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華文化在世界新時代的價值與弘揚


  一、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傳播:孔子學院

  中華文化的傳承有主流與支流,其中主流就是以孔子創建的儒家文化爲代表。儒家思想最終並盛行世界,包括:韓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亞洲主要地區,處處可見中華文化的痕迹。歷經千年,中華固有文化千錘百煉,去蕪存菁,留存各地。

  爲全球認識中華文化,學習增進漢語,大陸自2004年起開始在國外設立孔子學院。截至去年底,全世界共有146個國家或地區設立了525所孔子學院和1113個孔子課堂。525所的孔子學院中,亞洲33國家或地區有118所、非洲39國有54所、歐洲41國有173所、美洲21國有161所、大洋洲4國有19所。1113個孔子課堂中,亞洲21國有101個,非洲15國有30個,歐洲30國有307個,美洲9國有574個,大洋洲4國有101個。孔子學院提供的服務包括:開展漢語教學;培訓漢語教師,提供漢語教學資源;開展漢語考試和漢語教師資格認证;提供中國教育、文化等信息諮詢;開展中外語言文化交流活動。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http://www.hanban.org/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

  美國目前有過百間孔子學院,但美霸權爲了遏止中國崛起,以“學術自由”、“間諜與情報收集”,以及“與孔子學説無關”等理由,陸續關閉各地孔子學院。林祖偉:《美國繼續關閉更多孔子學院:軟實力變鋭實力背後》,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5237598。即使如此,到今年9月,孔子學院不斷在各國和地區成立,現涵蓋國家數再增3個,成爲149國或地區、530所、1113個課堂。孔子學院總部/國家漢辦,http://www.hanban.org/article/2018-09/29/content_745394.htm。

  二、“一帶一路”與中華文化

  “一帶一路”透過“貫通歐亞、連結東西”,帶動沿綫國家經濟增長,打造起全球跨度最長、最具發展潜力的經濟廊道,涵蓋六成三的世界人口與近三成的世界經濟總量。但“一帶一路”沿綫各國國情差异大,除中國外的其他三大文明古國與三大宗教也皆發源於此,長期以來存在着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民族文化多元、宗教衝突,以及政治不穩,如:恐怖主義、當地激進組織、印巴克什米爾問題、俄烏交界地區衝突,甚至如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内部還有一股“反華”勢力在。由於“一帶一路”沿綫國家區域復雜的種族、宗教、領土等種種争議,中國反而可能被卷入當地無止盡的漩渦中。美國亞洲研究所高級研究員Nadege Rolland:《中國的歐亞世紀:一帶一路倡議的政治和戰略影響》一書中指出“一帶一路”四大風險之一,就是沿途國家的恐怖組織以及當地的激進組織可能會對中國項目帶來的威脅。中國學者擔心由於種族、宗教、領土争端,中國可能被拖入當地無盡的紛争之中。轉引自2017-06-15風傳媒,https://www.storm.mg/article/283455。

  以孔子創建的儒家文化爲代表的中華文化,走得是中庸之道,亦即“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换句話説,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够源遠流長,成爲世界四大文明唯一不滅的文明,就在於不走極端、致中和的包容力。中華文化强調“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不會强加於人。中華民族是以漢族爲主涵蓋滿族、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瑶族、壯族、維吾爾族等56個血緣不同民族在内的龐大民族,每個民族最終可以融合成中華民族,就在於都中華文化的共通性、包容性,將彼此凝聚在一起。“一帶一路”新海陸絲路正是沿用了古絲路之名,以繼承古絲綢之路開放包容的傳統,却除了政治色彩,延續、昇級並加大既有的區域合作機制,共創繁榮願景。這正是“一帶一路”的核心——“五通三同”,除了“政策相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更要“民心相通”,以達到利益、命運和責任共同體“三同”目標。

  爲了推進“五通三同”,“一帶一路”沿綫正是孔子學院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之一。64個“一帶一路”沿綫國家中有53個國家成立了144所孔子學院和134個中小學孔子課堂。大陸前後總共派出3.4萬名漢語教師到沿綫國家,栽培出各國本土教師6萬多人次,並完成了51個語種中的48個漢語教材的開發,以及529種本土化語言、文化、工具書、450萬册(件)圖書、音像、文化用品等教學資源的開發與贈售,更資助了162名各國著名學者、青年漢學家來華研修或攻讀學位。孔子學院還幫助“一帶一路”沿綫各國建立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的漢語教學體系,累計培養出各類學員204萬人,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漢語人力資源,並促進彼此文化、教育、商貿、旅遊等各項交流合作。同前。

