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新中國對中華和合文化的傳承和超越

  關於和合文化,習近平同志還在浙江工作時就曾經指出,“我們的祖先曾創造了無與倫比的文化,而‘和合’文化正是這其中的精髓之一。‘和’指的是和諧、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匯合、融合、聯合等。這種‘貴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的寬容品格,是我們民族所追求的一種文化理念”。習近平:《之江新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對於和合文化,十幾年來大陸的研究和傳播十分繁榮,有領導講話,有學術研究,有專著出版,有國際國内的論壇,還有專題博物館。但是,當我們的國家面臨國際敵對勢力的圍堵和遏制,當我們國家内部一些腐敗分子放肆地侵吞國家和人民財産,一些反動分子公然跟境外敵對勢力呼應亂我中華之時,我們有的人自覺不自覺地開始懷疑和合文化的科學性,傾向於鬥争哲學、革命思維。我們要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道路,共建兩岸、亞太、世界的命運共同體,我們必須科學認識、弘揚創新中華和合文化的優良傳統。

  一、和合文化的提出與影響

  中華和合文化源遠流長,和、合二字都見之於甲骨文和金文。殷周之時,和與合是單一概念,尚未聯用。春秋時期,和合二字聯用並舉,搆成和合範疇,爲各家各派所使用。《國語·鄭語》稱:“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於百姓者也”。韋昭注:“五教,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思是,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有論者認爲,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以“和”作爲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禮之用,和爲貴。”《論語·學而》。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孔子强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道家創始人老子提出“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爲和”《老子》第四十二章。的思想,認爲道藴涵着陰陽兩個相反方面,萬物都包含着陰陽,陰陽相互作用而搆成“和”。和是宇宙萬物的本質以及天地萬物生存的基礎。《管子》將和合並舉,指出:“畜之以道,則民和;養之以德,則民合。和合故能習。”《管子集校》第八。墨子認爲和合是處理人與社會關係的根本原理,指出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在於父子兄弟結怨仇,而有離散之心,所以“離散不能相和合”《墨子間詁》卷三。。《易傳》提出十分重要的太和觀念,講“保合太和,乃利貞”《周易集解》卷一。,認爲保持完滿的和諧,萬物就能順利發展。無數典籍表明,在先秦時期,和合文化得以産生和發展。秦漢以來,和合概念被普遍運用,中國文化的發展也呈現出一種融合的趨勢,同時也保留各家的鮮明特色和個性。不僅世俗文化各家各派講和合,宗教傳入中國,宗教文化與世俗儒家文化之間也講和合,在保持各自文化特色的同時,相互融合,相互吸取,並没有出現西方那種你死我活的宗教衝突和宗教戰争,由此保持了中國和合文化的持續發展,成爲中國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認同的人文精神之一。

  和合文化這種包容與融和,在歷史上産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歷來爲廣大的學者和有遠見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視,一直到晚清的康有爲的《大同書》,都閃爍着和合思想的光芒。

  和合文化在國際關係上的實踐是協和萬邦,它從思想深處保证了中華民族大一統帝國的形成和與周邊國家、民族的規矩與秩序。中國從上古的天下萬邦,到春秋時代的數十諸侯國,再到戰國七雄,最後由秦統一天下,其後的2000多年曆史中,有過分裂,有過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但是統一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主流,這顯然得益於和合文化的協和萬邦作爲處理對外關係的基本出發點。得益於中國文化的“協和萬邦”的理念促進了民族的同化、融合和“大一統”的傳統,這是中華民族奉獻給世界的一分寶貴的精神財富。反觀西方世界,其精彩的思想源頭古希臘的先哲,與中國先秦時期的諸子百家同時,有許多相似的見解,但是獨缺和合文化、協和萬邦,以至於始終未能促成大一統國家的形成。就希臘而言,其疆域與齊國差不多,而分屬一兩百個城邦,始終没有融成一個統一的國家。及至近代,歐洲一直争鬥不息,直到爆發兩次世界大戰,從文化傳統來説,跟西方始終没有形成和平和諧,和合、協和的主流文化體系有極大關係。面對當今世界的亂象,不少精英再次把世界的美好未來,寄希望於東方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二、和合文化受到的衝擊 

