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56章

  【新經文】

  知者不央,央者不知。開其隧,辟其門,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烜同。夫天下也 :莫得親,莫得疏,莫得利,莫得害,莫得貴,莫得賤。故爲天下貴。

  【原經文】

  甲本: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閉其門,知其光,同其塵,挫其鋭,解其紛,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淺;故爲天下貴。

  乙本: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閉其門,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鋭而解其紛,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故爲天下貴。

  王弼: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閉其門,挫其鋭,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爲天下貴。

  書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閉其門,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爲天下貴。

  【辨 析】

  甲本第五句經文“知其光”,其他三種版本皆爲“和其光”,疑“知”字爲錯字。

  “知者不央,央者不知。”原是“知者不(弗)言,言者不(弗)知。”蔣錫昌雲:“是‘言’乃政教號令,非言語之意也。”此論甚玄!《説文解字》:“直言曰言,論難曰語。”譯:“言,直接講説叫言,議論辯駁叫語。”《古今漢語詞典》:“言,説,談論;一個字或一句話叫一言。”可見“言”的本義是“説話”。老子應函谷關令尹喜之請,既言又語,口傳《道德經》五千餘言(字)。對於“道”的理念,老子是知者也,是言者也;函谷關令尹喜是不知者也、是央者也。歷來的知者亦言也,不言何須倉頡造字?不言何以有中華文化?不言何以“人之所教,我亦教之?”顯然,“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愚民的詭計。從下文“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來分析,這裏必定有一個“損有餘而補不足”的過程,要能這樣,就必須門户開放,而不能閉關自守。門户一開,該出去的出去,該進來的進來。出去或進來做什麽?央也,求也。已知者或無所求,未知者必有所求:有爲學的,有爲教的,也有互學互教的。綜合分析本章宗旨,是在探討實現天下大同的途徑。因此一開始便指明知與求的關係,可知“央”爲本義,“言”爲聲訓假字。

  “開其隧,辟其門,挫其鋭,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烜同。”甲本、乙本經文各句次序有所不同,從因果關係分析,應采用世傳本經文的句子排列次序才合乎邏輯,即“是謂玄同”應該接在“同其塵”之後。經文中“開、辟”二字,原是“塞、閉”,用的都是發音相近的假字,而“兑”字,甲本、乙本經文用“㙂 ”字,與“兑”字通用,都有“洞穴”和“通達”之義,那麽如同第52章可用現代人容易理解的“隧”來代换。又改“玄同”爲“烜同”,因爲前面經文是“和其光,同其塵”,即是“大同”,而“烜”字有顯赫、盛大之意,又與“玄”字同音。這段經文若不作此勘校,高明在《帛書老子校注》中説是“使民如痴如愚,行動同一”。這不和牧羊、牧馬一樣嗎!必須指出,《帛書老子校注》第444頁甲本修復後經文把“和其光”寫成“知其光”,而把“亦不可得而賤”寫成“亦不可得而淺”,可能是筆誤。

  “夫天下也”這四個字是增加的,爲下文叙述“烜同”社會中人間景象作導引。

  “莫得親,莫得疏、莫得利、莫得害、莫得貴、莫得賤。”原是“故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亦)不可得而賤。”作爲對“烜同”景象的説明,這樣説話像是太激動而大舌頭一樣,把“得”字拖得太長了,聽者誤記作“得而”二字。顯然,“而”字的出現完全是多餘的。去掉“而”字成爲“不可得”,也就是“莫得”或“没得”。“莫得”是“無須、不要”的意思,更可取。實際上,一個“烜同”的社會,人與人還有什麽親、疏、利、害、貴、賤之分呢?哪裏還需要什麽“親親爲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呢?!這種情形,不正是《莊子·徐無鬼》中所描述的“故無所甚親,無所甚疏,抱德煬和,以順天下,此謂真人”嗎!

  本章勘字:央(言)央(言)開(塞)隧(兑)辟(閉)烜(玄)莫(不可)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