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19章

  【新經文】

  舉聖啓智,明理百輩;舉誠啓翊,民怫消之;舉敩啓力,道哉無憂。此三者以爲文,不足。故另有所囑:見素葆樸,少私寡欲;舉學无尤。

  【原經文】

  甲本:絶聖棄智,民利百倍。絶仁棄義,民復孝慈。絶巧棄利,盗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爲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而寡欲,絶學無憂。

  乙本:絶聖棄智,而民利百倍。絶仁棄義,而民復孝慈。絶巧棄利,盗賊無有。此三言也,以爲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而寡欲,絶學無憂。

  王弼:絶聖棄智,民利百倍。絶仁棄義,民復孝慈。絶巧棄利,盗賊無有。此三者,以爲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絶學無憂。

  書局:絶聖棄智,民利百倍。絶仁棄義,民復孝慈。絶巧棄利,盗賊無有。此三者以爲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絶學無憂。

  【辨 析】 

  “舉聖啓智,明理百輩。”原是“絶聖棄智,(而)民利百倍”。對“絶聖棄智”,唐玄宗注曰:“絶聖人言教之迹。”既然如此,爲什麽要讀自家李氏老祖的祖訓《道德經》?爲什麽不把老祖宗的書燒掉?這“五千餘言”不是“聖人言教”嗎?這裏首先要問:何謂“聖”?在老子生活年代,聖人一般指什麽人?古人之謂“聖”,指德才高超,事事通達。老子就是德才高超的人,他披褐懷玉,談道論德,他把自身已通達之事理教給後人,希望後人也通達世事道理,老子自身的言行是“絶聖棄智”嗎?《道德經》中多達33次提及聖人,并且把聖人看作是“道”的化身,是民衆的楷式,老子在“絶聖”嗎?帝王常常也將這崇高的稱號加冕自身,被稱爲“聖上”。試問唐玄宗如何“絶”自己“言教之迹”?當然,如果是賢明的帝王,也堪稱爲聖人;如果是無道的昏君,則是盗魁,應該“絶”之。但這裏所指的聖人,不是指帝王,而是指有崇高品德和高超智慧的人。老子説“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可見聖人多麽豁達!爲什麽這裏却出現“絶聖棄智”呢?這種種不能自圓其説的事故,姑且認爲是由假字録記“聲訓”造成的,把“絶聖棄智”校勘爲“舉聖啓智”,就完全符合老子的言行了,就與老子在其它章節的論點相一致了。進一步分析:“舉聖啓智”雖然可以“民利百倍”,但更帶根本性的是世世代代都能明白事理,所以取“明理百輩”,就是好幾千年的事了,這才是“烜德深矣遠矣”!

  “舉誠啓翊,民怫消之。”原是“絶仁棄義,(而)民復孝慈”。何謂“絶仁”?唐玄宗曰:“絶兼愛之仁。”何謂“兼愛”?就是同時愛不同的人或事物。春秋戰國時期,墨子主張兼愛,即愛無差等,不分親疏厚薄,反對儒家的愛有差等之説。這是符合老子“聖人不仁,以萬物爲刍狗”的思想的。唐玄宗爲何跟自家老祖宗唱對臺戲?又關於孝、慈,世傳本《道德經》第18章原經文有一段文字:“六親不和,有孝慈。”聯繫起來看,“絶仁棄義”與“六親不和”都能使“民復孝慈”。這個結論,古今中外的百姓諒必都不會接受,特别是“絶仁棄義”,盡管自然之道本身並無仁、義之立論,老子也没有説要“絶而棄之”。世傳本《道德經》中確有“天地不仁”和“聖人不仁”的論述,那是講的無偏愛親疏和無等級差别,這就是“兼愛”。尤其對於“上仁”,老子仍然肯定其“無以爲”的一面,即對事或對人無主觀成見。在實際社會中,就一個家庭或家族而言,一旦六親不和了,家長或族長在處理問題時,無法以“道”則也宜“無以爲”,即不要主觀成見,不要先入爲主,則六親能服從。家長或族長能使六親服從,慢慢將矛盾平息,調而和之。老子没有否定“上仁”,只是認爲這只是治標,不能治本。要治本則以正道。既然“絶仁棄義”不妥,而“舉仁啓義”又非自然之道,那麽如何還其真旨?這可以從“道”使萬物“生之、長之、成之、熟之”以及“道”對萬物“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善駘且誠”等方面考慮,這樣便用一個“誠”字代换“仁”字,用“翊”字代换“義”字。“舉誠啓翊”意思是“要倡導誠信和啓發人們互相幫助”,人們能彼此真誠相待、互相幫助,存在於民間、家庭中的憂愁或憤懣也不復存在了,也即能實現“民怫消之”。老百姓人人没有憂愁與憤懣,彼此相親相敬,能如此,“民復孝慈”也就不召而自來了。

  “舉敩啓力,道哉無憂。”原是“絶巧棄利,盗賊無有。”本來,“巧”即“心思靈敏、技術高明”,這是十分可取的,這是人類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的表現,何“絶”之理?人有一技在身,何處不可謀生?所以如果能“舉巧啓利”,讓所有的人自力更生,生活没有困難,就不會貪財行竊了。但考慮老子在第3章指出“不貴難得之貨,使人不爲盗”。所以,做賊者其行爲動機不完全是因爲生活過不下去,還由於“貴難得之貨”。那麽,針對有那麽股風在吹愚民之調,用“敩(xiào)”字代替“巧(qiǎo)”字,着眼於“教導”,就是興教、辦學,這既能使民衆懂得修道積德,又能使民衆掌握科學知識,從而轉化爲生産力去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讓天下人過上小康生活。所以説“舉敩啓力,道哉無憂”。

  “此三者以爲文,不足。”甲本、乙本經文作“此三言也,以爲文未足。”王弼本經文作“此三者,以爲文不足。”除了標點位置不同,用字也不同。對於“三者”與“三言”的選取,《帛書老子校注》雲:“雖説‘三言’、‘三者’誼同,但從文義分析,當從帛書甲、乙本作‘三言’更爲準確。”何謂“言”?《古今漢語詞典》雲:“一個字或一句話叫一言。”前面之三段文字六句話,應是“六言”而不是“三言”,可見《帛書老子校注》用“三言”不對。世傳本用“三者”表示三方面的事情,是對的。

  “故另有所囑:見素葆樸,少私寡欲。”原經文是“故令(之)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令”有“强爲”之嫌,故改爲“另”,而以“囑”代换“屬”,表示導師的囑咐,古代“屬(讀zhǔ)”字意思是“托付、吩咐”,故這裏用“囑”字。又用“葆”代换“抱”,“葆”字本義爲“保持”,“保護”,也就是“長久地擁有着”;而“抱”字的本義是“懷抱”、“心裏存有”,程度較低。

  “舉學无尤。”原經文是“絶學無憂。”如前所述,絶學則必覆國,國覆家何存,家亡身何在?那些篡改老子學説的“御注者”,表面上把老子送上神仙的寶座,以假《道德經》作爲仙旨實行愚民政策,他們以爲愚民可以保住自己的寶座。但自然之道是不以他們的意志爲轉移的,社會自然而然地運化,人民一代比一代有學問,誰能阻擋得住?興辦教育事業,决然没有錯誤!

  本章勘字:舉(絶)啓(棄)明(民)理(利)輩(倍)舉(絶)誠(仁)啓(棄)翊(義)怫(復)消(孝)之(慈)舉(絶)敩(巧)啓(棄)力(利)道(盗)哉(賊)憂(有)另(令)囑(屬)葆(抱)舉(絶)尤(憂)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