  不可否認,任何文化的存在、發展都有其一定的土壤和條件,不可避免面對一定的風霜雨雪。和合文化是在社會種種弊端開始暴露之時,我們的先哲聖賢藉助歷史記憶中的美好經典,寄託對於社會理想狀態的憧憬。由於人們的經濟地位、社會經驗、歷史記憶、思維方式的不同,同樣對美好未來的設想和實現途徑各不一樣,文化衝突不可避免,被代表不同利益、不同意識形態的政治力量加以打擊、扼殺也是家常便飯,在和合文化的發展道路上遍布荆棘、溝溝坎坎。

  (一)性惡論及其衍生的流派的争鳴

  人們爲什麽選擇不同的行爲方式,古人就曾經到思想上找根源、進而企圖到人的本性中尋找答案。和合文化的邏輯起點是人性本善(善端),只要唤醒人的善心,即可作出善行,推動歷史進步。懷抱“治國平天下”夙願的中國古代先賢,認爲“和合”“平天下”,首先要從“修身齊家”做起。如何修身,自然要回歸激發人的善端。而主張人性本惡的先賢,如荀子、韓非子等等,認爲人天生向惡,“饑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與“性”相對的是“僞”:“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荀子·性惡》。 “僞”,意即人爲、後天教養後裝出來的。如何實現向善,“和合”靠不住,而在於有效地懲惡。在治國方略上,性善論者主張施仁政,行德治;性惡論者主張行嚴刑峻法,懲惡揚善。在西方,也有類似的思潮。争鳴的結果,道德至上的倫理學,在權力政治學興起後落敗,失去主導地位。中國的和合文化在長期的封建專制統治下,由於没有有力的實現手段和統治者的自覺推動,也在實際上淪爲虚僞的説教。  

  (二)境外强權的暴力騷擾和武力進犯

  較之性惡論,對和合文化打擊更大的是境外遊牧民族政權的暴力和强力進犯。一般來説,當境外政權還不够强大時,可以用長城擋在外面,或者通過和親、賞賜安撫,化解騷擾和進犯,“協和萬邦”很大程度上就是這類實踐的總結,諸葛亮七擒孟獲成爲千古佳話。但是,當這些政權强盛之時,絶不會滿足此等小恩小惠,便公然叫板中原政權。諸如五胡亂華,蒙古、女真入主中原等。這種情况下講和合、妥協,往往視爲軟弱、投降、賣國的托詞。面對强權壓境,“和合”、“協和”的如何努力,都成一厢情願的笑柄。

  (三)權力政治學的叢林法則的摧殘

  對和合文化内在的摧殘,是爲强權正名的赤裸裸的權力政治學。當西方的堅船利砲敲開我中華國門,區區萬餘八國聯軍殺進帝都,王公貴族狼狽逃竄之際,哪裏還有和合文化的市場。在權力政治學看來,强權即真理,真理在火砲的射程之内。當弱肉强食的叢林法則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東方的和合論、大同世界,西方的理想國、烏托邦、永久和平,通通棄如敝履。

  (四)革命思維的尖鋭批判

  當一個社會面對深刻的社會矛盾,苦不堪言的社會底層無法照舊生存下去,社會上層再也不能照舊統治下去,於是,革命成爲不二選擇。無論是改朝换代的農民革命,推翻封建專制的資産階級革命,還是當代的無産階級革命的思想體系中從來不以和合文化爲思想武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的人民革命,幾乎集世界英、法、美、俄幾大革命之大成,作爲革命先導的意識形態領域的革命,就是批孔,打到孔家店,不冲破封建的綱常倫理的束縛,怎麽能動員組織浩浩盪盪的革命隊伍,打碎舊世界,建設新世界。正如《共産黨宣言》公開宣佈的那樣,共産黨人將與傳統的所有制關係徹底决裂,同傳統的觀念徹底决裂。

