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華文化在台灣的發展與影響

  一、前言

  現今走在台灣各地街頭,每每可以看到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路名印入眼簾。到了端午,人們一樣吃着粽子看着龍舟比賽。每逢中秋,人們依然吃着月餅賞着明月。上館子喫飯,一樣拿着筷子。存了點錢,一樣習慣買房置産。裝潢房子、居家布置,照看風水。婚嫁入厝,還是會翻看黄曆。過農曆新年,紅包壓歲錢一樣令人期待。這些中華文化的傳統,仍一如過往處處在台灣人的生活中繼續實踐着。

  文獻關於台灣的記載,早在《三國志·吴書》所述的夷州、《隋書》中的流求,以及《文獻通考》中即已出現。隨着航海交通的改善,漢人渡海來台移居開墾的人數漸增,也將中華文化在此落地生根。台灣一度經歷過荷蘭、西班牙的佔據,後於明鄭與清代時期,再度回歸中華大地。近代帝國主義的全球肆虐,滿清的衰敗,使得台灣又一次遭到日本的佔領。直至二戰結束,回歸祖國。20世紀60年代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使深根台灣的中華文化更爲繁榮興盛。 

  二、多元族群的台灣

  台灣是個海島,早期因海上交通不便,長時間與世隔絶。但隨着海上交通工具的改良創新,台灣的海島特性,反而更容易與外界接觸,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影響。再加上台灣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更造就了台灣在東亞航綫上的中心地位。尤其是全球在十五、十六世紀,陸續開拓新大陸、新航路後,進入了所謂的“大航海時代”。這個時代所發展的海洋型文化,相較於大陸型文化,更具有流動、開放、多元等特質,包含有海權思想、國際貿易、自由經濟、民主政治與多元文化。莊萬壽:《台灣海洋文化》,《台灣文化論》2003年,玉山社。台灣在經歷荷蘭、西班牙,尤其是日本佔據後,吸納並保存了許多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加上台灣島内的不同族群文化,使得台灣的文化風貌更見多元。

  台灣現有的住民以漢人爲最大宗,約占總人口97%,包括:閩南、客家與其他省籍等族群;其他3%則爲16個原住民族與來自中國大陸的少數民族、大陸港澳配偶及外籍配偶等。

  1.關於閩南文化

  林華東的研究指出,閩南文化本就是中華文化大家庭一員,是以閩南方言爲載體,存在於閩南方言通行地區。閩南文化主要特徵有:重鄉崇祖的生活哲學、愛拼敢贏的精神氣質、重義求利的價值觀念,以及山海交融的行爲模式。林華東:《閩南文化的精神和基本内涵》,《光明日報》2009年11月18日,華夏經緯網,http://big5.huaxia.com/zhwh/whgc/2009/11/1641970.html台灣閩南族群主要是來自於福建省泉州府的晋安、惠安、南安、同安、安溪等縣與漳州府龍溪、詔安、平和、漳浦、南靖、長泰、海澄等縣。從原鄉帶來的閩南文化,從飲食、服飾、禮俗、工藝、戲劇、婚喪喜慶,到姓氏、堂號、建築、宗教信仰、歲時祭典等,涵蓋廣泛。

  2.客家文化方面

  客家文化本來自中華5000年曆史文化,在繼承古代正統漢族文化外,經過客家人長期遷徙過程中,與當地文化融合而凝練出深刻的文化内涵。也就是説,客家文化一方面是對中原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另一方面又汲取新居地的文化因子。既寓中華民族文化之中,又與中華民族文化存在着獨特個性與共同特性的關係。因此,客家人在擁有中華文化精神的同時,又彰顯出特有的鮮明個性。客家文化的精神主要表現在崇先報本、愛國愛鄉、和諧、催人奮進等方面。羅勇等主編:《客家文化特質與客家精神研究》,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台灣客家人口總數約4202萬人,大部分是來自廣東梅縣、潮州、惠州與閩西汀州、漳州等地。

  3.外省族群多樣文化

  主要是指1949年隨國民黨來台的約兩百萬中國大陸各省籍人士,主要涵蓋軍公教人員,以及部分民間人士,同時並帶進了包括:故宫博物院展示的世界級文物、京劇、中國古典文學、新儒家思想等精緻的中華文化,並透過官方推動,改變了台灣政經社會等各種生活面貌。

  4.南島語(Austronesian Lingustic)的原住民族及其他新住民 

  在南島語系的族群方面,包括: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達悟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等在内的16個族群。各族群間從面貌、語言、飲食、服飾到生活習慣上各具特色。新住民則是指自台灣解嚴後,與大陸籍、外籍(如:東南亞的越南、印度尼西亞、泰國等)通婚的台灣媳婦或女婿,在台灣落地生根。台灣新住民除了融入台灣當地的生活習慣,也帶來了家鄉的各種風土民情。

