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堅定中華文化自信

  一、文化認同事關民族復興

  文化是一個包容性、系統性的定義,是一個在時間中發展的生活團體,發揮其創造力的歷程與結果,可以包括人的一切生活方式和爲滿足這些方式所創造的所有事物,以及基於這些方式所形成的心理和行爲,包含了信仰、認知、規範、表現、行爲等系統。文化認同是一種抽象的心理建構,决定文化認同的因素主要是長期性、抽象性的不因短期利益而改變的風俗習慣、生命禮俗、倫理價值等因素。這種先於個人而長期存在的文化價值塑造個人,又被個人繼承、創造。

  政治認同是以具體的國家、政府或政權作爲認同的對象,具有强烈的現實性。决定一個人政治認同的因素甚多,較具影響力的常常是短期的、後天的因素,如政治、經濟的共同利益,人身安全的保障等。政治認同涉及的是短期而可以變動的利益,如個人對國家的納税,來换取國家對個人的生命財産及安全的保障。

  文化認同與政治認同,互相依存,不可分割。文化認同遠比政治認同深沉、深遠,具有理想性與批判性。這種抽象的心理建構是由長期的歷史經驗積澱而成,不是短期的政治利益、經濟利益所能撼動。在歷史意識高度發達的華人社會,政治認同常常通過文化認同建構起來。

  中國是一個具有5000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創造了偉大的文明,曾經長期引領東亞地區。自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來,人類全球市場逐漸形成,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在全球貿易中占重要、甚至是主導地位。中國文明深深影響來華的西方傳教士。由於以天朝大國、無所不有自居,清朝統治者缺乏對西方文明全面的、深刻的認識,盲目自大,固步自封,無視西方資本主義的興起確立了全球貿易體系,無視西方資産階級革命改變了東西方的力量對比,無視工業革命創造的巨大生産力,無視科學革命對人類知識的重構與再造。1840年,鴉片戰争爆發,一個龐大的農業國家敗於新興的工業强國。仁人志士疾呼,“師夷長技以制夷”,近代中國開啓了被迫向西方學習先進科技的痛苦歷程。洋務運動未能達成初衷,康有爲等人學習西方的政治體制,鼓吹君主立憲。孫中山堅持推翻帝制。在一個龐大的農業社會,要想建立資産階級共和國,無疑是空中樓閣。年輕的中國共産黨人在蘇俄革命影響下,將馬列主義的普通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以來,爲了脱貧致富,中國人民全盤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和管理模式,經濟迅速發展引起全球矚目。

  近現代中國每一次自强的挫敗,都迫使社會精英懷疑中國的傳統文化;每一次向西方學習所取得成績,又增强了一些進步人士全盤西化的信心與動力。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破壞伴隨着近現代中國的苦難,從“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四舊立四新”,對祖國文化的毁棄到了無以復加地步,令人痛心疾首、涕泪四流,何以見列祖列宗?

  文化包括物質層面、制度層面、心理層面。當兩種异質文化在平等的或不平等的條件下碰撞時,首先改變的是物質層面,然後是制度層面,最後才是心理層面。中國近百年來中西文化的碰撞與交流表明,文化的物質層面較易變動,然後影響到制度層面的改革,最後導致心理層面的變革。文化的心理層面較爲保守,是文化的靈魂,變革的幅度與難度超過了物質層面與制度層面。

  隨着全球化的擴展,西方文化强勢侵入,深入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盡管中國傳統文化有所提倡,但整體上看,在當今中國社會一些精英人士漠視傳統文化、迷信西方文化的思維仍然是根深蒂固,相當一部分中國知識精英因接受了西式教育,缺乏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對傳統文化缺乏信心,很少有人傳播傳統文化,服務人民大衆。一些在國際學校求學的青少年以使用英語爲榮,視國語國文爲無物,盲目迷信西方文明,崇洋媚外,數典忘祖。西方大國分階段分步驟對中國實行文化滲透,解構中國傳統文化,培植親西方力量。西方大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打壓無所不用其極。

  隨着中國經濟發展,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會問,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我們可以用金錢買到西方的先進技術和産品,但却買不到中華先進文化。我們只有樹立文化自信,凝聚全民族共識,才能够推動經濟發展,增進人類福祉。中國領導人在增强道路自信的同時,越來越意識到文化自信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地位。

