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傷病人員留瑶山

  1931年2月5日,紅七軍血戰梅花後的第三天,部隊來到武江河邊的楊溪渡口,準備渡過武江河向江西中央蘇區進發。下午3時左右,鄧小平、李明瑞率領的五十五團和五十八團一個連渡過江後,突然從樂昌縣城和從韶關南北兩個方向前來圍堵紅七軍的國民黨軍陸續趕到,攔截紅七軍過江。過了江的指戰員立即搶佔武江東岸高地,鄧小平登上靠河邊的觀音山高地指揮戰鬥。武江東岸,頓時成了主戰場。紅七軍據守河岸山頭和灘頭陣地,掩護五十八團人員繼續渡江。“……樂昌的守敵亦向楊溪附近的長來圩撲來,雙方已展開激烈的戰鬥。過河的部隊正在觀音山高地一帶咬住敵人。”(《莫文驊回憶録》169頁,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李天佑正在整理隊伍,準備渡河。突然,河對岸傳來隆隆的汽車馬達聲,響起了密集的槍砲聲,幾發砲彈落到河心,激起了幾股水柱。原來,廣東軍閥調兵從韶關乘汽車趕來截擊紅七軍。李天佑聽到槍砲聲,面向等待渡河的人群,揮手大喊:‘疏散!隱蔽!’戰士們立即行動,紛紛離開渡口,疏散到山頭、樹林裏,隱蔽在岩石後面。但是砲彈還在向渡口這邊飛來,一發砲彈落在離特務連不遠的地方爆炸。連黨代表吴西突然感到腿部麻木,疼痛難忍,低頭一看,原來是右腿膝蓋下面打進了一個彈片,鮮血透過褲子往下直流……李天佑立即命令衛生員,替吴西包扎傷口,抬上擔架……李天佑剛把吴西的事處理完畢,緊接着河對岸又飛來幾發砲彈,又有幾個同志相繼負傷。”(《李天佑將軍傳》86-87頁,劉天野等著,解放軍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戰鬥越打越激烈,敵人越來越多。紅七軍繼續搶渡的渡船尚未到達江心,就被敵人密集的砲火封鎖,船上的戰士一個個中彈犧牲掉入江中,張雲逸軍長立即下令停止渡江。過了江的部隊,在鄧小平、李明瑞指揮下,突破敵人的封鎖和包圍,取道仁化向江西中央蘇區前進。未過江人員總共還有700多人,由張雲逸軍長帶領,由瑶胞鄧安德當向導,當晚經王坪來到半崗嶺瑶寨宿營。

  次日,繼續由鄧安德作向導引路,部隊離開半崗嶺走出瑶山到達横溪下灣。大部隊經過瑶山,有在行軍路上犧牲,永遠掩埋在瑶山的紅軍戰士,也有因傷病留在瑶山的傷病人員。

  其中,紅七軍十九師五十八團三營五連連長黄恩祥,紅七軍五十八團一營三連戰士陳月生,紅七軍五十八團二營四連通訊員黄世尤,就因傷重留在了瑶山。

  據中共乳源縣委黨史資料徵集辦公室1983年4月5日編印的《乳源黨史資料》3期(總第6期)刊登乳源文化局、文化館調查組1980年春《紅七軍經過乳源瑶區及傷病員隱蔽養傷情况的調查》記載:“紅七軍在楊溪——長來武江河邊戰鬥後,兵分兩路,鄧小平同志帶領大部分部隊前往江西中央蘇區,另一路張雲逸軍長帶領紅七軍未能渡河的700多人,撤入乳源必背瑶山。行軍途中,在七裏坑瑶山留下三名傷病員:一名黄恩祥,紅七軍十九師五十八團三營五連連長,廣西東蘭縣納合人,右腿負重傷。一名陳月生,紅七軍五十八團一營三連戰士,廣西巴馬縣白馬人,脚部負傷。一名黄世尤,黄恩祥的侄兒,紅七軍五十八團二營四連通訊員,患傷寒病,軍部叫他負責照顧黄恩祥、陳月生兩傷員。當時,正在進入瑶山的行軍途中,他們走路很困難,軍部通訊員向三人傳達軍部的决定:“留在瑶山養傷治病,争取與地方黨的秘密組織取得聯繫,堅持革命鬥争”。並向他們説明附近有黨的秘密組織,可能會聯繫上,如果在當地聯繫不上,就去梅花找姓賴的大隊長聯繫。這三名傷病員就這樣在行軍途中留了下來。

  一九三〇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必背王茶大圳口瑶寨的貧困瑶胞鄧天位(1980年87歲,五保户),挑木板去樂昌賣,他在回家途中經過七裏坑時,看到這三位紅軍傷病員在路邊討吃,鄧天位對他們深表同情,便把他們扶回大圳口瑶寨去。大圳口的瑶族同胞知道他們是紅七軍戰士,大家熱情接待和幫助他們,把他們三人安置在大路面一間茅寮裏住了下來。黄恩祥化名“黄老五”,陳月生化名“黄老四”,黄世尤化名“黄老三”。從此就在瑶山隱蔽養傷治病。此後,他們靠着自己學會的手藝,在瑶山編織竹笠、谷籮和蒸酒、磨豆腐、開荒種地爲生。黄世尤曾先後去過梅花、仁化等地找黨組織,但没能與黨組織接上關係。他們三人一直在必背瑶山生活,學會了瑶話,穿上了瑶族服裝,與瑶族同胞廣交朋友,經常向瑶族同胞宣傳革命道理和紅軍的革命鬥争故事,同瑶族人民建立了血肉相連的關係。

  1943年,這三名紅七軍傷病員,由大圳口遷到大嶺村瑶寨居住。不久,黄老三到草田坪村一户農家進了門,成了家。之後,黄老四又去半坑瑶寨一户瑶胞家進了門。黄老五(瑶胞們都叫他“共産老黄”)在解放後,於1953年病逝於瑶山。1962年,黄老三回廣西老家時,把黄老五(黄恩祥)的骸骨帶回原籍安葬。1964年到1965年間,黄老三又從廣西家鄉回來必背瑶山接黄老四回廣西原籍。1975年黄老四在廣西老家病逝。20世紀70年代,黄老三(黄世尤)還在廣西他的家鄉生活,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照顧。

  黄恩祥、陳月生、黄世尤三位紅七軍戰士留在乳源瑶山20多年,他們當時由於傷病而離開部隊。傷好以後,又因諸多原因而未能歸隊。他們把自己當成了瑶山人,足迹遍及乳源瑶山,青春歲月獻給了乳源瑶山,黄老五甚至還病逝於瑶山。横溪下灣村人回憶:新中國成立後不久,還經常見到黄老三跟瑶胞們一起到横溪下灣挑東西及參加其他勞動,之後他們才回到自己的家鄉,受到黨和政府的照顧。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