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8.我另一個家

  説到我的家,必須講生我的家與扶持我成長的另外一個家。

  “文革”後,我調到了上海社科院歷史研究所,主要編《章太炎全集》,但我更多時間又都是在搞兩岸關係。在社科院我幾乎是掛名關係,始終拿着與退休一樣的工資,但我工作的“促進會”、“台研會”、“台研所”、“東亞所”與我又没有上下級組織關係,我始終像個“個體户”。而真正關心、重視、指導我的却是統戰部,它成了我另一個家。

  我天生是“統戰對象”——家庭的背景,章太炎研究、兩岸關係的工作,天然與海内外有許多高層交流交往,又天然地正宗與愛國,不求名利。所以從改革開放始,我與統戰部就有密切關係。我最早認識的是中央統戰部萬紹芬部長、胡德平秘書長、三局耿文卿局長、陳安東、曹虹冰副局長等。他們認爲我是“可以起大作用的人”,讓我隨時與他們保持聯繫。他們非常關心我的生活與工作,知道我住房“不寬裕”,就發文讓上海解决,所以我特殊分到了一套大住房。至於“保持聯繫”我却没有做到,我從來没有爲私事再去聯繫過他們,親密關係慢慢變得疏遠。

  但我與上海統戰部關係則非常密切,我最早認識的是張承宗部長,他很有資歷能力,是個眼中不容有沙的人,曾很欣賞我,市委組織部三次到社科院上調我(我却没同意),大概與他有關。但就在這關鍵時刻,他收到對我的“人民來信”,讓他非常非常失望。經過漫長調查,當我再次擔任市政協委員時,他已退休,我失去了一個好好與他談心的機會。像我這樣的知識分子是很不屑爲自己解釋的,自視清高的劣性很深。

  以後與我接觸最多的人應該是黄躍金部長,他對我們東亞所的重視與關心到了制度化程度,我們東亞所有困難都可以找他解决,尤其是我們的“金主”——“理事會”成員也會得到他的全面關照。後來他去中央統戰部當副部長,就把我們每期的《動態》與《專報》直接報給劉延東部長,劉部長會將很多報告直送總書記,形成了一個很好的機制,東亞所的作用發揮到了極致。這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與鼓舞。我個人更是得到尊重與照顧,我的市政協委員與常委、市政府參事,都是統戰部直接安排的。

  統戰部兩位大姐——茅志瓊與金閩珠副部長更是待我如親人,讓我感受到如家般的親切關照,讓我擔任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讓我參加了許多活動,長瞭見識,豐富人生。特别是“人民來信”對我造成很大的傷害,但又没有任何領導與我交换意見,也没有給我任何處理,我也無法主動申訴。直到政協换届,我没有再被提名,我才主動申訴。於是,茅志瓊副部長親自帶隊下去瞭解真相,廣泛聽取意見,終於完全否定所謂“人民來信”内容,讓我再次感到被“解放”。她這樣負責地爲人平反申訴是出了名的,何止爲我一人。她對我説:“我們爲你增補一個委員吧”,我感動極了。我説:“我經得起,等换届再説吧。”從此我更認同統戰部就是我的家。

  以後幾任統戰部領導是楊曉渡、施小琳、沙海林、鄭鋼淼,他們更重視我和我領導的東亞所了,制度化提供我們資金,和我們定期召開各種會議,參加我們各項活動,閲讀我們的《動態》與《專報》,報往中央領導,有時他們親自送給中央主要領導……,没有他們的支持與幫助,我們東亞所也就失去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統戰部是我們最有力的靠山,形成了一種非常獨特的關係。

  美國、日本、新加坡等政要争相訪問東亞所,台灣統獨各方争相訪問東亞所……。我聽讀過“維基解密”的學者告訴我,“維基解密”説,美國最重視的中國幾個學者中就有我。美國中國問題專家葛來儀在跟我見面時拿出厚厚一叠東西,她説,這是美國國務院翻譯的我的文章,説我的文章很前瞻,三五年後都會變成新政策,所以美國非常重視與我們交流,直到如今。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他每逢重大問題總會拜訪十四個部門,結果,他發現只有兩個部門有正確分析,其中一個就是我們……。爲什麽我這麽受海内外重視,底氣從何而來?這完全與統戰部的支持與關懷是分不開的,統戰部是我最大的靠山,即使遇到風波,有的部門會急於與我切割,但唯有統戰部不離不棄,没有一句責備的話。

  我永遠不會忘記楊曉渡部長,多次多次地與我深談,解决我們的經費與我的醫療待遇;我也不會忘記施小琳部長,她雖只擔任了幾個月,但家訪我一次,訪問我們研究所一次,關心備至;沙海林部長稱我們是“第三只眼睛”,並一起參加我們的各種研究與活動,真可謂有求必應。鄭鋼淼部長來自中央統戰部,熟悉我們這領域,他第一次與我見面時第一句話就是説:“你的觀點我都贊成!”讓我們的心一下子就貼近了,每逢春節,他都會單獨請我吃頓飯……。王珏副部長更是關懷備至,多次召開會議討論怎麽落實采納我們成果問題等等,她總是對我説:“有什麽要求就跟我們説啊!”我知道這絶不是敷衍的話,是完全靠得住的。這次疫情中或平日的春節裏,得到慰問的總是娘家統戰部啊,而没有其他部門。

  飲水思源,我擔任中央統戰部台灣問題諮詢專家(全國僅六人),全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上海統戰理論研究會副會長,市政協委員、常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市政府參事……,以及我從事的各項工作,何不是統戰部的培養和支持,這就是我的組織,就是我的家。作爲八旬老人,出版《我的家與我》,我必須記下我這段經歷。

  寫於2022年5月13日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