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兩岸應共推中華文化復興

  一、民進黨再度修改歷史教科書的荒謬

  台灣“教育部”爲因應“十二年國教”新課綱(108課綱)將在2019年上路,自8月中旬起,連續召開課審會議,其中關於社會領域的高中歷史課綱,再度引發台灣各界批判。依據新修定的課綱,高中歷史將現行分成台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等3部分的課綱,改成台灣、東亞及世界等3個分域。由於新課綱將原來中國史獨立成册的地位,改爲“中國與東亞的交會”,不但大幅减少中國史地部分,而且將中國史放進東亞史與世界史中,被反對者指責明顯“去中國化”。由於之前的國文課綱删减文言文比例,已被教育界批判是弱化了台灣學生的競争力,這次更直接采取殖民者史觀植入台獨意識,企圖轉變台灣青年的對台灣歷史和自身民族認同,成爲台獨史觀的支持者。

  台灣統獨認同的撕扯,總是在選舉季節就被挑起,尤其近來兩岸形勢變化,讓泛緑營深感不安。相對於2014與2016年兩次選舉民進黨狂吸四十歲以下青年選票,近來民調却顯示青年支持度大量流失。更讓泛緑營意外的是,46.3%的民衆贊支持在接受“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情况下,與中國進行任何談判協商;而且35%民衆認爲兩岸關係民進黨政府要負的責任較大,中國政府責任較大的只有29%。原本被視爲“天然獨”的台灣青年,反而掀起西進熱,讓深緑焦慮感更重,而民進黨政府顯然無法挣脱這股壓力。

  台“教育部”不顧外界强力反對,通過高中歷史新課綱,確定中國史不再單獨存在,改放在東亞分域架構下。盡管“教育部”説明修改是爲讓學生對於中國史學習,從單一區域的學習,導向全球互動關聯的系統思考與多元理解,仍然無法化解外界質疑是“去中國化”的台獨史觀;由於歷史課綱歷次修改,中國史和台灣史的主從關係、有關台灣史的論述方式以及授課比重的分配等,始終無法擺脱藍緑政治立場的角力,結果新課綱上路之始,反而開啓了新一輪史觀的争執,完全無助化解台灣内部認同的争議。

  依據“教育部”説法,爲響應12年國教課綱系統思考與解决問題、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等核心素養,因而歷史課綱采取動態的分域架構規劃歷史課程,强調不同分域的互動連結。新課綱並未“去中國化”,也未以東亞史取代中國史,而是讓學生對於中國史學習,從單一區域的學習,導向全球互動關聯的系統思考與多元理解。讓學生可以本於歷史事實與相關證據所提示的脈絡客觀地認識“中國”的過去和現在,探究其與台灣、東亞、世界的連結,並思考未來可能面對的挑戰;讓歷史教育擺脱特定意識形態或國族觀念的灌輸,成爲培養新世代公民素養的重要學科。

  然而,反對課綱修正者却批評新課綱是文化台獨工作的推進、是以轉型正義之名打破中華道統及中原文化傳承的史觀、朝向台灣本土史觀及同心圓史觀;加强台灣與世界關係的連結與交流,使台灣乃獨立於中華歷史之外;以當代台灣中之外來政權而去除台灣在中華歷史中的關係、將台灣史與中國史對立起來不符合史實;企圖使青年世代對於中國消除記、不再産生感情,最終朝向建立完整的台獨史觀。結果,新課綱形同自動放棄對中華文化及歷史的詮釋權,日後學子對於中國五千年曆史將缺乏知識基礎及對話根基;對歷史的整體性及時序性缺乏認識、變成以主題式爲主的片面理解,造成對歷史事件及人物之因果關係産生極爲嚴重的缺漏;而且從東亞史的角度看台灣,正好突顯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弱點與無助。

  “教育部”説新課綱采取動態的分域架構規劃歷史課程,是希望學生從區域觀點學習歷史,不局限在單一國家、民族的單一觀點,培養融會貫通的能力;希望學生理解歷史變遷對社會帶來的變化,懂得觀察身邊正在發生大小事的來龍去脈;因此,新課綱根本無從計算中國史、台灣史、世界史的比率,“教育部”希望外界不要用過去的概念來看這份課綱。然而,負責編撰教科書的作者却認爲,這是首度嘗試用東亞史的方式書寫中國史,必須把蒙古、中亞、日本、朝鮮半島和東南亞全拉進來,國内學者對東亞史較少研究,實際編寫可能被熟悉日本史的學者所主導。加上台灣史比重過大,排擠了對重大曆史事件的教學。

