文化形成於幾千年的農耕文明,累積於不同歷史時期,而現代文化吸收自幾百年來的西方工業文明及現代訊息文明所創造的文化。中華文化的獨特及優勝之處是同時並蓄了這兩方面的文化,而美中不足的是這兩方面的文化雖然集於一起,卻尚未能充分地聚合。具體表現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存在許多思想觀念的矛盾之爭。這些爭論,有科學或迷信、精華或糟粕、真理或偽學等方面。應當看到,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產生過程有許多差異(時代、社會背景、生產模式、生活方式等),不同的歷史條件所形成的文化形態和特質必然有極大差別。只有以不同的思維角度去理解及解讀,才能準確地看待及發掘這兩方面文化中潛在的不同價值。

  中國傳統文化產生於幾千年的農業社會之中,其形成的時代背景、生活方式及歷史過程決定其有幾大特點:

  一、創造過程──農耕時代,古人在生存過程中以直接感知和悟覺感知的方式認知事物,由此創造出一系列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直接感知是指:人類憑自身五官直接觀察、接觸、體驗周圍一切事物。悟覺感知是指:人類直接感知無法分辯的事物,通過大量生活實踐的反覆檢驗,長期的統計、歸納和總結而悟知這些事物的真相。

  二、源遠流長──漫長的生活實踐和經驗累積,令傳統文化有深厚的積累和豐富的儲藏。傳統文化因經歷不同時代的陶冶和生活過程反覆地檢驗,被印證其中盛載著高深的智慧和寶貴的價值,才能歷久不衰地傳承至今。

  三、博大精深──傳統文化的博大成因,在於古人在漫長的生存過程中,將所認識的事物不斷地累積,以文化的形式長期地傳承下來;傳統文化的精深之處,在於古人將大人類生活實踐成果加以統計、收納及總結,從而悟知了許多感官未能直接感知的事物。特別是前人由悟覺感知所悟知的事物,超越直接感知所能認知的範疇。通過悟覺感知,前人發現許多關於人、大自然及天體宇宙的奧秘,從而創造出各種各樣的精深文化。這些精深文化以各種形式展現,其中玄秘文化是最特別和富爭議的形式之一。這些精深文化,有些是現代科學能夠作出解釋,有些是現代科學還不能解釋清楚,有待未來科學去破解。

  現代文化產生於近幾百年的工業社會和近幾十年的訊息社會之中。在工業化和訊息化時代形成的現代文代,具有幾大特點:

  1.創造過程──工業和訊息時代,人們在生產過程中以直接感知和間接感知為主要的方式認識事物,由此創造出了大量精細的現代文化。直接感知是指:以五官直接看、聽、聞、嗅、接觸而認識事物。間接感知是指:借助各種器具(儀器、傳感器、實驗設備之類)觀測、探測、分析而認識事物。由於有各種器具的輔助,人的感知能力大大超越了五官能夠感知的範圍,因而所認識的事物更廣泛、更精確,所獲特的知識更豐富、更精細。

  2.源多流廣──現代文化豐富多彩的主要成因,不是來自漫長的累積,而來自兩方面重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工業時代發達的交通及通訊,促進全球各種文化交流,促使多元文化匯集。特別是訊息時代,使得交流極其廣泛與迅速。另方面是工業化過程中,人類發明創造大量器具,因而大大地擴展了人體感知能力,從認識大量的新事物中創造了大量的新文化。因此,幾百年來產生的現代文化比幾千年來累積的傳統文化,所集合起的知識總量多出許多倍。

  3.龐大精細──現化文化的知識體系龐大,含蓋的學科及分支精細;知識領域從微觀世界至宏觀宇宙,知識內容涉及各個範疇與各門各類。通過間接感知,人類方可能深入地瞭解事物並獲得更多新認識,才能創造出這麼多的精細文化。

  概括而言,傳統文化是以經驗智慧型為主的文化,現代文化是以科技知識型為主的文化。這兩種型式文化的聚合,即是傳統智慧與現代知識的聚合。這種聚合產生的效應,類似核聚合反應:一旦聚合反應被引爆,必將產生巨大的光芒與能量。預期,中華文化的復興,會由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聚合能量所啟動,必將呈現一片壯麗輝煌的景象。