  然而文化爲生活在當地的人所不斷積累形成,與人及其生活實爲一體。正如布·克斯·彼得森所言:“文化是國家或地區内的一群人所普遍認可的、一系列相對穩定的内在的價值觀和信條,以及這些價值觀和信條對這群人的外在行爲以及環境所産生的顯著影響。”布魯克斯·彼得森:《文化智商》,良品文化出版2005年。在台灣多元文化中,中華文化的主流地位正因漢人爲主的人口結構而更加鞏固。

  三、中華文化與台灣

  “中華”這個概念被大量運用是在清末民初時期。知識分子有鑒於政府腐敗、國家積弱不振,“復製”(copy)西方列强民族主義的範式(models),以炎黄作爲始祖,形成近代民族國家的概念,達成富國强兵、扺禦外侮的目的。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黄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http://ultra.ihp.sinica.edu.tw/~origins/pages/book7.htm;與沈鬆橋:《我以我血薦軒轅——黄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http://ultra.ihp.sinica.edu.tw/~origins/pages/book3.htm然而“華”一字淵源極早,“華”來自於於舜帝的名——“重華”。其中的“重”是舜所屬氏族的稱謂,“華”字才是舜的名字。在舜建立政權之後,人們沿襲古老的習俗,以舜的名字稱呼舜帝統治的有虞氏朝的族裔與人民爲“華”。“華”作爲族稱,見諸典籍所載,始於《尚書·周書·武成》,内容述及:“華夏蠻貊,罔不率俾”,首稱“華夏”。“華夏”意味着服飾華採之美、泱泱大國之盛的意涵。如:《左傳·定公十年》曰:“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書經》曰:“冕服採裝曰華,大國曰夏。”《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在在指出“華夏”二字用以稱謂生活在黄河地區中原大地諸民的文明興盛與繁榮。“中國諸華”一語則見之於漢朝高誘所注之《吕氏春秋·簡選》,代表中國諸聖的後代。汪啓明:《“東夷非夷”新詁》,《經學研究集刊》2012年第13期,第1-22頁。自漢代出現“中國諸華”的族稱後,魏晋南北朝時出現“中華”一詞,到了唐代,“中華”一詞則正式在法律條文上出現。直至19世紀末西風東漸,西方將指稱人們共同體内涵的術語“民族”傳入後始有“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學詞彚。《何謂中華民族》,http://hk.chiculture.net/1701/html/b01/1701b01.html時至今日,“華”一詞仍被繼續使用,約定俗成的稱之爲“華人”。中華文化成爲整個華人生活圈的代表。

  在台灣,除了先民拓荒開墾的付出外,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更爲關鍵,正式開啓了漢人統治經略台灣的一頁。明鄭時期對於台灣在土地的開發、教育文化事業的開創上都奠定了重要基礎。其中,參軍陳永華功不可没,尤其是透過教育興學對於中華文化的繼承和傳承上做出重大貢獻,陳永華於1665年在今台南以明朝體制建孔廟、設國子監,成爲“全台首學”。依《台灣外記》記載,原本鄭經認爲台灣地狹人疏擬暫緩,但陳永華勸説:“成湯以百裏而王,文王以七十裏而興,豈關地方廣闊?實在國君好賢,能求人材以相耳。今台灣沃野千裏,遠濱海外,且其俗醇,使國君能舉賢以助理,則十年生長、十年教養,十年成聚,三十年可與中原相甲乙,何愁其狹促稀少哉?今既足食,則當教之,使逸居無教,何异禽獸?須擇地建立聖廟,設學校,以收人才,遮國有賢士,邦本自固,而世運日昌。”鄭經遂納其言。台灣經由明鄭時期大量華人入台並對台進一步的經略,使得台灣納入中華文化正統的一環。現今台灣人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各方面,都與中華文化脱離不了關係。

  1684年清康熙將台灣納入大清帝國版圖後,初改明鄭承天府爲台灣府,隸屬福建巡撫所管轄。清初對台消極治理,並採所謂的“三禁政策”,限制漢人來台,但仍擋不住漢人來台北流東移。直至“牡丹社事件”發生後,清朝感受日本對台的覬覦。1874年沈葆楨臨危授命,爲“欽差辦理台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於今台南安平億載金城興建砲台以爲防禦。沈葆楨並奏請解除漢人渡台禁令,並獲清廷同意。面對日本的虎視眈眈,清朝加緊脚步積極建設,於1887年台灣正式建省,並命劉銘傳爲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爲繼沈葆楨之後,開始大舉建設台灣的重要人物之一。至今台灣還有一所因紀念劉銘傳治理台灣功績卓著以其命名的大學。劉銘傳在台灣除了蓋鐵路、建電燈電報,積極推動現代化外,亦非常重視族群的融合與台灣士紳,加速漢化的推行。《劉銘傳與台灣現代化座談會紀録》,《台北文獻》2003年直字143期,第1-58頁。