  三、中國崛起:中華文化成世界主流文化

  今年正好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四十週年,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綜合國力已排全球第二,取得的成就舉世所共睹。造紙術、指南針、火藥,以及印刷術爲古代中國的四大發明。今日,包含高鐵、掃碼行動支付、共享單車,以及網購等則已並列爲中國“新四大發明”。

  中國大陸在基礎建設和超級工程上,不論是速度、難度,還是科技含量等都是世界第一。以鐵路爲例,2002年時,大陸全境鐵路日裝車的需求達30萬輛,但却只有10萬輛左右可以提供運載,且平均時速只有50多公里。2017年10月18日,超越新聞網,中國高鐵如何短短幾年就冲到世界第一?,http://beyondnewsnet.com/20171018/35660/。到了去年底,大陸鐵路的營運里程已達12.4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二位,高鐵的營運里程更突破2.5萬公里,占全球高鐵總量的66.3%,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2月14日,ETtoday,大陸高鐵總里程占世界總量66.3% 四縱四横架構正式形成,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0214/1114558.htm。去年大陸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13.1萬公里,覆蓋約98%的城鎮人口20萬以上城市,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7月17日,中國新聞網,中國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逾13萬公里 位居世界第一,http://www.chinanews.com/cj/2017/07-17/8279930.shtml。在重大超級工程上也是世界首屈一指,如造橋的工程技術獲得世界肯定,北盤江大橋是世界上最壯觀的大橋之一,獲得第35届國際橋樑大會的諾貝爾奬金奬。2018年5月24日,中視新聞,陸北盤江大橋奪國際橋樑諾貝爾奬金奬,http://new.ctv.com.tw/Article/%E9%99%B8%E5%8C%97%E7%9B%A4%E6%B1%9F%E5%A4%A7%E6%A9%8B-%E5%A5%AA%E5%9C%8B%E9%9A%9B%E6%A9%8B%E6%A8%91%E8%AB%BE%E8%B2%9D%E7%88%BE%E7%8D%8E%E9%87%91%E7%8D%8E-%E4%B8%AD%E8%A6%96%E6%96%B0%E8%81%9E-20180524。其他建港、造島等都令人刮目相看。“一帶一路”更將這些成就輸出海外,透過主動發起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於各地提供資金,進行造橋鋪路建港,完善沿綫區域國家的基礎建設。

  中國大陸的AI人工智能領域更引領世界潮流。中國大陸電商排名不僅已進入世界前列,手機支付更是世界第一。中國大陸擁有世界上最大網絡人口的國家,2017年底約有7.72億的網友,因特網普及率達到55.8%。AI人工智能運用更將互聯網世界向上提昇,光在投資方面即已超越美國、日。根據CB Insights調查,2017年全球AI初創企業融資額達到152億美元,大陸企業占48%,勝過美國的38%。請見2018-04-16,聯合新聞網,中國AI人工智能超日趕美!?https://udn.com/news/story/6846/3085693。目前騰訊、阿裏巴巴和百度已分别居全球第4、第5與第9大網絡業務公司。2018年5月24日查詢,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4%BA%92%E8%81%94%E7%BD%91。

