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後 記

  時光匆匆,寸陰無價。我從“知青”,到軍人,再到“公僕”,搜尋一路走過的人生軌跡,坦白講,獲得諸多榮譽和鼓勵鞭策,但從事對台工作和對台研究,從未自滿,從不自負,從不停息。

  退休後,或許是多年的職業習慣,我腦海裡“轉來轉去”的思緒仍然是“台灣”,興趣點也仍然關注於大陸對台政策新的精神,關注於台灣政黨政治和島內主流民意新的變化,關注於外部勢力對台灣新的動向。

  近年來,島內極端“台獨”勢力極為囂張,外部反華勢力對台虎視眈眈,大陸民衆“武統”聲量升高前所未有。但可以發現,國務院台辦發言人使用頻率最多、最高的用語之一是:“我們有耐心,願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同時,我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堅定不移,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這充分顯示,大陸“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台基本方針和總體方略沒有改變,中共最高領導核心層決策:堅持“戰略定力”,保持“戰略耐力”,仍在盡最大誠意和最大努力爭取“和統”的機會。

  毫無疑問,這一重要戰略決策,高瞻遠矚,實事求是,符合兩岸人民期待,符合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大陸視台灣同胞為“一家人”,骨肉相連,血濃於水。兩岸“兵戎相見”,只會讓“親者痛,仇者快”。我一直銘記汪老所言:“兩岸之道,唯和與合”。我對兩岸統一,充滿堅定信念,“勢之所趨,事之必至”,“破鏡重圓”的日子,終有一天能够實現。當然,統一之路,艱難曲折,充滿挑戰。堅持“一中遏獨”,堅持“一中促融”,堅持“一中促統”,任重道遠。

   出自《南史·隱逸傳》的“澄懷觀道”四個字,講的是,要讓自我的意念變得非常清澄,不要有一絲一毫的雜念。我始終覺得,從事對台工作,研究台灣問題,同樣要求不可人雲亦雲“隨風倒”,不可“見風使舵”看上面臉色行事。當年,我在香港提職為副巡視員時,一位領導同志與我談話,肯定了我的“經歷、努力、能力”,指出我的不足是“比較堅持自己的看法”,他說“既是缺點,也是優點”。我覺得他的話算是比較客觀、婉轉。確實如此,我從不“唯上”、“唯書”,也從不講“唯心”的話,一直“我行我素”。當然,我努力學習如何“三思而後行”,如果別人的意見或看法,能够說服於我,我定會虛心接受并修正自己。

  退休後,總覺得日子過得真快,有時候趕稿子時間還不够用。我已養成習慣,每天下午打開電腦,進入香港“中評網”,觀看1個多小時新聞,為撰寫涉台文章、做課題研究、作台情報告、制作PPT課件,積累最新的資料。每天上午是“習字”時間,我喜歡東漢末《曹全碑》的“隸書”、唐代孫過庭的“草書”、北宋米芾的“行書”。學畫粉筆畫,也是業餘愛好,2020年至2021年期間,我從百度裡挑選了全國31個省市和港、澳、台及副省級城市的主要標志性旅游景點,用粉筆畫了103幅,可謂“小粉筆、大中國”,畫遍大江南北,點綴華夏千年。青山綠水之間,多數有我留下的腳印,有我懷念的美好往事,有我一生難忘的記憶。

  堅持做自己喜歡的、有意義的事,無論年齡多大,只要身體允許,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因為,從涉入對台工作那一天開始,我與“台灣”兩字結緣,對台灣有了深厚的感情。對台灣的關心、關注、關愛,已經成為我的人生信念。

  在這裡,我要特別感恩生我、養我的母親。1970年,我不滿17歲“北上”黑龍江“兵團”,用現在的眼光看,17歲還是個小孩子啊!母親舍不得,為我操心、流淚,天天盼兒早歸,可那時口號是“屯墾戌邊、保衛邊疆”,“扎根邊疆”沒有返城“時間表”。2002年9月,我“南下”去香港工作,沒有告訴母親,因為此時她身患重病,剛剛手術不久。赴港調令來了,我不能陪伴母親身邊,依依不舍含淚離開。剛到香港不到三個月,母親走了,我未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未能報答母恩,留下終身遺憾。

  在這裡,我還要真誠的感謝“三位恩師”:一位是當年我下鄉當知青時的人生第一“啓蒙”老師範景明指導員(山東籍),他是一名解放戰爭入伍、參加過“抗美援朝”、開墾北大荒的離休幹部。另一位是我進入上海市台辦工作的老領導張志群,他任市委副秘書長、市台辦主任,學識廣博,記憶超人,政治領導力和政治敏銳性強,是我學習如何做好對台政治工作的榜樣。再一位是原任國務院台辦主任助理、研究局局長、香港中聯辦台務部部長邢魁山,他對台灣問題的縝密思考和看問題的獨特視角,對我從事對台研究幫助很大。

  我從事對台工作和對台灣問題的研究三十多年,一直與香港“中評社”相伴而行。從1998年我撰寫的《平實、求實、務實地解決台灣問題——對中共跨世紀對台工作會議的幾點思考》第一篇文章開始被《中國評論》刊用後(此文收入《江澤民重要論述研究》和《黨政軍領導幹部理論宣傳工作者文選》),共刊登我20篇文章,“中評網”記者專訪和刊登我演講文稿共近百篇。每次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舉辦“研討會”,“中評社”均給予了大力的配合與支持。

  郭偉峰、周建閩,香港《中國評論》集團的“靈魂”人物。1997年香港回歸後,他們一行帶著汪道涵會長的囑托,懷著誓為兩岸和平發展“鼓與呼”的歷史使命,到香港“探路”創業。從最初的《中國評論》月刊,到成立中國評論通訊社,發展成立“中國評論新聞網”,“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慢慢做大,慢慢做強,一舉成為兩岸新聞界“獨一無二”的、極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媒體智庫。正如偉峰概括:“中評社”有其“共構性、兩岸性、民族性”。“中評社”匯聚兩岸三地學者的智慧,包容兩岸三地學者不同的聲音,終極目標指向兩岸統一。如今“中評網”日點擊量數千萬次,甚至上億次,讀者遍及世界華人區域,是當今全球海外華僑華人當之無愧的“橫跨兩岸”的新媒體,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發揮了極其獨特而重要作用。

  衷心感謝偉峰!百忙之中為本書作序,此乃榮莫大焉!衷心感謝建閩、祥喜、王平兄,以及香港“中評社”高素質、高品味的編輯、記者團隊。本書交付印刷之前,我的親密戰友畢克強對文稿“第一、第二部分”提出了寶貴的修改意見,在此深表謝意!

  本書承蒙香港“中評社”慨資印刷出版,感謝“中評社”賜資支持!最後,對於許許多多關心、幫助我的“荒友”、戰友、好友、同事,謹致謝忱!  

 寫於2022年5月28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