  革命思維跟和合文化格格不入,對革命事業的發展當然不是好事。鑒於此,中國共産黨人在推進革命的時候,無論是在瓦解敵軍中,還是維係内部團結統一時;無論是從井岡山到延安、到廣大的解放區的内部建設,還是在擴大統一戰綫的工作中,都注意傳承從孔夫子到孫中山的思想文化精華,包括和合的精髓,實行了某種和合的舉措,中國革命勝利的三大法寶的武裝鬥争、統一戰綫、黨的建設,無一離開對中華和合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三、新中國賦予中華和合文化新的生命

  在人民革命中誕生的新中國,面臨國際資本的敵視和封鎖,當務之急是捍衛國家獨立和主權,反對外來侵略和干涉,建立平等的國家關係,争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來發展民族經濟。當抗美援朝戰争勝利結束,新中國争取到了和平發展的機會之際,更是充分發揮了和合文化無與倫比的魅力。由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上海精神,再到建設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倡議,發展完善爲“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爲核心的總體國家安全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把中國的和合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奏出了和合文化的最高音,創造了和合文化的嶄新境界。

  (一)對於和合的辯證把握,和平共處由策略上昇爲戰略

  新中國建國伊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居於絶對主流的地位,黨和政府要適應革命到執政治理的轉變,有意識地將革命文化與和合文化有機統一,革命需要和合,和合有利於革命目標的達成。中國共産黨人得益於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揭示和合併不否認事物的内在矛盾和進行必要的鬥争。“和合”不是“無衝突境界”,而是通過矛盾的克服,形成新的平衡。和諧、合作即和合狀態。

  和合首先在最爲敏感的國際關係領域取得突破。借鑒當年列寧關於不同制度國家之間的和平共處思想和實踐,新中國爲謀求與世界各國和平共處,努力改善外部世界特别是周邊安全環境,與周邊一些國家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並很快得到許多國家的響應。1955年,有20多個國家出席的亞非會議接受了五項原則。此後,五項原則被相繼載入一系列重要國際文件。盡管這在“文革”期間受到不少衝擊,但是經過撥亂反正,還是回到“和平共處”政策,全面改善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關係,也改變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看法。但是外界和國内都有一些人把“和平共處”看成敵强我弱態勢下的謀略。經過蘇東劇變,冷戰結束,我國從世界全球化、多極化的發展趨勢中深刻揭示和平與發展成爲時代主題。加之與全球化共存的國際性問題的出現,從反面告訴世界:存在着超越階級、民族、國家的人類共同利益。20世紀中後期突出出來的生態危機、跨國犯罪、吸食毒品,核、生、化武器擴散、軍備競賽等等,使世界人民需要共同去應對。從某種意義説,在這些問題前面,人類是脆弱的。在應對這些超越階級、民族、國家的問題中,離不開國際合作。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消除一切不利於世界和平與發展的負面因素與障礙,還需要各國人民長期不懈地共同努力。這些成爲和合文化興盛的政治、經濟基礎,成爲新中國戰略轉變的客觀基礎,“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爲核心的新安全觀,把“和平共處”提高到戰略的高度,以合作共贏的新思維代替了“打碎”舊體系的革命思維。新安全觀所體現的新思路,從文化上講正是和合文化的新境界。

  (二)和合爲内核的“上海精神”昇華爲建設和諧世界的新安全觀

  上海合作組織是世界第一個以中國的城市名稱命名的國際組織。特别是上海合作組織形成、發展過程中完善的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上海精神,後來昇華爲中國政府倡導的新安全觀,進而建設和諧世界,和合是文化内核。

  作爲上海精神的國家間的互信,是指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异同,摒棄冷戰思維和强權政治心態,互不猜疑,互不敵視。互利,是指順應全球化時代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互相尊重對方的安全利益,在實現自己安全利益的同時,爲對方安全創造條件,實現共同安全。平等,是指國家不論大小强弱,都是國際社會的一員,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干涉别國内政,推動國際關係的民主化。“協作,是指以和平談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並就共同關心的安全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合作,消除隱患,防止戰争和衝突的發生。”《中國代表團向東盟地區論壇提交新安全觀立場文件》,人民日報,2002年8月2日。在這裏我們看到的上海精神充滿了和合文化的元素。