  “中國製造2025”更引領中國大陸邁向高科技發展的道路。根據歐洲專利局的數據顯示,中國大陸目前在全球年度專利申請數的排名僅次於美、德、日和法,位居第五,成長快速,大部分申請的專利是來自於計算機技術和數據通訊領域,符合“中國製造2025”的規劃發展。2018年5月14日,中新網,改革開放40週年外媒數字解讀中國經濟發展奇迹,http://www.maxsourcemedia.com/content/2018-05/14/content_6813.html。在高科技領域發展逐漸佔有一席之地。從2010年至今,大陸在量子通信的技術已創下多個世界第一,領先國際的態勢未變,包括:首次洲際量子保密通信視訊通話、最長傳輸距離、第一顆量子衛星“墨子號”昇空,以及完成太空與地面千公里級的高速量子密鑰分發等。2018年4月22日,旺報,樑世煌,陸量子通信技術領先 優勢未變,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422000100-260309;2018年04月23日,新華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更快更安全 量子網絡現雛形,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ah.xinhuanet.com/2018-04/23/c_1122727945.htm。高科技的實力反映在中國大陸軍工體系的發展上,已經名列世界超級强國。大陸現在擁有約226萬現役軍人,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武裝力量之一,軍力發展强勁,已讓世界霸權的美國感到壓力。依據瑞士信貸發表的軍力强度指數排名或環球軍力(GFP),或是美國“全球火力”網最新發佈的“2018全球軍力排行榜”,綜合各個參數後,大陸軍力皆名列第三,穩居世界前三强。2018年4月10日,美國之音中文網,專家:中國軍力發展强勁美國應對不足,https://www.voacantonese.com/a/china-war-20180409/4340138.html。與2018年5月19日,美國發佈2018年世界軍力排名,中國排名下滑,印度進步最快,https://item.btime.com/m_9943bde991a705762隨着中國的崛起,中華文化將再次成爲世界主流文化。

  四、結論

  “中華”這個概念被大量運用是在清末民初時期。知識分子有鑒於政府腐敗、國家積弱不振,“復製”(copy)西方列强民族主義的範式(models),以炎黄作爲始祖,形成近代民族國家的概念,達成富國强兵、扺禦外侮的目的。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黄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http://ultra.ihp.sinica.edu.tw/~origins/pages/book7.htm;與沈鬆橋:《我以我血薦軒轅--黄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http://ultra.ihp.sinica.edu.tw/~origins/pages/book3.htm。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四十年來,創造了世界歷史上許多空前奇迹,“中國模式”與“北京共識”正逐漸擴散,從拉丁美洲到非洲,進一步影響世界。以曾被歐美作爲資本主義剥削掠奪的非洲大地爲例,今日“中國模式”正在非洲各國中擴散,也更適合於非洲的發展路徑。據聯合國方面的統計,2000年中非之間的貿易額只有100億美元左右,到了去年則增長至2000億美元,且直接的投資也正在快速成長。2018年8月31日,德國之聲,非洲到底多依賴中國?https://www.dw.com/zh/%E9%9D%9E%E6%B4%B2%E5%88%B0%。E5%BA%95%E5%A4%9A%E4%BE%9D%E8%B5%96%E4%B8%AD%E5%9B%BD/a-45301674。甚至以英語爲母語的非洲國家中,去年赴陸留學的人數超過留學英、美。2018年5月30日,香港01,中國在非洲推新殖民主義?俄媒:非洲將成世界工廠,多虧中國人,https://www.hk01.com/%E5%A4%96%E5%AA%92%E8%A6%96%E9%BB%9E/193948/%E4%B8%AD%E5%9C%8B%E5%9C%A8%E9%9D%9E%E6%B4%B2%E6%8E%A8%E6%96%B0%E6%AE%96%E6%B0%91%E4%B8%BB%E7%BE%A9-%E4%BF%84%E5%AA%92-%E9%9D%9E%E6%B4%B2%E5%B0%87%E6%88%90%E4%B8%96%E7%95%8C%E5%B7%A5%E5%BB%A0-%E5%A4%9A%E8%99%A7%E4%B8%AD%E5%9C%8B%E4%BA%BA。

  中非交好只是中華文化流行世界的一個例子。中華文化中對於黑白感受正好可與西方在作對照。中國古代的象徵鐵面無私的包公是黑臉,而戲曲中白麵書生、小人多以白臉呈現。在中國的喪禮走素白色調,西方則以黑色爲代表。中國早在秦朝即尚黑,秦漢時期皇帝的龍袍多以黑色爲主,而在西方却有着“黑色星期五”、“黑闇時代”負面名詞。“中國模式”在包括非洲在内的新興市場大舉擴張,與西方不同的是,中華文化和而不同、存同求异的中庸之道,使之不會强加價值觀於受助國或地區。换言之,中西文化在世界的最大差异,中華文化的特質在於從不是以霸道來强加“中國模式”於各國,而是一種成功經驗的分享,與世界共存共榮,這就是弘揚中華文化在世界新時代的價值與意義。

  謝明輝:作者係台灣競争力論壇執行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