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半崗嶺瑶寨紅七軍宿營遺址

  半崗嶺瑶寨,在乳源瑶族自治縣必背鎮北部,距必背鎮政府駐地10公里。半崗嶺,1962年前屬樂昌縣,同年12月劃乳源縣管轄,今是必背鎮王茶村委會的一個瑶族自然村,鄧姓。全村今有20多户,80多口人。   

  1931年,紅七軍700多官兵經過乳源瑶山時曾在此宿營。

  1931年2月5日,紅七軍“血戰梅花”後的第三天,大部隊到達乳源楊溪渡口搶渡武江河。鄧小平、李明瑞率五十五團和五十八團的一部分過河後,被國民黨軍攔截,封鎖了渡口。“……我們的部隊被敵人截斷了,繼續渡河已不可能……張軍長站在一個高地對大家説:‘同志們,敵人已封鎖了渡口,正在架砲對着我們,現在已過不了河,我命令:立即從原路後退!’……在張軍長的帶領下,戰士們拖着疲憊的身子,摸黑向後撤退。隊伍沿着原路,一口氣走到王坪村時,已是晚上9時多。”(《莫文驊回憶録》171頁,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粤軍封鎖了渡口,張雲逸率没有渡河的七八百人連夜後撤30裏,來到乳源縣的一個瑶族聚集的山村。”(《張雲逸傳》50頁,當代中國出版社2012年7月出版)楊溪渡口被粤軍郭潤華團封鎖後,張雲逸軍長率領未渡過武江河的紅七軍官兵700多人,當晚經王坪來到半崗嶺瑶寨宿營。

  半崗嶺是乳源瑶胞鄧安德的家鄉,鄧安德是中共地下黨員張金泮組織的鐵龍頭農民自衛隊成員。紅七軍2月5日晚在半崗嶺瑶寨宿營,張雲逸軍長就住在鄧安德家裏。“紅七軍的後續部隊被截斷過不了河,剩下的是張雲逸軍長帶着一個特務連(警衛連)、兩個步兵連和衛生隊、供應處、休養連等共700多人。張軍長命令從楊溪口向後撤退。並一口氣趕了三四十裏路,於當晚9點多鐘,到達了必背半崗嶺瑶寨。張雲逸軍長當晚就住在半崗嶺脚下桐油坪瑶胞鄧安德的家裏。”(《乳源革命歷史參考資料匯編》92頁,乳源瑶族自治縣檔案館、史志辦2015年8月編印)

  次日,由鄧安德作向導引路,部隊離開半崗嶺到達横溪下灣。

  2015年10月,乳源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在必背鎮半崗嶺村口,竪立標誌碑。碑爲磚砌,大理石貼面,分碑座和碑體兩部分。其中碑體高1.2米,寬2.0米,厚0.3米;碑座高0.45米,長3.0米,厚0.8米。雙面刻字,正面刻“紅七軍經過必背半崗嶺瑶寨遺址”,背面刻“史實簡介”。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