  其次,台灣史論述内容仍然引發藍緑争執,新課綱被批評漠視日據時期台民抗日的乙未戰争、莫那魯道霧社事件以及二戰慰安婦血泪史等,雖然新課綱强調要以“台灣作爲國族主體”的角度呈現,但論述方式却是對日非常“親善”。北京的國台辦就質疑,新課綱不僅荼毒台灣年輕一代,更進一步破壞兩岸關係,加劇兩岸對抗。

  回顧近20多年來歷史課綱修訂的争議,不論是自李登輝的《認識台灣》教科書、陳水扁“95暫綱”與“98課綱”,到馬英九還未施行就胎死腹中的課綱微調,不論課綱如何修定,始終無法化解藍緑對台灣自身歷史的論述以及和中國史如何連結的分歧。新課綱上路之始,反而開啓了新一輪史觀的争執,完全無助化解台灣内部認同的争議。

  二、不應醜化大陸惠台政策

  早在今年2月底,大陸公佈31項“惠台措施”,範圍除多項是大陸已經實施的政策外,主體是單方面對台灣開放兩岸服貿協議中的主要内容,並加碼擴大針對一般台胞取得國民待遇的“大禮包”,涵蓋高教科研、影視、出版與醫療産業等,其中包括青創奬勵、放寬台灣人士參與大陸廣播電影電視的權限等,開放力度之大、範圍之廣、涉及部門之多,前所未有。同時,爲避免被緑營批評“兩岸買辦”,開放政策直指台灣各階層百姓,大量引進台灣人才以創造雙贏的效果,之後大陸各省市又陸續推出多項惠台政策。

  遺憾的是,民進黨政府針對中國大陸國台辦宣佈31項“惠台措施”,如臨大敵、由副閣揆召集相關部會逐項提出質疑,並提出壯台方案,作爲因應對策;然而這個被民進黨自家立委催討出來、吐槽國台辦的方案,反而對比出民進黨在重點貶抑對岸措施之後,所謂的壯台方案只是既有政策的拼凑版,與其斤斤計較對“惠台”用字,不如真正正視問題,調整心態。台灣陸委會指對岸的“惠台措施”是欲以利益换取政治認同、欲借此提昇其經濟目標,是“利中”措施,是短期有利、長期有弊的“糖衣炸彈”,是否淪爲口惠應予觀察。由於立委及媒體擔憂一旦惠台政策施行,台灣會陷入産業和人才出走的危機,要求行政院要提出對策;而副揆施俊吉提出的壯台方案基本上只是從陸委會否定對岸方案的立場出發,再加上現行相關政策的補充説明,但主要力氣都花在貶抑惠台政策,無法提出真正有説服力、能留住台灣産業和人才的方案。

  過去,李登輝和陳水扁執政時期,强調要對大陸“戒急用忍”,用盡心力勸阻台商不要去大陸投資。然而,近二十年來,兩岸經貿垂直和水平的整合更甚以往,如果不是對大陸出口每年近七百億美元順差的挹注,台灣早已陷入貿易逆差的困境。蔡英文上台後,延續李扁路綫要求台灣脱離大陸市場外,面對新的惠台政策,更企圖擴張法律解釋,從嚴管制兩岸人才交流,要對人“戒急用忍”。

  即使民進黨當局拒絶接受大陸有所謂的惠台政策,但這31項措施實際已在台灣各類專職人員、學生間産生强烈磁吸效應。不僅專業人才掀起新一波前進大陸熱、大學老師們轉職,連帶大學生改赴大陸報考人數也大幅激增。畢竟大陸巨大的市場和機會,是無法光靠政治吐嘈,就能擋下産業和人才前進大陸的脚步。實際上,兩岸同文同種,本既是血濃於水的一家親,不論就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風俗等,彼此相近兼容、互補互利。台灣文化本來就是根基在中華文化的母體上,台灣本土没有必要也不能拒斥自己的血緣和文化,否則就成了陳之藩《旅美小簡》中的“失根的蘭花”。台灣價值如果硬要割斷中華文化,將剩下日據時代的殖民記憶和國府遷台至今的亂局,如此不但論述無法成形,無法取代傳統文化認同,更無法承受當台灣人要站到整個民族對立面時,來自全球華人排山倒海而來的反壓。