  傳統文化中的超前科學觀念

  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對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具有非凡的意義,只是應怎樣繼承才會促進大的發展,值得人們深思和探討。傳統文化的精神智慧,得到開發和運用,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和民族復興大業,具有多重的重要的意義:一,傳統文化中崇高的價值觀、道德觀是國民主要的精神能源,是維繫社會和諧與平衡的基石;二,傳統文化中高深的智慧,是中國應對未來挑戰的利器,是人類化解廿一世紀全球難題的解碼器;三,傳統文化中超前的科學觀念,將指引未來科學升級和超越,將推動人類邁向更高層次的社會文明。

  傳統文化的範疇廣泛,涵蓋各門學說與各類典籍,以儒、道、佛為核心,還有經典史籍、諸子百家、宗教學說、天文醫學、人文藝術,還有各種神話傳說、宗族文化、民俗文化、民間藝術等。繼承傳統文化,不應當只注重國學經典而忽視其他民俗文化或玄秘文化,不應當只是僵化地以文論文,而錯漏地把真正的精華當成糟粕而遺棄。傳統文化之中,有各種超前的科學觀念和實踐,只是古人受知識的限制而“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現代科學知識也只能理解和解釋其中的部份,還有相當部份奧秘有待未來科學知識才能破解,以下列出一些例子印證這種事實:

  *神話傳說中的科學意識──中國古代三足烏的神話,實際上是古人觀察太陽黑子現象作出“象形化”的描述,體現出當時撲素天文科學意識。古人認識到太陽中三足烏的出現,會引致氣候乾旱,草木不生。即是太陽黑子出現影響地球的降雨量變化、農業收成並且威脅到人們的生存。三足烏神話有文字、圖騰及文物記載,其意義不只是神話或藝術,更重大的意義是天文科學上的發現。

  *民俗文化中的科學行為──中國習俗凡是節日或喜慶日子,總要敲鑼打鼓、燃放鞭炮以示慶祝。這種民俗文化延續至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其起源是為著驅魔避邪。古代,每逢出現瘟疫之類流行性疫病,人們不明白是傳染性病毒引起的緣故,而將這類原因全歸於瘟神邪魅作怪,每每敲鑼打鼓、燃放鞭炮“送瘟神”之後,瘟疫之類的流行性疫病便消除。這是行之有效的實踐經驗,也是非常科學化的清毒方法,利用鑼鼓、鞭炮所產生的不同頻率的空氣振動波,達到全方位殺菌消毒的效果。這比現代用化學藥劑的消毒方式更加高明,無疑是非常科學的行為。

  *中醫文化中的超前科學思維──2500年前,中醫文化已經有時間醫學的科學思想,認識到人體的生理循環像潮起潮落,人體的穴位開闔像開關功能,均有時間節律,並且運用於針灸、用藥、養生等方面。而現代西醫醫學與時間生物學結合,產生時間醫學是1950年代的事。可見中醫文化超前二千多年,是多麼了不起的事。還有,中醫文化中早已將人體生理系統與天體位置相對應,並運用於針灸治療等方面。我們暫且稱之為“天人醫學”,這是現代醫學還沒有的概念,是值得現代醫學啟發與探索的課題。

  *經典文化中的高深智慧──儒、道、佛文化中蘊藏著高深的精神智慧和科學思想。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精髓倡導人與人、人與社會的和諧關係,本質上是高深的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道家文化的核心思想精髓是提倡順應自然規律、建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本質上是自然哲學;佛家文化的核心思想精髓是弘揚人的自身和諧及人與宇宙的和諧關係,本質上是生命科學及人與宇宙的科學。這三大文化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智慧結晶,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思想源泉。