  進入新世紀,中國共産黨人和中國政府深思熟慮地提出了實現構建和諧世界的戰略設想。外交是内政的延伸。隨着中國在國内以和諧社會建設全面代替階級鬥争的革命思維,在外交上推進和諧周邊、和諧地區、和諧世界成爲必然選擇。中國共産黨十七大報告指出, “和諧世界”的基本原則是和而不同、平等協作、共同發展、互利共贏、和諧相處。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爲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2007年10月25日。該報告的通過,標誌着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將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和合”思想,與千百年來國際社會對世界理想秩序的追求相結合,提出了中國風格的世界治理理念。正如俞正樑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强調的那樣,無論是儒家的秩序的和平論、墨家的行動的和平論、道家的取法自然的和平論,都孕育了一種以兼收並蓄、寬容包容爲特徵的和平共存共榮文化,形成了崇尚和平、反對戰争和暴力的歷史傳統。根據這種和合思想,要求全球各種角色舉措得當、相互協調、有機結合,重在异質因素的共處共存、互補互濟,並由此形成建設性的合力,推進和諧統一。所以,這種新的治理理念既不同於美國的對外“霸權治理模式”,也不同於西方的“第三條道路”,更不同於一些極端組織的對抗性思維。它既要符合全人類共同利益,又需適應全球化發展趨勢,能够把世界人民最大程度地團結起來,從而最終實現健康、均衡、可持續發展和惠及絶大多數人民的全球化。 

  (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構建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

  21世紀進入第二個十年,國際戰略形勢最重要的變化,就是中國經濟的發展成長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大批的工農業生産産品的産量躍居世界第一位。世界新興國家的群體性崛起,東西方戰略力量趨於平衡。然而,東方睡獅醒來之際,死守冷戰思維的西方敵對勢力擔心世界變天、末日來臨。美國視中國爲戰略對手,對華戰略醖釀全面調整。在美國的慫恿、唆使、支持下,中國周邊國家此起彼伏,不時尋釁滋事。 地區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活動猖獗,“我國國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内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習近平:《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人民網2014年04月16日。,對此,習近平同志與時俱進,適時將國家安全與國際安全有機統一,創造性地將和合文化運用於當今時代,提出:“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習近平:《决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7--58頁。這一席話的字裏行間,高度展示了中華和合文化傳統的當代風采。研讀報告,倍感振奮。直面現實,又深深感到實現如此偉大的目標,將考驗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實踐和合文化的信念、毅力、藝術和獻身精神。

  天下和合,世界的和平和諧、合作共贏,能否實現?怎樣實現?中國的發展,世界的進步,已經初露曙光。中華民族的團結,民心民意的向善,中國爲世界做出了良好的示範。協和萬邦、穩定周邊,我國睦鄰、安鄰、富鄰的國策,贏得四鄰相安。結伴不結盟,永遠不稱霸的宣示,最終也將消除世界對華的懷疑和憂慮……但是,這曙光能否發展爲一片光明,還是重被烏雲遮蔽,人們在看,有的正在呼風唤雨、驅雲弄霧。這就需要我們對光明的未來,對和合文化聚合世界人民的内在威力保持堅定的信念。需要我們對於無視世界人民利益的霸權主義、狹隘民族主義、形形色色的極端主義、恐怖主義、分裂勢力,以百折不撓的毅力展開持久的鬥争。需要我們睿智地把握和合之度,展現高超的鬥争藝術,最大限度地團結最廣大的人民群衆,最大限度地孤立逆潮流而動的反動分子。在這場决定人類命運的偉大鬥争中,我們不僅要有無産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己的博大胸懷,還要隨時準備做出這樣那樣的自我犧牲。我們堅信,流淌着和合文化傳統熱血的新時代的中國共産黨人和廣大中國人民,一定能够達成這樣的目標。

  鈕漢章:作者係北京大學文化部兩岸文化研究基地研究員。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