  三、兩岸青年共同推動民族創新文化   

  盡管民進黨當局阻擾兩岸交流,推動去中國化教育,讓兩岸爲統獨符號出現情緒性的互鬥,但其實台灣青年已經逐漸走出被民進黨意識型態誤導的困擾,瞭解兩岸同文同種的血脈和文化根本不可能被切割,更發現大陸崛起帶來的巨大機會,是他們未來發展的重要舞台。大陸近幾年來投入科研經費2017年總投入就達到1.75 萬億元人民幣,反觀台灣研究經費却一再萎縮,優質的年輕科研人員,自然會被大陸吸引。

  以曾經風光一時的台灣遊戲産業爲例,近年來因資金不足、過度依賴代理的結果,多數廠家由盈轉虧。反觀中國大陸,2017年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2036.1億元,電子競技遊戲産業鏈逐漸完善,電子競技賽事體系成型;以動漫明星IP爲核心,與影視、文學、遊戲等内容形態協同共生的二次元經濟,正蓬勃發展。這對經濟規模雖小,但擁有較成熟市場經驗和國際接軌能力的台灣遊戲産業和有志遊戲産業的青年而言,就是機會。兩岸在遊戲産業合作的空間極大,更是年輕世代次文化交流的絶佳管道。 

  雖然大陸服務業迅速成長,但在服務的軟實力、創意和創新上,台灣尚有優勢。台灣服務業近幾年來飽受市場萎縮、低薪化所苦,尤其“三中一青”族群,大部分都是在服務業中爲了低薪挣扎打拼的專業工作者,但“5+2産業創新計劃”和“前瞻基礎建設計劃”都未能照顧到服務業的成長。民進黨不僅不應該敵視前往中國大陸謀求機會和發展的台灣青年,更不應要求他們在“台灣人”或“中國人”之間選邊站。

  兩岸同爲中國人,應分享機遇、促進合作,這是兩岸當局最大的責任。中華文化豐饒的底藴,更是青年文創最佳的原素材力。兩岸同文同種,不但不是政治力所能切割,兩岸互補互利的現實需要,也不是政治力所能扭曲。台灣青年是中華民族復興不可缺的力量,一個强大的文明中華,是兩岸青年應共同奮鬥的目標。面對中國崛起,真愛台灣、當然至少必須做到維持兩岸穩定。民進黨應回到追求台灣最大利益的正途上,而不是一味訴諸和大陸抗衡來圈住支持者,必須務實解開兩兩的心結,才能挽救低迷的民調。兩岸本即一家親,大陸領導人多次强調,兩岸同爲一家人,什麽事都好商量;反之,堅持兩岸一邊一家或一邊一國,就成爲零和的殊死鬥,這絶對不是台灣應走的路。

  四、台灣九合一選舉證明民族復興、兩岸同歸 

  台灣喜樂島聯盟夾着特定無綫視電台集體龐大資源奥援下,號召多個政黨與社團發起“獨立公投、正名入聯”遊行,民進黨雖然和獨派團體的非理性蠢動切斷,但民進黨九合一選情四面楚歌,改革去民心,重大政策一再上演“髮夾彎”,終致被選民放棄,台灣民衆更清楚地扺制這類打着愛台灣口號,實際爲害台灣的政客圖謀。九合一選舉出現的韓國瑜“韓流”就是對民進黨二年多來,推動去中國化政策,造成台灣從經濟、内政、對外關係到安全,全面出現危機的總清算;從民進黨的慘敗,更證明多數台灣拒絶台獨分離主義,希望兩岸回歸交流促民族復興,向最終的融合相向而行的共同願望。  

  中國大陸初露崛起勢頭,從追求全面脱貧、從小康到强國的關鍵期,要堅定追求兩岸心靈契合,讓兩岸最終達到心靈的融合,而不是强制性的逼迫合併。美中貿易戰所牽動若干持西方至上論者,對中國崛起的批評、對中華文化的誤解,反而是一次讓世界更加走向中華文化的契機。台灣是整個中華民族復興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有自身發展中華文化的經驗,有自身吸納西方文化的特點,在中華文化復興上,能扮演調和、媒介的重要角色。只要堅定推動民族文化復興,兩岸必能共同迎接中國崛起歷史盛世的來臨。

  陳建仲:作者係台灣大陸地區高校學生協會理事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