  *宗教文化與未來科學──現代科學認知事物,是通過直接感知和間接感知認知事物並作出結論。比如,現代科學之所以能認識細菌或細胞的存在,是人體器官透過顯微鏡觀測的結果。而佛教認知事物是以直接感知及悟覺感知認識事物,並取得結論。比如,幾千年前,佛教指出“滴水之中有八萬四千生命”(意指眾多生命),這在當時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幾千年後,顯微鏡的發明證實這個論斷確是事實。還有許多類似的論斷,雖然現在還未能印證,然而現代前沿的物理學、對量子力學的研究及實驗取得的令人驚歎的成果,暗物質、暗能量的發現及取得的證據,將印證佛教先前記述的理論。種種跡象表明,未來科學探索的路標正朝向佛教所指的方向交集,未來科學引發的突破,可能改變今天常規思維所形成的生命觀及宇宙觀,或將改寫現有“眼見為實”的認識論。

  從許多例子可以看到,傳統文化中不僅潛藏著高明的科學方法和超前的科學意識,而且凝聚了超越的科學思想和高深的思想智慧。傳統文化的科學價值不僅在哲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方面,更涵蓋宇宙科學、生命科學等領域。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聚合

  傳統文化要得到完滿地繼承必須作現代性轉化,要取得創造性的發展應當與現代文化聚合。中華文化復興熱潮到來,必定因傳統文化再放光彩;所放射出來的光譜,必定是時代之光、科學之光。傳統文化怎樣轉化、怎樣與現代文化聚合是一條值得深入探索的路!

  一、傳統文化應作現代性解讀

  傳統文化創造於漫長的中國農耕文明時期,經歷巨大的歷史變遷和多次的社會轉型,始終未被歷史洪流湮沒或在流傳過程中中斷。無論社會演變、朝代更替,始終不損傳統文化的承傳。其根本原因是:宇宙萬事萬物有變和不變兩方面。變的事物是社會形態、生產方式、生活模式,不斷在推陳出新;不變的事物是宇宙運行的法則,大自然規律和人的本性。傳統文化中的實踐經驗、思想智慧能夠歷久不衰地流傳至今,是因為合乎永恆不變的宇宙、大自然規律和人的本性。而傳統文化中表現形式、表達方式需要作時代的解讀,是因為社會狀態、生產方式和生活模式已經發生全然的改變。

  傳統文化創造於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時代的內容、形式、色彩。唯有對這些文化作出現化性解讀,才能揭開舊時代的包裝,在新的時代中再顯光彩;有了現代性解讀,才能得到更普遍的理解,有利於更好地繼承與發展。傳統文化流傳下來,大多經由文字符號、口傳身授和文物方面之類的方式。由於時代的差別,文字表達的某些含意已經有所變化,傳統的習慣及行為已經與現代有所脫節,只有通過現代性的解讀,才能與現代社會共嗚而產生更強的感應力。例如:中國提倡的價值理念──雙贏、互惠、命運共同體等,實質上就是傳統價值觀的“度己度人、利己利人”的精神,經過現代解讀和嶄新的表達,這樣更富於時代親和力及感應力。

  二、傳統文化應作科學解讀

  對傳統文化作科學解讀,深入瞭解前人所總結的科學觀點和意識,以不同學科學的角度來理解其中所啟示的科學思想和訊息,用現代科學知識、原理及方法來研究、印證和發展前人的科學實踐和運用。還有,傳統文化可以為未來科學提供探索的啟示。

  對傳統文化作科學解讀,不能停留在狹義的層次上,應該提升至廣義的層次上才可能站在超越的境界去理解和領悟其中的奧妙。相反,如果還是純粹地斟詞酌字或者僵化地讀文解意的思維來對待傳統文化,不僅難以完整地繼承,更說不上創造性地發展。

  對傳統文化的科學解讀,必將出現化腐朽為傳奇的事例,使那些曾經被當作糟粕而遺棄的文化回歸精華的寶庫。通過前面舉出的例子,說明這些古老文化之中深藏著令人著迷的科學觀點和意識。還有更多的例子,需要以專題形式研討,從不同科學領域的角度作論證,才能得到科學的解讀。這也許是傳統文化作現代性轉化,與現代文化聚合的新路向。