  自清朝甲午戰敗,1895年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日據台近50年的時間,各種抗日義舉,層出不窮,包括乙未戰争、遊擊戰役、北埔事件、六甲事件、林老才事件、西來庵事件、霧社事件等。而且在武裝抗日運動外,還出現文化抗日的各種運動。在日據台伊始,台灣即不斷遭遇日本殖民者以各種手段試圖切斷台灣人民與中國大陸之間的聯繫,包括文化手段在内,尤其是1930年代中期,日本强推皇民化運動後,更使文化抗日的發展來到高峰。整個日據時期,台灣知識分子采取各種作爲展開對抗日本殖民統治、保護傳統中華文化的抗争,諸如王友竹、洪棄生、丘逢甲、林痴仙、連雅堂、莊遂性、蔣渭水、賴和、楊守愚等的詩詞文學創作與結社出版活動,都反映出對日殖民的扺制和反抗,而中國大陸文化名人樑啓超、章太炎亦曾前往台灣,對於兩岸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影響。程朝雲:《大陸學界有關日據時期台灣經濟與社會文化問題研究綜述》2016年2月29日,https://read01.com/oAzMkM.html日據時期台灣知識分子對中華文化傳統的堅守,顯示出台灣人作爲中華民族一份子不屈不撓的精神。陳小冲:《日據時期台灣與大陸的文化聯繫》,《台灣研究》1997年第2期。

  至二戰結束台灣光復。但1949年兩岸再度因爲政治因素而分隔,但相對於中國大陸經歷文革十年浩劫,台灣却成立了“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以發揚傳統中華文化與倫理道德爲使命,使得幾年的中華文化精髓得以保存與發展。至今台灣人依然崇尚倫理孝道,重視慎終追遠。台灣人自小就被教導禮義廉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政治上,更講究“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素養。農曆九月初九“重陽”定爲敬老節,各地多舉辦敬老大會、慰問贈禮,以宏揚敬老崇孝的美德。清明時節掃墓祭祖是中華傳統重要的活動,表現出不忘本的傳統。在宗教信仰上,爲紀念媽祖昇天的媽祖繞境巡遊,仍是台灣傳統陣頭規模最大、自發性參加人數最多的宗教活動,並被列爲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媽祖繞境活動正彰顯出兩岸共同文化的傳承。無可置疑,在台灣衆多文化元素當中,中華文化所占比例最高,也是台灣文化精髓。王伯元:《“文化台獨”之我感》,《聯合報》2016年8月7日,http://udn.com/news/story/7339/1878450台灣確實保有了中華傳統文化精粹,可謂國中菁華皆匯聚於此。在台灣多元文化之中,中華文化地位無法取代,居於台灣主流地位。台灣何其有幸,能够在“文化中國”中保留最爲菁華的中華文化傳統,實在需要善加珍惜發揚。杜維明:《文化中國》,《天下雜誌》137期,2012年6月28日,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7164

  四、結語:兩岸文化同根生

  在台灣,近來最常聽見的論述就是,台灣是一個海島,是典型移民地區。除了原有的原住民族外,島内人們幾乎都是在不同時間點來到此地,其中最主要的移民是來自於中國大陸。而現在的台灣還有爲數不少的外籍配偶,多來自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一般被稱之爲新移民。先不論人口遷徙從古自今就是正常的現象,提出這樣一種移民組成論的人士,其實只是想表達台灣文化的多元樣貌,且自成體系,台灣文化不屬於中華文化。十多年來,台灣因爲政治上的因素,這種刻意淡化與中國大陸間的聯繫,企圖從教育、思想上開始與中華文化脱鈎,企圖以“文化台獨”來達到本土化的目的,但也造成了許多後遺症。《聯合報》2016年8月7日,http://udn.com/news/story/7339/1878450

  中華文化不只是台灣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最主要和重要的文化主流。如果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多元化文中不是主流,那也不會引起台灣某些主張日本殖民主義殘留思想者的挑釁和破壞。正是因爲中華文化在台灣的主流地位,影響深入民間與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思想觀念,所以才會對那些將自身貶爲日帝皇民化後裔者的反彈,作出背祖忘宗、認賊作父的種種令人不齒的行徑。身爲台灣人,更應該懂得“飲水思源”的道理。台灣俗諺也常講:“呷果子拜樹頭,吃米飯要惜鋤頭”。如果連繼承中華優良傳統都視而不見,甚至棄之敝屣,反而數典忘祖的去謳歌頌揚、擁抱不堪回首的日本殖民時期皇民化的統治,不僅自甘墮落,愧對祖先,更與兩岸和平趨勢背道而馳。

  兩岸本就同屬中華,雙方最佳的交集與最大的公約數正是“文化”,未來兩岸的和平道路就是建立在中華文化的基礎上。


  謝明輝:作者爲台灣競争力論壇執行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