  二、習總書記談文化自信

  文化是人類社會的組成部分。一個民族的生存發展,與文化自省、自新不可分割。秦漢雄風、大唐盛世,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心靈深處。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對自己生存方式的自我肯定,是對共同價值觀的自我傳承。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在交往過程中,相互學習,實現大融合大發展,逐漸形成了共同文化心理特徵。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面對兇惡的西方侵略者,前赴後繼,慷慨悲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共同的文化信念,凝聚成强大的民族復興洪流。

  習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自信的建設,多次做出重要表述,組織人力、物力、財力,推動這項艱鉅工作。2014年3月,習總書記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商國是,指出:“體現一個國家綜合實力最核心的、最高層的,還是文化軟實力,這事關一個民族精氣神的凝聚。我們要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還有一個文化自信。要從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精氣神。”2014年10月,習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發表講話:“古往今來,中華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響,不是靠窮兵黷武,不是靠對外擴張,而是靠中華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們的先人早就認識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的道理。闡釋中華民族禀賦、中華民族特點、中華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脚跟的堅實根基。增强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

  2016年5月,習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我們説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説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7月習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當今世界,要説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够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産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裏’的勇氣,我們就能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就能堅定不移開闢新天地、創造新奇迹。”“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着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三、加强中華文化自信建設

  中華民族能够屹立於世界東方,幾經曲折浮沉而不亡,與其悠久的傳統文化分不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四大發明造福人類,享譽世界。唐詩宋詞精彩紛呈,傳誦不絶。儒道互補,進退自如,追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天下大同,經世致用,與時俱進。傳統士子推崇“修身、齊家、治國”,“厚德載物、自强不息”,“己所不欲、忽施於人”,具有深厚的仁愛精神和慎終追遠的高尚情操。

  中華文化兼收包容,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從春秋戰國百家争鳴,秦漢天下一家、獨尊儒術,魏晋南北朝各民族文化大融合,隋唐佛教中國化,百川歸海。宋明理學引釋解儒,其命維新。西學漸進,從數學物理至化學天文,中國文化不斷吸納新鮮血液,再造輝煌。“海納百川、日新又新”是中華文化主流。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血脈,得到全民族共同認同,從思想層面至日常生活,從主流文化到亞文化,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是全民族核心價值觀,是全民族共同精神家園。中華文化已得到國際社會普通認同。在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面對强勢西方文化,我們必須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中華文化的傳播與漢字密切相聯。漢字源於模仿自然、圖畫紀事、表情達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符號系統。漢字相對穩定,對中華文明的傳承和創新做出了獨特貢獻。我國古代有“文以載道”的傳統,顯示了文化典籍和語言文字在傳承思想、培育人才、改善社會風氣中的積極作用。近代以來,因鋼筆、鉛筆等書寫工具傳入,傳統的筆墨紙硯遭到嚴重衝擊,特别是電腦普及後,青少年漸漸减少使用書寫工具,傳統書法遠離日常生活。因簡化漢字,中國傳統漢字遭到損傷。相關教育部門應采取一些措施,適當要求中小學生掌握幾百個傳統漢字,使傳統書法進課堂、進日常生活,增加傳統漢字的書寫與使用幅度。

  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百折不撓,有着强大的文化再造能力。堅持文化自信,必須加强對中華文化的整理傳承。中華文化深藏於浩如烟海的文化古籍中,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古文觀止》,不過是傳統古籍冰山一角,不足以全面完整反映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經世致用。古籍中的大量内容,包含豐富的治國理政智慧,是先人認識中國、改造中國的主要依據。皇權統治以經學爲工具,民間以經學作爲協調社會關係的行爲準則。歷代的官方版刻經籍、社會啓蒙讀本、民間鄉約村規,在思想觀念上同經學有關。經子史籍,煌煌巨著。相關部門應加强對各種古籍的挖掘、整理,擴大中小學語文課本古詩詞、古文比重,高考必須考傳統文化,要求大學生學習傳統典籍,如諸子百家,使傳統文化進教材進課堂進講壇。


  褚静濤:作者爲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歷史學博士。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