  三、儒道佛文化應以科學理解

  儒道佛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核心文化,歷史性的影響力已經深透民心。中華文化復興的潮流,儒道佛文化必然是其中的主流。

  歷來,儒道佛文化被多數人視為宗教,簡稱為三教。也有人視之是哲學宗教。看待儒道佛文化,不應只從宗教或哲學的角度去認識,更應當以科學思維角度來理解。應將儒道佛文化提升至科學,甚至前科學的高度來看待。例如,儒家文化中的《易經》,透露了我們所在的時空是多維時空,而不是現代科學認定的四維時空,這是超前的時空科學;道家文化中“無極生太極”的古老思想,與現代天文學關於宇宙誕生的“大爆炸”理論不吻而合。還有“其小無內,其大無外”的思想,早已突破原子分子論學說,以及現代天文學有限無邊的宇宙觀。佛家文化中的宇宙觀和生念觀,雖然至今未能得到普遍性的認同,但是佛家文代中某些觀念正由現代科學發明所實踐。比如,佛家文化中所說的“神通”,現代的發明創造間接地實現人的神通能力:微波通話──天耳通、遠程視像、衛星定位──天眼通……等等。

  儒道佛文化,形成於幾千年前農業文明時期。古人在生活實踐中,以悟覺感知的認識,創造出這三大經典文化。在知識落後的時代,儒道佛文化只有少數人能認識,這些少數精英也沒有足夠的科學知識對這三大文化作出透徹的解釋。當今訊息化的時代,儒道佛文化已為更多人的認識,大家更可以運用現代豐富的科學知識,對這三大文化作出更深入的理解。今天,弘揚與發展儒道佛文化不只是國學家和宗教家的職責,更應當是其他學界及大眾共同的責任。以佛教文化而言,以前由於缺少科學知識的理解,佛家文化只是停留於宗教信仰的範疇,甚至沉淪世俗宗教、功利宗教,甚至宗教迷信的泥沼之中。以現代高端的科學水準,對佛家文化應有更高層次的理解以及有創造性的解讀。概括地說,佛家文化是最偉大的文化!這是許多世界級大哲學家、科學家、思想家(愛因斯坦、尼釆、羅素、泰戈爾、孫中山、章太炎、梁啟超等)的共同看法。這班大家之所以看法一致,是因為他們均以科學的思維來理解佛家文化。

  傳統文化,有了時代性解讀,才能實現現代性轉化,有了科學性解讀,才能達成與現代文化聚合。

  中華文化復興的展望

  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而幾百年來缺少創新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遺憾!近代,西方經歷了幾百年的工業文明和訊息文明的歷史時期。而十九世紀,中國遭遇兩次外來的侵略戰爭而錯失現代化進程,只經歷短暫的工業化時期,錯過許多開創現代文化的機會。好在,中華民族從短促的工業化中,迎上全球化和訊息化的機遇期,中華文化經過迅速地吸收西方科技文化,豐富和壯大了文化體系。

  傳統文化中的寶貴資源,在知識落後的農業社會難於被深入地認識和應用,反而到了科技知識發達的今天,這些資源更有條件獲得深度的開發和發展。利用現代的科技知識發掘傳統文化中的寶藏,使之再放時代的光芒,呈現時代的價值。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龐大庫藏,是中華文化再創新和再發展的資源庫,也是中華文化大復興的能源庫。

  縱觀人類文明經過多次升級,社會經過多次轉型:經歷了原始社會幾萬年、農業社會幾千年,工業社會幾百年和至今的訊息知識社會幾十年。從而可看到社會文明運行的週期一次比一次縮短。下一次的文明升級、社會轉型的時代將快到來!人類將跨進智能文明時期。未來社會將是智能化的社會,而推動這巨大變化的將是中華文化。正如近代最偉大的歷史學家湯恩比認為:廿一世紀是中國文化的世紀,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教將引領人類走出迷誤和苦難、走向和平安定;中華文化為主的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結合,是最美好、永恆的新文化。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